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停戰談判前,霍華德與羅德裏格斯秘密約見了高盧國海軍部長達爾朗。


    達爾朗是高盧國海軍的支柱,海軍中威望很高。他明白,漢斯國和伊班牙都會派人來找他,說服他率領海軍加入其中一方。


    但達爾朗有自己的想法,他要利用海軍的籌碼,為高盧國博得本土完整的機會,至於殖民地,丟就丟了。


    這個想法,讓雙方的第一次接觸不歡而散。


    霍華德繼續努力,通過派係人脈,很快接觸到各艦隊的指揮官,特別是停在鷹國港口的艦隊指揮官。


    於是,在4月15日,該艦隊指揮官說服了達爾朗,準備前往北非,通知鷹國方麵後準備離開港口。


    敏銳的邱吉爾擔心高盧國方麵會將海軍交給漢斯國或伊班牙,立即安排軍隊控製了該艦隊,造成惡劣的影響。


    達爾朗本就是一個反鷹鬥士,接到消息後,大罵邱吉爾無恥。


    達爾朗給澳蘭港的分艦隊指揮官讓-蘇爾發去電報,讓他驅逐鷹國西地中海艦隊,滾出高盧國的港口。


    讓-蘇爾早就對窩在軍港的鷹國艦隊有怨言,百分之兩百執行命令。


    這就輪到鷹國西地中海艦隊司令官薩默維爾尷尬了。


    伊班牙航母艦隊就在門口,出去不是找死嗎?薩默維爾給邱吉爾發去電報,希望首相大人能協調此事。


    邱吉爾沒辦法,讓高盧國前總理暗中調停一下,作為條件,邱吉爾不得不放走扣留的艦艇和人員。邱吉爾同樣擔心惹怒了達爾朗,他直接帶著高盧艦隊加入漢斯國或伊班牙。


    達爾朗在博弈中獲勝,信心大增,對漢斯國和伊班牙更加不理睬。


    霍華德和羅德裏格斯三次拜訪均沒有任何進展。


    而在4月16日三方初步會談中,高盧國代表提出了保全領土,停戰中立,願意賠償,軍工廠優先支持兩國作戰,高盧海軍保持中立的方案。


    並表示,若兩國堅持瓜分高盧國,那麽高盧人將奮戰到底,本土沒了,還有殖民地。


    林奇聽到條件,直接無語,高盧人的腦子被驢踢了吧。


    林奇給小胡子電話,擺明自己的態度,不用談了,直接肢解。至於高盧海軍,得不到就毀掉。


    小胡子和林奇有約定,不需要急於抽身,自然同意。衝鋒隊治理占領區有一套的。


    林奇打完電話後,命令第一集團軍和第二集團軍分兵橫掃南高盧地區,免得高盧人還存有幻想。同時,小胡子讓他的幾百萬大軍再發起一次進攻,控製整個北高盧。


    隨著漢斯軍與伊班牙軍隊再次展開進攻,失去主心骨且無組織的高盧軍隊丟盔卸甲。伊班牙第3裝甲師抵達阿爾卑斯山的時候,十萬高盧軍直接投降。


    漢斯國與伊班牙的軍事行動,讓高盧國首腦們心急如焚,進退維穀。


    4月17日晚上,一份投降協議送到了高盧國代表處,等貝當、達爾朗、魏剛等人看到時,均震驚了。


    協議規定,高盧國將不存在,北部由漢斯國統治,南部由伊班牙統治。


    幾人苦笑,他們沒了退路。


    特別是達爾朗,他真的以為海軍能成為重要籌碼。在達爾朗的建議下,幾人將協議內容發給了身處倫敦的雷諾和戴高樂。


    深夜,從鷹國逃出來的高盧分艦隊在海上飄蕩兩天後,抵達伊班牙加利西亞軍港,艦隊司令安德烈宣布向伊班牙海軍投誠。


    此舉引起一陣嘩然。


    原來,邱吉爾擔心的沒錯,高盧海軍真的要投誠。


    一時間,鷹國和高盧國的關係變得緊張起來,身處奧蘭港的鷹國艦隊選擇軍艦上休息,並暗中安排了警戒線。


    高盧國海軍分艦隊司令官讓-蘇爾同樣擔心鷹國海軍亂來,做好了戰鬥準備。


    在港口外,伊班牙的艦載偵察機和戰鬥機時不時出現,像是隨時準備插足一腳。


    第二天,漢斯國與伊班牙瓜分高盧的報告傳出去,又是軒然大波。


    倫敦的雷諾和戴高樂發表聲明,堅決抵抗到底,並要求高盧國軍隊和殖民地軍隊不要放下武器,為國而戰。


    倫敦街頭的鷹國民眾遊行助威,支持鷹國奮戰到底,拒絕亡國。


    小胡子見情況不對,再次與林奇通電話。


    林奇安慰小胡子,準備登陸計劃,上去了,所有都閉嘴了。


    就這樣,一場停戰談判直接宣判了結果。


    4月20日,高盧國代表查理-亨茨格被帶到了貢比涅森林。


    對於高盧國而言,今日將是充滿恥辱的春日,選擇這個地方簽字,便是小胡子要狠狠侮辱高盧人,找迴失去的國尊。


    這個地方是1918年11月11日漢斯第二帝國向高盧國及盟國投降的地方,小胡子找到了複仇的快感。


    誰能想到,天道輪迴呢。


    下午三點,小胡子帶著埃爾南德斯等人一同來到貢比涅森林。小胡子先是在周圍繞行,然後豎了一座雕像。


    三點半,小胡子及埃爾南德斯等人走進停戰談判用的車廂。小胡子坐在當年福熙坐過的那把椅子上,埃爾南德斯坐在他的旁邊。


    五分鍾後,高盧國代表被帶進來,帶著不甘的神情,在投降書上簽字。


    這份薄薄的條約,宣布高盧國正式亡國。


    這個曾經擁有300多萬大軍、號稱歐陸頭號陸軍大國,在‘上次大戰’中四年不敗的世界強國,僅僅堅持了四十三天。


    有輝煌的過去,有令人唏噓的結局。


    在高盧國代表簽字後,伊班牙和漢斯國簽訂了分治高盧地區的約定。


    約定:領土方麵,伊班牙將接管普瓦圖-夏朗德、利穆讚、奧弗涅、羅訥-阿爾卑斯地區及以南的本土地區,包括科西嘉及地中海島嶼,殖民地則接管西北非地區、美洲殖民地。


    漢斯國接管北部地區及其他地區殖民地。


    羅馬國接管中東、東非、馬達加斯加等地區。


    受降方麵,按照接管地各自派人,不過,高盧海軍由伊班牙去爭取。


    人口方麵,漢斯國與伊班牙不限製高盧人的遷移。在停戰後,給高盧人一次選擇的機會,時間間隙為三個月。


    三個月後,想留在北方的,不能在南下,南麵的亦如此。


    這是防止抵抗組織或遊擊隊亂竄,給兩國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小胡子見伊班牙想得這麽周到,毫無異議。


    下午五點,伊班牙和漢斯國同時公布投降條約。


    同一時間,羅馬國宣布對鷹國及其盟國宣戰。


    晚上七點,三國在貢比涅簽訂同盟條約,稱為《歐洲協約國》。


    同盟條約的簽訂,讓大鷹帝國變得如此孤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魔幻雄心:重返日不落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玖九八一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玖九八一一並收藏魔幻雄心:重返日不落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