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自由的感覺
紅樓,從文豪開始崛起 作者:南方有嘉年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景雲被抓了?”
“皇上看了東主的文章,大怒之下將劉景雲當場抓了,五城兵馬司的人,還有刑部相關官員,都被抓了個幹淨!”
“現在金沙幫主秦長安等人還被通緝,都跑了!”
“哈哈哈,這太好了!”
“這消息是真的假的?別是謠言吧?”
“你小子不想東主好?現在城裏都傳遍了!”
……
臨近午時。
賈芸昨天太過耗神,一個覺頭睡到辰時末刻才起。
睡的香甜,起來之後也無甚大事,便是到卜氏房中,和母親,小竹幾個閑話家常。
最近他異常忙碌,這樣母子談心的場景很少了。
卜氏高興,令人備了鐵炙子,醃製了羊肉,以鐵製的烤盤炙烤。
這個吃食其實和炒出來沒甚區別,就是儀式感。
還有好處就是可以慢慢加熱著吃,總能吃到熱的。
又有江西會館那邊買來的孫渡板鴨,也是有名的地方吃食,開水浸泡後再蒸製,配上泡椒,酸菜,也是一道美味。
這年頭很少能吃到異地的美食,京師的外鄉館子也不多,主要還是物流不發達,食材又多半不易保存。
光有廚子容易,沒有食材,也做不出異鄉的味道。
醃臘品容易運輸些,京師正陽門東大街就有很多大規模的南貨鋪子,專賣南方特產,臘肉,鹹肉,板鴨之類很受歡迎。
賈芸這一頓也算是早飯兩餐一並解決,母親在前,他也不必收斂,相反,他吃了一碗又一碗,吃的酣暢淋漓。
如此吃態,令小竹驚詫,而卜氏笑吟吟的看著,心中甚是歡喜。
自從賈芸開了宿慧之後,很少在她麵前如同這般的小兒狀了。
待外間嘈雜聲響起之後,卜氏有些擔心,待母子二人聽到外院吵嚷的內容後,卜氏麵露驚喜之色。
“芸兒,你寫了什麽文章,居然有如此功效?”
賈芸笑道:“就是說了些王朝末世,社稷傾覆,貪官橫行,危害天下的事。看來,皇帝看到了,劉景雲這一次死罪難逃……”
劉景雲等人不光是貪汙,還縱容幫派魚肉京城,不光是放印子錢,還有殺戮異己,淩虐百姓等諸多惡事。
有人命,加上貪汙勒索等事,這人算是死定了。
重要的是,賈芸可以確定,自己的文章是給了隆正帝大張旗鼓涮新吏治的決心和信任。
是一個重要的契機。
所以才會有如此大好的效果。
換了幾年前景和帝當國,就算有這篇文章也無甚大用。
同樣的文章落在不同的皇帝手中,才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芸兒,會不會有什麽風險?”
卜氏聽聞賈芸居然寫的這種文章,雖然杜絕了麻煩,但高興之餘,還是又複擔心。
“娘放寬心。”賈芸笑道:“天子高興的很,必有賞賜,此後我們會減少許多麻煩!”
賈芸說話時,也是深吸了口氣。
些許的自由的感覺!
沒錯,就是自由自在,可以隨心所欲的味道!
自穿越到這個世界,賈芸迅速認識以這個世界吃人的本質。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
甚至天子也會吃人!
皇權之下,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被吃或是不被吃,全在天子的利弊考量。
太沒有安全感了!
今日之後,賈芸算是獲得了小小的成功。
有了一定的基礎。
可以略微放開手腳做一些自己想做,但之前不敢做的事。
畢竟他的眼光,眼界,還有對大周的忠誠都化在了那一篇憂心忡忡的文章裏。
此後,再針對賈芸,便是打擊報複!
就是貪官汙吏!
最少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賈芸要做任何事都仿佛有了護身符。
當然,這個自由和安全感隻是相對的,賈芸心裏清楚,這一次還是有取巧之處。
是無奈自救之舉,四兩撥千金,是自己洞悉天子心意,才敢有此殊死一搏之舉。
成功來自僥幸。
並非是自己的實力。
接下去,隻有拚力發展,繼續向上,一直到有一天所有人都不敢再針對自己為止!
……
賈芸出來時,劉統勳,王安國,史玉瓚三人在前。
賈瑞和一大群編輯在後。
諸多夥計簇擁左右。
整個大院裏聚集了幾百號人。
除了在店堂招待客人的夥計外,人都到了。
就是不相關的廚娘仆婦,也是擠出門來,用好奇的眼神看著眼前這一幕。
廚娘仆婦們臉上也掛著笑容。
她們也很欣喜。
賈東主為人很厚道!
給她們的酬勞高過市價一成左右,這不太多,但隻要她們不出錯,用心做事,每個月的月末會給一些賞錢。
算一算,超過了市價三成左右。
誰會嫌錢多啊?
況且不光是錢的事,賈東主為人厚道,沒有架子,待所有人都很親和。
眾人心中有數。
有些大人物也會擺出仁厚的樣子,但他們的姿態就是高高在上,仿佛在雲端裏俯瞰眾生……賈東主並不是,他給人的感覺就是普通人,與眾人沒甚區別。
越是如此,反而會得到更多的敬意和擁戴。
“東主,無事了?”
“何必問?當然是無事了!”
“劉景雲這個三等伯的爵位保不住,性命也保不住了。”
“東主雄文,在下拜服!”
“是啊,東主,你真是大才,在下雖是舉人,論才氣學識,遠遜東主。”
“可惜東主不是走八股文的路子,否則必中進士!”
劉統勳和王安全沒口的讚頌著。
史玉瓚也是一樣。
袁枚揚著小臉,緊緊盯視賈芸。
所有人都是敬佩之情溢於言表。
他們是真的敬服。
王朝周期率這般文章,別說他們,就是把大周現在所有的進士出身的官員綁在一起,如果事前沒有提點,沒有一個人能寫的出來!
重要的不是文采,而是視角,能俯瞰兩千年曆史,並且能總結歸納的視角!
況且,賈芸的射雕一書在前,其中不乏定場詩,誰敢質疑賈芸的文采?
隻是寫政論文章,文采在其次,見識才最為要緊。
現在的這幾個舉人對賈芸已經是服到了骨子裏。
原本是以為賈芸無法翻身了,誰知道神來一筆,光是一篇文章,局麵立刻翻轉!
這怎能不服?
“皇上看了東主的文章,大怒之下將劉景雲當場抓了,五城兵馬司的人,還有刑部相關官員,都被抓了個幹淨!”
“現在金沙幫主秦長安等人還被通緝,都跑了!”
“哈哈哈,這太好了!”
“這消息是真的假的?別是謠言吧?”
“你小子不想東主好?現在城裏都傳遍了!”
……
臨近午時。
賈芸昨天太過耗神,一個覺頭睡到辰時末刻才起。
睡的香甜,起來之後也無甚大事,便是到卜氏房中,和母親,小竹幾個閑話家常。
最近他異常忙碌,這樣母子談心的場景很少了。
卜氏高興,令人備了鐵炙子,醃製了羊肉,以鐵製的烤盤炙烤。
這個吃食其實和炒出來沒甚區別,就是儀式感。
還有好處就是可以慢慢加熱著吃,總能吃到熱的。
又有江西會館那邊買來的孫渡板鴨,也是有名的地方吃食,開水浸泡後再蒸製,配上泡椒,酸菜,也是一道美味。
這年頭很少能吃到異地的美食,京師的外鄉館子也不多,主要還是物流不發達,食材又多半不易保存。
光有廚子容易,沒有食材,也做不出異鄉的味道。
醃臘品容易運輸些,京師正陽門東大街就有很多大規模的南貨鋪子,專賣南方特產,臘肉,鹹肉,板鴨之類很受歡迎。
賈芸這一頓也算是早飯兩餐一並解決,母親在前,他也不必收斂,相反,他吃了一碗又一碗,吃的酣暢淋漓。
如此吃態,令小竹驚詫,而卜氏笑吟吟的看著,心中甚是歡喜。
自從賈芸開了宿慧之後,很少在她麵前如同這般的小兒狀了。
待外間嘈雜聲響起之後,卜氏有些擔心,待母子二人聽到外院吵嚷的內容後,卜氏麵露驚喜之色。
“芸兒,你寫了什麽文章,居然有如此功效?”
賈芸笑道:“就是說了些王朝末世,社稷傾覆,貪官橫行,危害天下的事。看來,皇帝看到了,劉景雲這一次死罪難逃……”
劉景雲等人不光是貪汙,還縱容幫派魚肉京城,不光是放印子錢,還有殺戮異己,淩虐百姓等諸多惡事。
有人命,加上貪汙勒索等事,這人算是死定了。
重要的是,賈芸可以確定,自己的文章是給了隆正帝大張旗鼓涮新吏治的決心和信任。
是一個重要的契機。
所以才會有如此大好的效果。
換了幾年前景和帝當國,就算有這篇文章也無甚大用。
同樣的文章落在不同的皇帝手中,才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芸兒,會不會有什麽風險?”
卜氏聽聞賈芸居然寫的這種文章,雖然杜絕了麻煩,但高興之餘,還是又複擔心。
“娘放寬心。”賈芸笑道:“天子高興的很,必有賞賜,此後我們會減少許多麻煩!”
賈芸說話時,也是深吸了口氣。
些許的自由的感覺!
沒錯,就是自由自在,可以隨心所欲的味道!
自穿越到這個世界,賈芸迅速認識以這個世界吃人的本質。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
甚至天子也會吃人!
皇權之下,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被吃或是不被吃,全在天子的利弊考量。
太沒有安全感了!
今日之後,賈芸算是獲得了小小的成功。
有了一定的基礎。
可以略微放開手腳做一些自己想做,但之前不敢做的事。
畢竟他的眼光,眼界,還有對大周的忠誠都化在了那一篇憂心忡忡的文章裏。
此後,再針對賈芸,便是打擊報複!
就是貪官汙吏!
最少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賈芸要做任何事都仿佛有了護身符。
當然,這個自由和安全感隻是相對的,賈芸心裏清楚,這一次還是有取巧之處。
是無奈自救之舉,四兩撥千金,是自己洞悉天子心意,才敢有此殊死一搏之舉。
成功來自僥幸。
並非是自己的實力。
接下去,隻有拚力發展,繼續向上,一直到有一天所有人都不敢再針對自己為止!
……
賈芸出來時,劉統勳,王安國,史玉瓚三人在前。
賈瑞和一大群編輯在後。
諸多夥計簇擁左右。
整個大院裏聚集了幾百號人。
除了在店堂招待客人的夥計外,人都到了。
就是不相關的廚娘仆婦,也是擠出門來,用好奇的眼神看著眼前這一幕。
廚娘仆婦們臉上也掛著笑容。
她們也很欣喜。
賈東主為人很厚道!
給她們的酬勞高過市價一成左右,這不太多,但隻要她們不出錯,用心做事,每個月的月末會給一些賞錢。
算一算,超過了市價三成左右。
誰會嫌錢多啊?
況且不光是錢的事,賈東主為人厚道,沒有架子,待所有人都很親和。
眾人心中有數。
有些大人物也會擺出仁厚的樣子,但他們的姿態就是高高在上,仿佛在雲端裏俯瞰眾生……賈東主並不是,他給人的感覺就是普通人,與眾人沒甚區別。
越是如此,反而會得到更多的敬意和擁戴。
“東主,無事了?”
“何必問?當然是無事了!”
“劉景雲這個三等伯的爵位保不住,性命也保不住了。”
“東主雄文,在下拜服!”
“是啊,東主,你真是大才,在下雖是舉人,論才氣學識,遠遜東主。”
“可惜東主不是走八股文的路子,否則必中進士!”
劉統勳和王安全沒口的讚頌著。
史玉瓚也是一樣。
袁枚揚著小臉,緊緊盯視賈芸。
所有人都是敬佩之情溢於言表。
他們是真的敬服。
王朝周期率這般文章,別說他們,就是把大周現在所有的進士出身的官員綁在一起,如果事前沒有提點,沒有一個人能寫的出來!
重要的不是文采,而是視角,能俯瞰兩千年曆史,並且能總結歸納的視角!
況且,賈芸的射雕一書在前,其中不乏定場詩,誰敢質疑賈芸的文采?
隻是寫政論文章,文采在其次,見識才最為要緊。
現在的這幾個舉人對賈芸已經是服到了骨子裏。
原本是以為賈芸無法翻身了,誰知道神來一筆,光是一篇文章,局麵立刻翻轉!
這怎能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