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當年雖然退出中原,退出大明現在有的疆域。


    但是人家退出中原,卻又能把金國和遼國按在地上錘。


    要不是大明和大宋給兩國撐腰,隻怕兩國當年就已滅國。


    時移世易,現在的格局再一次出現當年的境況。


    大明又從搖搖欲墜中強起來,大宋的強者仍舊是最多的一個國家。


    大元同樣處心積慮地謀劃荒州和金州的統一 ,進而拿下明州和宋州。


    以此作為跳板,統一九州。


    大元從來都沒有喪失統一九州的雄心, 一直都在努力。


    \"這次三國貿易協商,將由顧愛卿領銜,畢愛卿和王愛卿配合。”


    “事兒成了,達到我們事先預定目標,那我們的各種計劃都能提前一步完成。”


    “所以,三位愛卿能不能再提前完成大明各類規劃,就看你們的努力。”


    王陽明興奮道:“陛下,臣一定竭盡全力完成此事。”


    在教育上,王陽明比誰都更在意,他這輩子最大的理想便是把自己的創立的心學付諸行動。


    朱由校又為他畫了大餅,王陽明幹事已甘之如飴。


    海瑞卻把目光看向三人,好像在警告三人,切莫吃迴扣,否則都察院便要請他們去喝茶。


    王陽明對海瑞的性格太透了,翻了個白眼,便直接無視。


    顧秉謙和畢自嚴隻能露出苦笑了。


    難怪當年所有人都怕海瑞海公,與其同朝為臣,真的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看誰都像貪汙分子,這就是反貪大佬的尿性?.


    完顏洪烈和耶律楚材兩人都不是省油的燈。


    大明的崛起,讓他們看到自己國家崛起的希望,隻要有一個模板供他們學習。


    這一次兩人主動請纓前來大明協商貿易問題。


    就是抱著學習的態度,至少他們放得下身段,願意學習別國強國經驗。


    無疑九州諸國,大明才是大家學習的好榜樣。


    朱由校短短三年間,便已把大明帶上了複興的道路上。


    目前大明的軍事已經是強國,唯一欠缺的便是大明經濟。


    不過,大明的經濟,從明太祖到前任光宗皇帝,都沒有把經濟搞好。


    朱由校主導的經濟強國,已經初有成效。


    經過士紳特權的取締,大明的國稅便已提升了五倍。


    單是國稅收入,便已高達五億兩銀子。


    等大明所有土地全麵恢複,三十億兩銀子已是最低預算。


    商業在一次改革,百億兩銀子的國稅輕而易舉便能實現。


    海洋貿易如果打開,不出十年,大明的國稅將高達五百億兩銀子。


    距離大明三十年徹底實現千億兩銀子的國家財政稅收不再是夢。


    大明的規劃分為五年計劃、十年計劃和三十年計劃,這樣的規劃性經濟,的確很有搞頭。


    至少他們看到了複興的希望。


    學**明無疑是最好的。


    完顏洪烈向耶律楚材道:“楚材兄,看到自己國家複興的希望了麽?”


    耶律楚材驚歎道:“明皇是個了不起的皇帝!”


    “尤其他的魄力,讓我震撼。”


    完顏洪烈頷首道:“是啊,敢掀翻士林,另擇人才。”


    “明皇已做了別國想做而不敢做的事。”


    “就憑這點,大明不興都沒天理。”


    耶律楚材道:“尤為重要的是,明皇創建的賞金獵人公會真的可行。”


    “輕而易舉便掌控了大明江湖力量,把江湖所有力量納為己用。”


    “這份能力和魄力, 一樣值得我們學習。”


    “可惜我們都無能為力,明知道創立一個這樣的工會出來,但國情不許啊 ……”


    以他們對自身國家內部的貪腐,建立起來的工會也不會得到認可。


    尤為重要的是,他們沒有頂流煉丹師,有的都是些拿不出手的專業型煉丹師。


    大明可以擁有煉製陸地神仙的破境丹和悟道丹。


    這隻有定州和秦州才有的人才,大明竟然有了。


    通過丹藥都能讓一個帝國崛起強起來,至少做個經濟大國是沒有問題。


    他們的國家不能煉製丹藥,不能量產,通過大明的貿易來強化自身國家力量。


    完顏洪烈滿臉憂愁地說道:“如果能談成貿易,便是付出一定的代價,那這次出使大明也是成功的。”


    耶律楚材笑道:“以我對明皇的了解,明皇會同意的。”


    “畢竟我們都有共同的敵人。”


    “大元就是我們周邊所有國家的公敵。”


    “大明不可能眼睜睜地看著大元吞並大遼和大金。”


    “你們國家一直在搖擺不定,以為聯合大宋、大元可以分一杯羹。”


    “待我大遼滅亡,下一個就是大金。”


    完顏洪烈神色凝重地低頭道:“哎,我國內部意見不統一,目光短淺啊 ………”


    他是支持扶持遼國,與遼國聯盟的金人王爺,可惜他的意見得不到金國皇室大部分人的認可。


    這些人隻注重短期利益,而忽略了長遠利益。


    大宋也是如此,風聲一直在聯合大元、大金滅大遼。


    為何沒有拉大明入夥,因為大明的戰略是滅了瓦剌和科爾沁等勢力,以此擴大大明在北方縱深。


    目標非常明確。


    要是大明選擇滅遼,那大明前次滅後金,便會趁機發動滅遼之戰,把明州在大漠的地盤奪迴。


    但是大明沒有這麽做,反而收迴拳頭,以待時機。


    說白了大明現在需要時間發展經濟,等經濟實力上去了,大明的選擇便是多元化。


    瘋狂擴張,這樣的帝國,十有八九都是必亡的。


    想要強大自身,走的路一定要穩,經濟同樣要鞏固起來,否則便是空中樓閣。


    “本王現在羨慕大明已奠定了大國基礎,為統一九州做好了紮實地鋪墊。”


    耶律楚材對完顏洪烈的判斷,非常讚同。


    他不由笑著說道:“大明最大的毒瘤士林已經分崩離析,無法阻礙大明崛起。”


    “解決了士林,等於解決了土地問題。”


    “沒有土地掣肘的大明,才是一個非常可怕的大明。”


    “明皇目光如炬,下手極準。”


    “以莫大的勇氣,寧可破而後立,也要把士林幹掉。”


    “結果,在世人都不看好的情況下,明皇成功了。”


    完顏洪烈道:“現在大明的風聲都在明皇這邊,我們的談判成功率已有九成。”


    “剩下一成,無非是看我們舍不舍得犧牲利益。”


    在完顏洪烈看來,不論付出多大的代價,也必須把自身軍隊整體力量提升。


    國力可以放緩,但軍力一定要上去,這是保障自身國家不滅的前提。


    可以說,明皇吃定他們必須犧牲也在所不惜。


    除非他們不想自己國家強大起來。


    耶律楚材道:“大明的江湖整頓以及吏治的反腐,大明以重獲新生。”


    “大明百姓的精氣神全部提升上來,百姓有了心氣和骨氣,尚武之風更是在複蘇。”


    “這樣的國家才是最恐怖的。”


    完顏洪烈譏笑道:“一直從未失敗的大元,如今在大明這裏已經栽了兩次。”


    “最後一次,更慘,大元都被明皇坑了。”


    明皇公開表示感謝汝陽王和魔師宮的合作。


    無疑讓大元和佛門之間的合作打上了一道隔層,讓他們不能統一 ,雙方都已提高警惕。


    偏偏大元沒有勇氣繼續和大明對抗下去。


    大元高手損失太大,不敢繼續損失下去。


    尤其明皇的做法,太能說明問題。


    明皇對大隋出手,報複大隋的江湖,直接告訴世人。


    大明沒有向鄰國下手的想法,大明隻想自保,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這個信息非常重要,倘非如此,遼國和金國也不會出使大明。


    九州諸國黨爭內耗極為嚴重,沒有哪個國家沒有這樣的類似情況。


    但是大明卻徹底根除對大明自身有害的黨爭,保留了良性競爭的黨爭。


    這就是朱由校的高明之處。


    耶律楚材不由笑道:“要是沒有明皇這波操作,我們兩國的壓力隻怕更大。”


    大元給兩國的壓力,已讓兩國統治階層喘不過氣來。


    要不是有大明親自對抗大元,他們現在都在四處遊說,建立起聯盟。


    去年後金和遼國聯盟,實際上就是一次嚐試。


    可惜聯盟對象針對的是大明而不是大元,讓兩國聯盟無功而返.


    完顏洪烈和耶律楚材一起會見,沒有分開召見。


    這就是大明的態度,並沒有把他們當做什麽重要大國。


    現在的金國和遼國,實際上已是沒落之國。


    在九州諸國的地位直降,更沒有什麽發言權,隻能窩裏橫。


    大明再弱,那也是大國,單從疆土麵積就不是金國和遼國所能相比。


    可以說,大漠諸國,唯有元國在疆土上能與中原諸國相比。


    其餘的國土麵積都非常小。


    算不上大國。


    在巔峰時期,軍事實力可以和大國相比,但現在兩~國已衰弱至極。


    兩國聯合起來,都未必是大元的對手,甚至-要被大元按著錘。


    唯有聯合大宋或大明,才有和大-元一戰的資格。


    便是大明現在都不敢說和大元打,能一戰而勝之。


    可見大元的軍事力量有多恐怖。


    十年後,大明可以無視大元的軍事威脅,甚至不在意打消耗戰。


    完顏洪烈和耶律楚材都是第一次見明皇,看著明皇那青春得讓人嫉妒的年紀。


    心裏都不是滋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大明:帝王的雕刻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酸菜魚111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酸菜魚1111並收藏重生大明:帝王的雕刻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