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陶炳吉身側,也是一位五十來歲的官員,相比臉上還有淡淡笑容的陶炳吉,這位就是板著臉,一副苦大仇深的表情。


    兩人身後,還有幾位穿五福袍的中年人,神色也是緊張不安。


    看起來不像是隨員。


    倒是有位簡樸青袍的青年人,麵色沉毅,應該是兩位文官大佬的親信隨員。


    賈政也不好細看,當即趕緊抱拳躬身,口中道:“見過陶相國,沈中丞。”


    相國,中丞都是美稱。


    比如兵部尚書又叫大司馬。


    戶部尚書又叫大司農。


    大學士們美稱為相國,被稱為中丞的便是都察院掌院左都禦史沈鴻翼,也是位正二品大員,與六部尚書平級。


    當然也是位大人物。


    “存周坐,諸位賈家的子弟也坐。”


    陶炳吉一臉和藹笑容,坐下之後便感慨道:“本官二十二歲中進士,初入官場分發至兵部,當時可沒少和榮國公打交道,當時的榮國公是協理提督京營,凡器械,糧草等諸事,都是要和我們兵部及戶部的官員打交道。迴想起來,榮國公的音容笑貌宛如在眼前哪。”


    賈政躬身道:“先父也曾提及過相國,頗多誇讚之語。”


    “嗬嗬,存周客氣了,榮國公脾氣暴烈,可沒少訓斥我們這些文官。”


    賈家的人垂首不語。


    賈代善是國公,提督京營,位高權重的武勳。


    對文官的後生末進當然不必太客氣。


    要是陶炳吉要算舊賬,現在賈家的小身板可頂不住。


    好在文武殊途,陶炳吉看來也不是要算舊賬,笑了幾聲,便是指指自己身後的青袍青年,笑道:“這位是韋期逸韋小友,都察院監察禦史,上一科二甲十七名。”


    賈政麵露笑容,抱拳道:“韋禦史也是位青年才俊哪,賈政見過了。”


    韋期逸麵無表情,抱了抱拳,算是還禮。


    很明顯,其人對賈家這些勳貴紈絝,並無好感。


    陶炳吉和身邊的沈鴻翼隻當沒看到,陶炳吉又接著道:“貴府賈芸……”


    賈珍忙起身道:“相國容稟,賈芸實算不得我們府中的人,此子是疏宗,賈家庶子之後,其實與我等素無往來。此子成名之後又狂妄的緊,不敬尊長無視族規……”


    陶炳吉豎起手掌,臉上有不悅之色:“賈將軍,能否令我將話說完?”


    “是是,是在下孟浪了。”


    賈珍臉色一陣青白之色掠過,對他來說,平素也就是和勳貴紈絝,還有光祿寺的官員打打交道。


    賈家的聲威人脈早不如當年,僅有的榮光也是在賈母身上,轉化到王子騰身上。


    也就是在開國一脈和軍中,賈家尚有一些餘暉留存。


    和眼前的建極殿大學士,太子太保相比,賈珍的腰杆子真不及人家一根腿毛粗……


    “嗯,賈將軍所言也不無道理。”


    眼看賈珍畢恭畢敬的坐下,陶炳吉眼中露出得意之色。


    喝斥恐嚇賈珍,確實是有些情緒在。


    當年陶炳吉還隻是兵部武庫司的一個小司官,京營的武庫器械的更新,維護,檢查數目,這些事都是他這個小司官去做。


    當時的賈代善是榮國公,京營節度,協理提督京營戎馬事。


    標準的國之重臣。


    武勳到了這種地步,地位也就隻比大學士稍遜一籌,還在六部尚書和左都禦史等文官重臣之上。


    而賈代善一柄銀槍打遍大周軍中無敵手,這般武夫脾性不可能與文官一樣溫良恭謹,對陶炳吉這等小官更是喝來罵去,根本未當迴事。


    在賈代善心中這是小事,其實也不算什麽仇怨。


    隻是事隔三十多年,陶炳吉喝斥著當年賈代善,賈代化的兒孫後代,心中自是有不一樣的感覺。


    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況且不僅是陶炳吉心中的舊怨,也涉及到文武分別,文官大佬們一直追求的就是能壓製武勳,能如前明那樣,文官全麵淩駕於武勳之上。


    而不像大周,武勳領兵擁有實權,能和文官分庭抗禮。


    這是開國時,大周太祖汲取前明過於重文輕武,以至國家武備不修的教訓,所以特意設立了這套武勳與文官共存,達到文武分權相製衡的體係。


    近百年之下,雖然文官逐漸淩駕於武勳之上,權柄更重,但想做到前明文官視武將為奴仆,還那是差的太遠。


    僅僅是權勢略高一籌而已。


    而且武勳代有人出。


    開國時有四王八公,除了北靜王一脈接近文官一脈,其餘重臣都是武勳。


    在太宗到景和朝初,又有賈代善這樣的猛人崛起,以一人之力壓製大半文官,使文官們極為忌憚。


    賈代善之後,又是趙國公田鐸。


    內閣諸大學士能壓住所有公侯在其之下,隻有一人例外,便是這位趙國公。


    這老頭已經年近九旬,太祖朝從軍,太宗朝崛起,景和重臣,中後期成為當世第一武勳。


    完全就是個生生熬出頭的老烏龜。


    到了景和中後期,趙國公成為景和一脈之首,其資曆,戰功,謀略,都是武勳集體中的第一人。


    龐大的景和武勳基本上都是跟著此老走。


    景和帝也是有意扶持田鐸來對抗賈代善和開國一脈。


    此後自是田鐸贏了,此老年齡比賈代善還大的多,算是半個長輩,賈代善早死多年,他卻一直活到現在。


    現在這位趙國公已經是大周軍中的活化石,無數將校追隨過此老,可想而知這位老國公有多大的威望。


    趙國公,上柱國,太保,金紫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提督京營戎政,並賜禁城乘肩輿,劍履上殿,讚拜不名。


    這些官職任何一個都是人臣之極,這老頭算攢齊了。


    比起漢朝的攝政大將軍,隻少了個錄尚書事和如蕭何故事。


    當然,這兩個這老頭打死也不會要。


    這是往死路走。


    這麽多身份累加在一起,別說陶炳吉這個次輔,就是也同樣加太保和金紫光祿大夫銜的首輔張次陽,相較起來也是相差甚遠。


    再看賈家這幾個……簡直是一群小醜。


    一念及此,興味索然。


    欺負廢物也沒甚樂趣,陶炳吉目光轉到沈鴻翼那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從文豪開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方有嘉年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方有嘉年華並收藏紅樓,從文豪開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