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毓靈笑了,她的笑聲有些發悶,並不明顯,短促地笑了兩聲,蔻枝聽見她說:“他不會去清泉巷了。”
從李、蔣二家所在街口馬車駛離後,李毓靈去柴心記買了桃花酥,再往西,到城西的難民區附近,她見了阿虎。
說是見,其實也就讓阿虎來馬車窗外,隔著簾子說話。
城西的環境很糟糕,蔻枝一路看來這裏的矮牆殘破,搖搖欲墜,越往西走,街上的人就越少,與城南、城東相比,城西這兒可以稱得上寂靜了。
與蔻枝上次見阿虎相比,阿虎的身量高大不少。他有著難民都有的麵黃,但並不肌瘦,目光炯炯有神,有著超乎同齡小孩的難得的成熟。
“阿虎,”李毓靈道,“我想請你幫個忙。”
阿虎聽她這聲音,眼睛閃爍了下。
他認出了她。
是拿了糕點與他們交換野貓的那位。
站在馬車旁的——方才來喚他的,是柴心記施粥的善人身邊的人。
所以上次他瞧見的那位如仙女一般的人,竟也有著一顆仙人一般慈悲的心腸。
阿虎心中有些感念,施粥那次他想當麵言謝,卻被婉拒,本以為是嫌惡,今日一見,聽馬車內人的聲音,他覺得應是身體孱弱,不便出門吧?
蔻枝見阿虎遲遲不迴應,忍不住輕咳了一聲。
發呆的阿虎渾身抖了一下,恍然間抬起眼,茫然的眼神射向馬車窗戶,眼神很快變得沉穩,他道:“您說。”
少年人粗啞的聲音並不動聽,聽起來還有些粗糙,像是許多石子劃過嬌嫩的布匹。
“借一個人給我,要精明會說話些的,沉得住氣,讓他去城西找一家酒樓…”
李毓靈緩緩道。
在去三月三遊園會之前,她還得做一件事。
阿虎沉吟片刻,抬眼認真看著窗戶,隔著簾子他並不能看見馬車內所坐之人,但他的腦海裏,迴憶起了當時見到李毓靈的畫麵,越想,畫麵越清晰,越清晰,他的心跳就越快。
一腔熱血仿佛被點燃。
他聽見了李毓靈的笑聲,很輕很淺。
“他腰間會掛一個酒葫蘆,我們都叫他下三白,”阿虎說完頓了頓,補充道,“他很好認。”
這話是對著蔻枝說的,蔻枝還沒有長開,整個人瞧著有些瘦小與可愛,但她的眼睛尾部上斜,皺眉時更顯嬌蠻,與她那暴躁的炮仗脾氣,也是相符。
這會兒蔻枝聽了阿虎的話,也是客客氣氣笑著道:“我記下了。”
說完話,阿虎就離開了,他要去找下三白。
第一次見阿虎時,他正與一群年紀尚小的人一起追阿狸,雨幕下他的頭發被打濕,細密的雨被風吹得斜斜的,亂舞進他們的眼中,迫使他們不得不眯著眼睛,睫毛如蝴蝶振翅顫抖地厲害。
李毓靈的記憶很好,她能迴憶起當時見過的每一個人的麵孔,對阿虎,印象尤為深刻。
一群小孩中的領袖,膽大又獨斷,冷靜又聰明。
那時的李毓靈性格還軟弱著,她對生活無欲無求,若要說個盼頭,那就是治好她的眼睛。
隨著時間慢慢流逝,心中所念發生了改變,到如今,她迫切需要有自己的人脈,可以支撐她在太傅府站穩腳跟,可以展現她對於張衍清的價值,讓他這條大船願意搭載自己這條小船。
她對阿虎有恩,從上次他有意當麵言謝就可以看出這是一個知禮的,會記恩的人。
下三白在城西選得酒樓中規中矩。地理位置落於這,就算裝潢再好,菜肴酒釀再佳,也攬不了多少客。
城西是京城中出了名的亂,尋常百姓無故都不願意來這,更別提那些貴人了,再者城南的遇仙樓、風雅齋,甚至來寶樓,哪個不比在城西用膳請客赴宴好?
可城西中的掌櫃將目光都瞄準城南的酒樓,照葫蘆畫瓢,全部照搬。
李毓靈一打進入古原草,就有這種感覺,未至店內,先聞酒肉香,一進入,有種位於遇仙樓的感覺。
遇仙樓追求飄飄欲仙,前邊的八寶塔熱鬧非凡,後邊的遇仙樓飄渺雅致,可這古原草卻是把兩所建築融到了一起,在大堂內又聞到酒肉香又聞到淡淡的熏香,夾雜在一起,讓人聞著頭都有些暈。
再說那台子,是效仿了風雅齋。
風雅齋有一中央戲台,上方下圓,用銅鏡鑲了四周,台上光線就比台下亮不少,很容易就吸引食客的注意。
李毓靈從前在風雅齋與遇仙樓當過令官,去的次數多了,自然也熟悉,更何況她眼睛視物不清,對環境的感知更為強烈,對古原草這攬客之計,心中已有了想法。
這些想法不過幾瞬,她想好了該怎麽說,該怎麽做,就順著小二的意思坐了下來。
台上的木偶戲唱腔絕佳,可故事老套,毫無新意,食客來這兒也不過聽個響。
古原草與宿州有關,木偶戲卻多盛於揚州泉州,二者八竿子打不著一起,李毓靈猜測應是這掌櫃為了攬客效仿風雅齋而請的戲班子。
木偶戲的確比傳統唱戲要新穎不少,可製作木偶麻煩,若是要出新故事,製作木偶的時間,銀錢,都讓人猶豫。
如今李毓靈獻上一計,不要錢的買賣,古原草的掌櫃會好奇的。
但她缺一個把這計讓掌櫃看到的機會,隻能通過小二,可這小二還是猶豫,還好這下三白及時出聲,替她搭了一橋。
“走罷。”李毓靈道。
腦海中的李毓靈的話與現在李毓靈的話重疊在一起,蔻枝迴過神,對著馬車夫道:“迴府。”
阿虎那兒的恩情用完,古原草這兒若順利,便能推動三月三的遊園會。
李毓靈自問幾分把握,思來想去,隻有三成。
張衍清給的東西太少,不知是隻知道這麽多,還是怕她知道太多。上峰太過謹慎,讓李毓靈有些煩惱。
可她若是張衍清,也不會說太多。
他的身邊不缺能人異士,她要湊到他身邊去享受他的權力,那就隻能先展示自己的價值。
從李、蔣二家所在街口馬車駛離後,李毓靈去柴心記買了桃花酥,再往西,到城西的難民區附近,她見了阿虎。
說是見,其實也就讓阿虎來馬車窗外,隔著簾子說話。
城西的環境很糟糕,蔻枝一路看來這裏的矮牆殘破,搖搖欲墜,越往西走,街上的人就越少,與城南、城東相比,城西這兒可以稱得上寂靜了。
與蔻枝上次見阿虎相比,阿虎的身量高大不少。他有著難民都有的麵黃,但並不肌瘦,目光炯炯有神,有著超乎同齡小孩的難得的成熟。
“阿虎,”李毓靈道,“我想請你幫個忙。”
阿虎聽她這聲音,眼睛閃爍了下。
他認出了她。
是拿了糕點與他們交換野貓的那位。
站在馬車旁的——方才來喚他的,是柴心記施粥的善人身邊的人。
所以上次他瞧見的那位如仙女一般的人,竟也有著一顆仙人一般慈悲的心腸。
阿虎心中有些感念,施粥那次他想當麵言謝,卻被婉拒,本以為是嫌惡,今日一見,聽馬車內人的聲音,他覺得應是身體孱弱,不便出門吧?
蔻枝見阿虎遲遲不迴應,忍不住輕咳了一聲。
發呆的阿虎渾身抖了一下,恍然間抬起眼,茫然的眼神射向馬車窗戶,眼神很快變得沉穩,他道:“您說。”
少年人粗啞的聲音並不動聽,聽起來還有些粗糙,像是許多石子劃過嬌嫩的布匹。
“借一個人給我,要精明會說話些的,沉得住氣,讓他去城西找一家酒樓…”
李毓靈緩緩道。
在去三月三遊園會之前,她還得做一件事。
阿虎沉吟片刻,抬眼認真看著窗戶,隔著簾子他並不能看見馬車內所坐之人,但他的腦海裏,迴憶起了當時見到李毓靈的畫麵,越想,畫麵越清晰,越清晰,他的心跳就越快。
一腔熱血仿佛被點燃。
他聽見了李毓靈的笑聲,很輕很淺。
“他腰間會掛一個酒葫蘆,我們都叫他下三白,”阿虎說完頓了頓,補充道,“他很好認。”
這話是對著蔻枝說的,蔻枝還沒有長開,整個人瞧著有些瘦小與可愛,但她的眼睛尾部上斜,皺眉時更顯嬌蠻,與她那暴躁的炮仗脾氣,也是相符。
這會兒蔻枝聽了阿虎的話,也是客客氣氣笑著道:“我記下了。”
說完話,阿虎就離開了,他要去找下三白。
第一次見阿虎時,他正與一群年紀尚小的人一起追阿狸,雨幕下他的頭發被打濕,細密的雨被風吹得斜斜的,亂舞進他們的眼中,迫使他們不得不眯著眼睛,睫毛如蝴蝶振翅顫抖地厲害。
李毓靈的記憶很好,她能迴憶起當時見過的每一個人的麵孔,對阿虎,印象尤為深刻。
一群小孩中的領袖,膽大又獨斷,冷靜又聰明。
那時的李毓靈性格還軟弱著,她對生活無欲無求,若要說個盼頭,那就是治好她的眼睛。
隨著時間慢慢流逝,心中所念發生了改變,到如今,她迫切需要有自己的人脈,可以支撐她在太傅府站穩腳跟,可以展現她對於張衍清的價值,讓他這條大船願意搭載自己這條小船。
她對阿虎有恩,從上次他有意當麵言謝就可以看出這是一個知禮的,會記恩的人。
下三白在城西選得酒樓中規中矩。地理位置落於這,就算裝潢再好,菜肴酒釀再佳,也攬不了多少客。
城西是京城中出了名的亂,尋常百姓無故都不願意來這,更別提那些貴人了,再者城南的遇仙樓、風雅齋,甚至來寶樓,哪個不比在城西用膳請客赴宴好?
可城西中的掌櫃將目光都瞄準城南的酒樓,照葫蘆畫瓢,全部照搬。
李毓靈一打進入古原草,就有這種感覺,未至店內,先聞酒肉香,一進入,有種位於遇仙樓的感覺。
遇仙樓追求飄飄欲仙,前邊的八寶塔熱鬧非凡,後邊的遇仙樓飄渺雅致,可這古原草卻是把兩所建築融到了一起,在大堂內又聞到酒肉香又聞到淡淡的熏香,夾雜在一起,讓人聞著頭都有些暈。
再說那台子,是效仿了風雅齋。
風雅齋有一中央戲台,上方下圓,用銅鏡鑲了四周,台上光線就比台下亮不少,很容易就吸引食客的注意。
李毓靈從前在風雅齋與遇仙樓當過令官,去的次數多了,自然也熟悉,更何況她眼睛視物不清,對環境的感知更為強烈,對古原草這攬客之計,心中已有了想法。
這些想法不過幾瞬,她想好了該怎麽說,該怎麽做,就順著小二的意思坐了下來。
台上的木偶戲唱腔絕佳,可故事老套,毫無新意,食客來這兒也不過聽個響。
古原草與宿州有關,木偶戲卻多盛於揚州泉州,二者八竿子打不著一起,李毓靈猜測應是這掌櫃為了攬客效仿風雅齋而請的戲班子。
木偶戲的確比傳統唱戲要新穎不少,可製作木偶麻煩,若是要出新故事,製作木偶的時間,銀錢,都讓人猶豫。
如今李毓靈獻上一計,不要錢的買賣,古原草的掌櫃會好奇的。
但她缺一個把這計讓掌櫃看到的機會,隻能通過小二,可這小二還是猶豫,還好這下三白及時出聲,替她搭了一橋。
“走罷。”李毓靈道。
腦海中的李毓靈的話與現在李毓靈的話重疊在一起,蔻枝迴過神,對著馬車夫道:“迴府。”
阿虎那兒的恩情用完,古原草這兒若順利,便能推動三月三的遊園會。
李毓靈自問幾分把握,思來想去,隻有三成。
張衍清給的東西太少,不知是隻知道這麽多,還是怕她知道太多。上峰太過謹慎,讓李毓靈有些煩惱。
可她若是張衍清,也不會說太多。
他的身邊不缺能人異士,她要湊到他身邊去享受他的權力,那就隻能先展示自己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