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大明竟然在本帥眼皮子底下崛起


    隻是匈奴一直和大秦是世仇,贏政上台後,派遣白起、蒙恬兩位在大漠長驅直入。


    殺得匈奴人哭爹喊娘。


    而大周和突厥人卻打成平手,雙方國力的差距一目了然。


    這說明大周軍不如秦軍強大,這也是事實。


    秦銳士可是九州出名的強軍,更是號稱九州第一軍。


    什麽北涼大雪龍騎,遇到大秦銳士,隻怕立即就跪。


    隻能在三不管地帶吹吹牛逼,耍耍威風即可。


    “陛下,大明自從朱由校上位以來,勵精圖治,國力很強。”


    “我大周每年從大明進口的各類民生物資和修煉丹藥。”


    “已經占據我大周稅賦的三分之二。”


    “其天人境丹藥都已納入常規出口貿易名單之中。”


    武則天聞言,冷哼一聲,“倘非大周受製於大秦,大明早被朕給滅了。”


    其實這是氣話,目前大明擋在東海前麵.並且建立起了抵抗異世界入侵的防禦陣地。


    對大周而言,是非常有利的。


    大周有更多的時間解決突厥人的外患。


    唯有解決突厥人,大周才能穩坐釣魚台。


    大秦就是兩線開戰,仍舊連戰連捷。


    把周邊所有敵人都打得潰不成軍。


    “是啊,明皇這是狐假虎威,裝腔作勢。”


    “但願大明能擋住異世界初步入侵,為我大周更多時間解決北疆外患。”


    上官婉兒已經沒有小覷大明的心。


    通過大明出手的丹藥,就知道大明的發展已僅次於大周,或與大周不相上下。


    通過袁天罡這位善於推演的不良帥的態度變化,便能看出大明是真的強起來了.


    袁天罡現在是最鬱悶的一個。


    自詡大周第一聰明人,第一強者的袁天罡,可謂是痛苦得很。。


    委實未料曾經推演出的結果,竟然是反的。


    該獲勝的帝國已經滅了,該滅了的帝國卻活得好好的。


    後金本來是滅明的天選,現在被推演的結果反過來打臉。


    看不起這些靈氣稀薄的蠻荒區,如今卻出現一個傲然獨立的大明。


    他親自去了大明考察,迴來後再也沒有放出任何狂妄的話。


    甚至連他時常口邊常提的大明必滅論都已成為過去。


    武則天就是根據他的判斷而做出的選擇,最後結果是被朱由校反打臉。


    他也是一個要臉的人。


    要是沒有這張臉,他也不會擔任大周不良帥和大周國師。


    雖然女帝沒有對他做出任何處罰,也沒有表現出任何不滿。


    但是不良帥袁天罡心裏就是不舒服。


    好基友李淳風,在大隋滅亡之後,直接轉道大周。


    目前李淳風擔任監天司司主,與他一起共事大周。


    私底下常討論大明的事,都得出一個結果,大明是個異數。


    其反常超過大秦。


    所有演算天機的武者,無不在說大秦才是統一九州的國家。


    更是反抗世家的第一帝國。


    大周隻要保持低調,避開世家和大秦的波及,便能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至於異世界入侵的事,實則這是隱世家族的事。


    自古以來,除了三皇五帝外,一直是隱世家族在解決異世界的入侵。


    這關乎九州所有人的利益,便是隱世家族也不能例外。


    不過,這一次大明和大秦都站在世家對立麵。


    不再成為隱世家族的傀儡,要做真正的帝王,九州人族的人皇。


    這個性質便很嚴重,會遭到隱世家族的全力打擊。


    乃至整個家族都有可能遭到毀滅打擊,乃至滅族的危機。


    李淳風歎道:“大周目前反而處於劣勢了。”


    “大意了。”


    袁天罡苦笑道:“當年就該聽取你的意見,應該及時調查大明實況。”


    “這是本帥犯下的最大的錯誤。”


    “誰能想到大明能在短短百年間發展起來,不符合曆史規律啊 ……”


    李淳風道:“本想扶持隋州李氏,成為隋州之主, 建立全新的大唐。”


    “可惜我倆計計劃徹底失敗。”


    建立大唐,是唐州和隋州道門主要目的,扶持隋州李氏成為下一個王朝之主。


    同時又能把道門推出來,成為大唐國教。


    這個計劃卻半道崩殂了。


    被朱由校輕易解決,乃至楊廣都心甘情願地把隋州相贈。


    直接抹殺隋州世家立足隋州的名義,徹底斷了世家在隨州的根。


    朱由校對世家和文官集團的狠辣,顛覆了兩人的三觀。


    原以為朱由校這樣做,是在自掘墳墓。


    豈料大明卻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發展,在強大。


    他們估計的千年時間,人家卻用百年便已達到。


    所謂的天機演算,都成了世人口中的笑柄。


    “現在大明卻成了局外人,觀望九州烽火。”


    “這就是氣運帶來的好處。”


    “誰能想到朱由校卻以底層賤民為核心,建立大明全新的國運。”


    “徹底打破世家、貴族和文士統治體係,武者更是全麵普及,已無任何特權。”


    袁天罡和李淳風兩人的聯手做出的推演結果,竟然是錯的。


    這對兩人的打擊很大。


    “我們那位傳承者劉伯溫,卻堅定地選擇了大明。”


    “這小子更是個聰明人啊。”


    李淳風道:“劉伯溫的選擇是對的。”


    “審時度勢,在意識到自己推演出錯後,立即改正,艦著臉做了大明的國師。”


    兩人心裏現在更願意做大明的臣子。


    別人不知道大明的情況,他們可是了解得很。


    在大明隱藏起來的大佬太多了,都喜歡做賞金獵人。


    他們就潛伏大明,做過幾個月的賞金獵人。


    可以感受到大明對武者的重視。


    並非外界說的那麽不友好,相反,人人都成了武者。


    所謂的等級歧視也就沒了。


    武者在大明已經常態化,人人都修煉,想要在大明為所欲為太難了。


    賞金獵人就是專門清理其他外來武者在大明的破壞工作。


    隻要外來武者敢在大明為所欲為,結果便是大明集合所有力量進行圍剿和殲滅。


    沒有一個武者可以活著離開大明。


    要是在大明做生意,大明歡迎,在大明作惡和犯罪,其處罰非常恐怖。


    大秦,他們也去過,並且還知道大秦內部問題眾多,隻是沒有全麵爆發。


    不過在解決了百家問題之後,大秦的世族問題,贏政已經著手解決。


    進度很快,目前已經清理了三分之二。


    這是了不起的成就。


    可以說,隻要帝國勝利了,統一了九州。


    那最有可能的隻有兩個, 一個是大秦,另外一個便是大明。


    尤其大明,可能性更高。


    “ 最可恨的是,劉伯溫這小子竟然對我等隱瞞。”


    袁天罡說到這裏就來氣。


    雖然他們沒有真正地收了劉伯溫做弟子,但劉伯溫得到他們的傳承。


    這是兩人當年遊曆九州而故意留下的傳承給有緣人。


    豈料這個小子,得到了他們的傳承,卻沒有把他們當做可以信任的人。


    想想心裏就不是滋味。


    李淳風不由笑了起來,“大明可是有著嚴格的保密條例。”


    “能說的,我們都能查到,不能說的,他也不敢啊……….”


    “朱由校不是其他皇帝,在保密意識方麵非常嚴格。”


    “我們要是逼著這小子說了,後果就是死。”


    “不要覺得這小子在明皇心目中地位很高,實際上也就那樣。”


    袁天罡搖了搖頭,“我不過是說說罷了。”


    “在大明必須守大明的規矩,這是我等之人的原則。”


    他們都是一群善於趨吉避兇的一類武者。


    從來不做危險的事情。


    劉伯溫這樣做,顯然是得到了他們的真傳。


    從不在意那些壇壇罐罐,該丟的時候毫不猶豫地丟了去。


    如果是百年前就選擇大明,那他們現在的修為極有可能還能更進一步。


    可惜當年他們過於自負,覺得大明就是個短暫的輝煌,其後便如曇花一現一般消失。


    如今他們卻不敢這樣判斷,相反,更加看重大明。


    在宮裏,不過是演戲給女帝看的。


    否則自己的人設就要倒塌了.


    朱由校對待這類人,從來都是無視。


    所謂的忠貞不渝,那都是在扯淡。


    劉伯溫就是最好的例子。


    如果他自身都無法脫身,絕對會迴來舔。


    事實就是這樣殘酷,世人眼中無權無欲都是裝出來的。


    他們要是不在意,何必迴來吃迴頭草?


    大明都日落西山,在危急時刻,不見他們出來救國救世。


    在大明蓬勃發展,國運蒸蒸日上的時候迴來了。


    沒有好處,這些聰明人,尤其懂得明哲保身之人,更懂得取舍。


    人家玩的都是利益最大化,而不是你所謂的淡泊名利。


    現在的李淳風和袁天罡實際上,與劉伯溫真的沒有任何分別。


    不過是劉伯溫一直躲在大明觀望,見大明好了,便出來蹭一波熱度,為自己撈取好處。


    李淳風和袁天罡選擇扶持李氏和女帝,所以都沒有重點放在大明上。


    並非兩位善於推演和算計的人不如劉伯溫。


    至少在自保方麵三人都是一個鳥樣。


    沒有誰比誰的品格高。


    如今女帝還覺得自己治國之術得到這些人的認可,實則這些人已經開始準備下一家投資了。


    要是女帝知道兩位國師都打算改換門庭,女帝可能要被活活氣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大明:帝王的雕刻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酸菜魚111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酸菜魚1111並收藏重生大明:帝王的雕刻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