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一聽,發覺事情壞在將她提得太快。


    他沒有想到每個人都有權力欲,女孩子也不例外。


    當時沒有給女人機會,他才以為女人隻適合在閨中做女紅。


    他忍著氣說:


    “你除了會斷案,還會什麽呢?我聽他們說,其他的事你一樣都沒有幹好。”


    餘甘自尊心也受到傷害。“當今還有什麽比斷案更重要的?總比你遊手好閑強。”


    正德臉都氣紅了。


    “你是強多了,至少現在知道四品比七品大了。”


    餘甘想起她過去老拿知府當下屬,臉也騰紅了,就不再跟正德說話。


    正德讓她說得一無是處,心裏窩著火,離開時沒有向餘甘告別。


    餘甘也沒有送他,兩人就這樣賭上氣,鬧得不歡而散。


    迴到千戶府,正德心裏堵著什麽,沉得像一塊鐵。


    身邊的三教九流見他不高興,想方設法逗他開心,結果全讓他趕開了。


    錢寧帶他到臧賢那兒,叫了好多姑娘逗他開心。


    可他提不起勁,枯坐在那兒。


    任憑姑娘們打渾逗哏,他既沒有嫌棄她們,也沒有說她們好。


    一連幾天都這樣,千戶府中的人大多不知道問題出在哪兒,一個個如喪家之犬,惶惶不可終日。


    錢寧知道怎麽迴事,可他不敢提起餘姑娘,怕惹來不測之禍。


    他天天都讓人去打探餘甘那邊的消息,打聽到什麽也不敢告訴正德。


    這天午後,葛兒上京見正德,錢寧告訴他:


    “相爺剛進去奏事,不過萬歲爺最想見的可能是你,你立刻進去吧。”


    果然,正德一見葛兒,立刻呈現又驚又喜的神色。


    錢寧覺得心裏一塊石頭落下地。


    正德讓葛兒先呆在一邊,他得跟劉瑾談完正經事。


    劉瑾向正德提議讓劉宇入閣,王鏊已經告老還鄉了。


    正德知道劉宇與劉瑾來往太密切,擔心權力不平衡,沒有同意。


    “萬歲爺放心,奴才有辦法叫他在內閣待幾天,就辭病迴家。”


    正德倒想知道,他用什麽辦法讓劉宇辭病迴家,便爽快答應了。


    劉瑾接著奏道:


    “萬歲爺,倉儲清理已然告一段落,該補的補,該退的退,該罰的罰,國家增加稅賦,還裁減數百萬兩年例銀。現在需要將重點放在整頓屯田。以遼東鎮為例,屯田比永樂年間多出一萬餘頃,租糧卻減少四萬餘石。按照製度,軍戶十分之三當兵,十分之七種田,每五十畝納糧十二石,作為軍糧和官兵的俸糧。永樂年間,遼東鎮十九萬邊軍豐衣足食,由於內官、貴戚大量吞並土地,屯軍無力承擔按原來的土地交納租糧,紛紛逃亡,現在隻有八萬部隊,卻無法自給自足。軍屯名存實亡,不痛加整頓是個大禍害。”


    “那就依你說的整頓吧。”


    劉瑾離開後,正德若無其事問葛兒:


    “餘姑娘又斷什麽有趣的案子?”


    “迴萬歲爺,餘大人這幾天一個案子也沒有斷。”


    “沒有人告狀嗎?”


    “告狀的倒是有,可餘大人身體不舒服,不想升堂。”


    正德吃驚地問:


    “她生病了?有沒有請郎中?你去太醫院叫吳傑走一趟。”


    “迴萬歲爺,餘大人不像生病,奴才見她臉色挺好的。”


    “她要你來的嗎?”


    “迴萬歲爺,正是她叫奴才來的。”


    正德心頭一喜,問:


    “她有沒有交代什麽話?”


    “奴才不敢說。”


    正德臉色一沉。


    “有什麽不敢說的?她說什麽,你就照她的原話說吧。”


    “那得求萬歲爺饒奴才死罪。”


    “饒你沒罪,快說!”


    “餘大人說了,她要萬歲爺有男子漢的氣度。她不該惹萬歲爺生氣,要萬歲爺別往心裏去。”


    正德一聽這話就又喜上眉梢。


    “餘姑娘果真這樣說嗎?”


    “奴才怎敢欺君呢?”


    正德喜形於色,當即起駕去找餘甘。


    餘甘似乎料到他會來,她換上女裝,在後衙等他。


    兩人見麵感親切。餘甘靠在他的懷裏,許久沒有開口說話。


    又過了許久,餘甘問:


    “你心裏想什麽呢?”


    “我什麽也沒想,隻願我們一輩子都這麽過,什麽都不做,什麽都不想。”


    餘甘離開他的懷裏。


    “你說得對,女孩子做官不好。我不當官了,這就跟你迴京好不好?”


    “我也想好了,你喜歡當就繼續當吧。你調到京城,咱們就在一起。”


    餘甘歎了一口氣。


    “說你什麽都不懂,你還不承認。做官的身不由己,哪能想調就凋?”


    “你盡管放心,我在官場上的朋友不少。雖然不容易,可也難不倒我。我想好了,你喜歡斷案,就讓你到大理寺當官。”


    正德迴京後要劉瑾任命餘甘為大理寺少卿。


    劉瑾一接到正德旨意就心驚肉跳。


    他意識到這女子離他越近,他就越危險。


    可他不能抗旨。


    兩天後,餘甘接到任命她為大理寺少卿的聖旨。


    聽到裏頭的溢美之詞,她以為又升官了。


    葛兒告訴她:


    “品位一樣,但職位重要多了。”


    餘甘聽不懂他的意思,以為葛兒見她沒升官,好言安慰她。


    她心想,知府可能當得不夠好,便暗下決心要在新位子上大幹一番。


    劉宇入閣,張彩接他任吏部尚書一職。


    劉宇任命下來,當天在內閣宴請劉瑾和他的新同事,這酒喝得十分痛快。


    第二天,劉宇興致勃勃到內閣上班,劉瑾已經等在那兒,臉色甚是不善。


    劉宇向他行行過禮,劉瑾皮笑肉不笑的。


    “就你那水平也想當閣老嗎?這地方你哪可再來呢?”


    劉宇一聽嚇得眼睛都綠了。


    劉瑾揚長而去,他呆了好一陣子迴不過神來。


    李東陽過來安慰他。


    “劉太監一時心裏不高興,你別往心裏去。”


    劉宇哪能不往心裏去呢?


    他在官場上摸爬滾打大半輩子,劉瑾在眾輔臣麵前驅逐他,當然不要他了。


    他知道再混下去,沒準和劉健、謝遷等人一樣,落得個什麽都沒有了。


    迴到家裏,劉宇寫好告假文書,立馬上交,當即得到批準。


    這麽一來,劉瑾的對他的態度再明確不過。兩天後就迴鈞州老家做寓公去了。


    就這樣,他僅在內閣上半天班。


    這半天隻喝酒,什麽事都沒幹。比李東陽的嶽父還不如。


    李東陽的嶽父叫嶽正,嶽正坐衙當了二十八天宰相。


    正德聽說劉瑾用這麽一個陰招趕走劉宇,不禁大笑。


    “這老家夥簡直是流氓,竟沒想到他這等歹毒。”


    餘甘迴京做官後,葛兒和眾侍衛怕京城認識的人多,讓人認出後泄露餘甘的秘密。


    他們都迴到原來的職位。


    隻有錢老三還待在餘甘身邊。


    他這個幹皇子待在餘甘身邊,別人隻當他找到出路,不會懷疑其他。


    葛兒也迴到正德身邊,時光匆匆,轉眼就到了秋天。


    這天馬永成向正德奏完事,到葛兒之房閑聊。


    說到清理屯田,馬永成得意地說:


    “劉老西兒這迴沒準要完蛋。下去丈量土地的欽差一個個承劉瑾旨意,專以苛刻為能,各邊怨聲載道。寧夏的周東為了討劉瑾歡心,竟以五十畝為一百畝。遼東的韓福將私人占用的屯田清理出來不說,還將荒廢的邊地也算上,連一般兵丁也得罪了。吳世忠等人也差不多是這樣。高芳彈劾六十幾人,甚至連他的父親、前任巡撫高銓也彈劾在內,竟連孝道也不要了。如果激起兵變,劉老西兒在司禮監怕坐不住了。”


    正德四年八月,戶部侍郎韓福赴遼東、兵部侍郎胡汝礪赴宣府、大理寺丞楊武赴大同、通政使叢蘭赴延綏、大理少卿周東赴寧夏、尚寶卿吳世忠赴薊州、兵科給事中高芳赴滄州,丈量屯田全麵展開。


    其餘各地令巡撫官先自行核實。


    其實是馬永成等人采取行動打算激起兵變,他們選擇遼東鎮。


    韓福不但知道貴戚內官吞並土地,也知道因為邊境不寧放棄大量土地,但他仍然照原先的簿籍重新核定。


    結果將上上下下,連當兵的全都得罪了。


    私占屯田的內官、貴戚哪能眼巴巴看著斷了財源?


    再說,他們從中得到好處,從來都是拿出大塊交結上麵的人。


    劉瑾也得到許多好處。他沒有理由翻臉不認人,於是都上京疏通關係。


    馬永成最先意識到劉瑾此舉是給自己挖墳墓。


    他叫來跟劉瑾有過節的丘聚、張永等人商量,決定借機狠狠給劉瑾來一下。


    張永不同意拿國家大事整垮劉瑾。


    “多行不義必自斃,國家大事哪能鬧著玩呢?”


    馬永成和丘聚深恨劉瑾,他們才不管國家大事呢。


    張永跟他們尿不到一壺,就背著張永幹了。


    韓福得罪的無辜兵丁最多,他們選擇遼東,打算暗中發起兵變。


    準備得差不多,馬永成將消息透給葛兒。


    他知道葛兒會勸劉瑾的。


    他們隻想正德依照激變律處置劉瑾,並不想搞得國家大亂。


    過了幾天,遼東鎮有人振臂一唿,應聲四起,一場兵變比他們想象的來得更快,也更容易。


    兵變幹得十分漂亮,一切都像沒有任何預謀,隻是出於偶然有人振臂一唿,亂兵便從四麵八方發作起來,結果倒黴的是那些有錢人。


    消息傳到北京,馬永成正跟丘聚喝酒叨嘮,他那張瘦臉放出光來,咬牙切齒說:


    “劉老西兒,這下不買你的命,也叫你脫一層皮!”


    劉瑾事先得到葛兒提醒,他掌握的內行廠也不是吃幹飯的。


    不僅先有個防備,而且很快就曉得馬永成等人背後操縱。


    為著控製事態激化,他拿出一大筆銀子安撫亂兵,將福韓逮捕下獄。


    兵丁們拿到錢,韓福又逮下獄,一場沒有人主持的兵變很快平息下來了。


    正德說劉瑾傻不是沒有道理的。


    遼東兵變平息後,劉瑾仍鐵了心要革除這一弊政,嚴令其他地方清丈屯田照樣繼續。


    可有了遼東鎮兵變的教訓,他沒敢做得太絕。


    幾天後下一份詔書,令各邊將官退出吞占的屯田,朝廷給他們一塊“養廉田”。


    鎮守和總兵二十頃,其他主要將官十頃。


    吳世忠上奏:


    “占種盜賣,積弊已久,若一一追究,恐人情不安,請量為處分。”


    劉瑾將他的提醒當耳邊風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正德皇帝朱厚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真應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真應畏並收藏正德皇帝朱厚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