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萬事開頭難
穿越母係氏族,我帶族人致富 作者:炮灰沒有迴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除了生薑花椒這些既能當調料,又可以入藥的樹苗外,寒枝還想多挖幾顆女貞樹苗。
平原附近也不知道有沒有這東西,還是帶上樹苗比較保險。
雖然桐油可以照明,但是照明效果差,亮度太低。而且燒起來還很大一股黑煙,燈芯上方如果不加個罩子,牆壁很快就會被熏的黢黑。
還有比起照明,桐油在其他地方用處更大,所以還是種植女貞樹做白蠟更合適。
養殖白蠟蟲並不怎麽需要耗費人力,隻要有女貞樹,再把專門收集的蟲卵放到樹上寄生,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蠟花了。
白蠟蟲有留在樹枝上越冬的習性,仔細觀察女貞樹枝,就可能會發現白色、棉絮狀的物質,這些大概率是白蠟蟲的分泌物。
在分泌物中,有些會包裹小的蟲體。白蠟蟲的雌蟲無翅,體節區分不明顯,而雄蟲有一對翅,體節明顯。
白蠟蟲的卵殼內含有卵粒,這些卵粒是白蠟蟲的種蟲,也是尋找白蠟蟲的一個重要線索。
寒枝帶著族人把女貞樹上能看見的白色分泌物都刮進罐子裏。
現在沒時間細看哪些有蟲卵,隻能帶迴去再挑。
雖然隻挖了一堆樹苗,但是這三樣東西都不是長在一片林子裏,光走路都花了她們三個多小時。
再加上挖樹苗刮白蠟蟲,眼看著已經到了傍晚,得趕緊迴去。
族人筐裏已經裝了不少蘑菇,大多數都是絨柄金錢菌、糙皮側耳,也就是野生金針菇和平菇,冬天林子裏就數這兩樣最多。
一行人正在林子裏埋頭趕路時,恰好又走到了寒枝之前發現野生香菇的地方。
橫斷的櫟樹上,一叢叢野生香菇已經張開了傘蓋,數量看起來比夏天時還要多。
這些香菇之所以沒被采走,大概是因為寒枝忘了跟族人科普了,所以才都留了下來。
秋冬兩季是香菇的生長旺季,因為它是一種低溫型真菌,適宜的生長溫度範圍在5c至24c之間,最適生長溫度為15c至18c。
由於冬季氣溫低,香菇的生長代謝活動減緩從而使得香菇的肉質更加肥厚,口感更佳。
這也是冬菇比夏菇好吃的原因。
此外,冬季的低溫也有助於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從而提高香菇的產量和品質。
寒枝記得老家的很多香菇種植戶會利用冬季的自然低溫條件來種植香菇,這樣可以賣更多錢。
她小時候為了賺零花錢,經常去村裏種植戶家打點零工,所以對於香菇的種植流程很熟悉。
一群人在寒枝的指揮下,開始在林中散開尋找香菇。
野生香菇是叢生,隻要周圍倒伏的櫟樹多,通常會成片的生長。
人多好幹活,沒多會一片林子裏的香菇都進了筐。
有不少枯樹上還有一些米粒大小的菇苗,太小了,沒必要摘。
如果是以前,可以隔一周就來這片林子轉轉,把長大的那些都摘走。
但是她們後天就會離開這片山林,留下來的菇苗即使長大,她們也摘不了了。
寒枝有過種植香菇的想法,但是最終因為沒有菌種而放棄了。
看著這些沒有長大的菇苗,她卻突然想再試試。
人工種植除了菌種點種之外,還可以用孢子繁殖法,隻是不如菌種產量穩定。
不過萬事開頭難,部落裏麵一窮二白,先把食物種類數量提上去,再提產量吧。
於是那些還留著不少菇苗的櫟樹,被族人們用斧頭砍斷,準備背迴族中。
寒枝昨天還在吐槽族人們什麽都想帶走,輪到她自己,也好不到哪去。
窮啊,實在是太窮了。
導致她在這裏生活了幾個月後,每次發現新的東西時,已經不像原來那樣想著這東西好不好吃,而是這東西好不好種。
再好吃的東西,如果不能可持續發展,那吃起來都少了點味兒。
部落現在需要的食物不一定非要好吃,但一定是可以重複收取,保證供給的,這一點非常重要。
當然了,對於寒枝這個現代人來說,食物在滿足溫飽的情況下,再追求一下美味,也不是什麽罪過啦!
迴到族中的時候,天果然已經擦黑,她們最後摘香菇砍櫟樹耽誤了不少時間。
那些背迴來的櫟樹被拿進洞穴裏麵,小心的沿牆豎立起來放好。
不能橫放在地上,萬一壓到樹枝上的菇苗就不好了。
今晚的飯是鹹魚湯煮橡子團,還有蒸蛋。
寒枝捧著碗,很心酸。
什麽時候,才可以不吃這個橡子了?
老天奶啊她到底要何時才能吃到白麵!
這寡淡的飯食啊,除了能續命,簡直讓人生無可戀。
不願細品,她迅速的吃完了自己那份食物。
天天吃這種東西,感覺自己這輩子完蛋了。
吃完飯難得開始傷春悲秋的寒枝,憂傷的托腮看著土壁爐裏跳躍的火光。
直到赤從灰堆裏扒拉出幾顆烤栗子遞給她。
寒枝感覺自己又可以了。
嗚嗚,烤栗子,香噴噴的烤栗子,你就是我的神!
*
有鹽部的女人們雖然隻在族裏待了一天,但是卻感覺這一天裏見到的新鮮東西,比她們這輩子見過的還多。
部族裏每年都有其他部落的人跟有鹽部換鹽,但是沒有哪一個部落,拿出過她們在這裏看到的東西。
這些簡直就像是憑空出現的。
橡子,以前冬天族裏也會有人吃,苦澀的味道,吃起來真的難以下口。
但是人都快餓死的時候,哪會管什麽好不好吃。
林子裏一到秋天,滿地都是這東西,那些外族男人實在沒東西吃的時候就會把它們撿迴去。
外麵的硬殼剝掉後,直接把裏麵的果實用石杵磨碎煮熟吃。
他們想隻吃這個保命,但誰知道吃多了就唿吸困難,還會惡心嘔吐。
吃的人都嚇壞了,那之後就很少有人再采摘。
如果不是栗說這個是橡子,她們絕對認不出來。
煮進湯裏的半透明灰色團子咬起來q彈滑溜,除了一絲淡淡的苦味,幾乎已經找不出一點和橡子相似的地方了。
也就隻有寒枝這個被現代調味料影響過的人,才會覺得吃這些東西很痛苦。
平原附近也不知道有沒有這東西,還是帶上樹苗比較保險。
雖然桐油可以照明,但是照明效果差,亮度太低。而且燒起來還很大一股黑煙,燈芯上方如果不加個罩子,牆壁很快就會被熏的黢黑。
還有比起照明,桐油在其他地方用處更大,所以還是種植女貞樹做白蠟更合適。
養殖白蠟蟲並不怎麽需要耗費人力,隻要有女貞樹,再把專門收集的蟲卵放到樹上寄生,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蠟花了。
白蠟蟲有留在樹枝上越冬的習性,仔細觀察女貞樹枝,就可能會發現白色、棉絮狀的物質,這些大概率是白蠟蟲的分泌物。
在分泌物中,有些會包裹小的蟲體。白蠟蟲的雌蟲無翅,體節區分不明顯,而雄蟲有一對翅,體節明顯。
白蠟蟲的卵殼內含有卵粒,這些卵粒是白蠟蟲的種蟲,也是尋找白蠟蟲的一個重要線索。
寒枝帶著族人把女貞樹上能看見的白色分泌物都刮進罐子裏。
現在沒時間細看哪些有蟲卵,隻能帶迴去再挑。
雖然隻挖了一堆樹苗,但是這三樣東西都不是長在一片林子裏,光走路都花了她們三個多小時。
再加上挖樹苗刮白蠟蟲,眼看著已經到了傍晚,得趕緊迴去。
族人筐裏已經裝了不少蘑菇,大多數都是絨柄金錢菌、糙皮側耳,也就是野生金針菇和平菇,冬天林子裏就數這兩樣最多。
一行人正在林子裏埋頭趕路時,恰好又走到了寒枝之前發現野生香菇的地方。
橫斷的櫟樹上,一叢叢野生香菇已經張開了傘蓋,數量看起來比夏天時還要多。
這些香菇之所以沒被采走,大概是因為寒枝忘了跟族人科普了,所以才都留了下來。
秋冬兩季是香菇的生長旺季,因為它是一種低溫型真菌,適宜的生長溫度範圍在5c至24c之間,最適生長溫度為15c至18c。
由於冬季氣溫低,香菇的生長代謝活動減緩從而使得香菇的肉質更加肥厚,口感更佳。
這也是冬菇比夏菇好吃的原因。
此外,冬季的低溫也有助於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從而提高香菇的產量和品質。
寒枝記得老家的很多香菇種植戶會利用冬季的自然低溫條件來種植香菇,這樣可以賣更多錢。
她小時候為了賺零花錢,經常去村裏種植戶家打點零工,所以對於香菇的種植流程很熟悉。
一群人在寒枝的指揮下,開始在林中散開尋找香菇。
野生香菇是叢生,隻要周圍倒伏的櫟樹多,通常會成片的生長。
人多好幹活,沒多會一片林子裏的香菇都進了筐。
有不少枯樹上還有一些米粒大小的菇苗,太小了,沒必要摘。
如果是以前,可以隔一周就來這片林子轉轉,把長大的那些都摘走。
但是她們後天就會離開這片山林,留下來的菇苗即使長大,她們也摘不了了。
寒枝有過種植香菇的想法,但是最終因為沒有菌種而放棄了。
看著這些沒有長大的菇苗,她卻突然想再試試。
人工種植除了菌種點種之外,還可以用孢子繁殖法,隻是不如菌種產量穩定。
不過萬事開頭難,部落裏麵一窮二白,先把食物種類數量提上去,再提產量吧。
於是那些還留著不少菇苗的櫟樹,被族人們用斧頭砍斷,準備背迴族中。
寒枝昨天還在吐槽族人們什麽都想帶走,輪到她自己,也好不到哪去。
窮啊,實在是太窮了。
導致她在這裏生活了幾個月後,每次發現新的東西時,已經不像原來那樣想著這東西好不好吃,而是這東西好不好種。
再好吃的東西,如果不能可持續發展,那吃起來都少了點味兒。
部落現在需要的食物不一定非要好吃,但一定是可以重複收取,保證供給的,這一點非常重要。
當然了,對於寒枝這個現代人來說,食物在滿足溫飽的情況下,再追求一下美味,也不是什麽罪過啦!
迴到族中的時候,天果然已經擦黑,她們最後摘香菇砍櫟樹耽誤了不少時間。
那些背迴來的櫟樹被拿進洞穴裏麵,小心的沿牆豎立起來放好。
不能橫放在地上,萬一壓到樹枝上的菇苗就不好了。
今晚的飯是鹹魚湯煮橡子團,還有蒸蛋。
寒枝捧著碗,很心酸。
什麽時候,才可以不吃這個橡子了?
老天奶啊她到底要何時才能吃到白麵!
這寡淡的飯食啊,除了能續命,簡直讓人生無可戀。
不願細品,她迅速的吃完了自己那份食物。
天天吃這種東西,感覺自己這輩子完蛋了。
吃完飯難得開始傷春悲秋的寒枝,憂傷的托腮看著土壁爐裏跳躍的火光。
直到赤從灰堆裏扒拉出幾顆烤栗子遞給她。
寒枝感覺自己又可以了。
嗚嗚,烤栗子,香噴噴的烤栗子,你就是我的神!
*
有鹽部的女人們雖然隻在族裏待了一天,但是卻感覺這一天裏見到的新鮮東西,比她們這輩子見過的還多。
部族裏每年都有其他部落的人跟有鹽部換鹽,但是沒有哪一個部落,拿出過她們在這裏看到的東西。
這些簡直就像是憑空出現的。
橡子,以前冬天族裏也會有人吃,苦澀的味道,吃起來真的難以下口。
但是人都快餓死的時候,哪會管什麽好不好吃。
林子裏一到秋天,滿地都是這東西,那些外族男人實在沒東西吃的時候就會把它們撿迴去。
外麵的硬殼剝掉後,直接把裏麵的果實用石杵磨碎煮熟吃。
他們想隻吃這個保命,但誰知道吃多了就唿吸困難,還會惡心嘔吐。
吃的人都嚇壞了,那之後就很少有人再采摘。
如果不是栗說這個是橡子,她們絕對認不出來。
煮進湯裏的半透明灰色團子咬起來q彈滑溜,除了一絲淡淡的苦味,幾乎已經找不出一點和橡子相似的地方了。
也就隻有寒枝這個被現代調味料影響過的人,才會覺得吃這些東西很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