長安,未央宮。


    呂後手握皇後金印,算是劉邦承認的權力。


    身旁則由蕭何與張良共同輔政,確保朝堂局勢穩定。


    隻不過蕭何看向張良,難免有些別扭。


    此人自稱是皇帝之友,從不接受任何皇帝的官職和封賞。


    如今轉念一看,卻輔政皇後,端的是令人捉摸不透。


    察覺到蕭何看向自己,張良溫潤如玉,報之以微笑。


    蕭何則頷首點頭,他內心始終明白,自己是劉邦劉盈父子的人,而非外戚呂後。


    哪怕當日接受呂後請求,成為劉盈相父,那也是不忍看這個可憐的孩子,被戚夫人母子欺負。


    “皇後,戰事緊張,何不派遣大軍增援?”


    “說的是啊,南方有英布謀反,危害更甚陳豨!”


    “二賊之亂,妄圖害我大漢江山社稷,定要派遣重兵鎮壓才行!”


    朝臣們你一言我一語,總覺得朝廷沒有使出全力,理應派遣更多士兵。


    呂後神情冷漠,對於這些所謂的朝臣,她一向沒有好感。


    誰做皇帝,對他們而言,絲毫沒有影響。


    畢竟治理天下,都用得上他們。


    “諸位稍安勿躁。”


    蕭何身為百官之首,尚未開口之前,卻見張良先聲奪人。


    “在下這裏有一份名單,若是讀到名字的大人,還請配合調查。”


    張良將竹帛交給審食其,後者聲音高亢,開始輪番點名。


    被叫上名字的官員,一個個噤若寒蟬,蕭何明顯發現了端倪。


    這些人,都曾經與陳豨、英布共事過。


    “汝等與陳豨、英布這等反賊,多有書信來往。”


    “如今二賊謀反,汝等諫言皇後多派士卒。”


    “恐怕是想要趁著長安空虛,為二賊謀權吧?”


    張良輕哼一聲:“下次做這等事情,記得隱藏好,否則容易惹禍上身!”


    官員們冷汗直流,隨後跪地叩首,祈求呂後饒他們一命。


    “皇後饒命,我等之間的確有書信來往,卻從未想要背叛過朝廷啊!”


    “皇後明察!蕭丞相,我們真的沒有背叛陛下,也沒有背叛朝廷!”


    “留侯,你何時在我們身邊,安插了眼線?你並非官員,卻行此監察之事,簡直是目無朝綱!”


    張良嘴角上揚,始終掛著笑容,蕭何則眉頭緊鎖。


    正如朝臣們所言,如今的禦史大夫是周昌,人家還沒有派遣眼線監視官員,你張良此舉是否已經越俎代庖?


    “殺。”


    呂後清冷之音傳來,殿前武士直接押著官員離開,才剛剛走出正殿,便聽到眾人的哀嚎聲!


    蕭何緊閉雙眸,這朝堂沒有了皇帝與太子,怎麽變得如此血腥?


    “審食其,將這些亂臣賊子夷滅三族。”


    “是,皇後!”


    審食其正要離開,蕭何出言製止道:“皇後,所謂禍不及家人!這些亂臣已經伏誅,何不饒恕他們家小一命?”


    “他們大多數人,追隨陛下起兵,沒有功勞還有苦勞!”


    張良搖頭歎氣,顯然覺得蕭何此舉不妥。


    身為百官之首,他在朝中人望頗高,本就是受到帝後猜忌之人,又為何要冒頭求情?


    “丞相,並非本宮心狠手辣,若不殺了他們,豈不說明謀反沒有代價?”


    若是換了別人,呂後根本懶得解釋,可此人是蕭何,不僅是大漢丞相,更是劉盈的相父。


    於公於私,呂後都會和顏悅色,跟其把話說清楚。


    “臣……”


    蕭何最終沒有繼續求情,他知道呂後的做法是對的,雖然手段殘酷!


    “丞相,前線戰事本就緊張,若本宮不去做這些事,長安一旦生亂,將士們必然擔憂。”


    呂後歎氣道:“如若有人能擋住英布,這些臣子又豈會與之勾結?”


    朝臣們人人羞愧,他們不少人都是出身軍中的戰將。


    奈何與英布相比,就像蹣跚學步的孩童,根本沒有任何可比性。


    “報!急報!”


    正殿眾人正在思考之際,卻見小黃門急匆匆趕來,手中更是端著木盒。


    “何事如此驚慌?”


    “英布……英布……”


    呂後皺眉不止,她現在最害怕聽到的,莫過於英布二字。


    畢竟前去支援荊王的部隊,由太子劉盈統禦。


    她生怕兒子會出事!


    “英布怎麽了?說!”


    “迴皇後娘娘,英布在此!”


    小黃門直接掀開木盒,裏麵填滿了冰塊,英布的人頭保鮮如初。


    “這……真的是英布!”


    “英布死了?英布死了!哈哈哈哈!”


    “天佑大漢,究竟是何人出手,殺死了英布?”


    群臣還在猜測之際,張良則淡然一笑,彷佛一切盡在其掌控之中。


    “想必,是太子殿下所為。”


    “留侯神算!的確是太子殺了英布!”


    小黃門繼續說道:“可惜荊王戰死,好在英布之亂,已經逐步平息!”


    唿!


    呂後長舒一口氣,看到英布的人頭,突然大笑起來。


    “汝等蟲豸,也敢禍亂大漢江山?”


    “將英布人頭,懸於長安城門!”


    英布英雄一世,最終死於劉盈之手,他的人頭掛在長安城門處,受到過往百姓唾棄!


    ——


    荊國,富陵。


    英布已死,叛亂卻還沒有結束。


    英布封國內的刑徒軍,顯然不想束手就擒,但終歸不是漢軍的對手。


    對於這些叛亂之人的處置,眾人各有說法。


    “俺覺得,就該直接將他們全部殺了!”


    樊伉心直口快,直言道:“敢謀反,就得做好被殺死的準備。”


    龐轅則持不同意見,“叛亂,當誅首惡,若殺戮過甚,恐怕會適得其反,還望殿下三思。”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不過最終的決定權,還握在劉盈手裏。


    “告訴城中刑徒軍,隻要選擇投降,軍屯三年之後,便可恢複平民身份。”


    劉盈歎氣一聲,如今天下初定,又經曆了兩場大亂。


    若是再屠戮這麽多人,那大漢才真的要民生凋敝。


    “是,殿下!臣這就去喊話!”


    聽聞來人是太子劉盈,城中刑徒軍終於放棄抵抗,選擇開門投降。


    英布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辛辛苦苦操練的刑徒軍,直接淪為了軍屯農。


    “給阿父送信,將這些刑徒軍遷往代地屯田!”


    “反之,代地投降之兵,則遷往荊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父漢高祖,吾乃敗家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刑並收藏家父漢高祖,吾乃敗家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