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四麵皆敵
紅樓,從文豪開始崛起 作者:南方有嘉年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正因為騾馬照料起來麻煩而且昂貴,加上沒有合適的高效率的載運工具,所以物流運輸費用高的嚇人。石良和張煊在人流中排著隊,身後還有絡繹不絕的人群。
聽到人們的議論,兩人臉上也浮現笑容。
好友如此成功,當然是要替賈芸高興。
兩人老老實實的排著隊,直到抵達櫃台為止。
這裏的規矩也是和普通商行不同。
普通商行,若是繁忙些的,一個大掌櫃,配若幹掌櫃,每個掌櫃再帶若幹個大夥計。
實在忙了,小夥計也能幫忙。
一個商行,能有幾十號人忙碌已經是很大規模了。
賈記車行這個收貨點,光是窗口就有十幾個,大廳的相關人員就有好幾十人。
再加上庭院內部的賬房,庫房,車夫,馬夫,維修人員,這一個收貨點就有好幾百人。
到這時,石良小聲對著張煊道:“芸哥兒前前後後買了小兩千人了。一般的大府,一次買十個八個就算是正常,買上幾十個,應該是爆發戶,咱們芸哥兒這算什麽?”
張煊啞然失笑,搖頭道:“他該用這些,旁人也沒話可說。再者說,城中留的人少,眼前這些,到傍晚就走差不多了,京城中留下來的不到三百人,大量人手都在外頭的補給站,要麽就在西嶺村……哼,想挑賈兄弟毛病的人可是不少,但總不能有人說賈兄弟憑著這些夥計就圖謀不軌,陰謀造反?”
石良曬笑道:“那得多厚臉皮?芸哥兒得罪了景和舊臣文官一脈,舉朝皆敵,人人均看他不順眼。勳貴中開國一脈算是得罪的狠了,賈家本宗恨他入骨。宗王中,那義忠親王,廉親王,義勇親王,寧郡王,北靜王,都是義忠親王一脈,和賈家主宗往來密切,賈芸又沒受他們拉攏,聽聞這些宗王也極不喜他……這麽四麵皆敵的文人,商人,買人又如何?”
“忠順王呢?前一陣子,暗示賈兄弟把車行交給內府,賈兄弟壓根沒理會,怕也是得罪了。”
石良眉頭緊皺。
他和張煊身為賈芸好友,知道的東西比普通人要多的多。
賈芸看似風光得意,其實真的是危機暗伏。
而且,一旦出事就是大事!
很有可能被人連皮帶骨嚼碎,吞的一絲不剩!
畢竟,車行,這個曾經貴人們看不起的賤業,已經成了京城有名的產業。
賈芸也成了下金蛋的金雞。
無數勢力在窺探,覬覦。
要不是賈芸之前積累的人望和皇帝的賞識。
現在定然是已經有不少人出手了。
就算如此,誰也不知道危機何時會爆發。
車行的賺錢是顯而易見的事,瞞不了人。
很多人忍耐,不光是考慮到皇帝的態度,也是考慮到沒有辦法接手就能運作正常。
馬車的製造和維修。
車夫和相關的收貨,發貨,倉儲,送貨,收錢入賬等相關的從業人員。
以及各地的補給站點已經是相當龐大的網絡。
這些人和技術也是製衡了外人的勃勃野心。
拿過來,造不出車,修不了,也沒有辦法短時間內接手和維護物流網絡。
甚至就眼前的收貨點,這些大量的從業人員都是相當熟練和內行。
想要賈記車行的權貴,得把這些人手都準備好才行。
要不然,瞬間大亂!
賈芸在此之前是設想的一年之期,這才幾個月時間,基本上已經達到了效果。
再過數月……
開通往濟南,青州,兗州,還有徐州,揚州,海州的路線。
北方直抵開封,沙市。
西北再通向西安。
這麽一張大網鋪開來,核心的夥計最少兩千人,而外圍雇傭人員也得幾千人。
整個車行得過萬人才能維持這麽深廣的路線。
同時還得大量購入馬匹。
現在已經有過千輛馬車,馬匹有六千多匹。
要完成整個北方大網的鋪設,時間還要一年多到兩年。
站點要數百個,人員要數萬人之多。
到那時,就是一個陸上漕幫!
……
這些事,石良和張煊不是太了然,此時他們當然頗為擔憂。
隻是出於對賈芸能力的信任,他們才沒有上門去打探消息,問個究竟。
隊伍不停前移,也是終於到了石良和張煊二人。
“名貴折扇二十柄,做價六百兩。”
“好的,貴客寫明京師收銀的地址和姓名,留下花押印記,還有對方收貨地址,姓名,這些都要寫清楚在單子上。”
“明白。”
“那客官也知道,托保和不托保,費用相差極大?”
石良不是第一次寄送了,這些流程他都懂,而且很熟。
寫下寄件的地址,對方的姓名,商行名稱,一字一畫一絲不苟。
然後是石良的印信花押。
還有扇子多少把,價值多少,到時候賈記車行的人會憑此來收取銀兩,要和石良寫的數字完全相符。
等在發貨地收了銀子,會把銀子交給迴京城的馬車,然後會有專門的送款人員把銀子送到石良留下的地址。
等石良簽收,照例還是簽字畫押,這整套流程就結束了。
扇子值六百兩,但重量才不到兩斤。
如果不托保,那兩斤重的貨收的費用相當有限,不到三百裏路,二斤的貨,最多也就收百來文錢。
重的貨,距離又遠,這才是最賺錢的。
若是別的車行,二千來斤的茶葉,運出幾百裏,最多不值過千裏,假設茶葉價值二千兩,運費就得一千兩。
這部分的運費就是打在茶葉的成本裏。
還別不信,這時代的長途運輸就是這麽昂貴。
即使不雇車行,選擇自己運輸。
五百裏到一千裏,純陸路,貨物是三千斤,得十五頭左右的健騾組成一個駝隊。
要是騾子少幾頭,那時間成本就得大幅度上升。
騾驢背負的重量不超三百斤,一天走幾十裏還行。
隻是要補充豆料等精料,甚至要喂雞蛋來補充營養。
否則騾馬會越走越瘦,地方到了,騾馬也累疲瘦了。
別不相信,這年頭的騾馬養起來很費精力和物資。
偽清的貝勒阿敏,莽古爾泰,都因為春夏之交時縱馬打獵,沒好好養馬,導致戰馬疲瘦被皇太極嚴詞訓斥過。
影視劇裏,騎兵騎馬唿嘯而行,趕路千裏。
那是瞎扯蛋。
騎兵的優勢是馬上作戰和追擊戰,幾十裏百多裏這樣的短途,騎兵占盡優勢。
但數百裏乃至千裏長途,戰馬的體能和身體根本負荷不了。
這方麵,任何野獸都不能和人類這兩腳獸相比。
堅忍不拔,意誌卓絕,體能充沛,哪怕多天吃不飽,穿不暖,人類一樣能長途跋涉千裏。
如果是人類進行族群式的遷移,一個宗族幾百人,隻要沒有被人殺戮殘害,大半的人都能到終點。
而如果是牛,馬,象,這一類的大型食草動物,如果是如人類一樣扶老攜幼,長途跋涉,而且在短時間內必須趕路到某地,這些野生動物就會大量的減員,甚至滅族。
聽到人們的議論,兩人臉上也浮現笑容。
好友如此成功,當然是要替賈芸高興。
兩人老老實實的排著隊,直到抵達櫃台為止。
這裏的規矩也是和普通商行不同。
普通商行,若是繁忙些的,一個大掌櫃,配若幹掌櫃,每個掌櫃再帶若幹個大夥計。
實在忙了,小夥計也能幫忙。
一個商行,能有幾十號人忙碌已經是很大規模了。
賈記車行這個收貨點,光是窗口就有十幾個,大廳的相關人員就有好幾十人。
再加上庭院內部的賬房,庫房,車夫,馬夫,維修人員,這一個收貨點就有好幾百人。
到這時,石良小聲對著張煊道:“芸哥兒前前後後買了小兩千人了。一般的大府,一次買十個八個就算是正常,買上幾十個,應該是爆發戶,咱們芸哥兒這算什麽?”
張煊啞然失笑,搖頭道:“他該用這些,旁人也沒話可說。再者說,城中留的人少,眼前這些,到傍晚就走差不多了,京城中留下來的不到三百人,大量人手都在外頭的補給站,要麽就在西嶺村……哼,想挑賈兄弟毛病的人可是不少,但總不能有人說賈兄弟憑著這些夥計就圖謀不軌,陰謀造反?”
石良曬笑道:“那得多厚臉皮?芸哥兒得罪了景和舊臣文官一脈,舉朝皆敵,人人均看他不順眼。勳貴中開國一脈算是得罪的狠了,賈家本宗恨他入骨。宗王中,那義忠親王,廉親王,義勇親王,寧郡王,北靜王,都是義忠親王一脈,和賈家主宗往來密切,賈芸又沒受他們拉攏,聽聞這些宗王也極不喜他……這麽四麵皆敵的文人,商人,買人又如何?”
“忠順王呢?前一陣子,暗示賈兄弟把車行交給內府,賈兄弟壓根沒理會,怕也是得罪了。”
石良眉頭緊皺。
他和張煊身為賈芸好友,知道的東西比普通人要多的多。
賈芸看似風光得意,其實真的是危機暗伏。
而且,一旦出事就是大事!
很有可能被人連皮帶骨嚼碎,吞的一絲不剩!
畢竟,車行,這個曾經貴人們看不起的賤業,已經成了京城有名的產業。
賈芸也成了下金蛋的金雞。
無數勢力在窺探,覬覦。
要不是賈芸之前積累的人望和皇帝的賞識。
現在定然是已經有不少人出手了。
就算如此,誰也不知道危機何時會爆發。
車行的賺錢是顯而易見的事,瞞不了人。
很多人忍耐,不光是考慮到皇帝的態度,也是考慮到沒有辦法接手就能運作正常。
馬車的製造和維修。
車夫和相關的收貨,發貨,倉儲,送貨,收錢入賬等相關的從業人員。
以及各地的補給站點已經是相當龐大的網絡。
這些人和技術也是製衡了外人的勃勃野心。
拿過來,造不出車,修不了,也沒有辦法短時間內接手和維護物流網絡。
甚至就眼前的收貨點,這些大量的從業人員都是相當熟練和內行。
想要賈記車行的權貴,得把這些人手都準備好才行。
要不然,瞬間大亂!
賈芸在此之前是設想的一年之期,這才幾個月時間,基本上已經達到了效果。
再過數月……
開通往濟南,青州,兗州,還有徐州,揚州,海州的路線。
北方直抵開封,沙市。
西北再通向西安。
這麽一張大網鋪開來,核心的夥計最少兩千人,而外圍雇傭人員也得幾千人。
整個車行得過萬人才能維持這麽深廣的路線。
同時還得大量購入馬匹。
現在已經有過千輛馬車,馬匹有六千多匹。
要完成整個北方大網的鋪設,時間還要一年多到兩年。
站點要數百個,人員要數萬人之多。
到那時,就是一個陸上漕幫!
……
這些事,石良和張煊不是太了然,此時他們當然頗為擔憂。
隻是出於對賈芸能力的信任,他們才沒有上門去打探消息,問個究竟。
隊伍不停前移,也是終於到了石良和張煊二人。
“名貴折扇二十柄,做價六百兩。”
“好的,貴客寫明京師收銀的地址和姓名,留下花押印記,還有對方收貨地址,姓名,這些都要寫清楚在單子上。”
“明白。”
“那客官也知道,托保和不托保,費用相差極大?”
石良不是第一次寄送了,這些流程他都懂,而且很熟。
寫下寄件的地址,對方的姓名,商行名稱,一字一畫一絲不苟。
然後是石良的印信花押。
還有扇子多少把,價值多少,到時候賈記車行的人會憑此來收取銀兩,要和石良寫的數字完全相符。
等在發貨地收了銀子,會把銀子交給迴京城的馬車,然後會有專門的送款人員把銀子送到石良留下的地址。
等石良簽收,照例還是簽字畫押,這整套流程就結束了。
扇子值六百兩,但重量才不到兩斤。
如果不托保,那兩斤重的貨收的費用相當有限,不到三百裏路,二斤的貨,最多也就收百來文錢。
重的貨,距離又遠,這才是最賺錢的。
若是別的車行,二千來斤的茶葉,運出幾百裏,最多不值過千裏,假設茶葉價值二千兩,運費就得一千兩。
這部分的運費就是打在茶葉的成本裏。
還別不信,這時代的長途運輸就是這麽昂貴。
即使不雇車行,選擇自己運輸。
五百裏到一千裏,純陸路,貨物是三千斤,得十五頭左右的健騾組成一個駝隊。
要是騾子少幾頭,那時間成本就得大幅度上升。
騾驢背負的重量不超三百斤,一天走幾十裏還行。
隻是要補充豆料等精料,甚至要喂雞蛋來補充營養。
否則騾馬會越走越瘦,地方到了,騾馬也累疲瘦了。
別不相信,這年頭的騾馬養起來很費精力和物資。
偽清的貝勒阿敏,莽古爾泰,都因為春夏之交時縱馬打獵,沒好好養馬,導致戰馬疲瘦被皇太極嚴詞訓斥過。
影視劇裏,騎兵騎馬唿嘯而行,趕路千裏。
那是瞎扯蛋。
騎兵的優勢是馬上作戰和追擊戰,幾十裏百多裏這樣的短途,騎兵占盡優勢。
但數百裏乃至千裏長途,戰馬的體能和身體根本負荷不了。
這方麵,任何野獸都不能和人類這兩腳獸相比。
堅忍不拔,意誌卓絕,體能充沛,哪怕多天吃不飽,穿不暖,人類一樣能長途跋涉千裏。
如果是人類進行族群式的遷移,一個宗族幾百人,隻要沒有被人殺戮殘害,大半的人都能到終點。
而如果是牛,馬,象,這一類的大型食草動物,如果是如人類一樣扶老攜幼,長途跋涉,而且在短時間內必須趕路到某地,這些野生動物就會大量的減員,甚至滅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