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寧想起朱恩,便說:“這年頭當官的原是更喜歡強盜。”


    “要殺他們的是個女孩子,和兩個男人,淩十一和吳十三先在公公們府中東躲西藏。他們躲到哪兒,他們跟到哪兒。現在躲在我府中,我能不怕嗎?”


    “倘若對方是好色之徒,你的衙門危險就大了,就算淩十一和吳十三沒有藏在那兒,他們遲早也要找上門的。”


    “我都怕成這樣了,錢大人還有心開玩笑。這年頭大夥都怎麽樣了,拿強盜當寶貝。前天苗逵苗老爺子找我,說他有個朋友落在寧都堂手裏,好像叫楊虎吧?非要我幫忙。天可憐見,過去那麽威風的大太監,才退下來幾天,就沒人買他的賬了,竟找我這小烏龜官幫忙。”


    “你可別也看不起他吧。”


    “哪敢呢,苗老爺子給過我許多好處,人家一不得意就瞧不起人家,那不是小人嗎?”


    “瞧你急的,開個玩笑罷。”


    臧賢哼一聲,生氣地說:


    “我這人最開不起這種玩笑,一傳出去假的也變成真的。”


    “是我不對。咳,義父去世後,人情冷暖我受得還不夠嗎,除你和劉印公外,竟然沒人理我。”


    閑話少說。葛兒將李四母子安頓在新宅子,劉府幾個兵丁暫時留下護院,他在傍晚時迴宮了。


    劉瑾不在,於經約幾個要好的內官吃西瓜鬥草消閑。葛兒一進去,他便笑著說:


    “才說曹操,曹操就到。”


    “你們在背後怎麽編排我呢?”


    “都說你幹的好事,前迴提議咱這些不帶把兒的給萬歲爺送禮,將戶部尚書韓文捎上了……”


    葛兒忙搖手說:“不要亂說。”


    “怕什麽,宮中都知道了……”


    葛兒截下他的話頭說:


    “我一點都不知道,別捎上我。”


    “好好,你不知道。韓老爺子拿不出四十萬兩銀子,急得就要抹脖子上吊。”


    又指著身旁的小內官說:


    “他一個親戚在戶部,說韓老爺子讓逼急了,打算削發為僧呢。”


    葛兒不敢參與談論,借口跟於喜有約,離開劉瑾的直房,往新房鍾鼓司找於喜玩。


    馬永成帶人風塵仆仆從東華門進來,一見葛兒便問:


    “宮門快上鎖了,你上哪去?”


    葛兒恭恭敬敬迴答:


    “去鍾鼓司衙門。”


    “別耽擱太久,你們印公迴來告訴他一聲,我辦的事辦成了。”


    葛兒問什麽事,馬永成說:


    “你照著說便是,他知道的。”


    葛兒在宮門下鎖前迴劉瑾的直房,劉瑾也已迴宮,正打算去菜戶住處蹭飯。


    葛兒將馬永成交代的話說了。


    劉瑾點點頭,“知道了。”


    晚上服侍劉瑾睡覺,於經和丘得都在外室,葛兒悄悄說:


    “宮中盛傳給萬歲爺送禮的事。”


    劉瑾皮笑肉不笑問:“傳得怎麽樣?”


    葛兒摸不著腦袋,說:


    “傳出去對萬歲爺名譽有損。”


    劉瑾敲了敲葛兒的腦袋:


    “笨呀,你這小子。須送禮的人多著,捂得住人家的嘴巴?”


    接著放低聲音說:


    “你要留心各地鎮守送禮,這才是大事,傳出去不得了。宮中送禮,小打小鬧,就當萬歲爺玩過家家罷,明白不?”


    第二天,劉瑾帶著葛兒麵見正德。正德正在乾清宮中毒打一個小內官。


    見到劉瑾,正德放開小內官,怒氣衝衝說:


    “滾遠一點。”


    小內官連滾帶爬跑了。他的上司都曉得正德的脾氣,知道小內官挨打,正德未必不喜歡他,也不找他算賬。


    劉瑾不問正德為何生氣,就請正德令殿內的內官迴避。


    正德知道他想說什麽,驅散左右,便說:


    “大伴,這辦法不好吧,韓文一連上好幾道奏章,老頭子看來真急了。”


    “萬歲爺,不是說好讓他急嗎?幹大事不忌小怨。告訴萬歲爺好消息,馬永成、穀大用、張永、丘聚等人分頭行動,河南劉琅、遼東劉恭、陝西劉雲都願意拿出二十萬,梁裕、劉景願出十萬,其他的路途遙遠尚未迴複,估計至少十萬。奴才忙著團營操軍,沒有及時奏報。”


    正德喜出望外,不過心裏還是捏把汗。


    “前迴雷擊郊壇獸吻,諭群臣修省,多有提到災異與宮中靡費有關,禦史趙佑還點丘聚、馬永成和你的名,說朕的東宮舊人日獻鷹犬,以致朕不理政事。”


    劉瑾暗暗心驚,頭一迴讓人點名彈劾,張文冕所說的群臣要對付正德身邊的紅人,沒準拉開序幕了。


    可他不慌不忙說:


    “萬歲爺,奴才忠心耿耿為萬歲爺分憂,個人毀譽得失不算什麽。倘若群臣都像奴才為萬歲爺著想,萬歲爺垂拱而治,又何至於聖心憂慮!”


    幾句有點離經叛道的話卻對正德的胃口,說到他的心裏去了。


    “到底小心為妙,姓趙的禦史還說你們借婚禮為名肆無忌欲,他們下去是不是太過分了?”


    “奴才保證沒有這事,差使下去的都是在萬歲爺左右有些年頭的人,個個老成忠心,絕不會露出半點口風。諫章所說的準是捕風捉影,想當然而已,萬歲爺不必多慮。”


    “兵部尚書劉大夏為裁減傳奉武官,朕沒同意就上章告老。昨天又上一章,這老頭在年初彈劾過鎮守中官,他若知道這事,還不知道如何鬧呢。”


    “他年紀大了,萬歲爺同意他致仕名正言順。”


    “你懂什麽?他年紀雖大,卻是先帝寵愛的重臣。上次吏部尚書馬文升致仕,就有許多風言風語,說朕沒有優待先朝重臣,這才多久時間,哪能又放走一個呢?”


    “奴才正想跟萬歲爺說哩。倘若他們忠心耿耿,作為先帝爺的重臣,哪會留下像兩份詔書說的許多弊政呢?他們明顯是欺萬歲爺年幼,無理取鬧。當時裁掉六百八十三名傳奉武臣,竟有四十八名是萬歲爺身邊的大漢將軍,這不明擺著嗎?再說,一朝天子一朝臣,萬歲爺也該換下一批。”


    “這話也有理,那就準他告老返鄉吧,朕一看幾個老家夥就堵心。”


    正德大婚定在八月十一日。


    日期定下來後,劉瑾加緊催促各鎮中官的賀禮入庫,腦袋麻利的也不忘給劉太監備上一份厚禮。


    兩百多萬兩銀子悄悄存進內承運庫。


    同時,劉瑾指使東西廠和錦衣衛親信四處出擊,弄點小錢。


    這些夥頭、夥長和番子手專會拉大旗做虎皮,很快將朝野攪得紛紛揚揚,盛傳皇帝沒錢結婚,隻好到處募捐。


    正德也沒閑著,他今兒一道旨意,明天一道聖諭,向戶部要這要那。


    韓文雖然拿不出四十萬兩,也是砸鍋賣鐵拿出十萬。


    這下總算將三個閣老惹毛了,先是首輔劉健上了辭呈,說沒法幹了,還是告老返鄉罷。


    接著次輔李東陽和謝遷也先後上辭呈。


    正德見他們認真也害怕了,畢竟沒有得力大臣處理國家大事,他也別想逍遙自在過日子。


    是非他不見得能分清,可輕重他還是明白的。


    他問劉瑾怎麽辦,劉瑾深知三個老頭兒跟他尿不到一壺,巴不得他們早點滾蛋。但他心裏沒底,不知道是不是到了扳倒他們的時候。


    “向他們認個錯,就說帝王也不可能不出錯,貴在改錯,哄哄他們罷。”


    正德讓他這麽一點撥,果真將三個內閣大學士招到文華殿認個錯。


    劉健將正德的話當真,給他列出四條箴言,放置在禦座旁邊時時省察:


    一是要他無單騎馳驅,輕出宮禁;二是要他無頻臨監局,泛舟海子;三是要他無視鷹犬彈射;四是要他委納內侍進獻飲膳。


    正德一看頭都大了。劉瑾見他滿麵愁容,問怎麽啦。


    “這老小子的意思明擺著,他要朕別老跟你們混玩,須經常與他們在一塊兒。”


    劉瑾也沒了鬼主意,他隻能勸正德將四條箴言鄭重其事放在禦座旁。


    看到正德這麽在意三位閣老,劉瑾才知道害怕。倘若正如張文冕所料,他們八虎的未來生死未卜。


    就這樣,正德和劉瑾一唱一和,將聲勢造起來,暗地裏已得到幾百萬兩銀子。


    正德偷著樂,並非全為錢財,也是覺得這遊戲刺激。


    劉瑾也樂,他不僅加深正德對他的信任,也狠狠撈一把。


    劉瑾說這是“瞞天過海”,正德高屋建瓴,他說這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不料樂極生悲,過了這陣子,大婚時正德興致已盡,婚禮令他覺得索然無味。


    劉瑾更慘,大婚時朝臣不願在喜慶裏敗興,婚禮結束後,諫章日漸增多,矛頭幾乎全指向劉瑾這幫人。


    似乎不像張文冕說的是必然,而是劉瑾等人不注意檢點。


    劉瑾畢竟年過半百,大婚千頭萬緒,內官監的事情更多,往往又是吃力不討好的事。


    劉瑾一半因為累,一半因為不能恣肆所為生悶氣,正德大婚一結束,他就病倒了,迴石大人胡同外宅靜養。


    這天他跟陰九司、朱恩、錢寧等一夥武士閑聊,說到江湖俠客,錢寧說:


    “京畿最有名的馬賊是張茂,此人有個朋友叫楊虎,幾個月前落在捕盜都禦史寧杲手裏,在京師找關係搭救,寧杲就是不肯放人。前幾天通過臧賢想求印公疏通,印公正忙著,我沒敢答應他。”


    “馬賊跟山東響馬一迴事嗎?”


    朱恩說:“不完全一樣。馬賊沒準就大明朝才有的。京師一帶大片草場,朝廷將戰馬交由牧民飼養,撥給草場耕種。可草場大量讓官府侵占了,馬要養,沒養好得賠,地又沒得種,隻得落草為寇,便稱馬賊。近幾年,張茂的名頭響得很哩。”


    劉瑾歎一口氣道:


    “當官的不為朝廷恤民力,草民焉能不為盜?楊虎想必也是大有來頭?”


    “楊虎原是易州山廠的炭民,也是逼得沒辦法做強盜的。宮中每年要山廠上等木炭千萬斤,惜薪司的人以四萬斤為一萬斤準折耗,跟馬賊一樣,許多炭民沒奈何做了強盜。”


    劉瑾又歎一口氣說:


    “這等大事,司禮監充耳不聞,簡直是禍國殃民!”


    他並非憂國憂民,而是機會都要損一下司禮監。


    司禮監的舊人讓正德不待見,雖然想方設法保住利益,可正德不買賬,朝臣革除弊政又來勢兇猛,他們倒是一再讓步。


    然而大都弊政才革除,就給新貴騰出生財門路。


    比如說傳奉官,朝臣清理一批,劉瑾等人就找正德說情頂進一批,差別是頂進去的沒有革除的人多而已。


    錢寧說:“前迴太監家失蹤男童一案弄清了,原來是寧王府作怪,他們偷泉州府數百個男童,送給太監們傳宗接代,讓寧杲的兩個手下知道了,追到京城來。偷太監家的兒童就是他們幹的,連不相幹的臧賢也讓他們嚇得夠嗆。不過也沒有加害,不會泉州話的又悄悄還了。”


    陰九司說:“我的一個門下說,這事差點兒釀成大禍呢,男童失竊牽涉到泉州府一個村子,江湖俠客差點將村子鏟平,後來寧杲的這兩個手下同意幫忙破案,才暫且沒事。”


    他們正在閑話,家丁稟報文安縣令求見。劉瑾皺著眉頭說:


    “你會不會辦事呀,那等小官,見他算什麽好勾當?”


    錢寧猛然想起來,不禁失聲笑道:“印公還是見見他。”


    “值得見嗎?”


    “印公病中靜養,閑也是閑著,就當耍一迴樂子罷。”


    朱恩也想起來:“印公見了便知,準讓印公大開眼界。”


    文安縣令自然是洪三寶。家丁通報時他正在門外延頸以待。


    家丁傳他進去,他忙整整衣冠,急趨上堂,向正中劉瑾拜倒在地,嘴裏高聲說:


    “卑職文安縣令洪三寶拜見印公大老爺,卑職對老爺敬仰之情時時感懷,願印公大老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劉瑾好奇地看著趴在地上的洪三寶。他讓人阿諛慣了,洪三寶的諛詞並不特別。錢寧和朱恩說得那麽稀奇,他一點看不出,心裏有點納悶。


    錢寧說:“洪縣令,抬頭讓印公仔細瞧瞧。”


    洪三寶的依靠正是這付尊容,立刻抬起頭,滿麵堆笑看著劉瑾。


    劉瑾一看洪三寶,大大嚇一跳,好比洗沐時看著銅鏡裏的自己。


    錢寧和朱恩也嚇一大跳,他們看到洪三寶的胡子掉得光溜溜的,一根不剩。


    倘若與劉瑾站在一塊兒,穿一樣的服飾,不開口說話,隻怕沒人辨得清了。


    劉瑾撞鬼似地愣了半晌,迴過神來,禁不住哈哈大笑,笑得眼淚鼻涕都下來了。


    內侍小火忙幫他拭擦幹淨了。


    劉瑾忍住笑,上氣不接下氣說:


    “不僅與咱家一模一樣,更奇的是也沒有胡子。”


    洪三寶嘿嘿笑道:


    “印公大老爺沒有胡子,卑職怎敢有胡子呢?前迴左想右想,覺得不是理,便全拔光了。說來也怪,這胡子也崇拜印公,拔光後也沒敢再冒出來了。”


    一席話說得劉瑾心花怒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正德皇帝朱厚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真應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真應畏並收藏正德皇帝朱厚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