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發月銀咯
穿越皇朝:如履薄冰不是我的風格 作者:葉不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和你二叔馬上出去!”
聽到外麵大郎的催促聲,尚守疆把銀票小心收在懷裏,開口應道。
值此災荒之年,那些僅餘遺孀、老小的陣亡袍澤家中,現今怕是早已生計艱難,無以為繼了。
為了讓他們熬過這饑寒交迫的凜冬,尚守疆愁得頭發都快被抓禿了。
宗族雖有一些掙錢產業,行商隊伍每月也獲利不少,但族中甚多老弱婦孺,莊上更有數百傷殘老卒需照應,以致每年都入不敷出。
有了懷裏這5000兩巨資,一切都將迎刃而解。
“走吧,老二!”尚守疆看了一眼自家弟弟,邁步向緊閉的房門走去。
尚老二跟在他身後,咂嘴說道:“兄長…小郎賺這三萬兩銀子,也太簡單了!”
尚守疆猛然迴頭,炯炯虎目凝視弟弟,聲音低沉道:“老二,你把這件事情想的太簡單了。”
“若非小郎識破薑家外室子麵目,審時度勢,借題發揮,占據法規律度,又與侯府小姐有救命淵源,寧遠縣令豈會輕易將這三萬兩銀子拱手相讓。”
說完,他打開房門,抬腳走出耳房。
尚老二撓了撓頭,暗忖這三萬兩銀子不是靠祖孫二人裝病訛來的嗎?這其中,怎麽還會有這麽多雲譎波詭。
兩兄弟走出耳房,一股奇異的香味撲鼻而來,讓人欲罷不能。
雖然沒有現代高科技,但孟青山購置的那些無公害香料,磨成粉,按照比配混合在一起,卻是遠勝那些爛大街的燒烤調料。
“此燒烤之味……竟能如此誘人食欲!”
這種前所未聞的獨特香味,令身為資深吃貨老饕的尚老二深感驚異。
孟青山正在指導丫鬟們給鹿排撒料刷油,抬頭瞥見尚家兄弟,笑道:
“大哥…二哥,廚房小桌上有烤好的鹿肉串,烈酒也已溫好,你們趕緊去陪祖母好好喝一盅!今日不醉不歸。”
尚守疆豪爽笑道:“那哥哥等會就做個吃糧不管事的食客,好好嚐嚐小郎的獨門手藝。”
燒烤架前,熱火朝天,站滿了興致勃勃的烤串人。
尚老二擠開小石頭,有模有樣翻動著燒烤架上的鹿排。
“兄長!你先進去陪老夫人喝喝小酒,弟弟把這祥瑞肉排烤好之後,端進去給你和嬸嬸下酒!”
尚守疆知道自家弟弟的尿性,也懶得搭理他,抬腳走進廚房。
廚房裏,小吃飯桌坐滿了人。
尚家二位嫂嫂,調皮小丫,小狸奴和楊家兩隻小,圍著祖母,吃著燒烤,喝著雞湯,不亦樂乎!
眾人吃相不一,但無一例外,每個人的嘴上都是油乎乎的。
抬頭看到尚守疆,尚家大嫂起身讓出位置,柔聲笑道:“夫君趕緊過來,老夫人剛才還在找你呢!”
尚守疆上前施禮,端坐於老夫人身旁,哈哈笑道:
“小郎適才與我說嬸子喜飲兩盅,今日,虎兒便陪您好好喝些北境水酒。”
祖母端起桌前剛倒好的溫酒,臉上透露出一絲如釋重負的笑容,暢快道:
“自犬子獵虎杳無音訊,老嫗便不敢再沾半滴酒,深恐貪杯誤事,致使無人照看山兒與狸奴。”
“現今山兒已然能夠獨當一麵,老嫗飲著杯中之酒,仿若品嚐瓊漿玉露,美妙至極!”
尚家大嫂給夫君倒了杯酒,笑道:“老夫人,上次我便與您說了,小郎君聰慧過人,本事了得,日後,你安然享福即可。”
尚守疆雙手握杯,輕輕與祖母手中酒杯一碰,感慨道:“嬸子…小郎智勇雙全,超今冠古,您有此孫兒,真真羨煞旁人!”
祖母仰頭將杯中酒一飲而盡,模糊視線欣慰看向廚房門口。
門外,有著她此生最引以為傲的巍峨青山。
一場令人意猶未盡的燒烤聚會,在夜幕的籠罩下,悄然落下帷幕。
院中,尚家大郎已經套好那輛豪華馬車。
尚家兄弟攜同家眷辭別祖母,酒意酣醺的登上馬車。
孟青山送別尚家人,關好院門走迴正堂。
“郭家小娘子,你去把所有人叫到正堂,我有事吩咐!”
孟青山走到火爐邊,挨著祖母坐下。
“好的,小郎君!”郭小娘子起身,邁步走出正堂。
小狸奴拱到哥哥懷裏,蹬著小腿往上爬。
孟青山把妹妹抱起,放在自己大腿上。
一旁的武二郎盯著小狸奴,看著她那粉雕玉琢般的俏麗容貌,小眉頭緊緊鎖起,感覺越看越熟悉。
“小丫頭,你是不是偷鑽山哥沙發的那朵人間富貴花?”武二郎冷不丁問道。
小狸奴白了他一眼,轉過身子抱著孟青山的脖子,眼神裏閃過一抹狡黠。
祖母喝了些酒,微醺問道:“小武子,何為沙發?人間富貴花不就是牡丹嗎?”
武二郎嘿嘿笑道:“祖母,您聽錯了!我說的是……發糕。”
“今天早上,山鍋帶我們在城裏吃了餛飩和發糕,可好吃了!等以後我賺錢了,也帶祖母去吃。”
祖母開懷笑道:“好,好好!隻是發糕為何物?是一種糕點嗎?”
武二郎……這破古代到底怎麽迴事,街上都有奶茶賣,怎麽會沒有發糕這玩意?
孟青山麵色平靜,用手指關節輕叩他的頭,沉聲道:“這小娃兒怕是吃撐了,祖母莫要聽他信口胡謅!”
祖母嘴角蕩起笑容,不再為難孫兒的故友。
武二郎摸摸額頭,悄然瞥了一眼孟青山,見他並無動怒追責之意,心裏總算鬆了口氣。
誰料,這口氣還沒下去,武大郎歡欣問道:“弟弟!這發糕可是一種吃食?滋味如何?俺們可以做來賣嗎?”
武二郎……“鍋鍋,你先前剛說要賣燒烤,現在怎麽又變了主意,行事不能朝三暮四哦!”
武大郎習慣了弟弟的老成,也極聽弟弟的話,聽他如此一說,便閉口不再詢問。
正堂裏,除了祖孫三人和武家兄弟,還有尚算是外人,安安靜靜坐在火爐邊的郭家嫂嫂。
她凝視著虎頭虎腦的武二郎,心中思緒紛雜。
如今的孩童,竟是一個比一個聰慧。
這兩三歲的稚童,怎能說出這般流暢且頗具深意的話語。
郭家小娘子帶著四個丫鬟奴仆,與楊家五人先後走入正堂。
“小山,郭小娘子說你有事找我們,什麽事呀?廚房還有一些東西沒有收拾幹淨呢!”
楊嬸牽著兩隻小,笑著開口問道。
小山病愈之後,對楊家多有照拂,也很看重小石頭,是個極有良心之人。
突然召集大家來此,無論事情好壞,楊嬸都不擔憂他會改變初衷,疏遠沒有頂梁柱的楊家。
孟青山淡淡笑道:“大家都坐著說話吧!”
入冬後,正堂裏,白日都燒著兩個火爐,以供取暖與打火鍋。
小石頭帶著兩隻小,樂嗬嗬地擠到了孟青山身邊。
楊嬸則帶著四個丫鬟奴仆,和郭小娘子坐在了另一個火爐旁。
看到眾人坐定,孟青山唇角帶笑道:
“正所謂有功則賞,有過則罰,這段時間大家也蠻辛苦的,昨日知縣大人讓二哥送來了三萬兩銀票,我就想著,該是給你們發發月銀了!”
孟青山說完,眾人愣了愣,隨即,正堂裏歡唿聲一片。
聽到外麵大郎的催促聲,尚守疆把銀票小心收在懷裏,開口應道。
值此災荒之年,那些僅餘遺孀、老小的陣亡袍澤家中,現今怕是早已生計艱難,無以為繼了。
為了讓他們熬過這饑寒交迫的凜冬,尚守疆愁得頭發都快被抓禿了。
宗族雖有一些掙錢產業,行商隊伍每月也獲利不少,但族中甚多老弱婦孺,莊上更有數百傷殘老卒需照應,以致每年都入不敷出。
有了懷裏這5000兩巨資,一切都將迎刃而解。
“走吧,老二!”尚守疆看了一眼自家弟弟,邁步向緊閉的房門走去。
尚老二跟在他身後,咂嘴說道:“兄長…小郎賺這三萬兩銀子,也太簡單了!”
尚守疆猛然迴頭,炯炯虎目凝視弟弟,聲音低沉道:“老二,你把這件事情想的太簡單了。”
“若非小郎識破薑家外室子麵目,審時度勢,借題發揮,占據法規律度,又與侯府小姐有救命淵源,寧遠縣令豈會輕易將這三萬兩銀子拱手相讓。”
說完,他打開房門,抬腳走出耳房。
尚老二撓了撓頭,暗忖這三萬兩銀子不是靠祖孫二人裝病訛來的嗎?這其中,怎麽還會有這麽多雲譎波詭。
兩兄弟走出耳房,一股奇異的香味撲鼻而來,讓人欲罷不能。
雖然沒有現代高科技,但孟青山購置的那些無公害香料,磨成粉,按照比配混合在一起,卻是遠勝那些爛大街的燒烤調料。
“此燒烤之味……竟能如此誘人食欲!”
這種前所未聞的獨特香味,令身為資深吃貨老饕的尚老二深感驚異。
孟青山正在指導丫鬟們給鹿排撒料刷油,抬頭瞥見尚家兄弟,笑道:
“大哥…二哥,廚房小桌上有烤好的鹿肉串,烈酒也已溫好,你們趕緊去陪祖母好好喝一盅!今日不醉不歸。”
尚守疆豪爽笑道:“那哥哥等會就做個吃糧不管事的食客,好好嚐嚐小郎的獨門手藝。”
燒烤架前,熱火朝天,站滿了興致勃勃的烤串人。
尚老二擠開小石頭,有模有樣翻動著燒烤架上的鹿排。
“兄長!你先進去陪老夫人喝喝小酒,弟弟把這祥瑞肉排烤好之後,端進去給你和嬸嬸下酒!”
尚守疆知道自家弟弟的尿性,也懶得搭理他,抬腳走進廚房。
廚房裏,小吃飯桌坐滿了人。
尚家二位嫂嫂,調皮小丫,小狸奴和楊家兩隻小,圍著祖母,吃著燒烤,喝著雞湯,不亦樂乎!
眾人吃相不一,但無一例外,每個人的嘴上都是油乎乎的。
抬頭看到尚守疆,尚家大嫂起身讓出位置,柔聲笑道:“夫君趕緊過來,老夫人剛才還在找你呢!”
尚守疆上前施禮,端坐於老夫人身旁,哈哈笑道:
“小郎適才與我說嬸子喜飲兩盅,今日,虎兒便陪您好好喝些北境水酒。”
祖母端起桌前剛倒好的溫酒,臉上透露出一絲如釋重負的笑容,暢快道:
“自犬子獵虎杳無音訊,老嫗便不敢再沾半滴酒,深恐貪杯誤事,致使無人照看山兒與狸奴。”
“現今山兒已然能夠獨當一麵,老嫗飲著杯中之酒,仿若品嚐瓊漿玉露,美妙至極!”
尚家大嫂給夫君倒了杯酒,笑道:“老夫人,上次我便與您說了,小郎君聰慧過人,本事了得,日後,你安然享福即可。”
尚守疆雙手握杯,輕輕與祖母手中酒杯一碰,感慨道:“嬸子…小郎智勇雙全,超今冠古,您有此孫兒,真真羨煞旁人!”
祖母仰頭將杯中酒一飲而盡,模糊視線欣慰看向廚房門口。
門外,有著她此生最引以為傲的巍峨青山。
一場令人意猶未盡的燒烤聚會,在夜幕的籠罩下,悄然落下帷幕。
院中,尚家大郎已經套好那輛豪華馬車。
尚家兄弟攜同家眷辭別祖母,酒意酣醺的登上馬車。
孟青山送別尚家人,關好院門走迴正堂。
“郭家小娘子,你去把所有人叫到正堂,我有事吩咐!”
孟青山走到火爐邊,挨著祖母坐下。
“好的,小郎君!”郭小娘子起身,邁步走出正堂。
小狸奴拱到哥哥懷裏,蹬著小腿往上爬。
孟青山把妹妹抱起,放在自己大腿上。
一旁的武二郎盯著小狸奴,看著她那粉雕玉琢般的俏麗容貌,小眉頭緊緊鎖起,感覺越看越熟悉。
“小丫頭,你是不是偷鑽山哥沙發的那朵人間富貴花?”武二郎冷不丁問道。
小狸奴白了他一眼,轉過身子抱著孟青山的脖子,眼神裏閃過一抹狡黠。
祖母喝了些酒,微醺問道:“小武子,何為沙發?人間富貴花不就是牡丹嗎?”
武二郎嘿嘿笑道:“祖母,您聽錯了!我說的是……發糕。”
“今天早上,山鍋帶我們在城裏吃了餛飩和發糕,可好吃了!等以後我賺錢了,也帶祖母去吃。”
祖母開懷笑道:“好,好好!隻是發糕為何物?是一種糕點嗎?”
武二郎……這破古代到底怎麽迴事,街上都有奶茶賣,怎麽會沒有發糕這玩意?
孟青山麵色平靜,用手指關節輕叩他的頭,沉聲道:“這小娃兒怕是吃撐了,祖母莫要聽他信口胡謅!”
祖母嘴角蕩起笑容,不再為難孫兒的故友。
武二郎摸摸額頭,悄然瞥了一眼孟青山,見他並無動怒追責之意,心裏總算鬆了口氣。
誰料,這口氣還沒下去,武大郎歡欣問道:“弟弟!這發糕可是一種吃食?滋味如何?俺們可以做來賣嗎?”
武二郎……“鍋鍋,你先前剛說要賣燒烤,現在怎麽又變了主意,行事不能朝三暮四哦!”
武大郎習慣了弟弟的老成,也極聽弟弟的話,聽他如此一說,便閉口不再詢問。
正堂裏,除了祖孫三人和武家兄弟,還有尚算是外人,安安靜靜坐在火爐邊的郭家嫂嫂。
她凝視著虎頭虎腦的武二郎,心中思緒紛雜。
如今的孩童,竟是一個比一個聰慧。
這兩三歲的稚童,怎能說出這般流暢且頗具深意的話語。
郭家小娘子帶著四個丫鬟奴仆,與楊家五人先後走入正堂。
“小山,郭小娘子說你有事找我們,什麽事呀?廚房還有一些東西沒有收拾幹淨呢!”
楊嬸牽著兩隻小,笑著開口問道。
小山病愈之後,對楊家多有照拂,也很看重小石頭,是個極有良心之人。
突然召集大家來此,無論事情好壞,楊嬸都不擔憂他會改變初衷,疏遠沒有頂梁柱的楊家。
孟青山淡淡笑道:“大家都坐著說話吧!”
入冬後,正堂裏,白日都燒著兩個火爐,以供取暖與打火鍋。
小石頭帶著兩隻小,樂嗬嗬地擠到了孟青山身邊。
楊嬸則帶著四個丫鬟奴仆,和郭小娘子坐在了另一個火爐旁。
看到眾人坐定,孟青山唇角帶笑道:
“正所謂有功則賞,有過則罰,這段時間大家也蠻辛苦的,昨日知縣大人讓二哥送來了三萬兩銀票,我就想著,該是給你們發發月銀了!”
孟青山說完,眾人愣了愣,隨即,正堂裏歡唿聲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