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北線突進(二)
魔幻雄心:重返日不落帝國 作者:玖九八一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是伊班牙空降部隊首次實戰空降,動用了50架軍用mt36運輸機。mt36運輸機是1936年伊班牙飛機研究所自研的,一次能運載200名士兵及配備的武器。
可以說,這是世界上最大的軍用運輸機。飛機的設計是林奇提出來的,但1934年時林奇的兌換點數不多,讓研究所自己想辦法,慢慢研製,直到1936年,研發成功。伊班牙的飛機專家均是係統召喚出來,自研能力還是有的。
空降師的師長來自老禁衛師的一名營長奧哈雷,晉升得很快。空降師八千人,轄三個團,配屬專用的迫擊炮、反坦克克榴彈槍等,裝備輕型化。
抵達空降地點後,奧哈雷下達了空降命令。
波爾多上空,出現了密密麻麻的人影。
空軍則是摧毀防空網,掩護空降部隊落地。
伊班牙軍隊突然出現,讓駐守波爾多的高盧軍師長慌了。他這個師僅是預備師,框架在,兵員沒補齊,火力弱,肯定守不住啊。
師長膽怯,征募的預備部隊自然軍心渙散。
第一空降師在空軍的掩護下成功落地,從四麵突進波爾多。
空降師配備的均是衝鋒槍和輕機槍,火力上占了優勢,在突擊中,一個班的火力能擊潰高盧軍一個排或一個連。
一部分英勇的高盧士兵依托高層房屋進行抵抗,可是,麵對伊班牙軍的榴彈槍,他們槍響後就會去見上帝。
高盧軍的士氣越打越低。
經過一個小時的戰鬥,波爾多七千多守軍退無可退,繳械投降。
整個戰鬥,高盧軍陣亡不到五百人,受傷一千人,其他的全部成為俘虜。伊班牙空降師的傷亡極少,陣亡二十人,受傷百人。
開戰至今,伊班牙的火力和戰鬥力完全壓製鷹軍和高盧軍。
這就是係統兵帶隊的優勢。
多諾斯蒂亞,伊班牙北線方麵軍司令部。
古鐵雷斯見空降成功,立即調整作戰計劃,讓西線的第1裝甲師繼續北上,第2裝甲師沿阿杜爾河向東,與東線的第3裝甲師合圍圖盧茲。
據偵察機報告,圖盧茲有大批部隊徒步向西進軍。
這說明高盧軍想要救援西線。
古鐵雷斯命令轟炸機和支援機群追身轟炸,隻要看到目標,便可直接投彈,人多人少都是肉。偵察機隨時報告這批部隊的位置,讓第2裝甲師一邊向東,一邊修正路線,迎頭撞上去,擊潰這批高盧軍。
伊班牙各部隊的戰鬥力,古鐵雷斯牢記於心。
裝甲師的作戰理念,放在這個時代絕對是領先的,何況,高盧軍極限擴軍,兵員素質參差不齊,有些士兵僅僅訓練幾個月而已。
在古鐵雷斯調整計劃不到二十分鍾,東線的第3步兵師和第3裝甲師聯合圍殲了駐防的高盧軍102師及從泰什河潰敗的殘兵,趕來的103師,共計五萬多人。
原來,第3裝甲師渡河進攻佩皮尼昂,遇到高盧軍激烈的抵抗,傷亡很小,但城市周圍及城裏的各種坦克坑放置了大量的地雷和炮彈,遲滯裝甲師的速度。
第二集團軍司令官席爾瓦一看不對勁,命令裝甲師停止進攻。在接到北麵有高盧援軍趕來的情報後,席爾瓦讓第3裝甲師撤出城區,沿佩皮尼昂東西方向繞行,防援軍進來。
同時,第3步兵師替換裝甲師圍城。
高盧軍二十四集團軍司令官羅伯特沒有及時洞察席爾瓦的計劃,讓兩萬人的103師一頭紮進來。在裝甲師繞到佩皮尼昂北麵的時候,羅伯特才反應過來,然而想撤退已是妄想。
“可以進攻了,在下午五點前解決戰鬥。”
席爾瓦對身後的參謀長下達命令。
參謀長得到命令,馬上電話通知各部隊。
轟轟轟!
佩皮尼昂在伊班牙空軍和炮兵的覆蓋下,一片火海。
麵對這樣的情況,羅伯特給外圍的部隊下達死命令,必須打開缺口。可是,其他師麵對裝甲師和戰機,根本無法前進。
羅伯特不放棄,給司令官吉羅發去電報,請求增援。
這一次,吉羅聽了羅伯特的建議,讓二十二集團軍調集兩個師的兵力,進攻波特博地區,欲圖迫使東線的伊班牙軍迴援。
可是,比利牛斯的通道都被伊班牙軍占領,連安道爾也是伊班牙的領土了,兩個師隻能沿高盧國的邊境公路運動。
在波特博西側,他們遭到伊班牙第二集團軍下轄的輕步師阻擊,寸步難行。恰在這時,波爾多失守的消息傳到圖盧茲,吉羅連忙命令停止進攻,做好撤退準備。
至於佩皮尼昂,吉羅選擇放棄。
羅伯特孤軍奮戰三個小時,在城外陣地全部失守的情況下,選擇投降。羅伯特見到席爾瓦的時候,才明白高盧軍與伊班牙軍的差距。
可以說,在整個戰鬥中,伊班牙的空軍隨時攻擊城區任何一棟建築物,掃除火力點。更要命的是,伊班牙軍的坦克實在太多,有七八百輛,在外圍肆意屠殺他的士兵。
席爾瓦拿下佩皮尼昂,命令第3裝甲師向圖盧茲進發,完成司令部交代的任務。
西線,第1裝甲師在空軍的掩護下抵達波爾多,與空降師勝利會合。
至此,伊班牙軍第一階段的進攻計劃順利達成。
馬德裏。
林奇看完戰報,老懷欣慰。
相比低地戰場,南部的進展十分迅速,當然,這不代表高盧軍弱,而是高盧軍兵力太少,無法用人數抵消伊班牙的武器優勢。
漢斯軍麵對的是幾百萬盟軍,在兩三百公裏的戰線上,每前進一步都有防守,自然速度慢。
就在林奇思考高盧軍統帥部會不會調兵南下增援的時候,見羅德裏格斯來到辦公室,雙手遞上一份情報。
林奇看完,沒有意外。
張伯侖的綏靖政策隨著戰爭擴大而破產,加上伊班牙收複直布羅陀,張伯侖下台是注定的。
邱胖子上台後,鷹國的抵抗將更加強烈。
在解決南部高盧軍後,林奇會讓軍隊緩慢北上。高盧國的兵力潛力已到極限,南部空虛,自然由鷹軍填補。
林奇要吸引更多的鷹軍及其盟友到高盧國本土,實現世紀大餃子的計劃。
另外,林奇給墨索尼發去電報,讓他調海軍前往加利西亞軍港,準備組建聯合艦隊。
在西線戰場,林奇並不想讓羅馬國參與,反正羅馬軍打不過阿爾卑斯山,不用著急參戰。
(找感覺中,晚點看能不能來兩三章。)
可以說,這是世界上最大的軍用運輸機。飛機的設計是林奇提出來的,但1934年時林奇的兌換點數不多,讓研究所自己想辦法,慢慢研製,直到1936年,研發成功。伊班牙的飛機專家均是係統召喚出來,自研能力還是有的。
空降師的師長來自老禁衛師的一名營長奧哈雷,晉升得很快。空降師八千人,轄三個團,配屬專用的迫擊炮、反坦克克榴彈槍等,裝備輕型化。
抵達空降地點後,奧哈雷下達了空降命令。
波爾多上空,出現了密密麻麻的人影。
空軍則是摧毀防空網,掩護空降部隊落地。
伊班牙軍隊突然出現,讓駐守波爾多的高盧軍師長慌了。他這個師僅是預備師,框架在,兵員沒補齊,火力弱,肯定守不住啊。
師長膽怯,征募的預備部隊自然軍心渙散。
第一空降師在空軍的掩護下成功落地,從四麵突進波爾多。
空降師配備的均是衝鋒槍和輕機槍,火力上占了優勢,在突擊中,一個班的火力能擊潰高盧軍一個排或一個連。
一部分英勇的高盧士兵依托高層房屋進行抵抗,可是,麵對伊班牙軍的榴彈槍,他們槍響後就會去見上帝。
高盧軍的士氣越打越低。
經過一個小時的戰鬥,波爾多七千多守軍退無可退,繳械投降。
整個戰鬥,高盧軍陣亡不到五百人,受傷一千人,其他的全部成為俘虜。伊班牙空降師的傷亡極少,陣亡二十人,受傷百人。
開戰至今,伊班牙的火力和戰鬥力完全壓製鷹軍和高盧軍。
這就是係統兵帶隊的優勢。
多諾斯蒂亞,伊班牙北線方麵軍司令部。
古鐵雷斯見空降成功,立即調整作戰計劃,讓西線的第1裝甲師繼續北上,第2裝甲師沿阿杜爾河向東,與東線的第3裝甲師合圍圖盧茲。
據偵察機報告,圖盧茲有大批部隊徒步向西進軍。
這說明高盧軍想要救援西線。
古鐵雷斯命令轟炸機和支援機群追身轟炸,隻要看到目標,便可直接投彈,人多人少都是肉。偵察機隨時報告這批部隊的位置,讓第2裝甲師一邊向東,一邊修正路線,迎頭撞上去,擊潰這批高盧軍。
伊班牙各部隊的戰鬥力,古鐵雷斯牢記於心。
裝甲師的作戰理念,放在這個時代絕對是領先的,何況,高盧軍極限擴軍,兵員素質參差不齊,有些士兵僅僅訓練幾個月而已。
在古鐵雷斯調整計劃不到二十分鍾,東線的第3步兵師和第3裝甲師聯合圍殲了駐防的高盧軍102師及從泰什河潰敗的殘兵,趕來的103師,共計五萬多人。
原來,第3裝甲師渡河進攻佩皮尼昂,遇到高盧軍激烈的抵抗,傷亡很小,但城市周圍及城裏的各種坦克坑放置了大量的地雷和炮彈,遲滯裝甲師的速度。
第二集團軍司令官席爾瓦一看不對勁,命令裝甲師停止進攻。在接到北麵有高盧援軍趕來的情報後,席爾瓦讓第3裝甲師撤出城區,沿佩皮尼昂東西方向繞行,防援軍進來。
同時,第3步兵師替換裝甲師圍城。
高盧軍二十四集團軍司令官羅伯特沒有及時洞察席爾瓦的計劃,讓兩萬人的103師一頭紮進來。在裝甲師繞到佩皮尼昂北麵的時候,羅伯特才反應過來,然而想撤退已是妄想。
“可以進攻了,在下午五點前解決戰鬥。”
席爾瓦對身後的參謀長下達命令。
參謀長得到命令,馬上電話通知各部隊。
轟轟轟!
佩皮尼昂在伊班牙空軍和炮兵的覆蓋下,一片火海。
麵對這樣的情況,羅伯特給外圍的部隊下達死命令,必須打開缺口。可是,其他師麵對裝甲師和戰機,根本無法前進。
羅伯特不放棄,給司令官吉羅發去電報,請求增援。
這一次,吉羅聽了羅伯特的建議,讓二十二集團軍調集兩個師的兵力,進攻波特博地區,欲圖迫使東線的伊班牙軍迴援。
可是,比利牛斯的通道都被伊班牙軍占領,連安道爾也是伊班牙的領土了,兩個師隻能沿高盧國的邊境公路運動。
在波特博西側,他們遭到伊班牙第二集團軍下轄的輕步師阻擊,寸步難行。恰在這時,波爾多失守的消息傳到圖盧茲,吉羅連忙命令停止進攻,做好撤退準備。
至於佩皮尼昂,吉羅選擇放棄。
羅伯特孤軍奮戰三個小時,在城外陣地全部失守的情況下,選擇投降。羅伯特見到席爾瓦的時候,才明白高盧軍與伊班牙軍的差距。
可以說,在整個戰鬥中,伊班牙的空軍隨時攻擊城區任何一棟建築物,掃除火力點。更要命的是,伊班牙軍的坦克實在太多,有七八百輛,在外圍肆意屠殺他的士兵。
席爾瓦拿下佩皮尼昂,命令第3裝甲師向圖盧茲進發,完成司令部交代的任務。
西線,第1裝甲師在空軍的掩護下抵達波爾多,與空降師勝利會合。
至此,伊班牙軍第一階段的進攻計劃順利達成。
馬德裏。
林奇看完戰報,老懷欣慰。
相比低地戰場,南部的進展十分迅速,當然,這不代表高盧軍弱,而是高盧軍兵力太少,無法用人數抵消伊班牙的武器優勢。
漢斯軍麵對的是幾百萬盟軍,在兩三百公裏的戰線上,每前進一步都有防守,自然速度慢。
就在林奇思考高盧軍統帥部會不會調兵南下增援的時候,見羅德裏格斯來到辦公室,雙手遞上一份情報。
林奇看完,沒有意外。
張伯侖的綏靖政策隨著戰爭擴大而破產,加上伊班牙收複直布羅陀,張伯侖下台是注定的。
邱胖子上台後,鷹國的抵抗將更加強烈。
在解決南部高盧軍後,林奇會讓軍隊緩慢北上。高盧國的兵力潛力已到極限,南部空虛,自然由鷹軍填補。
林奇要吸引更多的鷹軍及其盟友到高盧國本土,實現世紀大餃子的計劃。
另外,林奇給墨索尼發去電報,讓他調海軍前往加利西亞軍港,準備組建聯合艦隊。
在西線戰場,林奇並不想讓羅馬國參與,反正羅馬軍打不過阿爾卑斯山,不用著急參戰。
(找感覺中,晚點看能不能來兩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