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主,從那邊的山嶺林地,到咱們腳下的大片坡地草場,還有眼前那條小河,加上那些種著玉米的旱田,這一大片地方就是西嶺村。”


    “這一帶方圓十來裏就隻有這個村落,大約一千五百戶。”


    “耕地隻有三千來畝,平均一戶二畝地,很多人家幹脆不種地,隻種菜。”


    “這裏是西山山脈一部份,就算是耕地也是山地,種不出太多花樣,種糧收成太差了。”


    “這裏的人,除掉種菜的菜農,就是獵戶,柴夫,或是腳夫,車夫之類,以到城裏攬貨幫工為主。”


    “也正因如此,忠武侯府一直想出手,但沒有多少勳貴人家感興趣。”


    “另外據說,忠武侯府是打算在真定那邊買一個八千多畝地的莊子,地雖不是太多,但有一半多是水田,所以價格在十萬兩以上,以侯府來說積蓄也有些吃緊,所以打算把這邊的西嶺村給賣掉。”


    周致誠有板有眼的介紹著。


    臉上滿是成熟和自信的神情。


    賈芸站在一處高坡之上,俯瞰著眼前的村落。


    村子不小,茅草屋倚山坡而建,造的密密麻麻。


    據說這個村落是前明亡國前後,不少從城裏逃出來的百姓聚集在此躲避戰亂,因此形成了這個規模龐大的雜姓村落。


    正因如此,這個村子修在西山山脈外圍,依山傍水,風景秀美,整個村落占地極廣。


    但耕地太少,而且基本上都是旱田。


    水流就是條小河,很難支撐大規模開墾水田。


    又因為大量壯丁不以種田為業,這片產業的收成出息著實有限。


    三千來畝旱田,能收多少地租?


    賈家的一處莊子少說萬畝地以上,一年也就幾千石糧,配一些獐子,麅子,大鹿,牛,豬,羊,雞等活禽,還有魚獲,加起來值千兩銀子左右。


    再加上四五千兩的現銀收入,一個萬畝良田的大莊園,一年的收入就是如此了。


    三千畝旱田,加上些獵獲之類,一年有兩千銀子總收入就算不錯了。


    也怪不得忠武侯府想出手。


    就是雞肋也不如,食之無味,棄之也不可惜。


    要不然的話,京城近郊的村落田畝,哪家舍得出手?


    賈芸要買莊園,是要找一個合適的地方推行自己下一步的計劃。


    要完全屬於自己所有。


    要離城不太遠,但相對偏僻,安靜,另外需要交通便捷。


    眼前這個西嶺村就符合標準了。


    倚山而建,出產貧瘠,所以無人關注。


    人力充足,地方也夠大。


    離城不到二十裏,從村落出去數裏就是通往廣渠門的官道,所以通行順暢。


    正因交通便利,村民才能到城裏攬活,賣菜,砍柴售賣。


    山裏漢子走的一腳老繭,肩挑手提仍然健步如飛,二十來裏地,縱使挑柴推車,一個多時辰內就到了。


    早去晚歸便是。


    看了一會,又細細思量一番,賈芸終於有了決斷。


    “致誠,忠武侯府要多少銀子?”


    “十一萬兩,賣斷整個村子的三千來畝地,一千五百多間房,另有山坡草場地,林場地加起來也有五萬來畝範圍,這些都打包在一起賣。”


    “他家倒是打的好算盤。”


    賈芸搖頭一笑。


    用京郊的雞肋換真定的良田,怎麽想都合算。


    但城裏的勳貴大戶們也不是傻子。


    這邊的村落除了離京城近之外毫無長處。


    種地不行,山坡草場地和林地除了打獵,采摘和放牧也沒甚用處。


    大戶們都想收租,開國百年後,勳貴們大差不差,除了少數景和勳貴還保持進取心和上進心外,大半的勳貴家族都是成群的紈絝。


    這幫人喝花酒聽戲納小妾一個比一個在行,叫他們經營莊園,打死也不會幹。


    真買下來,怕是隻能便宜了莊頭管家執事們。


    忠武侯府賣了幾個月了,別說出手,問價者都是寥寥無幾。


    “這莊子我買了,迴頭致信和致誠代表我去談。告訴忠武侯府的人,九萬兩不二價,他們賣我就給銀子,不賣就算了。”


    賈芸對西嶺村很滿意。


    但不代表他要當冤大頭。


    不光如此,他現在肯定會被有心人盯著,出價高於常理,會引發不必要的窺探……凡事還是小心為上。


    “是,東主,我們今晚就去侯府拜訪。”


    周致誠和馮致信都是答應下來。


    ……


    傍晚時,兩個大夥計代表賈芸去侯府拜訪。


    賈芸估計,多半能談的下來。


    他很冷靜從容。


    倒是卜氏聽聞賈芸要買一個莊子,頓時就是激動起來。


    在賈芸開宿慧之前,卜氏最大的願望就是賈芸能和舅舅卜世仁學個手藝,將來能當個藥材商人。


    要不然就是能被賈家嫡脈哪個大人物賞識,進入寧府或榮府替家族效力。


    這樣少說一年也能有過百兩銀子。


    足夠賈芸養家糊口,成親生子,延續香火。


    誰能知道,賈芸突然一下子就開了宿慧,整個人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書局,報紙,話本小說,又名震京城,寫的文章令皇帝賜下禦筆!


    連買了幾個大院成為書局,這已經令卜氏極為欣喜了。


    在京城,有這麽幾個大院加上書局產業,這已經足夠傳給子孫後代,成為安家立命的基業了。


    此後就算不再依靠賈家嫡脈,賈芸這一脈也能開枝散葉,富貴綿延。


    卜氏已經心滿意足。


    唯一不足之處就是賈芸推說年齡尚小,另外事業才剛起步,不願接受卜氏安排相親之事。


    兒大不由娘。


    賈芸的事業也確實是在蒸蒸日上。


    卜氏隻能暫且不叫媒人進門,等過一陣再說。


    現在也確實還沒有什麽好的結親目標。


    賈芸年輕英俊,身家豐厚,又是京師名人,願意同他結親的是不少。


    但多半是破落官紳家族,或是商人家族。


    家世來說都很平常。


    畢竟賈芸根基淺薄,在賈家又隻是疏宗庶子,正經官紳世家,或是勳貴家族,現在不太可能相中賈芸。


    卜氏萬萬沒想到,自己還在遺憾沒有好兒媳人選時,兒子又不聲不響的開始折騰了。


    五萬多畝山林地和坡地,三千多畝耕地,一千多間房舍……近十萬銀子能買下這麽大一片產業,卜氏感覺自己現在死了都能含笑而歿了。


    下去之後見到賈芸父,祖……


    除了驕傲還能有什麽別的反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從文豪開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方有嘉年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方有嘉年華並收藏紅樓,從文豪開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