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眉眼交會
紅樓,從文豪開始崛起 作者:南方有嘉年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眾人安心聽書,樂在其中。
寶玉神色惴惴不安,銀盆大臉上滿是困惑。
他還在想早晨的事,苦思冥想,不得其解。
往常就數他最歡。
王夫人臉也有些發青。
早晨時,北靜王水溶突然發作,對賈政都有些不敬,更是奚落了寶玉。
賈政以為是寶玉荒唐,惹怒了郡王。
大怒之餘就要取板子,要好好教訓一下寶玉!
但被在場的王夫人苦勸住了。
今天是太爺生日,老太太也難得高興,要到寧國府赴宴。
現在打壞了寶玉,豈不是弄的兩府一大家子都心生不安?
對賈敬也是頗為不敬。
因最後一句,賈政才寄下了這一通打。
王夫人滿心刻骨怨恨,這賈二寫的什麽黃子文章,害苦了寶玉,令得他在北靜王的王駕前出乖露醜。
簡直該死!
寶玉,王夫人心中不安,賈政也是心生鬱悶。
水溶走後,賈政又將王朝周期論看了幾遍。
感覺確有道理。
但不過就是狂生妄言罷了。
最多就是有些道理的狂言!
敢放狂言的書生多了,書生麽,語不驚人死不休。
卻不知道王爺為何要如此盛讚?
賈政想不明白,所以一直眉頭緊鎖,給人的感覺象是有些心事,或是有些不太高興的樣子。
好在賈政素來如此,眾人也無人見怪。
今天場麵其實是有些寒酸。
不光是寧國府請了人,榮國府也出麵請人。
隻說是赴宴小聚。
北靜王應該不會赴寧國府,但在賈敬生辰這天駕臨榮國府,也算是給足臉麵。
賈家原本是打算兩處開宴。
寧國府以家宴為主。
榮國府請了北靜王,南安王府,東平王府和鎮國公,理國公,修國公等四王八公都請了,另外還有王家,史家,神武將軍府,衛府,謝府,以及裘府等世交。
但除了北靜王來了又走之外,其餘各家居然都不能至。
賈政是事前請了假,待宮中敲鍾後,凡未請假的九品以上俱要朝參,大家又匆匆忙忙去朝參,待近午時,就紛紛派了人過來,謝罪辭宴。
一場大熱鬧就此虎頭蛇尾。
……
女眷們都聽說書聽的入神,賈璉便是笑道:“我就是不懂,這書有什麽好看的?說起來,珍大哥不是叫賈二到府上來伺候幫忙,他竟是不來?還有,這小子居然敢寫什麽王朝周期,還把誠勇伯掛在報紙上,他活膩味了?”
雖然聽說是賈芸寫了篇驚世駭俗的文章,賈璉的態度還是很輕佻。
他這樣的勳貴子弟,又是紈絝,對文章的作用和影響力可以說是一無所知。
賈珍麵色不悅,但賈政此時說道:“那篇文章是狂生妄言,因為過於危言聳聽,估計會有不少人為之矚目。但以我之見,多半會引禍上身!”
賈珍舒了口氣,說道:“國家大政,王朝興亡,豈是一個書局東主敢妄言的?真是豈有此理。況且,其在文章後麵還指摘誠勇伯和諸多官員,簡直是自尋死路!二老爺,我身為賈氏一族的族長,這樣不講規矩的族人,我是否該用心整治一下才是?”
賈政掀髯不語,意思其實是讚同了。
畢竟今晨北靜王來訪,原本是一樁大有麵子的事,結果因為北靜王看了文章大驚失色,急急離去。
離去時還能賈政和寶玉都表示了不滿。
賈政有些揣測,會不會和賈家人寫的文章過於狂妄有關?
更離譜的是,賈芸居然指摘一群官員與城中的幫派勾結,一下子登載了幾十個官員名單。
其中甚至有劉景雲這位三等伯,三品都指揮!
這得替賈家得罪多少人?
治一下也好!
免得給家族帶來禍端!
……
不遠處,眾人隻安閑聽書,渾不在意。
隻有黛玉妙目顧盼,心中也是發急。
在她看來,自己的二舅等人根本沒讀懂文章,也不理解這篇文章的重要意義。
今早宮中敲鍾,急召群臣入覲,可見必是皇帝讀了文章之後的急促之舉!
可歎眼前的賈家眾人……
要麽迂腐自大,要麽懵懂無知,要麽紈絝無能。
放眼看去,真的都是庸庸碌碌!
便是寶玉,黛玉也是罕有的對他極為失望。
這個時期的黛玉和寶玉年齡尚小,還處於孩童往少年的轉型期。
彼此間應該隻有兄妹之情,並無其它。
或者寶玉對黛玉有一些獨占欲,但黛玉應是無有什麽特殊之處。
得到林如海病故之後,隔了半年黛玉迴榮國府後,才有真正的變化。
心態的變化,身份的變化,促使黛玉思考自己的未來前途。
寶玉確為黛玉能選擇的最優選。
加上朝夕相處。
寶玉對黛玉也向來小意殷勤,黛玉不選他又能選誰?
但現在距離那步還遠的很。
林如海還健在,還是蘭台寺大夫,巡鹽道,別看品階不高,但地位不遜於偏遠省份的巡撫,隻能說猶有過之。
整個大周兩大產鹽區,一是長蘆,一是淮揚。
淮揚鹽產量冠絕天下,江南江北,安徽,湖廣,浙江,這幾個省份都是最富裕,或是產糧最多的地區,都是吃淮鹽。
其餘山東,福建,兩廣,也有海鹽,但最多自給自足,很難大規模外銷。
主要是這個時代還沒有曬鹽法,隻有煮鹽法,淮揚地區的鹽沼區極大,鹽戶最多,技術和物資儲備最強,所以產量也最高。
其餘的地方,隻有少量海鹽和四川,寧夏等地有井鹽和灘鹽,也是產量很低,很難和淮鹽的地位相比。
林如海負責淮鹽,地位可想而知。
林父在,黛玉最多算客人暫住,自有底氣。
林如海死,她才是真正的寄人籬下,地位遠遠不及寶釵。
此時此刻,看著傻樂聽書的寶玉,黛玉內心微微一歎。
掃視全場……
隻有探春在側耳傾聽,不僅入神,眉宇間也是有不以為然之色。
黛玉心中警醒。
看來,探春也看了報紙,並且感受到了不同尋常之處!
不知為何,黛玉心中突然有種欣慰感,她用眼神看向探春。
探春先是一怔,接著也是露出開懷之色。
兩個女孩子眼神交流,彼此都有驚喜之感。
寶玉神色惴惴不安,銀盆大臉上滿是困惑。
他還在想早晨的事,苦思冥想,不得其解。
往常就數他最歡。
王夫人臉也有些發青。
早晨時,北靜王水溶突然發作,對賈政都有些不敬,更是奚落了寶玉。
賈政以為是寶玉荒唐,惹怒了郡王。
大怒之餘就要取板子,要好好教訓一下寶玉!
但被在場的王夫人苦勸住了。
今天是太爺生日,老太太也難得高興,要到寧國府赴宴。
現在打壞了寶玉,豈不是弄的兩府一大家子都心生不安?
對賈敬也是頗為不敬。
因最後一句,賈政才寄下了這一通打。
王夫人滿心刻骨怨恨,這賈二寫的什麽黃子文章,害苦了寶玉,令得他在北靜王的王駕前出乖露醜。
簡直該死!
寶玉,王夫人心中不安,賈政也是心生鬱悶。
水溶走後,賈政又將王朝周期論看了幾遍。
感覺確有道理。
但不過就是狂生妄言罷了。
最多就是有些道理的狂言!
敢放狂言的書生多了,書生麽,語不驚人死不休。
卻不知道王爺為何要如此盛讚?
賈政想不明白,所以一直眉頭緊鎖,給人的感覺象是有些心事,或是有些不太高興的樣子。
好在賈政素來如此,眾人也無人見怪。
今天場麵其實是有些寒酸。
不光是寧國府請了人,榮國府也出麵請人。
隻說是赴宴小聚。
北靜王應該不會赴寧國府,但在賈敬生辰這天駕臨榮國府,也算是給足臉麵。
賈家原本是打算兩處開宴。
寧國府以家宴為主。
榮國府請了北靜王,南安王府,東平王府和鎮國公,理國公,修國公等四王八公都請了,另外還有王家,史家,神武將軍府,衛府,謝府,以及裘府等世交。
但除了北靜王來了又走之外,其餘各家居然都不能至。
賈政是事前請了假,待宮中敲鍾後,凡未請假的九品以上俱要朝參,大家又匆匆忙忙去朝參,待近午時,就紛紛派了人過來,謝罪辭宴。
一場大熱鬧就此虎頭蛇尾。
……
女眷們都聽說書聽的入神,賈璉便是笑道:“我就是不懂,這書有什麽好看的?說起來,珍大哥不是叫賈二到府上來伺候幫忙,他竟是不來?還有,這小子居然敢寫什麽王朝周期,還把誠勇伯掛在報紙上,他活膩味了?”
雖然聽說是賈芸寫了篇驚世駭俗的文章,賈璉的態度還是很輕佻。
他這樣的勳貴子弟,又是紈絝,對文章的作用和影響力可以說是一無所知。
賈珍麵色不悅,但賈政此時說道:“那篇文章是狂生妄言,因為過於危言聳聽,估計會有不少人為之矚目。但以我之見,多半會引禍上身!”
賈珍舒了口氣,說道:“國家大政,王朝興亡,豈是一個書局東主敢妄言的?真是豈有此理。況且,其在文章後麵還指摘誠勇伯和諸多官員,簡直是自尋死路!二老爺,我身為賈氏一族的族長,這樣不講規矩的族人,我是否該用心整治一下才是?”
賈政掀髯不語,意思其實是讚同了。
畢竟今晨北靜王來訪,原本是一樁大有麵子的事,結果因為北靜王看了文章大驚失色,急急離去。
離去時還能賈政和寶玉都表示了不滿。
賈政有些揣測,會不會和賈家人寫的文章過於狂妄有關?
更離譜的是,賈芸居然指摘一群官員與城中的幫派勾結,一下子登載了幾十個官員名單。
其中甚至有劉景雲這位三等伯,三品都指揮!
這得替賈家得罪多少人?
治一下也好!
免得給家族帶來禍端!
……
不遠處,眾人隻安閑聽書,渾不在意。
隻有黛玉妙目顧盼,心中也是發急。
在她看來,自己的二舅等人根本沒讀懂文章,也不理解這篇文章的重要意義。
今早宮中敲鍾,急召群臣入覲,可見必是皇帝讀了文章之後的急促之舉!
可歎眼前的賈家眾人……
要麽迂腐自大,要麽懵懂無知,要麽紈絝無能。
放眼看去,真的都是庸庸碌碌!
便是寶玉,黛玉也是罕有的對他極為失望。
這個時期的黛玉和寶玉年齡尚小,還處於孩童往少年的轉型期。
彼此間應該隻有兄妹之情,並無其它。
或者寶玉對黛玉有一些獨占欲,但黛玉應是無有什麽特殊之處。
得到林如海病故之後,隔了半年黛玉迴榮國府後,才有真正的變化。
心態的變化,身份的變化,促使黛玉思考自己的未來前途。
寶玉確為黛玉能選擇的最優選。
加上朝夕相處。
寶玉對黛玉也向來小意殷勤,黛玉不選他又能選誰?
但現在距離那步還遠的很。
林如海還健在,還是蘭台寺大夫,巡鹽道,別看品階不高,但地位不遜於偏遠省份的巡撫,隻能說猶有過之。
整個大周兩大產鹽區,一是長蘆,一是淮揚。
淮揚鹽產量冠絕天下,江南江北,安徽,湖廣,浙江,這幾個省份都是最富裕,或是產糧最多的地區,都是吃淮鹽。
其餘山東,福建,兩廣,也有海鹽,但最多自給自足,很難大規模外銷。
主要是這個時代還沒有曬鹽法,隻有煮鹽法,淮揚地區的鹽沼區極大,鹽戶最多,技術和物資儲備最強,所以產量也最高。
其餘的地方,隻有少量海鹽和四川,寧夏等地有井鹽和灘鹽,也是產量很低,很難和淮鹽的地位相比。
林如海負責淮鹽,地位可想而知。
林父在,黛玉最多算客人暫住,自有底氣。
林如海死,她才是真正的寄人籬下,地位遠遠不及寶釵。
此時此刻,看著傻樂聽書的寶玉,黛玉內心微微一歎。
掃視全場……
隻有探春在側耳傾聽,不僅入神,眉宇間也是有不以為然之色。
黛玉心中警醒。
看來,探春也看了報紙,並且感受到了不同尋常之處!
不知為何,黛玉心中突然有種欣慰感,她用眼神看向探春。
探春先是一怔,接著也是露出開懷之色。
兩個女孩子眼神交流,彼此都有驚喜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