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屠鋒知道,這場大戰即將到來。
他早就在洛陽種下了兩顆種子,如今,這兩顆種子都已經生根發芽。
這兩個種子,正急速的生長,用不了多久,種子就會長成參天大樹,將洛陽天空徹底遮蓋。
等到四方的鳥兒,忍不住飛到樹幹上做窩的時候,就是他申屠鋒收網之時。
天羅地網已經布下,就等四方鳥兒飛來。
申屠鋒要一次性,將所有鳥兒都一網打盡,絕不會飛出去一隻!
將冀州的政務通通交給荀攸後,又命張合帶領兩萬輕甲騎兵,鎮守鄴城。
隨後,申屠鋒便帶領著申屠鈞,還有暴君,以及趙雲張飛等人,迴到了並州晉陽。
閻柔並沒有跟隨申屠鋒一起迴到並州,他帶兵前往落日城。
鎮守萬裏草原的同時,閻柔還負責招募草原勇士,並訓練騎兵。
申屠騎兵,之所以有源源不斷的兵源補充,就是因為閻柔。
落日城,已經成為了申屠族的軍隊培養基地。
而申屠城,還有永春城,以及遼城,就是申屠軍的武器和盔甲打造基地。
此時,遼城和申屠城的武器倉庫中,盔甲和武器已經堆積如山。
隻要申屠鋒一聲令下,鎧甲和武器就會被運送至落日城。
除此之外,永春城還有船隻建造作坊,因為建造船隻的木材,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塗油和晾曬。
早在多年以前,申屠鋒便著手準備了,還招募到不少會建造船隻的工匠。
這些工匠,大多來自大漢的南部州郡。
這些造船工匠,已經教會了不止一批徒弟。
論申屠族的造船工藝,已經超過了大漢水軍。
鐵匠作坊,也為船隻裝上了最新型的遠距離投擲武器。
水軍士兵,也訓練了好幾年,就差在水麵作戰的經驗。
對此,申屠鋒並不著急,因為他申屠水軍,不需要在水麵的作戰經驗!
初戰便是決戰!
……
洛陽皇宮,天子的書房內。
劉辯正端坐在書房的桌案上,靜靜的看著麵前之人。
坐在劉辯麵前的,正是胖了不止一圈的董卓。
從劉辯看到董卓的第一眼,劉辯就對董卓格外的親切,董卓給他的感覺,就像至親之人一般。
這也是為何劉辯如此信任董卓的原因。
劉辯對董卓,可謂是言聽計從,就算董卓說血是黑色的,劉辯都會相信。
同時,董卓對劉辯也十分愛護,他心中沒有半點想要傷害劉辯的意願。
他之所以在洛陽和關中,造成那麽多的殺戮。
就是因為他仇恨士族,仇視那些道貌岸然,內心卻無比肮髒陰暗的家夥。
“卓父,你真的要殺光天下士族?士族之中,也有許多賢德忠義之士,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全部殺光吧?”
在沒有外人在的時候,劉辯就稱唿董卓為卓父。
在劉辯的眼裏,董卓就像他父親一樣!
不對,是董卓對他劉辯,比劉宏對他還要好!
聽了劉辯的話後,董卓突然笑出了聲。
他沒有正麵迴答劉辯,而是對其反問道。
“辯兒,今日的大漢,可還有救?”
劉辯聞言,心情頓時變得有些失落,雖然心裏不願承認,可劉辯還是對著董卓搖了搖頭。
“大漢已經無救,就算某董卓拚上這條老命,大漢也無救!除非天下士族,天下官員,全部忠心朝廷,沒有二心,大漢才可能有救,但成功的機會,還隻有五成!”
說到此處,董卓突然苦笑一聲,開口說道。
“辯兒,你沒見識過申屠騎兵的強大!申屠騎兵的強大,令人絕望!西涼鐵騎,麵對申屠騎兵,就像一群沒長大的孩童一般!”
說到此處,董卓轉過身,麵向劉辯,一臉認真的說道。
“當日,申屠鋒之所以會退出洛陽,並不是因為他懼怕朝廷三十萬大軍,而是他還沒有準備好!如果申屠鋒想要覆滅朝廷三十萬聯軍,他在占領洛陽後,會第一時間召集草原騎兵!如果洛陽有十萬鐵騎,朝廷聯軍焉有命在?”
劉辯聞言,神情低落的搖了搖頭。
雖然他沒有帶兵打過仗,可劉辯也知道,三十萬步兵正麵對戰,不可能是十萬申屠精騎的對手。
當日,申屠鋒殺害他的父親,逼死自己的弟弟,自己母親也因申屠鋒而死。
可不知為何,劉辯對申屠鋒,根本就恨不起來。
反之,他還莫名的崇拜申屠鋒,有一種想要跟在申屠鋒身後,尋求申屠鋒保護的感覺。
這種感覺,劉辯一直將其壓在心裏,不敢表露出來。
自己的卓父,話裏話外,也都是對申屠鋒的尊崇。
“卓父,父皇他……他是不是真的該死?天下人,是不是都痛恨父皇?”
董卓聞言一愣,可很快,董卓就反應了過來。
董卓隻是微微一笑,並沒有開口說些什麽。
雖然董卓沒有說話,可劉辯已經得到了答案。
見劉辯心情愈發的低落,董卓將身體靠近劉辯,對其說道。
“大漢破敗至此,還有你的父皇的死,都因為那些該死的士族!就是那群該死的士族,掏空了大漢的根基!”
說到此處,董卓眼中恨意閃爍,語氣也加重不少。
“不止如此,官員之間還相互爭名奪利,拉幫結拜,排除異己,架空朝廷,還奴役百姓!使得民間積怨越來越深,你父皇也無力迴天,這才放棄希望,變得愈發頹廢!”
劉辯聞言,眼睛怔怔的盯著董卓,一縷恨意,悄然在劉辯的眼中滋生。
董卓見狀,並沒有停下話語,而是繼續開口說道。
“正因為如此,申屠鋒才會占領冀州後,下令屠殺士族!世人皆罵申屠鋒為屠夫,殊不知,真正愚蠢的正是世人!士族,才是天下禍亂的根源,一日不除,天下便無寧日!”
說罷,董卓緩緩站起身,向著書房之外走去,邊走邊說道。
“朝中大臣,還有漢室宗親,滿口仁義,句句不離忠心,不過是權勢作怪罷了!他們得到想要的權力後,都會將忠義拋在腦後!誰會在乎你劉辯是生是死?!你要恨的,不是申屠鋒,而是那群披著華麗皮囊的畜牲!”
說完,董卓便推門而出,隻剩下劉辯一人,獨自坐在書房中。
……
他早就在洛陽種下了兩顆種子,如今,這兩顆種子都已經生根發芽。
這兩個種子,正急速的生長,用不了多久,種子就會長成參天大樹,將洛陽天空徹底遮蓋。
等到四方的鳥兒,忍不住飛到樹幹上做窩的時候,就是他申屠鋒收網之時。
天羅地網已經布下,就等四方鳥兒飛來。
申屠鋒要一次性,將所有鳥兒都一網打盡,絕不會飛出去一隻!
將冀州的政務通通交給荀攸後,又命張合帶領兩萬輕甲騎兵,鎮守鄴城。
隨後,申屠鋒便帶領著申屠鈞,還有暴君,以及趙雲張飛等人,迴到了並州晉陽。
閻柔並沒有跟隨申屠鋒一起迴到並州,他帶兵前往落日城。
鎮守萬裏草原的同時,閻柔還負責招募草原勇士,並訓練騎兵。
申屠騎兵,之所以有源源不斷的兵源補充,就是因為閻柔。
落日城,已經成為了申屠族的軍隊培養基地。
而申屠城,還有永春城,以及遼城,就是申屠軍的武器和盔甲打造基地。
此時,遼城和申屠城的武器倉庫中,盔甲和武器已經堆積如山。
隻要申屠鋒一聲令下,鎧甲和武器就會被運送至落日城。
除此之外,永春城還有船隻建造作坊,因為建造船隻的木材,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塗油和晾曬。
早在多年以前,申屠鋒便著手準備了,還招募到不少會建造船隻的工匠。
這些工匠,大多來自大漢的南部州郡。
這些造船工匠,已經教會了不止一批徒弟。
論申屠族的造船工藝,已經超過了大漢水軍。
鐵匠作坊,也為船隻裝上了最新型的遠距離投擲武器。
水軍士兵,也訓練了好幾年,就差在水麵作戰的經驗。
對此,申屠鋒並不著急,因為他申屠水軍,不需要在水麵的作戰經驗!
初戰便是決戰!
……
洛陽皇宮,天子的書房內。
劉辯正端坐在書房的桌案上,靜靜的看著麵前之人。
坐在劉辯麵前的,正是胖了不止一圈的董卓。
從劉辯看到董卓的第一眼,劉辯就對董卓格外的親切,董卓給他的感覺,就像至親之人一般。
這也是為何劉辯如此信任董卓的原因。
劉辯對董卓,可謂是言聽計從,就算董卓說血是黑色的,劉辯都會相信。
同時,董卓對劉辯也十分愛護,他心中沒有半點想要傷害劉辯的意願。
他之所以在洛陽和關中,造成那麽多的殺戮。
就是因為他仇恨士族,仇視那些道貌岸然,內心卻無比肮髒陰暗的家夥。
“卓父,你真的要殺光天下士族?士族之中,也有許多賢德忠義之士,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全部殺光吧?”
在沒有外人在的時候,劉辯就稱唿董卓為卓父。
在劉辯的眼裏,董卓就像他父親一樣!
不對,是董卓對他劉辯,比劉宏對他還要好!
聽了劉辯的話後,董卓突然笑出了聲。
他沒有正麵迴答劉辯,而是對其反問道。
“辯兒,今日的大漢,可還有救?”
劉辯聞言,心情頓時變得有些失落,雖然心裏不願承認,可劉辯還是對著董卓搖了搖頭。
“大漢已經無救,就算某董卓拚上這條老命,大漢也無救!除非天下士族,天下官員,全部忠心朝廷,沒有二心,大漢才可能有救,但成功的機會,還隻有五成!”
說到此處,董卓突然苦笑一聲,開口說道。
“辯兒,你沒見識過申屠騎兵的強大!申屠騎兵的強大,令人絕望!西涼鐵騎,麵對申屠騎兵,就像一群沒長大的孩童一般!”
說到此處,董卓轉過身,麵向劉辯,一臉認真的說道。
“當日,申屠鋒之所以會退出洛陽,並不是因為他懼怕朝廷三十萬大軍,而是他還沒有準備好!如果申屠鋒想要覆滅朝廷三十萬聯軍,他在占領洛陽後,會第一時間召集草原騎兵!如果洛陽有十萬鐵騎,朝廷聯軍焉有命在?”
劉辯聞言,神情低落的搖了搖頭。
雖然他沒有帶兵打過仗,可劉辯也知道,三十萬步兵正麵對戰,不可能是十萬申屠精騎的對手。
當日,申屠鋒殺害他的父親,逼死自己的弟弟,自己母親也因申屠鋒而死。
可不知為何,劉辯對申屠鋒,根本就恨不起來。
反之,他還莫名的崇拜申屠鋒,有一種想要跟在申屠鋒身後,尋求申屠鋒保護的感覺。
這種感覺,劉辯一直將其壓在心裏,不敢表露出來。
自己的卓父,話裏話外,也都是對申屠鋒的尊崇。
“卓父,父皇他……他是不是真的該死?天下人,是不是都痛恨父皇?”
董卓聞言一愣,可很快,董卓就反應了過來。
董卓隻是微微一笑,並沒有開口說些什麽。
雖然董卓沒有說話,可劉辯已經得到了答案。
見劉辯心情愈發的低落,董卓將身體靠近劉辯,對其說道。
“大漢破敗至此,還有你的父皇的死,都因為那些該死的士族!就是那群該死的士族,掏空了大漢的根基!”
說到此處,董卓眼中恨意閃爍,語氣也加重不少。
“不止如此,官員之間還相互爭名奪利,拉幫結拜,排除異己,架空朝廷,還奴役百姓!使得民間積怨越來越深,你父皇也無力迴天,這才放棄希望,變得愈發頹廢!”
劉辯聞言,眼睛怔怔的盯著董卓,一縷恨意,悄然在劉辯的眼中滋生。
董卓見狀,並沒有停下話語,而是繼續開口說道。
“正因為如此,申屠鋒才會占領冀州後,下令屠殺士族!世人皆罵申屠鋒為屠夫,殊不知,真正愚蠢的正是世人!士族,才是天下禍亂的根源,一日不除,天下便無寧日!”
說罷,董卓緩緩站起身,向著書房之外走去,邊走邊說道。
“朝中大臣,還有漢室宗親,滿口仁義,句句不離忠心,不過是權勢作怪罷了!他們得到想要的權力後,都會將忠義拋在腦後!誰會在乎你劉辯是生是死?!你要恨的,不是申屠鋒,而是那群披著華麗皮囊的畜牲!”
說完,董卓便推門而出,隻剩下劉辯一人,獨自坐在書房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