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決戰(一)
魔幻雄心:重返日不落帝國 作者:玖九八一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莫斯科。
斯塔林看著手上的兵力報告,內心十分焦慮。他第一次感覺到無力,無論是兵力還是武器上,蘇軍完全處於劣勢。
加裏寧失守後,協約國的飛機每日光臨莫斯科上空,檢驗蘇軍的防空火力,順便轟炸一些工廠和建築。
可以說,莫斯科早已處在戰火之中,隻是敵軍步兵還沒發起全麵進攻。
“斯塔林同誌,我建議您撤退到烏拉爾地區。”朱可夫認為,隻要斯塔林還在,蘇盟就有機會翻身。
“不,朱可夫,我是全軍最高統帥,我不能當逃兵。我堅信,莫斯科會是敵人的墳場,我們將在這裏擋住他們,再把他們打迴去。”斯塔林不會走的。
這裏是蘇盟的首都,他在的話,能讓蘇軍及幾百萬民眾團結一致,擊敗敵軍,贏得最後的勝利。斯塔林內心知道這場戰役的勝算很低,但他要試一試,哪怕隻有百分之一的概率。
“莫斯科失守,意味著這場偉大的保衛戰失敗了,即便我們退守西伯利亞,也要依靠米國才能活下來。偉大的蘇盟,不能接受這樣的結果,我們必須在莫斯科戰鬥下去。”
斯塔林的語氣很堅定。
“我們將與偉大的統帥一起戰鬥,保衛莫斯科,保衛蘇盟!”朱可夫表態,其他人也紛紛跟上。這個時候,不需要考慮其他的,跟著統帥戰鬥就是了。
斯塔林見留守將領團結一致,內心很是欣慰。其實,他已安排莫洛托夫前往烏法,將核心機構也遷移過去。一旦莫斯科失守,他有意外,那麽莫洛托夫將成為蘇盟的新領導人,繼續帶領蘇盟軍民戰鬥,直到勝利。
斯塔林一直是勇士。
斯塔林讓眾人坐下,繼續討論防禦計劃。協約國占據絕對優勢,而蘇軍的戰線過長,會被不斷地分割。
“斯塔林同誌,第聶伯河距離莫斯科公路路程有四百多公裏,而我們的防線也是沿著這麽長的區域。從兩軍對峙的情況來看,我軍無法集中優勢兵力,甚至每一個點都處於敵軍的打擊之下。而在莫斯科北部,協約國一直在緩慢進軍,切斷我軍與北冰洋的聯係。在伏爾加河一線,協約國占領斯大林格勒後,一定會東進,切斷西伯利亞與莫斯科的聯係。”
朱可夫將整體情況複述一遍。
“到目前為止,我軍唯一的機會在大盧基方向,這片區域是波羅的海人防守,戰鬥力相對較差。”
朱可夫說出來,不代表敢冒險,因為協約國打通了南北兩線的運輸線,光是擊敗弱小的波羅的海人,收複一些地區,是無法改變整體戰略局勢的。
“主動進攻就算了,我們沒有製空權,敵軍戰機抵達戰場上空,我們集中再多兵力也會快速失去優勢。”斯塔林說道,“我們防禦的目的是依靠堅固的工事,不斷消耗敵軍的進攻力量,而且,我們的燃料告急,飛機和坦克要找時機使用,無法大規模地打運動戰。這樣一來,前線的傷亡肯定很大,所以,你們要傳達下去,凡是修建堡壘區的地區,不能後退一步。”
斯塔林的話,定下了莫斯科的防禦戰略。
朱可夫等人沒有更好的計劃,眼下隻能這麽打,等待轉機。
莫斯科在加裏寧損失四個集團軍四十多萬人,把預備隊全部臨時整編,加上從遠東緊急調來的四十萬人,這才恢複到一百多萬的兵力。
...
7月1日,伊軍第2裝甲軍在雅羅斯拉夫爾擊敗蘇軍兩個步兵軍,抵達莫斯科北部。第2集團軍和第2裝甲軍行動緩慢,一直慢慢悠悠,邊清理邊進攻,吸引蘇軍的注意力,也掩飾攻擊高爾基的企圖。
第2裝甲軍和第2集團軍將在莫斯科戰役打響後,再轉向攻擊高爾基,等待南方集團軍群抵達。而他們就位後,協約國聯合司令部下達了決戰命令。
7月2日,加裏寧和圖拉方向率先發起攻擊。
漢斯國第4集團軍和突擊裝甲集群強攻圖拉,與蘇軍兩個集團軍20多萬人展開激戰。伊軍第4集團軍從圖拉城東部攻擊蘇軍薄弱側翼,目標是奧卡河南岸的卡希拉。漢斯國第3裝甲集群直撲梁讚,有羅尼第4集團軍和漢斯國第6集團軍協助。
伏爾加河方向,古德裏安率領第2裝甲集群和第1集團軍沿河東岸向北進攻,與西岸的第17集團軍相互唿應。
倫德斯泰特帶著第2裝甲集群,第6、第11集團軍從薩拉托夫向北進攻,形成一張大大的漁網,一路攻城拔寨。倫德斯泰特帶著主力向北走,會迫使坦波夫方麵軍司令員瓦圖京分兵,畢竟伏爾加河中上遊地區隨時能渡河。
加裏寧方向,伊軍第3裝甲軍過河後,一直推進到莫斯科北部的克林地區,為大部隊獲得了延展空間。
在莫斯科戰役打響時,伊軍步兵軍主力構建了一條一百公裏的弧形攻擊線,既要保證主攻方向,也要保護南側的蘇軍反擊。
蘇軍麵對北方集團軍群的防線是大盧基-勒熱夫防線,兵力小幾十萬,並不算多。阿科斯塔想要切斷勒熱夫,是手拿把掐的事情。
阿科斯塔對小小的勒熱夫不感興趣,他想要成為第一個進入莫斯科的主將。
從加裏寧起飛的戰機轟炸德米特羅夫-索爾涅奇洛戈爾斯-新彼得羅夫斯科耶防線,這條防線一百多公裏,對應克林攻擊線的協約國軍。
這條防線很薄弱,每天遭到伊軍轟炸機騷擾,晚上偷摸著建的堡壘和防禦工事,白天就被伊軍戰機摧毀。
經過半天的大轟炸,阿科斯塔命令三個集團軍向蘇軍發起進攻。漢斯國第20集團軍負責北麵的德米特羅夫;第1集團軍負責中部的索爾涅奇洛戈爾斯;第3集團軍負責南麵的新彼得羅夫斯科耶。
勒熱夫方向,阿科斯塔表麵上布防一個輕步師,但秘密布置一個裝甲軍,就看蘇軍願不願意上當。
協約國軍第一天的攻擊打得十分猛烈,讓蘇軍前線壓力很大。莫斯科戰區周圍,空戰一直進行著,隻不過蘇軍戰機僅偶爾支援,並沒有持續迎戰。
蘇軍本就兵力有限,前線傷亡比協約國還大,越打防線越薄弱。僅僅一天的時間,蘇軍在幾線戰場傷亡五萬多人。
斯塔林看著手上的兵力報告,內心十分焦慮。他第一次感覺到無力,無論是兵力還是武器上,蘇軍完全處於劣勢。
加裏寧失守後,協約國的飛機每日光臨莫斯科上空,檢驗蘇軍的防空火力,順便轟炸一些工廠和建築。
可以說,莫斯科早已處在戰火之中,隻是敵軍步兵還沒發起全麵進攻。
“斯塔林同誌,我建議您撤退到烏拉爾地區。”朱可夫認為,隻要斯塔林還在,蘇盟就有機會翻身。
“不,朱可夫,我是全軍最高統帥,我不能當逃兵。我堅信,莫斯科會是敵人的墳場,我們將在這裏擋住他們,再把他們打迴去。”斯塔林不會走的。
這裏是蘇盟的首都,他在的話,能讓蘇軍及幾百萬民眾團結一致,擊敗敵軍,贏得最後的勝利。斯塔林內心知道這場戰役的勝算很低,但他要試一試,哪怕隻有百分之一的概率。
“莫斯科失守,意味著這場偉大的保衛戰失敗了,即便我們退守西伯利亞,也要依靠米國才能活下來。偉大的蘇盟,不能接受這樣的結果,我們必須在莫斯科戰鬥下去。”
斯塔林的語氣很堅定。
“我們將與偉大的統帥一起戰鬥,保衛莫斯科,保衛蘇盟!”朱可夫表態,其他人也紛紛跟上。這個時候,不需要考慮其他的,跟著統帥戰鬥就是了。
斯塔林見留守將領團結一致,內心很是欣慰。其實,他已安排莫洛托夫前往烏法,將核心機構也遷移過去。一旦莫斯科失守,他有意外,那麽莫洛托夫將成為蘇盟的新領導人,繼續帶領蘇盟軍民戰鬥,直到勝利。
斯塔林一直是勇士。
斯塔林讓眾人坐下,繼續討論防禦計劃。協約國占據絕對優勢,而蘇軍的戰線過長,會被不斷地分割。
“斯塔林同誌,第聶伯河距離莫斯科公路路程有四百多公裏,而我們的防線也是沿著這麽長的區域。從兩軍對峙的情況來看,我軍無法集中優勢兵力,甚至每一個點都處於敵軍的打擊之下。而在莫斯科北部,協約國一直在緩慢進軍,切斷我軍與北冰洋的聯係。在伏爾加河一線,協約國占領斯大林格勒後,一定會東進,切斷西伯利亞與莫斯科的聯係。”
朱可夫將整體情況複述一遍。
“到目前為止,我軍唯一的機會在大盧基方向,這片區域是波羅的海人防守,戰鬥力相對較差。”
朱可夫說出來,不代表敢冒險,因為協約國打通了南北兩線的運輸線,光是擊敗弱小的波羅的海人,收複一些地區,是無法改變整體戰略局勢的。
“主動進攻就算了,我們沒有製空權,敵軍戰機抵達戰場上空,我們集中再多兵力也會快速失去優勢。”斯塔林說道,“我們防禦的目的是依靠堅固的工事,不斷消耗敵軍的進攻力量,而且,我們的燃料告急,飛機和坦克要找時機使用,無法大規模地打運動戰。這樣一來,前線的傷亡肯定很大,所以,你們要傳達下去,凡是修建堡壘區的地區,不能後退一步。”
斯塔林的話,定下了莫斯科的防禦戰略。
朱可夫等人沒有更好的計劃,眼下隻能這麽打,等待轉機。
莫斯科在加裏寧損失四個集團軍四十多萬人,把預備隊全部臨時整編,加上從遠東緊急調來的四十萬人,這才恢複到一百多萬的兵力。
...
7月1日,伊軍第2裝甲軍在雅羅斯拉夫爾擊敗蘇軍兩個步兵軍,抵達莫斯科北部。第2集團軍和第2裝甲軍行動緩慢,一直慢慢悠悠,邊清理邊進攻,吸引蘇軍的注意力,也掩飾攻擊高爾基的企圖。
第2裝甲軍和第2集團軍將在莫斯科戰役打響後,再轉向攻擊高爾基,等待南方集團軍群抵達。而他們就位後,協約國聯合司令部下達了決戰命令。
7月2日,加裏寧和圖拉方向率先發起攻擊。
漢斯國第4集團軍和突擊裝甲集群強攻圖拉,與蘇軍兩個集團軍20多萬人展開激戰。伊軍第4集團軍從圖拉城東部攻擊蘇軍薄弱側翼,目標是奧卡河南岸的卡希拉。漢斯國第3裝甲集群直撲梁讚,有羅尼第4集團軍和漢斯國第6集團軍協助。
伏爾加河方向,古德裏安率領第2裝甲集群和第1集團軍沿河東岸向北進攻,與西岸的第17集團軍相互唿應。
倫德斯泰特帶著第2裝甲集群,第6、第11集團軍從薩拉托夫向北進攻,形成一張大大的漁網,一路攻城拔寨。倫德斯泰特帶著主力向北走,會迫使坦波夫方麵軍司令員瓦圖京分兵,畢竟伏爾加河中上遊地區隨時能渡河。
加裏寧方向,伊軍第3裝甲軍過河後,一直推進到莫斯科北部的克林地區,為大部隊獲得了延展空間。
在莫斯科戰役打響時,伊軍步兵軍主力構建了一條一百公裏的弧形攻擊線,既要保證主攻方向,也要保護南側的蘇軍反擊。
蘇軍麵對北方集團軍群的防線是大盧基-勒熱夫防線,兵力小幾十萬,並不算多。阿科斯塔想要切斷勒熱夫,是手拿把掐的事情。
阿科斯塔對小小的勒熱夫不感興趣,他想要成為第一個進入莫斯科的主將。
從加裏寧起飛的戰機轟炸德米特羅夫-索爾涅奇洛戈爾斯-新彼得羅夫斯科耶防線,這條防線一百多公裏,對應克林攻擊線的協約國軍。
這條防線很薄弱,每天遭到伊軍轟炸機騷擾,晚上偷摸著建的堡壘和防禦工事,白天就被伊軍戰機摧毀。
經過半天的大轟炸,阿科斯塔命令三個集團軍向蘇軍發起進攻。漢斯國第20集團軍負責北麵的德米特羅夫;第1集團軍負責中部的索爾涅奇洛戈爾斯;第3集團軍負責南麵的新彼得羅夫斯科耶。
勒熱夫方向,阿科斯塔表麵上布防一個輕步師,但秘密布置一個裝甲軍,就看蘇軍願不願意上當。
協約國軍第一天的攻擊打得十分猛烈,讓蘇軍前線壓力很大。莫斯科戰區周圍,空戰一直進行著,隻不過蘇軍戰機僅偶爾支援,並沒有持續迎戰。
蘇軍本就兵力有限,前線傷亡比協約國還大,越打防線越薄弱。僅僅一天的時間,蘇軍在幾線戰場傷亡五萬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