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文官武勳
紅樓,從文豪開始崛起 作者:南方有嘉年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年的賈家,壓的其餘各派勢力喘不過氣來。
特別是賈代善,神勇無敵,智略過人。
眼看賈家衰敗,賈赦,賈政,賈珍,賈璉等都碌碌無為。
景和一脈的武勳譏嘲之餘,也是慶幸。
賈家再出一個有能為的,那可是大麻煩!
但眼前就有一個賈家子!
雖是疏離遠宗,但也是正經的老榮國公賈源的後人!
這可麻煩大了!
況且……
金沙幫一年給兵馬司上下最少過萬兩銀子。
劉景雲本人更是每年都要拿好幾千兩。
金沙幫吃了大虧,若五城兵馬司毫無表示,此後這銀子怕是就拿不到了。
……
劉景雲猶豫片刻,便是沉著臉道:“縱使來者不善,也是殺戮太慘,殺傷太多,有幹天和,有違律法!我看,將這賈芸和這書局的夥計都拿到五城兵馬司,先關起來再說,石大人,劉大人,你們看如何?”
賈芸心中一沉,但麵色還是很平淡。
不愧是個吃人的強權世界。
明明賈記書局全站在理上。
對方就是要強行打壓!
把人帶迴五城兵馬司,必定就是一番拷打,然後屈打成招也不在話下。
縱使無事,關上幾個月,書局這邊的生意也黃了。
怕是人也殘了。
你上哪說理去?
告官?
人家就是官。
以民告官,不論是否有冤枉便是充軍流放的罪名。
不存在一百殺威棒的說法。
以民告官,軍流兩年!
這代價,你掂量一下是否承受的起。
好在……
賈芸唇角有一抹淡淡的冷笑。
就在此時,巡城禦史劉守拙搖頭道:“伯爺,賈記東主賈芸賈大人可是五品同知,位屬我文官一份子,就算要問話,也是由朝廷下旨,三法司共同會審,豈有五城兵馬司擅捕之理?”
賈芸花重金打點門路,捐的五品文官,在此時又是發揮了作用。
有五品文官官職在身,哪怕是捐官,這些文官也不會叫武勳輕易得手。
一個文官被侮辱,被欺負,代表文官群體被打臉。
文官也會分派係,也會內鬥。
但除非麵臨生死存亡,否則在麵對太監和武勳勢力時,文官還是會站在一起,是天然的盟友。
哪怕賈芸出身武勳家族,官職還是捐來的。
但文官權重,行事就是這麽高調張揚,就是這麽強硬!
別說五品文官,就算是秀才舉人,麵對武勳欺淩時,文官團體也會選擇支持自己人。
但賈芸其實根本不是文官一脈的人。
在場的兩個文官也明白這一點。
他們當然是有自己的考慮。
果然,此時一旁的石磊也道:“事情是明擺著,大周律令,夜入人家打死勿論,白日持械與夜入等同。這些匪類持械夜入,賈記書局夥計奮起反抗有什麽錯?劉都指揮,這件事本官會如此上報,你有什麽不同看法,也上報便是。”
此時圍觀者甚眾。
但兩個文官絲毫沒有給武勳麵子的想法。
當眾駁迴了劉景雲要帶人走的想法。
並且直接定性為防衛。
順天府,巡城禦史一並定性。
五城兵馬司當然孤掌難鳴。
且在這等事上,武勳根本沒有發言權。
劉景雲心中暗恨。
若開國之初,朝廷重武輕文,這兩個文官哪夠資格說話?
開國百年,武勳可傳承富貴的同時,在實權上也是遠不及文官。
這還是大周吸取了前明教訓,保留了武勳一定的體麵尊榮和實權。
若是前明時,兩個實權文官在此,他這個兵馬司都指揮還得跪下聽令,根本不夠資格說三道四!
“兩位大人說了算。”
劉景雲恨恨出聲,轉身便走。
石磊和劉守拙相視一笑。
眼神中盡是鄙夷之色。
武官……哪怕是武勳,多半都是草包!
“來人!核查現場,甄別死者身份!”
“經查有人員逃向一處大宅,有被搗毀跡象,派人去徹查!”
“城中戒嚴,內不得出,外不得入!”
順天府加巡城禦史兩人無視離開的劉景雲,接連下令,控製現場。
很快就有順天府的大批衙役,仵作趕到,核查現場,檢視屍體。
並無察覺不妥。
這些強人都是手持兵器,並且有明顯的習武跡象。
且都是被長鈹穿刺斃命,都死於院中。
至於沿著血跡追查到的金沙幫的城南分舵則是被搗毀,並無屍體留下。
這也是賈芸吩咐,趙致仁等人把手腳做的很幹淨。
在書局反擊,殺多少人都合律法。
追出去殺敵,那就是另一迴事了。
會有不小的麻煩。
可以算做江湖仇殺。
石磊和劉守拙踱步至賈芸身前,兩人都是大有深意的看向賈芸。
賈芸含笑抱拳長揖,說道:“下官賈芸見過兩位大人。”
“賈同知不必多禮。”
“少禮。”
兩個文官虛抬下手,便是還禮了。
石磊是正三品順天府尹,天下第一知府,已經踏足重臣之列。
劉守拙是四品右僉都禦史,兼南城巡城禦史,官品職位都差一腳進入重臣行列。
兩人自是不將賈芸這個小小書局東主,捐納的五品同知放在眼裏。
“賈同知,雖然你在理上,但一次殺戮過百人,有傷天和!”
“京師地麵,天子腳下,有理也未必要造成如此血腥場麵,傳揚出去,我大周朝廷臉麵何在?賈同知,你太年輕氣盛了!”
賈芸身邊的少年都麵露不忿之色。
人家都殺進來了,書局這邊能怎麽辦?
東主能怎麽辦?
要銀子,就給?
殺進來,把脖子洗幹淨叫對方砍?
這兩個高官,好不講理。
剛剛夥計們看著兩位大官喝斥兵馬司的都指揮使,隱隱站在賈芸一邊。
內心還有些感激。
此時見他們喝斥賈芸,便又是內心無比憤怒。
這些少年夥計已經視賈芸為神。
絕不接受任何人對賈芸的無禮!
何況,這兩個大官說話明顯是不講道理。
石磊接著道:“賈同知,此事,雖然明麵上不會有什麽後手了,但接下來你將麵臨的驚濤駭浪,怕是你想象不到!此事關係重大,若你有什麽有關背後之人的證據,比如賬簿之類,不妨交給本官替你做主,以絕後患。”
“是啊。”劉守拙微微一笑,聲調放平緩後徐徐道:“我們也知道你有苦衷,也知道你在賈家不過是遠宗族人,從未受到賈家的絲毫照顧。既然如此,不如安心走文官路子,我看你文采不差,寫的小說,辦的報紙都有益世道人心,本官有意替朝廷拾遺舉賢,薦你到外地任實職知州,此後必有青雲直上的一天,你看如何?”
賈芸心中冷笑。
果然來者不善。
看著金沙幫倒黴而滿臉興奮之色。
打壓劉景雲這個三等伯,不惜當麵撕破臉。
當然是為了分舵的賬簿。
金沙幫背後是以武勳為背景,主要是景和一脈的實權武勳。
沒有這些大人物的庇護,他們也別想到如今的規模。
萬人幫派,為非作歹,甚至可以說是無惡不作。
背後無人支持才是咄咄怪事。
而眼前這兩位……怕是多半和金沙幫的背景不對。
或者說,是想借眼前之事,找到紮實證據後興起大案!
他們根本不是要查案,也不是對賈芸有什麽莫名的好感。
誘之以利,就是想看被搗毀的分舵那邊,賈芸有沒有找到什麽可資利用的東西。
比如,欠條,賬簿之類!
賈芸還真有。
但能交給眼前這些人?
他們一個是順天府尹,一個是巡城禦史。
金沙幫平時為非作歹的時候,怎麽不見他們為被加害者出頭?
京師街頭,那些殘疾的孩童是哪來的,他們不知道?
無非是無利不起早,尋常百姓在這些高官眼裏和草芥無異。
沒有好處,他們懶得出頭罷了。
特別是賈代善,神勇無敵,智略過人。
眼看賈家衰敗,賈赦,賈政,賈珍,賈璉等都碌碌無為。
景和一脈的武勳譏嘲之餘,也是慶幸。
賈家再出一個有能為的,那可是大麻煩!
但眼前就有一個賈家子!
雖是疏離遠宗,但也是正經的老榮國公賈源的後人!
這可麻煩大了!
況且……
金沙幫一年給兵馬司上下最少過萬兩銀子。
劉景雲本人更是每年都要拿好幾千兩。
金沙幫吃了大虧,若五城兵馬司毫無表示,此後這銀子怕是就拿不到了。
……
劉景雲猶豫片刻,便是沉著臉道:“縱使來者不善,也是殺戮太慘,殺傷太多,有幹天和,有違律法!我看,將這賈芸和這書局的夥計都拿到五城兵馬司,先關起來再說,石大人,劉大人,你們看如何?”
賈芸心中一沉,但麵色還是很平淡。
不愧是個吃人的強權世界。
明明賈記書局全站在理上。
對方就是要強行打壓!
把人帶迴五城兵馬司,必定就是一番拷打,然後屈打成招也不在話下。
縱使無事,關上幾個月,書局這邊的生意也黃了。
怕是人也殘了。
你上哪說理去?
告官?
人家就是官。
以民告官,不論是否有冤枉便是充軍流放的罪名。
不存在一百殺威棒的說法。
以民告官,軍流兩年!
這代價,你掂量一下是否承受的起。
好在……
賈芸唇角有一抹淡淡的冷笑。
就在此時,巡城禦史劉守拙搖頭道:“伯爺,賈記東主賈芸賈大人可是五品同知,位屬我文官一份子,就算要問話,也是由朝廷下旨,三法司共同會審,豈有五城兵馬司擅捕之理?”
賈芸花重金打點門路,捐的五品文官,在此時又是發揮了作用。
有五品文官官職在身,哪怕是捐官,這些文官也不會叫武勳輕易得手。
一個文官被侮辱,被欺負,代表文官群體被打臉。
文官也會分派係,也會內鬥。
但除非麵臨生死存亡,否則在麵對太監和武勳勢力時,文官還是會站在一起,是天然的盟友。
哪怕賈芸出身武勳家族,官職還是捐來的。
但文官權重,行事就是這麽高調張揚,就是這麽強硬!
別說五品文官,就算是秀才舉人,麵對武勳欺淩時,文官團體也會選擇支持自己人。
但賈芸其實根本不是文官一脈的人。
在場的兩個文官也明白這一點。
他們當然是有自己的考慮。
果然,此時一旁的石磊也道:“事情是明擺著,大周律令,夜入人家打死勿論,白日持械與夜入等同。這些匪類持械夜入,賈記書局夥計奮起反抗有什麽錯?劉都指揮,這件事本官會如此上報,你有什麽不同看法,也上報便是。”
此時圍觀者甚眾。
但兩個文官絲毫沒有給武勳麵子的想法。
當眾駁迴了劉景雲要帶人走的想法。
並且直接定性為防衛。
順天府,巡城禦史一並定性。
五城兵馬司當然孤掌難鳴。
且在這等事上,武勳根本沒有發言權。
劉景雲心中暗恨。
若開國之初,朝廷重武輕文,這兩個文官哪夠資格說話?
開國百年,武勳可傳承富貴的同時,在實權上也是遠不及文官。
這還是大周吸取了前明教訓,保留了武勳一定的體麵尊榮和實權。
若是前明時,兩個實權文官在此,他這個兵馬司都指揮還得跪下聽令,根本不夠資格說三道四!
“兩位大人說了算。”
劉景雲恨恨出聲,轉身便走。
石磊和劉守拙相視一笑。
眼神中盡是鄙夷之色。
武官……哪怕是武勳,多半都是草包!
“來人!核查現場,甄別死者身份!”
“經查有人員逃向一處大宅,有被搗毀跡象,派人去徹查!”
“城中戒嚴,內不得出,外不得入!”
順天府加巡城禦史兩人無視離開的劉景雲,接連下令,控製現場。
很快就有順天府的大批衙役,仵作趕到,核查現場,檢視屍體。
並無察覺不妥。
這些強人都是手持兵器,並且有明顯的習武跡象。
且都是被長鈹穿刺斃命,都死於院中。
至於沿著血跡追查到的金沙幫的城南分舵則是被搗毀,並無屍體留下。
這也是賈芸吩咐,趙致仁等人把手腳做的很幹淨。
在書局反擊,殺多少人都合律法。
追出去殺敵,那就是另一迴事了。
會有不小的麻煩。
可以算做江湖仇殺。
石磊和劉守拙踱步至賈芸身前,兩人都是大有深意的看向賈芸。
賈芸含笑抱拳長揖,說道:“下官賈芸見過兩位大人。”
“賈同知不必多禮。”
“少禮。”
兩個文官虛抬下手,便是還禮了。
石磊是正三品順天府尹,天下第一知府,已經踏足重臣之列。
劉守拙是四品右僉都禦史,兼南城巡城禦史,官品職位都差一腳進入重臣行列。
兩人自是不將賈芸這個小小書局東主,捐納的五品同知放在眼裏。
“賈同知,雖然你在理上,但一次殺戮過百人,有傷天和!”
“京師地麵,天子腳下,有理也未必要造成如此血腥場麵,傳揚出去,我大周朝廷臉麵何在?賈同知,你太年輕氣盛了!”
賈芸身邊的少年都麵露不忿之色。
人家都殺進來了,書局這邊能怎麽辦?
東主能怎麽辦?
要銀子,就給?
殺進來,把脖子洗幹淨叫對方砍?
這兩個高官,好不講理。
剛剛夥計們看著兩位大官喝斥兵馬司的都指揮使,隱隱站在賈芸一邊。
內心還有些感激。
此時見他們喝斥賈芸,便又是內心無比憤怒。
這些少年夥計已經視賈芸為神。
絕不接受任何人對賈芸的無禮!
何況,這兩個大官說話明顯是不講道理。
石磊接著道:“賈同知,此事,雖然明麵上不會有什麽後手了,但接下來你將麵臨的驚濤駭浪,怕是你想象不到!此事關係重大,若你有什麽有關背後之人的證據,比如賬簿之類,不妨交給本官替你做主,以絕後患。”
“是啊。”劉守拙微微一笑,聲調放平緩後徐徐道:“我們也知道你有苦衷,也知道你在賈家不過是遠宗族人,從未受到賈家的絲毫照顧。既然如此,不如安心走文官路子,我看你文采不差,寫的小說,辦的報紙都有益世道人心,本官有意替朝廷拾遺舉賢,薦你到外地任實職知州,此後必有青雲直上的一天,你看如何?”
賈芸心中冷笑。
果然來者不善。
看著金沙幫倒黴而滿臉興奮之色。
打壓劉景雲這個三等伯,不惜當麵撕破臉。
當然是為了分舵的賬簿。
金沙幫背後是以武勳為背景,主要是景和一脈的實權武勳。
沒有這些大人物的庇護,他們也別想到如今的規模。
萬人幫派,為非作歹,甚至可以說是無惡不作。
背後無人支持才是咄咄怪事。
而眼前這兩位……怕是多半和金沙幫的背景不對。
或者說,是想借眼前之事,找到紮實證據後興起大案!
他們根本不是要查案,也不是對賈芸有什麽莫名的好感。
誘之以利,就是想看被搗毀的分舵那邊,賈芸有沒有找到什麽可資利用的東西。
比如,欠條,賬簿之類!
賈芸還真有。
但能交給眼前這些人?
他們一個是順天府尹,一個是巡城禦史。
金沙幫平時為非作歹的時候,怎麽不見他們為被加害者出頭?
京師街頭,那些殘疾的孩童是哪來的,他們不知道?
無非是無利不起早,尋常百姓在這些高官眼裏和草芥無異。
沒有好處,他們懶得出頭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