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進駐羅安達
魔幻雄心:重返日不落帝國 作者:玖九八一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視野裏,卡多索能看到一百多門105毫米口徑大小的火炮。
這對薩拉查軍來說,太致命了。
卡多索知道,他們隻能等死。他的一個師,僅剩下五千人,新到的兩個師一萬八千人,從人數上,他們都沒什麽優勢。
一個小時後,伊班牙軍密集的火炮砸向薩拉查軍的陣地。
他們遠離了海岸,卻終究逃不過密集的火炮。
臨時指揮所,弗朗哥眉開眼笑。
這樣的火力,打薩拉查軍毫不費勁。北非軍團的裝備相比本土軍差一些,但步槍、機槍、火炮等都是同步的。
過時的裝備,包括繳獲的原葡牙軍的武器,早已送給殖民地的非人聯軍。
他的一個師裝備配備一個炮兵團,24門105毫米野戰炮,比本土軍少一個營。五個師合計120門火炮,相比薩拉查軍來說,火力十足。
轟轟轟。
平原在顫抖!
在炮兵炮擊時,各師的突擊部隊向守軍陣地發起戰術進攻。
北非軍團中,摩烙哥人占大部分,這些人打起仗來不要命,因為,伊班牙給他們豐厚的薪水和陣亡撫恤。
陣亡撫恤除了錢,還有對其家人的特殊照顧,甚至可以獲得國籍。
薩拉查軍的士兵努力抬頭反擊。
突突突。
砰砰砰。
零星的機槍和步槍聲音交雜著。
響起的槍聲,給數公裏上的伊班牙衝鋒士兵造成一定的威脅,不少士兵倒在衝鋒路上。不過,有火炮的壓製,北非軍團的衝鋒依然有保障。
各突擊連連長轉換進攻戰術隊形,讓迫擊炮和重機槍掩護。
北非軍團的進攻戰術十分精湛,各師的突擊隊一頓操作猛如虎,迫擊炮、輕機槍、手榴彈配合使用,打掉抬頭反擊的薩拉查軍士兵,打開缺口。
卡多索等三個師長下達反衝鋒命令,然而,麵對優勢火力和兵力的北非軍團,他們的意誌扛不住那麽久。
在伊班牙一個團突進陣地後,薩拉查軍反衝鋒部隊成片成片向後撤退,沒辦法,輕重機槍和迫擊炮架在戰壕裏,他們根本打不了反擊。
撤退的號角一旦響起,人人驚恐跑起來。
三個師的士兵瘋狂向羅安達奔去。
在半道上,他們遇到增援的最後的兩個師,可是,麵對如此情況,增援的兩個師也被帶崩了,跟隨潰軍撤退。
北麵戰場,弗朗哥命令四個師沿公路追擊,一個師沿海岸追擊,合圍羅安達。不過,弗朗哥讓部隊按常規速度進軍,不能讓薩拉查失去逃跑的希望。
已經卸載完畢的汽車,拉上炮兵跟上。
在羅安達司令部,薩拉查得知前線潰敗,大驚失色。
難受三秒,他下令司令部向東撤退,沿寬紮河走。同時,他留下參謀長,收攏潰兵,向東撤退。
隻有進內陸,他才能安全。
薩拉查軍的逃跑速度很快,等北非軍團進入羅安達城區時,不見一個蹤影。
弗朗哥派一個團假裝追擊,讓薩拉查保持緊張感,選擇繼續東進或南下。
弗朗哥帶著指揮部進駐羅安達城區時,看到驚慌的數萬葡牙人或葡牙裔,正在收拾東西或正在逃離。
弗朗哥讓懂葡牙語的文官張貼告示,告訴這些人,他們不需要逃跑,隻要是葡牙人或葡牙裔,都屬於伊比利亞族,屬於伊班牙國籍。
弗朗哥的舉措,讓慌亂的城區漸漸平複下來。
...
馬德裏,古鐵雷斯又來給林奇報捷。
林奇看著報告,很是滿意。
“弗朗哥經過兩年的磨煉,打仗越來越穩。”
打下羅安達僅僅花了五個小時,作戰前肯定費了不少功夫,再看看報告上的傷亡數字,說明平時的訓練很足。
“是的,陛下。弗朗哥有大將之姿。”古鐵雷斯不否認下屬的潛力。
林奇點頭,雖然弗朗哥的人生軌跡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但在他的推動下,也許成為另一個更好的弗朗哥。
“你下去多多宣傳北非軍團,讓本土的四個軍多努力訓練,以後打得拉胯,無論是誰,我都要問責。”
“到時候,別怪我直接將外籍軍團的軍官空降過來。”
林奇這話有嚇唬的成份。
伊班牙本土陸軍有四個軍,除第一軍外,第二軍、第三軍、第四軍(葡牙人組成)均有禁衛師晉升的軍官,訓練程度不會比北非軍團低。
至於第一軍,則是老班底,放了一些軍方集團的軍官進來,戰鬥力加強不少。
事實證明,隻要軍人一心想著打仗,根本就沒有打不好的仗,就怕腦袋變歪。
“陛下放心,這點臣可以保證。”古鐵雷斯聽到國王懷疑本土軍,馬上拍胸脯保證。
這些部隊都是他親自製定的訓練計劃,他是最知道的。
“好,你去寫嘉獎令吧。”
林奇以國王的名義嘉獎,是讓外籍軍團能增加一點歸屬感,雖然他們是奔著錢來的。
阿拉伯人和柏柏爾人的戰鬥力確實可用,但林奇不敢招募太多,擔心給自己埋下地雷。
在摩烙哥和阿爾及利亞擁有大量的阿拉伯人和柏柏爾人。伊屬摩烙哥和高盧屬摩洛哥人口六百萬,高盧的阿爾及利亞人口六百五十萬。
這麽多人口,一旦擁有訓練有素且具備一定規模的軍隊,那會給北非帶來無盡的戰亂。
...
伊班牙軍隊強勢占領羅安達,讓世界各國為之迷惑,因為收複安哥拉的是伊班牙外籍軍團。這樣的行動,伊班牙不敢動用本土軍隊,讓人不禁想到十年前左右的伊摩戰爭。
伊摩戰爭期間,伊班牙軍隊被摩烙哥北部的起義軍打得落花流水,差點退出北非,若非高盧國緊急救場,將會成為第一個在北非敗走的歐陸國家。
一時間,貶低伊班牙本土陸軍的輿論盛行起來。
伊班牙的新聞機構自然要反擊,於是,輿論戰打起來。
林奇看到動不動就起輿論戰,哭笑不得,但他讓國防部不要管,任由外國看低伊班牙陸軍,這樣才能讓其他國家稍微放心。
不過,有人是真急。
林奇沒想到墨索尼火急火燎地派特助馬裏諾來表態,若伊班牙有需要,羅馬國會派人支援。
林奇感受到羅馬國的誠心,真的要哭死。
老墨是大善人啊。
除了支援的承諾,馬裏諾還帶著另一個任務,那便是和采購伊班牙的坦克發動機。
在內戰結束後,林奇賣給羅馬國一輛坦克。
據馬裏諾介紹,這兩年來,羅馬國嚐試仿製,但效果不佳。
當時林奇沒有技術人才和設計資料,自然無法給羅馬國。
在去年上半年,林奇將人才兌換出來,三號坦克的仿製速度加快,發動機也造出來了。
考慮到墨索尼過去對伊班牙的支持,林奇自然賣給他,何況,設計團隊正在研發新的坦克。
最終,林奇以一萬米元的低價賣發動機,償還兩年前的兩千萬米元貸款。
當初,林奇也是以四萬米元的低價賣給羅馬國坦克。
林奇的真誠,讓馬裏諾十分感激。
馬裏諾離開後,外交部來報,說是鷹國外交大臣西蒙遞交拜訪函,想拜訪林奇。
鷹國佬無利不起早,林奇想看看來幹嘛。
這對薩拉查軍來說,太致命了。
卡多索知道,他們隻能等死。他的一個師,僅剩下五千人,新到的兩個師一萬八千人,從人數上,他們都沒什麽優勢。
一個小時後,伊班牙軍密集的火炮砸向薩拉查軍的陣地。
他們遠離了海岸,卻終究逃不過密集的火炮。
臨時指揮所,弗朗哥眉開眼笑。
這樣的火力,打薩拉查軍毫不費勁。北非軍團的裝備相比本土軍差一些,但步槍、機槍、火炮等都是同步的。
過時的裝備,包括繳獲的原葡牙軍的武器,早已送給殖民地的非人聯軍。
他的一個師裝備配備一個炮兵團,24門105毫米野戰炮,比本土軍少一個營。五個師合計120門火炮,相比薩拉查軍來說,火力十足。
轟轟轟。
平原在顫抖!
在炮兵炮擊時,各師的突擊部隊向守軍陣地發起戰術進攻。
北非軍團中,摩烙哥人占大部分,這些人打起仗來不要命,因為,伊班牙給他們豐厚的薪水和陣亡撫恤。
陣亡撫恤除了錢,還有對其家人的特殊照顧,甚至可以獲得國籍。
薩拉查軍的士兵努力抬頭反擊。
突突突。
砰砰砰。
零星的機槍和步槍聲音交雜著。
響起的槍聲,給數公裏上的伊班牙衝鋒士兵造成一定的威脅,不少士兵倒在衝鋒路上。不過,有火炮的壓製,北非軍團的衝鋒依然有保障。
各突擊連連長轉換進攻戰術隊形,讓迫擊炮和重機槍掩護。
北非軍團的進攻戰術十分精湛,各師的突擊隊一頓操作猛如虎,迫擊炮、輕機槍、手榴彈配合使用,打掉抬頭反擊的薩拉查軍士兵,打開缺口。
卡多索等三個師長下達反衝鋒命令,然而,麵對優勢火力和兵力的北非軍團,他們的意誌扛不住那麽久。
在伊班牙一個團突進陣地後,薩拉查軍反衝鋒部隊成片成片向後撤退,沒辦法,輕重機槍和迫擊炮架在戰壕裏,他們根本打不了反擊。
撤退的號角一旦響起,人人驚恐跑起來。
三個師的士兵瘋狂向羅安達奔去。
在半道上,他們遇到增援的最後的兩個師,可是,麵對如此情況,增援的兩個師也被帶崩了,跟隨潰軍撤退。
北麵戰場,弗朗哥命令四個師沿公路追擊,一個師沿海岸追擊,合圍羅安達。不過,弗朗哥讓部隊按常規速度進軍,不能讓薩拉查失去逃跑的希望。
已經卸載完畢的汽車,拉上炮兵跟上。
在羅安達司令部,薩拉查得知前線潰敗,大驚失色。
難受三秒,他下令司令部向東撤退,沿寬紮河走。同時,他留下參謀長,收攏潰兵,向東撤退。
隻有進內陸,他才能安全。
薩拉查軍的逃跑速度很快,等北非軍團進入羅安達城區時,不見一個蹤影。
弗朗哥派一個團假裝追擊,讓薩拉查保持緊張感,選擇繼續東進或南下。
弗朗哥帶著指揮部進駐羅安達城區時,看到驚慌的數萬葡牙人或葡牙裔,正在收拾東西或正在逃離。
弗朗哥讓懂葡牙語的文官張貼告示,告訴這些人,他們不需要逃跑,隻要是葡牙人或葡牙裔,都屬於伊比利亞族,屬於伊班牙國籍。
弗朗哥的舉措,讓慌亂的城區漸漸平複下來。
...
馬德裏,古鐵雷斯又來給林奇報捷。
林奇看著報告,很是滿意。
“弗朗哥經過兩年的磨煉,打仗越來越穩。”
打下羅安達僅僅花了五個小時,作戰前肯定費了不少功夫,再看看報告上的傷亡數字,說明平時的訓練很足。
“是的,陛下。弗朗哥有大將之姿。”古鐵雷斯不否認下屬的潛力。
林奇點頭,雖然弗朗哥的人生軌跡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但在他的推動下,也許成為另一個更好的弗朗哥。
“你下去多多宣傳北非軍團,讓本土的四個軍多努力訓練,以後打得拉胯,無論是誰,我都要問責。”
“到時候,別怪我直接將外籍軍團的軍官空降過來。”
林奇這話有嚇唬的成份。
伊班牙本土陸軍有四個軍,除第一軍外,第二軍、第三軍、第四軍(葡牙人組成)均有禁衛師晉升的軍官,訓練程度不會比北非軍團低。
至於第一軍,則是老班底,放了一些軍方集團的軍官進來,戰鬥力加強不少。
事實證明,隻要軍人一心想著打仗,根本就沒有打不好的仗,就怕腦袋變歪。
“陛下放心,這點臣可以保證。”古鐵雷斯聽到國王懷疑本土軍,馬上拍胸脯保證。
這些部隊都是他親自製定的訓練計劃,他是最知道的。
“好,你去寫嘉獎令吧。”
林奇以國王的名義嘉獎,是讓外籍軍團能增加一點歸屬感,雖然他們是奔著錢來的。
阿拉伯人和柏柏爾人的戰鬥力確實可用,但林奇不敢招募太多,擔心給自己埋下地雷。
在摩烙哥和阿爾及利亞擁有大量的阿拉伯人和柏柏爾人。伊屬摩烙哥和高盧屬摩洛哥人口六百萬,高盧的阿爾及利亞人口六百五十萬。
這麽多人口,一旦擁有訓練有素且具備一定規模的軍隊,那會給北非帶來無盡的戰亂。
...
伊班牙軍隊強勢占領羅安達,讓世界各國為之迷惑,因為收複安哥拉的是伊班牙外籍軍團。這樣的行動,伊班牙不敢動用本土軍隊,讓人不禁想到十年前左右的伊摩戰爭。
伊摩戰爭期間,伊班牙軍隊被摩烙哥北部的起義軍打得落花流水,差點退出北非,若非高盧國緊急救場,將會成為第一個在北非敗走的歐陸國家。
一時間,貶低伊班牙本土陸軍的輿論盛行起來。
伊班牙的新聞機構自然要反擊,於是,輿論戰打起來。
林奇看到動不動就起輿論戰,哭笑不得,但他讓國防部不要管,任由外國看低伊班牙陸軍,這樣才能讓其他國家稍微放心。
不過,有人是真急。
林奇沒想到墨索尼火急火燎地派特助馬裏諾來表態,若伊班牙有需要,羅馬國會派人支援。
林奇感受到羅馬國的誠心,真的要哭死。
老墨是大善人啊。
除了支援的承諾,馬裏諾還帶著另一個任務,那便是和采購伊班牙的坦克發動機。
在內戰結束後,林奇賣給羅馬國一輛坦克。
據馬裏諾介紹,這兩年來,羅馬國嚐試仿製,但效果不佳。
當時林奇沒有技術人才和設計資料,自然無法給羅馬國。
在去年上半年,林奇將人才兌換出來,三號坦克的仿製速度加快,發動機也造出來了。
考慮到墨索尼過去對伊班牙的支持,林奇自然賣給他,何況,設計團隊正在研發新的坦克。
最終,林奇以一萬米元的低價賣發動機,償還兩年前的兩千萬米元貸款。
當初,林奇也是以四萬米元的低價賣給羅馬國坦克。
林奇的真誠,讓馬裏諾十分感激。
馬裏諾離開後,外交部來報,說是鷹國外交大臣西蒙遞交拜訪函,想拜訪林奇。
鷹國佬無利不起早,林奇想看看來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