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子越安排完江州防務,便下了城樓,現在江州城防守兵力接近三萬,依托堅城防禦。
王叔總算可以鬆一口氣了。
就在江州戰事陷入僵持階段的時候,華夏大地上,一個龐然大國正在崛起!
宋國
國都商丘,河南省商丘,周初被周天子封為公爵,國君子姓、宋氏。
西周初期,周公旦輔佐周成王平定三監之亂,遵循“興滅繼絕”的傳統,封商紂王的兄長微子啟於商朝的舊都商丘,建立宋國,特準其用天子禮樂奉商朝宗祀,與周為客。
宋國地位特殊,被周天子尊為“三恪”之一,另外兩個特殊國家,是虞朝後代,封於陳國,夏朝後代,封於杞國!
此為三恪,以彰顯周王朝的正統性,隨著周王室衰微,曾經威震春秋中原的小霸王,鄭國也逐漸勢微。
地位超然的宋國,在中原依靠商業貿易,國力日漸上升。
作為商朝遺民,其國內百業興旺,國民行商全國,以至於做生意的人,都被稱為“商人”。
國力強大的宋國,開始陸續吞並中原諸侯國,宋桓公之後,宋國國土麵積擴張到極限。
隨著楚國滅申,同為三恪之一的陳國,麵臨著楚國的威脅,於是宋陳達成盟約,共同對抗楚國。
此時宋國王宮中,新任宋君正在處理公文。
“大王,陳國使臣在外候著了。”寺人小碎步進來了。
聽說這種碎步,可以走路不發出聲音,還不耽誤時間。
宋君是個溫和的長者形象,“哦,外麵冷,讓陳使速速進來。”
“諾。”
過了一會,陳國使者便跟著寺人走了進來。
“陳國使臣,拜見宋君!”
“免禮,賜酒水。暖暖身子。”宋君放下筆,吩咐一旁寺人取來暖好的酒水。
“陳使此番來,所為何事啊?”宋君溫和的問道。
“宋君可還記得宋陳之間的盟約?”陳使試探著問道。
此話一出,宋君如果說記得,那就繼續說,如果說不記得,那就趕緊作罷,省的浪費力氣。
“陳使這是什麽話,自然是記得?怎麽?楚軍北上了?”宋君態度依舊溫和,話語間都是對陳國情況的關切。
“楚軍沒有北上,但是……”使者深唿吸一口,最後緩緩歎了一口氣。
“但是楚軍東進,有進攻黃國的跡象。”陳使有些忐忑。
盟約裏,隻規定宋陳兩國被進攻,才會互相出兵援助。
黃國不一樣,黃國是陳國姻親,而且還是陳國在南方的重要盟友和楚國之間的屏障。
黃國一旦覆滅,陳國就將直麵楚國。
“盟約之中,隻規定了你我宋陳之間攻守一致,若是我不顧盟約規定,貿然出兵,隻怕會失信天下。”宋君有些猶豫,但是說話依舊溫和。
“宋君,陳黃一體,楚國已經滅申,楚陳之間隻剩蔡,黃寥寥幾國。”
陳使起身,行了一個大禮。
“陳宋皆是三恪之一,自古就是同盟一體,唇亡齒寒的關係,如今楚國勢大,若是坐視楚國滅黃,陳國危矣!陳國危,則宋國危!”
宋君沉默不語,良久,才悠悠一歎。
“齊王病重,恐命不久矣,齊王若是薨了,山東諸國也需要我宋國主持大局。我實在分身乏術。”
“若是宋君覺得楚國蠻夷勢大不足為患,那我也不在此多費口舌,隻希望他日我陳國遭難,宋君能遵守盟約,出兵救我陳國於危難。告辭!”陳使躬身一拜,退了出去。
宋君看著陳使的背影,緩緩歎了口氣。
“召目夷。”寺人領命退下。
過了沒一會,名為目夷的臣子在寺人的帶領下來到殿內。
“君上!”目夷躬身一禮。
“目夷,坐,來人,溫酒。”宋君賜座。
“剛才陳使為了黃國來請兵,我以山東不穩為由,推辭了。”宋君簡單說明了一下情況。
目夷頷首,“君上此舉雖然不盡人意,但是顧全大局,齊王上位之時埋下了嫡庶之爭的種子,在齊王死後,必定會反噬齊國。”
“黃國太弱,又屢次招惹強楚,屬於自尋死路,我們不必理會。陳國也不會為了黃國,記恨我們,該恨還是恨楚國蠻夷。”
宋君連連點頭,“善。”
寺人送上酒水,退了下去,剛才送給陳使的酒水,還沒熱好人就走了,他還沒喝,剛好給了目夷。
目夷抿了一口酒水,又說道,“君上也不必擔心楚國會連續的攻城罰地,此次進攻黃國,乃是其與西南姬姓大國,巴國衝突,戰敗之後,攻打黃國,搶奪一些資源,好支撐軍隊撐到來年春天罷了。”
“哦?西南蠻荒之地,竟然還有諸侯能挫楚國兵鋒?”宋君一下來了興趣。
“嗯,巴國乃姬姓諸侯,前些年與楚國交好,一起攻滅了楚國西部的一些諸侯,剩下的諸侯,害怕楚國吞並,便投靠了巴國。巴國也因此國力日盛。”目夷對於一些情報也了解的非常清楚。
宋君目光一亮,“那我們若是與巴國交好,利用巴國拖緩楚國……”
目夷搖了搖頭,“君上有所不知,巴國已經內亂,國內公子伯越與公子長伯爭奪君位,庸國趁機奪取了楚西,擁護公子伯越,現在雙方圍繞江州廝殺。”
宋君吃了一驚,“這兩個公子,是嫡庶之爭?”
目夷搖了搖頭,“是也不是,原本公子伯越是嫡長子,作為儲君無可爭議,但是巴君病重,大夫人趁機宮變,巴君在公子長伯的侍從護衛下逃出宮,隨後巴君下令……”
“豈有此理!”宋君沒等目夷說完,怒目圓睜,“蛇蠍婦人!謀國弑君!該殺!”
目夷愣了一下,隨後莞爾一笑。
“所以最後改立公子長伯?”宋君急切的問道。
“確實改立了公子長伯,隻不過……公子長伯隻有七歲。”
“七歲?”宋君納了悶了,巴君沒孩子了是麽?立個七歲的孩童?
“可是這長伯公子,據我情報,很不一般。”目夷有些猶豫,但是還是如實說道。
“那長伯公子,七歲之前,名不見經傳,後來被如夫人相中,過繼成為嫡子,之後沒多久就申請外出墾荒。上次據西南商賈反饋,那長伯公子成了閬中大夫,還憑空建立起一座專門容納各國難民的“蒼溪城”,隨後又成立一支蒼溪軍。”
“哦?這都是一個七歲孩童所為?背後有沒有高人相助?”宋君好奇心被勾起來了。
王叔總算可以鬆一口氣了。
就在江州戰事陷入僵持階段的時候,華夏大地上,一個龐然大國正在崛起!
宋國
國都商丘,河南省商丘,周初被周天子封為公爵,國君子姓、宋氏。
西周初期,周公旦輔佐周成王平定三監之亂,遵循“興滅繼絕”的傳統,封商紂王的兄長微子啟於商朝的舊都商丘,建立宋國,特準其用天子禮樂奉商朝宗祀,與周為客。
宋國地位特殊,被周天子尊為“三恪”之一,另外兩個特殊國家,是虞朝後代,封於陳國,夏朝後代,封於杞國!
此為三恪,以彰顯周王朝的正統性,隨著周王室衰微,曾經威震春秋中原的小霸王,鄭國也逐漸勢微。
地位超然的宋國,在中原依靠商業貿易,國力日漸上升。
作為商朝遺民,其國內百業興旺,國民行商全國,以至於做生意的人,都被稱為“商人”。
國力強大的宋國,開始陸續吞並中原諸侯國,宋桓公之後,宋國國土麵積擴張到極限。
隨著楚國滅申,同為三恪之一的陳國,麵臨著楚國的威脅,於是宋陳達成盟約,共同對抗楚國。
此時宋國王宮中,新任宋君正在處理公文。
“大王,陳國使臣在外候著了。”寺人小碎步進來了。
聽說這種碎步,可以走路不發出聲音,還不耽誤時間。
宋君是個溫和的長者形象,“哦,外麵冷,讓陳使速速進來。”
“諾。”
過了一會,陳國使者便跟著寺人走了進來。
“陳國使臣,拜見宋君!”
“免禮,賜酒水。暖暖身子。”宋君放下筆,吩咐一旁寺人取來暖好的酒水。
“陳使此番來,所為何事啊?”宋君溫和的問道。
“宋君可還記得宋陳之間的盟約?”陳使試探著問道。
此話一出,宋君如果說記得,那就繼續說,如果說不記得,那就趕緊作罷,省的浪費力氣。
“陳使這是什麽話,自然是記得?怎麽?楚軍北上了?”宋君態度依舊溫和,話語間都是對陳國情況的關切。
“楚軍沒有北上,但是……”使者深唿吸一口,最後緩緩歎了一口氣。
“但是楚軍東進,有進攻黃國的跡象。”陳使有些忐忑。
盟約裏,隻規定宋陳兩國被進攻,才會互相出兵援助。
黃國不一樣,黃國是陳國姻親,而且還是陳國在南方的重要盟友和楚國之間的屏障。
黃國一旦覆滅,陳國就將直麵楚國。
“盟約之中,隻規定了你我宋陳之間攻守一致,若是我不顧盟約規定,貿然出兵,隻怕會失信天下。”宋君有些猶豫,但是說話依舊溫和。
“宋君,陳黃一體,楚國已經滅申,楚陳之間隻剩蔡,黃寥寥幾國。”
陳使起身,行了一個大禮。
“陳宋皆是三恪之一,自古就是同盟一體,唇亡齒寒的關係,如今楚國勢大,若是坐視楚國滅黃,陳國危矣!陳國危,則宋國危!”
宋君沉默不語,良久,才悠悠一歎。
“齊王病重,恐命不久矣,齊王若是薨了,山東諸國也需要我宋國主持大局。我實在分身乏術。”
“若是宋君覺得楚國蠻夷勢大不足為患,那我也不在此多費口舌,隻希望他日我陳國遭難,宋君能遵守盟約,出兵救我陳國於危難。告辭!”陳使躬身一拜,退了出去。
宋君看著陳使的背影,緩緩歎了口氣。
“召目夷。”寺人領命退下。
過了沒一會,名為目夷的臣子在寺人的帶領下來到殿內。
“君上!”目夷躬身一禮。
“目夷,坐,來人,溫酒。”宋君賜座。
“剛才陳使為了黃國來請兵,我以山東不穩為由,推辭了。”宋君簡單說明了一下情況。
目夷頷首,“君上此舉雖然不盡人意,但是顧全大局,齊王上位之時埋下了嫡庶之爭的種子,在齊王死後,必定會反噬齊國。”
“黃國太弱,又屢次招惹強楚,屬於自尋死路,我們不必理會。陳國也不會為了黃國,記恨我們,該恨還是恨楚國蠻夷。”
宋君連連點頭,“善。”
寺人送上酒水,退了下去,剛才送給陳使的酒水,還沒熱好人就走了,他還沒喝,剛好給了目夷。
目夷抿了一口酒水,又說道,“君上也不必擔心楚國會連續的攻城罰地,此次進攻黃國,乃是其與西南姬姓大國,巴國衝突,戰敗之後,攻打黃國,搶奪一些資源,好支撐軍隊撐到來年春天罷了。”
“哦?西南蠻荒之地,竟然還有諸侯能挫楚國兵鋒?”宋君一下來了興趣。
“嗯,巴國乃姬姓諸侯,前些年與楚國交好,一起攻滅了楚國西部的一些諸侯,剩下的諸侯,害怕楚國吞並,便投靠了巴國。巴國也因此國力日盛。”目夷對於一些情報也了解的非常清楚。
宋君目光一亮,“那我們若是與巴國交好,利用巴國拖緩楚國……”
目夷搖了搖頭,“君上有所不知,巴國已經內亂,國內公子伯越與公子長伯爭奪君位,庸國趁機奪取了楚西,擁護公子伯越,現在雙方圍繞江州廝殺。”
宋君吃了一驚,“這兩個公子,是嫡庶之爭?”
目夷搖了搖頭,“是也不是,原本公子伯越是嫡長子,作為儲君無可爭議,但是巴君病重,大夫人趁機宮變,巴君在公子長伯的侍從護衛下逃出宮,隨後巴君下令……”
“豈有此理!”宋君沒等目夷說完,怒目圓睜,“蛇蠍婦人!謀國弑君!該殺!”
目夷愣了一下,隨後莞爾一笑。
“所以最後改立公子長伯?”宋君急切的問道。
“確實改立了公子長伯,隻不過……公子長伯隻有七歲。”
“七歲?”宋君納了悶了,巴君沒孩子了是麽?立個七歲的孩童?
“可是這長伯公子,據我情報,很不一般。”目夷有些猶豫,但是還是如實說道。
“那長伯公子,七歲之前,名不見經傳,後來被如夫人相中,過繼成為嫡子,之後沒多久就申請外出墾荒。上次據西南商賈反饋,那長伯公子成了閬中大夫,還憑空建立起一座專門容納各國難民的“蒼溪城”,隨後又成立一支蒼溪軍。”
“哦?這都是一個七歲孩童所為?背後有沒有高人相助?”宋君好奇心被勾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