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初識柳成洲


    “李記,大夏第一碗!這家店的名字有點意思。”


    李家五人正準備開始商量該如何應對時,突然聽到店門口有人操著一口外鄉人口音說話,抬頭一看,見是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男人,後麵跟了兩個仆人裝束的年輕人。


    隻見那中年男人轉過頭對兩個年輕人說:“你們倆都走了半天了,走累了沒有?要不我們就在這家店裏麵歇歇腳,吃點東西?”


    兩個年輕人人笑著說:“老爺都還沒說累,我們又怎麽可能嫌累,全憑老爺安排的。”


    於是,那中年男人就帶著兩個手下走進了小店。一家幾人雖然都帶著心事,但是,既然開店就萬萬沒有把客人向外趕的道理,李昊天隻得上前招唿,其他幾人都陪著陳淑真迴到了裏屋。


    進門之後,那中年男人問李昊天:“你就是這家店的老板嗎?這麽年輕!請問,你的門口招牌上寫的‘大夏第一碗’是個什麽意思?”


    李昊天解釋道:“這大夏第一碗是我們家研究出的一種美食,僅此一家,別無分號,所以就叫做大夏第一碗。”


    旁邊一名下人忍不住了,開口說道:“哼!這年紀不大口氣倒不小,咱們陪著老爺走南闖北也這麽多年了,還沒見到過哪家店鋪敢這麽大口氣吹牛皮的。”


    那中年人責備他道:“二柳,我和你說過多少次了,我們不要輕易的憑著主觀臆斷就給別人下結論,要以事實來說話。你都沒有吃過人家老板的東西,你怎麽就知道人家在吹牛?”


    隨後轉過頭,溫言對李昊天說:“我這個手下言談舉止有點粗魯,是我平時管教無方,還請小老板你莫要怪罪。麻煩給我們來三份這個大夏第一碗可好?”


    “這位客官,我們家的大夏第一碗其實不是一樣小吃,而是包含了兩樣小吃,一樣叫做涼粉,一樣叫做肴肉。不知道客官是想要點哪種?點幾份?”


    “涼粉和肴肉?看這名字倒似乎是一葷一素,那就給我們每人兩樣各來一碗。”


    好在還剩下幾份套餐,李昊天給三人各自端上來一份。既然店裏還有客人,就就必須要有一個人留下來照應,所以李昊天說了聲“客官慢用”後就坐在旁邊發呆。


    中年男人剛嚐了第一口涼粉,眼中就露出滿意的神色,再嚐一塊肴肉之後,眼中滿意的神色就更加濃烈了,旁邊兩名仆人吃過之後也連連稱讚。


    之前那個叫二柳的仆人說道:“老爺,真沒想到在這麽個小小店中,竟然還真的能嚐到美味。”


    那老爺調侃他道:“剛剛是誰才說人家吹牛皮?這麽快就服氣了。我早就告訴過你了吧,不可輕易以貌取人取物。”


    那二柳也是個知錯就改的爽直性子,突然就放下了手中的碗,走到李昊天麵前,雙手作揖猛地拜了下去:“小老板,對不住了,剛剛是我胡說八道,我特來向你賠罪。”


    李昊天正在坐著發呆,壓根兒就沒仔細聽他們在說什麽,那二柳猛然過來給他行禮,倒把他嚇了一大跳。等到聽清楚二柳說的話,李昊天連忙擺手說:“客人,您言重了,這招牌確實容易引起別人誤會,倒不能怪客人您。其實我本意倒並不是在吹噓我們家的東西有多好,而是是因為這涼粉和肴肉是我家獨創的做法,別處沒有,算得上是大夏朝獨一份的,所以我才用了這麽個招牌。”


    那老爺點點頭:“原來如此,我走南闖北這麽多年,倒確實是第一次吃到這兩樣東西,也當得起這大夏第一碗的名頭。隻不知小老板這兩樣東西是怎麽做的,能否告知?”


    剛說完,那二柳就笑話他:“老爺,你的老毛病又犯了,吃到個好吃的就想問人家做法。人家老板都說了,這是家傳獨創的配方,又哪裏能夠輕易告訴別人。”


    “瞧我這記性,又給忘了。”那老爺一拍腦袋,連忙對李昊天歉意的說,“小兄弟,對不住了。喜歡品嚐天下美食是我平生一大愛好,每次吃到一樣美食,我就想盡力學會它的做法,這樣才能隨時吃到,為這沒少花精力。”


    李昊天見這一主兩仆都是雍容大度、熱情開朗的人,不像普通的行商之人,他也一時興起,暫時拋開煩心事,和這三人互相通過姓名之後交談起來。


    原來這三人,領頭的老爺叫做柳成洲,其他兩個下人叫做柳為公和柳為義,那老爺習慣性稱他們大柳、二柳,雖然名為嚇人,但也並不把他們當下人看待。


    三人都不是本地人,原本在外地做著營生。前幾天剛從外地趕過來,這兩天正在城中到處查看本地的經濟和民生情況,為自己的營生做準備。


    交談中,柳成洲問李昊天有關於鬆縣的風土人情、社會經濟,等等一些情況,李昊天都一一道來,還加上了許多自己的見解。由於李昊天的思想,主要還是穿越前的那個世界的思想,因此,對於很多事情的看法與當下的人有所不同,能夠跳出那個時代的局限性來看問題,往往能夠一針見血的指出其中最核心的東西。許多觀點和見解,就連柳成洲這樣見慣了世麵的人都連連讚歎。


    交談中,柳成洲突然拋出一個問題:“李兄弟,在你看來,這促進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麽?”


    這問題已經超出了一般商人所需要了解的東西,不過李昊天也沒有多想,隻是覺得這柳成洲是一個比較具有遠見卓識的、不一般的商人。


    “我覺得,這個問題麵向一個國家和國家中的一個地區,答案有所不同。不過總的來說,可以把促進經濟發展的各種因素歸納為天時、地利、人和三項。三者關係上來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著名觀點。反正在這個平行世界中,原本的孟子孔子等一眾人物都不存在,雖然在文化發展上也產生了相似的學說,但名人名言就各有說法了。因此,李昊天剽竊起古人的觀點來也是得心應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諸天萬佛金身重塑係統穿越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陵北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陵北陌並收藏帶著諸天萬佛金身重塑係統穿越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