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這些儒生文人,以往推崇的那些好文章加在一起都不及東主此文。”


    “嗯,什麽過秦論,阿旁宮賦,蘇秦連橫說秦,治安策,論貴粟疏,諫太宗十思疏……不論如何生花妙筆,無非還是敬天法祖,修文恤民的那一套,泛泛而談並無實論。說來說去,不過是道德倫理那套,無人能跳出孔聖劃的圈圈。東主的這篇文字,通篇並無前賢蹤影,更是跳出前人搭好的框架,完全不受前人的影響,這文章不論立論還是寫法,還有最終的結果都是出人意料之外,乍看荒唐,實則無可辯駁,我竟不知道看到此文的人,該如何來駁斥賈東主了。”


    袁枚興奮道:“這樣說來,東主是辯贏了?”


    史玉瓚撫了撫袁枚頭頂,笑道:“這都不是贏或輸的事了……用東主說過的話來說,這叫降維打擊啊。雙方的文章就不在一個層麵之上,韋期逸的文采要好一些,但文章的根基淺薄,毫無特色可言。而東主的文章,當會流傳千古了。”


    “對,此文一出,未來不管是什麽文集,少不得要收錄此篇。”


    “還有,此後再有人寫文章,有東主這一篇在前,沒有點實在的東西,還真的不好意思下筆……”


    華夏有史以來,政論文章,不論是早年的論語,楊朱,墨子和莊子,大抵都是倫理和哲思類。


    大家抒發情緒,發表見解,但從數據,邏輯,天文,地理等學識都加在裏頭的,還真的是沒有過。


    論感情,不論是情緒壓抑而深沉的前後出師表,感情真摯催人淚下的陳情表,還有瀟灑曠達的五柳先生傳,文章華彩光耀千古的藤王閣虛……這些都無可挑剔,是文明的結晶。


    但把自然科學,統計學,邏輯學都運用在文章之中,並不是講文采,而是講數據,講邏輯,最後說結論,將資料和論點,論據結合,賈芸絕對是開了從未有過的先河。


    王朝周期論,還比較泛泛而談。


    列的隻是王朝傾覆的記錄。


    比較容易被人針對。


    而天時人口論……


    眼前這些人看完之後,都是一個感覺,這文章,打死他們也寫不出來!


    別說他們,把大周現在所有的官員,文士,生員都聚集在一起都不行!


    這是條全新的路子,完全沒有前人走過的新路!


    所以才說賈芸是天縱之才!


    “所以咱們東主能贏?”


    袁枚睜著大眼,看向這些激動的叔父輩。


    “當然,鐵定贏了!”


    “最後的那幾句加的也是好,這樣一來賈家可狼狽了。”


    “嗬嗬,這幫紈絝廢物,也敢騎在東主頭上?”


    “也就是東主對賈家沒興趣,不然這一次真的能下死手。”


    “罷了罷了,真的對本宗族的尊長下死後,別人又有話可說了。”


    “這倒也是。”


    史玉瓚突然仰天哈哈笑了幾聲。


    “我猜東主可能有辦法,我也猜東主會有文章反駁,我也覺得東主有可能會贏,但我真的沒想到,東主能在王朝周期論之後又有此足夠留芳千古的奇文,我史某能在書局效力,將來史書上沒準也能留下一筆,賺了,真的是賺大了!”


    這麽一說,厲鄂,李蘸,鄭燮等人臉上都布滿笑容。


    他們都是滿腹學識,論雜學遠超普通的進士。


    此時此刻他們當然明白,天時人口論將超過王朝周期論,哪怕千年之後,所有的文集上都不可能少了這一篇。


    賈芸身為作者,將來必是有資格上“列傳”,甚至有可能單獨成篇。


    畢竟賈芸還年輕,將來沒準能寫出更多的傳世之作,甚至可能影響整個大周王朝的發展。


    這樣的人,必會青史留名,單獨留傳。


    自己等人,好歹也算名士,又是在賈芸創業之初就追隨左右……


    沒準真的有資格也上史書,進入列傳之中。


    要知道,多少內閣大學士,尚書,京卿,總督,巡撫,都沒有資格入列傳。


    別說單獨列傳了,就算和幾個人並列的也是難得的榮耀!


    更甚至,能在別人的列傳中被提上幾筆,雖是沒有資格被單開一篇,但也算是青史留名了。


    這是很多人,最少是讀書人的終極夢想!


    生為相國,死諡文忠,入記列傳……


    這就是不枉一生,可以說是文人的最高追求!


    史玉瓚發出的怪笑聲就完全能理解了……


    接下來,李蘸,厲鄂,鄭燮幾個也是仰天大笑起來。


    狀極開懷。


    一天陰霾散盡!


    所有人都可以完全確定,有天時人口論這樣的奇文現世,賈東主完全就是立於不敗之地!


    ……


    “神京日報的訂戶怎麽樣?”


    天色微光。


    陶炳吉眼前擺著剛出的神京日報,他拿起來瞟了一眼,頗覺無趣。


    身為內閣建極殿大學士,也就是俗稱的次輔,陶炳吉已經站在這個龐大帝國的頂力頂峰。


    能在其之上的人,一隻巴掌絕對數的過來。


    太上皇,皇帝,忠順王,趙國公田鐸,首輔趙逢春等數人。


    可能還有幾人在權勢上與陶炳吉不相上下,勉強能與其分庭抗禮。


    長期在權力巔峰,陶炳吉自有一股雍容自若的氣息。


    這一次出手對付賈芸,當然不是因為賈芸這個後生。


    兩人的地位差距,堪比螞蟻對比大象。


    差距太大了。


    陶炳吉推動神京日報,當然不可能隻為打一個賈芸。


    普通人看書局日報,看中的是賈芸日進鬥金。


    陶炳吉這樣的大人物不缺錢,景和帝寬仁,甚至是寬縱,為官幾十年,陶炳吉在老家有十幾萬畝地,加上商行店鋪過百家。


    家資過百萬,論收入,比榮國府這樣的老牌國公府還要強的多。


    畢竟一個是沒落勳貴,另一個是蒸蒸日上,手握重權的當朝次輔。


    這也是陶炳吉不願放棄權力,配合隆正帝刷新吏治的真正原因。


    要刷,他這些景和舊吏第一批就得被刷下去。


    然後再查出諸多不法之事……


    流放軍台,家產抄沒……


    他陶某人辛苦讀書,為國效力,圖的就是這樣的下場?


    所以必須將皇帝給頂迴去!


    現在首輔趙逢春老邁,平時很少過問具體的政務。


    陶炳吉才是景和舊臣中領頭的人,最少也是實際辦事的人。


    此次動員人脈,壓著大書局辦報,為的就是控製輿論!


    不能再出賈芸這樣的!


    不能再給皇帝口實!


    不能有意外!


    這也是朝中重臣的一致見解。


    出頭的人不多,但在他們身後,是成千上萬的景和舊臣。


    神京日報將成為大周的準官方報紙。


    一切都要受朝中重臣的控製。


    類似王朝周期論這種文章,絕不允許再次出現在天子案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從文豪開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方有嘉年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方有嘉年華並收藏紅樓,從文豪開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