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著自己也很長時間沒迴家裏看望了,楊景迴了一封信,告訴家人等秋收忙完,就請假迴家幾天。


    時間快速流逝,半個月轉眼而過。


    今天是楊景房子上梁的日子,一大早眾人就齊聚黑石頭地。


    隨著李廣勝一聲吆喝,房梁安裝到位。


    見狀,站在頂上的楊景急忙拿出糖果往下撒,一群小孩子奔跑著四處搶著糖果。


    這是當地風俗,隻要修建房子,上大梁這天都會站土坯牆上往下麵拋糖果,圖個喜慶熱鬧。


    楊景土坯房的格局很簡單,正麵是堂屋加左右兩個臥房,旁邊則是茅房和灶房,茅房旁邊有個豬圈,總共有100多平米。


    這跟知青點的柴房可謂是天差地別,楊景很是滿意。


    蓋頂需要的木板和瓦片都已經拉進了院子,堆成了一座小山。


    下午楊景又去買來不少竹子,準備用來圍院子。


    他想了想,等和李春紅結婚,到時候這小院子裏不僅可以養幾隻雞,還可以去隊上申請養一頭豬。


    雖然養豬年底要上交一大半給公家,但也避免了食物浪費,還能增添不少煙火氣。


    這段時間雖然忙著建房子,但楊景寫書也沒落下,直到昨晚他總算是寫完了,更新到最近,總共6萬8千字。


    想了想,楊景準備拿一半去投稿,剩餘的過稿了再說。


    讓眾人今天休息一下午,明天再裝頂,楊景又跟李廣元講了一聲,借到牛車叫著曾孝先就朝公社趕。


    現在國內大型報社人民日報說第一,沒誰能稱第二。


    但楊景並沒有投人民日報,主要是對方過稿難度高,而且自己這個文風和文字量也不太適合。


    接下來是雜誌社,火一點的是收獲和故事會,像十月等現在還沒創刊。


    一番猶豫後,楊景還是打算穩妥一些,先投省報雜誌,選擇了南省日報。


    原因很簡單,對方過稿難度低一些,且離這裏路程不遠,郵寄時間不會太漫長。


    另外稿費的價格差距不大,沒必要舍近求遠。


    他很清楚自己出名與否都是其次,寫作是副業,主要是想賺點稿費堵住某些人的嘴,目前賺錢的主力還是打獵和種植。


    穩妥個幾年,到恢複高考改革開放後,那才是他的大舞台。


    再說隻要書能寫好,一個省的體量完全足夠了,出名也是早晚的事,不用擔心掙不到錢。


    搞定投稿的事宜後,楊景又帶著曾孝先在公社轉了一會兒,解解饞後,這才返迴李家屯。


    漫長等消息的時間裏,楊景每天除了跟著隊員一起蓋房子,就在搗鼓著院子,一天過得很是充實。


    ......


    南省日報,編輯老張躺在椅子上揉了揉眼睛,他最近是真的頭大,已經許久沒發現好的稿子,業績堪憂。


    再這樣下去,他們甚至連地方上的小報社都不如了。


    “寫的是些啥啊?錯別字一大堆,標點符號也不會用,就幾百字能看到個啥?這也好意思拿來投稿。”


    聞言,身旁小周殷勤的笑著道:“張哥,你去休息喝口茶水,我來幫你瞧下。”


    老張點了點頭,正喝著茶水就聽見小周傳來聲音。


    “咦,這偏有意思。”


    “這個小知青有點意思,下鄉當天汽車就被水牛撞壞在半路,走了五六個小時才到縣裏。”


    “敘事節奏很快,文筆也好,不錯不錯。”


    小周越看越起勁,不知不覺就翻了好幾頁。


    “哈哈哈,這句完蛋太有意思了。”


    “喲,這句小知青也需要靈魂,維係自己的內心世界,這句話是點睛之筆啊!”


    旁邊的老王再也忍不住了,扶了扶眼鏡框道:“小周,咋這麽沉不住氣?拿過來我瞧瞧。”


    “等下。”


    見對方沒反應,老張神色有些不開心,起身去把小周看完的部分拿起仔細查看。


    起初他還不是很在意,可越看到後麵他越起勁,臉色表情變換了好幾下,最終還是沒忍住笑了出來。


    他看稿速度比小周快了不少,沒一會功夫就把前半截看完了,直接從小周手裏把剩餘章節奪了過來。


    這可讓小周有些難受,可又拿對方沒啥辦法,忍不住起身站在一旁跟他一同看後續內容。


    “哈哈,不錯吧張哥,就是這才三萬字,後麵明顯還沒有寫完啊!”


    “嗯…還行。”


    雖然老張嘴上是這麽說,可他心裏一直在想著小知青後麵會發生些啥,完全沉浸在了這篇稿子裏。


    “這稿子可以發表啊,我相信感興趣的人肯定不少,給他開多少價啊張哥?”


    聽見他這話,老張猶豫了一下道:“離發表還早呢,價格嘛可以開個千字6元,我先拿去申請。”


    南省日報申請流程很複雜,要經過三四道程序,最終能不能過他心裏也沒多少數。


    但對方文筆不錯,也沒啥犯錯誤的地方,他相信審批會很快。


    果不其然,隔天他就收到了消息。


    稿子通過,千字六元,不過不是在南省日報發表,而是在旗下的雜誌社南省青年故事。


    對此他毫不在意,畢竟這篇稿子篇幅長,能通過已經很不容易了。


    隨即他開始動筆寫信,告知對方有後續注意事項,盡量添加些傷感的事情進去,讓讀者多些共鳴。


    最主要的目的還是讓楊景盡快把後續稿子寄過來,好一起做書發表,並一同把首批稿費180元寄去了稿件上的地址。


    不過他留了個心眼,沒告訴楊景是發表在雜誌上,生怕對方突生變故。


    畢竟雜誌社除了底價外,一般是按銷量拿提成。


    楊景收到信件已經是五天後,看著自己稿子不僅通過,對方更是把第一批稿費郵寄過來,楊景十分高興。


    雖然對方沒講發表在雜誌的事,但楊景心裏早就猜了個八九不離十。


    畢竟自己這稿子篇幅長,內容也適合雜誌,但他當做不知道,收下錢後就給對方把剩餘稿件寄了過去。


    主要後續內容還需要自己續寫,另外這第一篇稿子主要也是為了打出名氣,自己以後可不止寫一本書。


    等收到市場迴饋後,他相信對方會找自己商談後續的事宜。


    楊景完全沒理會對方的建議,還是按照原稿一字沒改的發了過去。


    傷感?


    傷感個屁,就喜歡玩那一套。


    現在年輕人看故事就圖個新鮮有趣,強加一些故事進去隻會影響原來的節奏,得不償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迴1976,下鄉當知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落月踏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落月踏雪並收藏重迴1976,下鄉當知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