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猜出孟用意
浣碧在鈕祜祿氏做嫡女 作者:紫藍星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孩子過繼的事情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畢竟是涉及將來立儲的事情,若是過於草率必得讓前朝文武官不信服。
從皇後那裏出來,憂心忡忡的樣子。雖說這段時日鈕祜祿氏也算是順風順水,可若是因為此事被前朝百官彈劾,說她玉妃過於軟弱,皇上什麽無理的要求都照搬照做,可想而知她身後的整個鈕祜祿氏要承受多少的壓力和流言蜚語。
想到這裏,玉隱才知道這件事情並不簡單,或許孟靜嫻真正要的不是弘曆,而是要扳倒整個鈕祜祿氏也未可知。
想到這裏玉隱不禁後背發涼,陣陣冷汗從額間冒出。這個時候是不是應該請示一下長姐,該如何才是妥當。
轎夫走路緩慢,因為玉隱並未知會去向。她說道,“去莞嬪那裏。”
錦兒立刻心領神會,重申了幾遍讓所有的轎夫都聽見。
現下剛是巳時三刻,天氣已然很炎熱了。樹叢裏滿是唏噓的蛐蛐和蟈蟈,叫聲此起彼伏,總是連成一片,聽了未免叫人有些許的煩躁。
玉隱緊閉雙眼,右手拄著額頭,想著這般棘手的事情到底應該如何是好。
“主子,到了。”錦兒輕聲說道,語氣溫柔,生怕吵到玉隱。
玉隱輕抬睫毛,仰頭看去,已然到了。莞嬪住的地方很是雅致,三麵環水,別有一番雅居風味。
“娘娘,您慢點。”錦兒扶著玉隱下轎子。
“浣碧!”不遠處一席藕粉色衣衫的宮女,嗓門洪亮,向這裏跑來。聲音極為熟悉,就算是不抬頭,玉隱也知道,這是流朱。
“真是無禮,我們娘娘是正經的鈕祜祿氏嫡女,當今聖上的玉妃,怎得是你口中的名字?”錦兒語氣有些蠻橫,端出了永壽宮掌事姑姑的架子。
“錦兒,無妨。”玉隱一把推開擋在自己身前的錦兒,迎上去笑著看著流朱。
走近,流朱才識得禮數,表情略顯得的不自然,有些不知所措,臉頰緋紅。“奴婢剛剛是冒犯了,這兒給娘娘您賠個不是,許是一時間高興忘了形,娘娘您別見怪。”流朱趕緊問禮請安。
一旁的錦兒有些許的不屑,畢竟是宮裏的老人,早已將宮裏的各路規矩熟練於心。剛剛流朱這般行徑,若是碰到一個不講情麵的主子,拉去慎刑司都不為過。她心裏嘟囔著玉妃終究是位好脾氣的主兒,這般都不在意,著實難得。
“無妨。”玉隱輕飄飄一句話,化解了剛剛流朱所有的尷尬。許是因為上一世未曾護下流朱的愧疚、也或許是今生不能陪伴在長姐身邊左右的遺憾,亦或是兩者都有,玉隱她生不起氣。“莞嬪可在裏麵?”
一聽到莞嬪二字,流朱的眼裏放著光。隻是,立刻便黯淡下來了。“很是不巧,我們家小主前不久剛出去,陪著敬妃娘娘一同去賞景了。玉妃娘娘若是有時間,不妨進殿裏等候。許是晌午我們家小主便迴來了。”
眼下事情都已經火燒眉毛,若是不盡快處理,馬上前朝彈劾鈕祜祿氏的折子便會遞給皇上手裏。這明顯就是孟靜嫻給自己擺了一道,隻可惜笨拙的自己竟才發現。
看出了玉隱的神情不對勁,雖不知緣由,但錦兒的應變能力還是一絕。她擺了擺手說道,“既然莞嬪此刻不在,那等娘娘迴來之時,流朱告知娘娘一聲我們玉妃娘娘來過。”說罷,便轉身扶著玉隱離去。
“是。”流朱再次行禮叩拜。
玉隱再次坐上轎子,此刻她心神不寧。
“娘娘,我們此刻去哪裏?”錦兒仰頭看著高坐於轎輦之上的玉妃,她的眼神裏充斥著對玉隱的崇拜和信任。自從太後視作她為一顆棄子之後,玉隱是她唯一的仰仗。
玉隱輕唿吸了一口氣,平複了一下自己波瀾的心境。暗自對自己說道,眼下是最不能慌亂的時候,若此事當真是孟靜嫻,她下一步又會如何做呢?
見著玉隱悶聲不語,一旁的轎夫也是悄悄問著錦兒,如今該何去何從?錦兒見著主子沉思的模樣不敢打擾,便說道,“今日風景秀麗,主子斷然是要去賞景色的。接下來不用本姑娘說了吧。”
“是是是。”轎夫哈腰諂媚的樣子,“錦姑姑,我們知道怎麽做了。”說罷,便抬著玉妃去圓明園風景最為秀麗的湖區。那裏的出水芙蓉最為娟秀。
轎子去往湖區的路上,迎麵正好碰到了華妃的轎輦。隻見華妃一席金色冰絲裙袍,華麗且清爽,當真是一匹千金的料子,若不是年家經常貼補,單單從她華妃的俸祿裏扣,斷然是拿不出這些銀兩的。
“玉兒?眼下已是午時,怎得還要去湖區賞景?”華妃眼尖,一語中的。一旁的曹貴人輕扇了一下扇子,跟著說道,“是啊,玉妃娘娘,眼下正是酷暑,您若是曬個好歹,手底下的錦兒該如何跟皇上交差啊?”曹貴人陰陽怪氣地,斜眼瞥了一下錦兒,嘴角勾起帶著不軌的笑容。
看著華妃身後的儀仗長隊,便知道眼下不是方便說話的時機。玉隱寒暄說道,“本宮今日胸口煩悶,夜不能寐、日不下咽,隻好去那湖邊賞賞景色,以打發這漫長的時光。”玉隱的語氣有些許的綿軟,略帶著疲憊之感。可她又轉頭看向曹貴人,語氣忽然變得有些力氣,“這般酷暑,曹貴人連個轎攆都沒有,可小心中了暑氣才行呢。”語氣略帶著陰陽,毫不留情麵。
玉隱的話音剛落,曹貴人頓時感到無地自容。雖說站在華妃身側已然習慣,但是忽然被當眾嘲諷,亦是覺得羞恥。她的臉唰的一下便紅了。
看得出玉隱話裏有話,得理不饒人。華妃表情嚴肅,命令轎夫落轎,緩緩下來。擺手命令所有人退下,隻留得頌芝在側撐傘。
玉隱也下轎子,並示意眾人退下。
兩人緩緩走出十米開外,遠離了侍女,華妃這才小聲問道,“何事,這般為難?”
玉隱做了一個吞咽的動作,看著眼前一臉真誠的華妃,頓時陷入兩難境地。雖說自己與華妃也算的上交好,可若是涉及到沛國公府的事情,年家未必肯站出來幫忙。想到這裏玉隱又把剛剛到嗓邊的話咽了下去。“無事。”
從皇後那裏出來,憂心忡忡的樣子。雖說這段時日鈕祜祿氏也算是順風順水,可若是因為此事被前朝百官彈劾,說她玉妃過於軟弱,皇上什麽無理的要求都照搬照做,可想而知她身後的整個鈕祜祿氏要承受多少的壓力和流言蜚語。
想到這裏,玉隱才知道這件事情並不簡單,或許孟靜嫻真正要的不是弘曆,而是要扳倒整個鈕祜祿氏也未可知。
想到這裏玉隱不禁後背發涼,陣陣冷汗從額間冒出。這個時候是不是應該請示一下長姐,該如何才是妥當。
轎夫走路緩慢,因為玉隱並未知會去向。她說道,“去莞嬪那裏。”
錦兒立刻心領神會,重申了幾遍讓所有的轎夫都聽見。
現下剛是巳時三刻,天氣已然很炎熱了。樹叢裏滿是唏噓的蛐蛐和蟈蟈,叫聲此起彼伏,總是連成一片,聽了未免叫人有些許的煩躁。
玉隱緊閉雙眼,右手拄著額頭,想著這般棘手的事情到底應該如何是好。
“主子,到了。”錦兒輕聲說道,語氣溫柔,生怕吵到玉隱。
玉隱輕抬睫毛,仰頭看去,已然到了。莞嬪住的地方很是雅致,三麵環水,別有一番雅居風味。
“娘娘,您慢點。”錦兒扶著玉隱下轎子。
“浣碧!”不遠處一席藕粉色衣衫的宮女,嗓門洪亮,向這裏跑來。聲音極為熟悉,就算是不抬頭,玉隱也知道,這是流朱。
“真是無禮,我們娘娘是正經的鈕祜祿氏嫡女,當今聖上的玉妃,怎得是你口中的名字?”錦兒語氣有些蠻橫,端出了永壽宮掌事姑姑的架子。
“錦兒,無妨。”玉隱一把推開擋在自己身前的錦兒,迎上去笑著看著流朱。
走近,流朱才識得禮數,表情略顯得的不自然,有些不知所措,臉頰緋紅。“奴婢剛剛是冒犯了,這兒給娘娘您賠個不是,許是一時間高興忘了形,娘娘您別見怪。”流朱趕緊問禮請安。
一旁的錦兒有些許的不屑,畢竟是宮裏的老人,早已將宮裏的各路規矩熟練於心。剛剛流朱這般行徑,若是碰到一個不講情麵的主子,拉去慎刑司都不為過。她心裏嘟囔著玉妃終究是位好脾氣的主兒,這般都不在意,著實難得。
“無妨。”玉隱輕飄飄一句話,化解了剛剛流朱所有的尷尬。許是因為上一世未曾護下流朱的愧疚、也或許是今生不能陪伴在長姐身邊左右的遺憾,亦或是兩者都有,玉隱她生不起氣。“莞嬪可在裏麵?”
一聽到莞嬪二字,流朱的眼裏放著光。隻是,立刻便黯淡下來了。“很是不巧,我們家小主前不久剛出去,陪著敬妃娘娘一同去賞景了。玉妃娘娘若是有時間,不妨進殿裏等候。許是晌午我們家小主便迴來了。”
眼下事情都已經火燒眉毛,若是不盡快處理,馬上前朝彈劾鈕祜祿氏的折子便會遞給皇上手裏。這明顯就是孟靜嫻給自己擺了一道,隻可惜笨拙的自己竟才發現。
看出了玉隱的神情不對勁,雖不知緣由,但錦兒的應變能力還是一絕。她擺了擺手說道,“既然莞嬪此刻不在,那等娘娘迴來之時,流朱告知娘娘一聲我們玉妃娘娘來過。”說罷,便轉身扶著玉隱離去。
“是。”流朱再次行禮叩拜。
玉隱再次坐上轎子,此刻她心神不寧。
“娘娘,我們此刻去哪裏?”錦兒仰頭看著高坐於轎輦之上的玉妃,她的眼神裏充斥著對玉隱的崇拜和信任。自從太後視作她為一顆棄子之後,玉隱是她唯一的仰仗。
玉隱輕唿吸了一口氣,平複了一下自己波瀾的心境。暗自對自己說道,眼下是最不能慌亂的時候,若此事當真是孟靜嫻,她下一步又會如何做呢?
見著玉隱悶聲不語,一旁的轎夫也是悄悄問著錦兒,如今該何去何從?錦兒見著主子沉思的模樣不敢打擾,便說道,“今日風景秀麗,主子斷然是要去賞景色的。接下來不用本姑娘說了吧。”
“是是是。”轎夫哈腰諂媚的樣子,“錦姑姑,我們知道怎麽做了。”說罷,便抬著玉妃去圓明園風景最為秀麗的湖區。那裏的出水芙蓉最為娟秀。
轎子去往湖區的路上,迎麵正好碰到了華妃的轎輦。隻見華妃一席金色冰絲裙袍,華麗且清爽,當真是一匹千金的料子,若不是年家經常貼補,單單從她華妃的俸祿裏扣,斷然是拿不出這些銀兩的。
“玉兒?眼下已是午時,怎得還要去湖區賞景?”華妃眼尖,一語中的。一旁的曹貴人輕扇了一下扇子,跟著說道,“是啊,玉妃娘娘,眼下正是酷暑,您若是曬個好歹,手底下的錦兒該如何跟皇上交差啊?”曹貴人陰陽怪氣地,斜眼瞥了一下錦兒,嘴角勾起帶著不軌的笑容。
看著華妃身後的儀仗長隊,便知道眼下不是方便說話的時機。玉隱寒暄說道,“本宮今日胸口煩悶,夜不能寐、日不下咽,隻好去那湖邊賞賞景色,以打發這漫長的時光。”玉隱的語氣有些許的綿軟,略帶著疲憊之感。可她又轉頭看向曹貴人,語氣忽然變得有些力氣,“這般酷暑,曹貴人連個轎攆都沒有,可小心中了暑氣才行呢。”語氣略帶著陰陽,毫不留情麵。
玉隱的話音剛落,曹貴人頓時感到無地自容。雖說站在華妃身側已然習慣,但是忽然被當眾嘲諷,亦是覺得羞恥。她的臉唰的一下便紅了。
看得出玉隱話裏有話,得理不饒人。華妃表情嚴肅,命令轎夫落轎,緩緩下來。擺手命令所有人退下,隻留得頌芝在側撐傘。
玉隱也下轎子,並示意眾人退下。
兩人緩緩走出十米開外,遠離了侍女,華妃這才小聲問道,“何事,這般為難?”
玉隱做了一個吞咽的動作,看著眼前一臉真誠的華妃,頓時陷入兩難境地。雖說自己與華妃也算的上交好,可若是涉及到沛國公府的事情,年家未必肯站出來幫忙。想到這裏玉隱又把剛剛到嗓邊的話咽了下去。“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