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賈政,沈鴻翼肅然道:“存周兄,眼前這幾個是城中幾家大書局的東主,他們願出資興辦一家報紙,也是登載邸抄為主,另外也有民生物價等事,不同於書局日報的是,咱們沒有那些市井瑣事,什麽吵架打架,驚現女屍等事……簡直有辱斯文!另外,就是有一篇政論版,第一篇便是登載次輔大人的文稿,第二篇麽,就是韋斯逸寫的文章:江山在德不在險。其立意,是駁斥王朝周期論的肆意妄言,隻要修仁政,存天理,滅人欲,我大周江山便是可牢不可破,何來王朝周期?這賈芸,賈家族中不肖子弟,不敬尊長,不睦親族,如此無德之人豈能有才?無非就是危言聳聽,與他寫話本小說一樣,無非就是博人眼球,以賺取厚利罷了。文章基本上寫成,預計雕版一成就可印刷成報,到時候,自是有存周你,還有賈家諸位的證言,以示大公無私,並非編造,存周,你意下如何?”


    賈政這才知道端底。


    原來自己等人被召來是為了此事?


    出賣族中子弟。


    幫助別的報紙打壓賈芸的書局日報。


    饒是賈政遲鈍,純粹的官場小白,此時也知道這水怕是有點深。


    怕是涉及大政之爭。


    看到賈政猶豫遲疑,沈鴻翼臉上露出不奈之色,眼眸更是一片冰寒。


    賈珍等人見了趕緊再次低頭,不敢觸怒這位手握彈劾大權的都憲大人。


    不得不說,陶炳吉把沈鴻翼拉進來是神來之筆。


    就賈家這夥子,不論榮府還是寧府,屁股上都是擦不淨的屎,各人都不幹淨。


    真的惹怒了眼前這位左都禦史,授意禦史明查暗訪,賈家那些髒事爛事一查一個準……別說權勢相差極大,便是相差不多,這些權貴高門最忌憚的也是左都禦史,沒有之一!


    “存周,”陶炳吉溫言道:“賈芸與貴府爭執之事我已經知曉了。這樣不敬尊長的狂生,迴護他又有何意義?此子成長下去,不僅不會迴饋賈家,更有可能是針對賈家,與賈家嫡脈為敵。縱使你們嫡脈想與之和解,又能拿出什麽東西來籠絡他?要知道賈芸可是在忠武侯府買了西嶺村,那可是加起來幾萬畝的大莊子!事已至此,何必猶豫呢?明說了吧,因為賈芸續寫話本,購置莊園,皇上認為他心無大誌,寫王朝周期論隻是曇花一現……連皇上都放棄此子,也不在重視其文章了,我們現在所為,隻是要將王朝周期論的影響給徹底壓下去,過幾個月,風波漸消,此事自然而然也就消彌了,根本不需在意。”


    賈政唯一顧慮的就是皇帝。


    隆正帝不留餘地的表達了對賈芸的欣賞。


    冠帶,吉服,禦筆對聯。


    賈家上下打聽清楚之後,賈政,賈珍等人都是極度震撼!


    怪不得那天賈芸有恃無恐!


    此後多日,賈家內部都是惴惴不安。


    若不是那天賈芸將賈赦,賈珍等人得罪的太狠……怕是賈家上下早就將他請迴族中以禮相待,奉若上賓了。


    好在這些天下來,賈記書局和賈芸本人並無太大變化。


    特別是最近幾天,宮中傳出消息,隆正帝對賈芸的興趣下降,到現在都未有召見賈芸的打算。


    可見在這件事上天子又犯了老毛病,一時衝動。


    王朝周期論這種東西,按賈政的看法,不光不能肯定,還要第一時間收盡焚毀所有報紙,禁再版,禁流傳!


    這才是正道!


    隻是這事他隻敢在心裏想想,不敢宣諸於口。


    好在皇帝沒有糊塗到家。


    現在看來是放棄此論,也放棄賈芸了。


    這是大好事!


    想想那日生辰宴時,賈芸對自己等人的冒犯和無禮……


    賈政站起身來,抱拳道:“一次依相國和中丞大人,賈政等聽從吩咐便是。”


    陶炳吉和沈鴻翼對視一眼,都是大笑起來。


    擺弄這一群無能的勳貴紈絝,真是省事啊。


    看著昔年的強者留下這些無用無能的廢物兒孫,真是一場酣暢淋漓的複仇!


    ……


    賈芸這一陣子特別繁忙。


    神雕開始連載,每天一萬字雷打不動。


    預計一百多天後就能連載完成。


    書成篇都在賈芸心裏,根本不必考慮情節,當然是能快則快!


    腦子裏無數本書等著出,這速度在賈芸看來還算慢了。


    但在這個普遍一篇話本能寫多少年的時代,賈芸這速度已經夠妖孽了。


    書寫的快,出的也快。


    夥計們很得力,撿字排版印刷都是不必賈芸操心。


    賈芸隻要用硬筆寫成底稿,自有夥計們去操持。


    但每天一萬字硬筆書寫,好歹要花一個時辰以上,也是夠累人的。


    好在,不僅是報紙連載這邊,整個書局的書籍印刷和日常管理,幾個大夥計已經幫的上忙。


    報紙方麵,史玉瓚為主編,又招募來一位名士厲鄂為助手,兩位主編負責掌總,底下的編輯們各司其職,賈芸要操心的事也不多。


    便是普通編輯,因為日報的名氣大,也是招了一批頗有名氣的進來。


    不論是文章詩詞,甚至是繪畫,其中都有幾個值得矚目的。


    最出名的還是鄭燮,名字不出名,號很有名。


    鄭燮,號板橋。


    有名的揚州八怪之一,以畫竹聞名於世。


    賈芸在後世在文化館喝茶時,書法繪畫名字的生平看了個遍。


    記得鄭燮就是在這一年到燕京來遊曆,果然是來了。


    而且主動上門求職,並表示射雕和神雕集結出版時,請求為這兩本書畫插畫。


    賈芸自是允了。


    此人成名是遲早的事,怕是將來這些出版的小說,在未來幾百年後會成為相當珍貴的古籍。


    令賈芸頗為欣喜。


    還有一位就是李鱓,也是揚州八怪之一,景和末年中舉,後在宮中為書畫供奉。


    這幾年來李鱓頗受老前輩們的排擠,認為他是野路子,上不得大雅之堂。


    李鱓原本就打算不幹了,報社這邊招插畫編輯,於是也是上門應聘,以其水準身份自然成功入職,並且很快也會成為主編之一。


    人才濟濟啊。


    賈芸很是高興。


    這就是名人效應。


    自己成了京城文豪,甚至是北方文豪,書局報紙都是名揚京城輻射大半北方,這些名士才有動力加入賈記書局,成為編輯之一。


    有人是為了銀子,多半名士都不至於此。


    比如鄭燮,再過幾年他也是中進士,選取知縣,再窮也窮不到哪去。


    李鱓更是宮廷供奉,又是舉人身份,怎麽著也不至於隻為了主編的薪俸。


    當然,薪俸也不低,符合這些名士的身份。


    加上報紙當紅。


    還是從事的文教之道。


    這才能使名士們趨之若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從文豪開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方有嘉年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方有嘉年華並收藏紅樓,從文豪開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