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火羊肉餛飩,十個大子一碗!”


    “熱騰騰剛出爐的油餅,兩文錢一張。”


    “酸辣羊血湯,五個大子一碗,喝一碗您渾身冒汗!”


    “剛打的井水,一大桶三文錢。”


    “柴火,大柴三十文一擔,小柴十文一擔!”


    “磨刀磨剪子磨鏡子咧……”


    “取燈,錐子,剪刀,針線……”


    一個穿著寧綢長袍的少年走在這古色古香的繁華街市之中,眼神茫然中又帶有些輕鬆。


    少年約十六七歲年齡,相貌清秀,氣質出眾,舉手投足,頗有些大家族子弟才有的貴氣。


    “這裏就是寧榮後街……”


    “果然是書中世界,紅樓世界!”


    “我成了……賈芸!”


    親眼看到了寧榮街。


    看到了烜赫張揚的寧國公和榮國公的牌樓。


    賈芸也是終於確定了,自己是來到了紅樓世界。


    原本的他人到中年,突然得了難以治愈的重病,纏綿病床痛苦不堪。


    當沉入了無邊無際的黑暗之後,他以為自己再也不會有意識。


    結果醒來之後,換成了現在這個少年的身體。


    多日下來,他接收了原主的記憶。


    知道了自己的身份是賈家在京城八支族人中的一支,距離寧國府主脈還不算遠。


    後廊五嫂子家的芸哥兒……


    這就是他現在的身份。


    經過短暫的迷茫之後,賈芸眼裏就滿是坦然和從容。


    前世時,他曾是位服役多年的老兵,在部隊執行過多次實戰任務。


    生死之間,練成了一顆處變不驚的大心髒。


    退伍後安置在家鄉的省文化館,事業編,沒有大富大貴,但勝在穩定從容。


    成天與書香相伴,得閑寫字畫畫,洗去了十幾年軍旅生涯的動魄驚心的過往……


    沒什麽不滿,他有付出,國家也待他不薄。


    過百萬的安置費加一份穩定清閑的工作,不虧。


    要不是一場重病,他活的還真挺滋潤的。


    莫名到了這個書中世界,一般人怕難接受。


    但賈芸迅速接受了。


    沒錯,自己就是賈芸了。


    能多活一世,人是活生生的人,唿吸著,感受著熱騰騰的“人氣”,還有什麽不知足的呢?


    總之……


    既來之,則安之。


    首先得過好日子。


    有房有院,生活富足這是基本要求。


    想到這,賈芸眉頭微皺。


    別看他衣著光鮮,舉手投足顯示出良好的世家子弟的風範。


    其實也就隻剩下這些了。


    衣袍還是父親留下來的,改小了給賈芸穿。


    眼看個子長大,又得往大了改了。


    家裏怕是一吊錢的現錢也湊不出來。


    也就勉強能撐著賈家族人的場麵不叫人看了笑話去。


    這樣可不成!


    ……


    接收了原主的信息,考慮清楚了現在的處境,賈芸才決定出門。


    從寧榮後街走到大道,穿街過巷,賈芸一路走到正陽門大街。


    看似沒事瞎轉,其實他是開始考察大周的商業運作。


    正陽門東西大街,就是大周神京最繁華的商業大街,商行林立,客商雲集。


    考察的結果,卻是相當的不樂觀!


    真正賺大錢的行業,都被頂尖的權貴壟斷著。


    金融業,就是銀號,錢莊之類,都是王公貴族在搞。


    賈家這種國公底子的家族都是鳳姐在暗中放高利貸賺錢,小打小鬧,不敢明著搞。


    其次的生絲業,瓷器,茶葉,對外出口的大宗實業產業,多半是在南方財團和江南官紳家族在搞。


    林如海林家的產業,就是和這些南方財團合用搞的生絲和瓷器出口。


    積累了二三百萬兩銀子的家產。


    北方是搞生鐵,鹽業,皮毛,人參,這些也是大財團配權貴才玩的轉。


    然後就是各種民生相關的產業。


    但都是分散的,各地都有貿易壁壘,想搞大規模極為困難。


    賈芸要做買賣,以他目前觀察到商業模式,做大很難,也很難發揮他穿越者的優勢。


    搞發明創造……


    賈芸在後世生病時看了不少文章。


    倒是有一些小發明記的很清楚。


    但是,沒一定的根基和實力,搞出來也是給別人做嫁衣。


    現階段,萬萬不可!


    ……


    “劈裏啪啦……”


    鞭炮聲響個不停。


    一個中年男子在剛開的書局門前團團作揖,笑容可掬的請眾人進來隨喜。


    門店內是幾十個大書架,一套套書籍擺放的整整齊齊。


    賈芸也隨波逐流跟著人群進去轉了一圈。


    經部,史部,子部,集部為主。


    還有一些唐傳奇,宋話本,還有某些文人騷客化名寫的小說之類。


    書籍較齊,算是個實力雄厚的大書局。


    引的不少讀書人流連忘返。


    賈芸也是大開眼界。


    他可是曾經在文化館工作過。


    省級文化館裏也就收了十來本宋明古籍。


    沒辦法,這玩意太貴了!


    寥寥無幾的幾本被視為珍寶,隻有維護時才取出保險櫃。


    平時展出的都是現代仿品。


    現在放眼看去,全是宋明善本啊。


    進來的值!


    除了這家書局,整條街上有過百家書局。


    這條街是毗鄰東大街的正陽門西街,這邊文化氛圍要濃厚的多。


    有不少書坊和印涮鋪子。


    還有古董器玩店鋪等等。


    有點後世文化一條街的感覺。


    這個世界,隻有書局和文化產品沒太大壁壘。


    可不包括文化相關的物品。


    比如紙,宣紙橫行天下,壟斷高端市場。


    平價紙就是江西鉛山鎮等地給壟斷了。


    毛筆則是浙江湖筆的天下,人家從原材料到生產銷售一條龍,加上名氣,外人很難爭。


    包括硯,墨,都有固定產地,別的地方的產品想出頭很難。


    比如鬆江布,從棉花種植到紡織成品和銷售,形成了一條龍的產業鏈,全天下都沒有辦法和鬆江府爭這棉布市場。


    但隻有一樣產品除外,文章和小說,話本。


    隻要好,就能行銷天下。


    總不能小說作者也按地域來分吧?


    賈芸看了一圈,確定了這個世界的文化產業已經是相當發達。


    三國水滸西遊早就有了,也算暢銷書籍。


    另外就是唐傳奇,話本,筆記小說之類。


    印出來就賣錢。


    而且價格不菲。


    書籍價格很貴,一套三國幾十本,要賣大幾十兩銀子。


    一般人根本買不起。


    三國這一類算便宜的了,因為刻出來的雕版能重複使用。


    還有就是收集的八股文集之類。


    這種墨選考集,在科舉年很受歡迎。


    一本一兩到二兩銀子左右。


    名叫:小錄。


    另外就是正經的學術書籍。


    四書五經為主。


    賈芸轉了一大圈,看到書籍價格,真是令他大開眼界。


    也是和印刷業本錢昂貴相關。


    活字印涮很少,主要原因是活字雕刻耗時費力,價格昂貴。


    泥字保存期很短,製版困難,動輒損毀。


    隻有皇家藏著全套的銅活字。


    民間印書一般還是用雕版印刷。


    木匠刻出來的雕版價格也不低,隻是比活字要方便的多。


    所以不光是印書,這世界還抄書。


    有專門的抄書匠,一天幾十文的工錢,從早抄到晚。


    如果能出一套大賣的書籍,利潤就相當可觀。


    完全是暴利。


    當然,對這個世界的土著來說,這種一般就是幻想。


    大賣的書基本上沒有版權,大家都能印。


    憑什麽你家的大賣?


    最受歡迎的就是上述幾類。


    其中話本小說是最為暢銷。


    比如西廂記這一類的賣的最好。


    林黛玉就偷看西廂,還被寶釵給發現了。


    可見大家族的公子小姐們,也是愛看這一類書籍。


    市場不僅有,還不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從文豪開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方有嘉年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方有嘉年華並收藏紅樓,從文豪開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