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大明爆發出來的力量,非常恐怖
重生大明:帝王的雕刻術 作者:酸菜魚1111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佶現在非常羨慕朱由校,看到朱由校說出兵就出兵。
哪個大臣敢嘰歪直接拉出去砍了!
嘴上罵朱由校是個暴君,其實他也想啊 ……
可惜他的意誌已被士大夫綁架了,名義上的君主而已。
趙佶對身邊的心腹太監道:“看看大明的皇帝,才是真正的皇帝啊………”
“雖然是個暴君,那是朱由校年輕,行事有些率性。”
“雖然朕善於謀段,善於求穩,但論權勢,朕不如朱由校。”
身邊太監低聲道:“陛下,這樣的皇帝容易亡國啊……….”
這是九州人對大明的看法,覺得朱由校這樣大搞一言堂,很容易把大明帶入萬丈深淵。
宋徽宗趙佶聞言,不由莞爾一笑,“看來朕的無為而治還是頗有成效的嘛!”
“陛下英明!”
聽著心腹太監都這般態度,心裏一陣難受。
“我大宋難道沒救了?”
通過士大夫綁架他的意誌譴責朱由校,就感覺到自己的權力似乎沒有想象的大。
所謂的無為而治,那是沒有權勢的人才幹的。
天子不幹預地方,還是天子麽?
在他眼裏,天子做到這般隨性的人,可能隻有贏政方能達到。
論及魄力,朱由校才是第一個。
九州中除了朱由校這個皇帝不受製於任何勢力外,其餘的皇帝都被大勢力限製了。
大家都是皇帝,憑什麽朱由校就可以,而他們就不行?
學習朱由校破罐子破摔,光腳不怕穿鞋的勇氣。
他們好像沒有,都怕玩脫了。
“朕現在覺得和楊廣都是吉祥物了。”
楊廣三征北漠都大敗而歸,被門閥聯合敵人把大隋的元氣消耗一空。
如今的大隋就是個吉祥物。
倘非周邊諸國行事和關係錯綜複雜,互相牽製互相傷害,大隋早被世家門閥取而代之。
他喜歡文藝,不等於他是個白癡,真的不知道大宋的危機。
隻是他無力扭轉大宋當前危機,所以隻能在外觀摩朱由校的各種神操作。
開始他是瞧不起,現在卻把朱由校當神人。
就是皇帝中的一朵絢麗的奇葩,傲然而獨立。
同樣是昏君一黨的隋煬帝楊廣,同樣看得目瞪口呆。
對皇後說道:“朕沒有朱由校這個家夥運氣好!”
“身邊竟然有這麽多的人願意為他效力。”
楊廣覺得自己之所以輸,是因為沒有一個真正站在大隋利益考慮的臣子。
大隋的臣子十有八九來自世家門閥,他也想提拔人才,提拔寒門弟子。
可惜成效甚微,論及遠見和前瞻性,不覺得會輸給朱由校。
楊廣覺得朱由校幹的原因,除了魄力外,最重要的就是明太祖給他留下的保龍一族。
外界一直猜測朱由校的人才來源,均推測出自保龍一族。
大明保龍一族聞名九州,並非無的放矢。
大秦有黑冰台,成為贏政一統秦州六國的佐助。
大明有保龍一族,成為朱由校掀桌子的勇氣。
大隋隻有一個靠山王,還被世家門閥壓製在旮旯裏麵動彈不得。
宗門和世家門閥聯合壓製皇朝,搞得他這個皇帝就是個表麵上的天子。
本質上,他一樣是個吉祥物。
本來九州五個帝國,大秦、大周、大隋、大宋和大明,後麵三大帝國都是昏君係列。
算是九州帝國中的昏君中的明人。
一個比一個爛。
大明的天子朱由校登基就選擇隱忍,做了木匠皇帝,幹起了木匠的活兒。
趙佶玩起了悲春傷秋的文人情懷。
楊廣倒是野心勃勃,卻發動戰爭,借此削弱世家門閥力量。
結果,楊廣失敗了,不但反抗沒有成功,反而把家底兒打沒了。
標準的敗家子,如今沒有了底牌,有也是一張無法動搖的牌,那就是靠山王楊林。
除此之外,楊廣已經沒有牽製世家門閥的力量。
他不擺爛還能怎樣?
蕭皇後知道眼前這個男人苦,卻也沒有辦法。
看著楊廣道:“陛下,臣妾覺得可以學習朱由校。”
“大不了隱忍十年,乃至二十年足以培養出忠於皇室的人才出來。”
楊廣苦笑道:“晚了,如果朕還在潛邸的時候,倒是可以選擇。”
“如今,朕就是想,世家門閥和那些宗門也不願意。”
“沒有三大征,可能朕還有底氣和信心。”
“所有帝國中的宗門,唯有大明成功了。”
“朱由校真的大才,那膽子比朕還要大。”
“敢向佛門發難,乃至禁止佛門在大明行走。”
“我大隋卻被佛門壓得快要喘不過氣來。”
“父皇當年知道危害,所以才沒有選擇大哥,而是選擇了朕。”
“可惜朕也失敗了。”
“你以為世家門閥能聯合突厥成功?那是因為慈航淨齋從中穿針引線之故。”
說罷,楊廣忽然笑了起來,“隻要朱由校把佛門的力量引過去,朕興許還能成事。”
大家是九州公認的昏君,憑什麽朱由校這般隨性而為。
做到了一言而決,不需要臣子同意,隻要按照天子的旨意做事即可。
反對天子推行的各類新政,那就推出去砍了,這才是一個帝王應有的待遇。
現在朱由校麵對外患,麵對大遼和後金的壓力,朱由校直接拍板出兵。
所有大臣屁都不敢放一個。
朱由校的操作是拉一批打一批中立一批,把帝王術玩到了極致。 真正的神操作。
雖然大家都知道,但都沒有朱由校的效果好。
他不是沒有玩,而是被世家門閥和宗門反過來玩他。
大明前幾代皇帝,看起來不作為,有點渣的感覺。
但是前幾代皇帝, 一直堅持培養煉丹師,如今成果出來了。
所以大明賭贏了,大隋卻沒有,這是祖宗好。
楊廣的話要是讓朱由校聽到,絕對會說,“老楊啊,你想多了。”
“朕能有今天的成就,全靠朕的能力和手段。”
“朕絕不是靠祖宗吃飯的人。”
倘無金手指,朱由校也不敢這樣玩,裝逼和老六絕對是王道。
九州所有皇帝都沒有他幸運,同時幸運的還是大明,誰讓他成了天啟皇帝呢?.
多爾袞第一次感受到朱由校這個皇帝的可怕,計劃過於縝密。
至今為止,隻要朱由校出手的戰爭,好像都是贏。
這一次,以為可以給朱由校送份亡國大禮包。
哪曾想,朱由校反手就一個大逗逼,把他和父汗打得天南地北亂轉。
小十萬女真精銳就這樣沒了!
關門打狗這個操作已不是第一次,皇太極就栽在這個操作裏麵。
多爾袞覺得他不可能繼續吃這樣虧,偏偏這個虧吃了。
阿濟格、嶽托等貝勒又沒了,又是一個全軍覆沒。
遼東祖大壽一係的漢奸將領全沒了,還倒貼了一半大後金人才和貝勒。
石廷柱,雖然是個漢奸,但在後金也是個人才,為後金做出了卓越貢獻。
大明現在的武器裝備不是一般強悍,尤其遠程和近程弓弩都非常優秀。
屠殺女真如同農民伯伯收割莊稼似的,一茬又一茬地割了。
後金八旗子弟,已經去了四個旗,後金貴族在今年的損失是以往幾十年之最。
努爾哈赤在家裏等著大淩河大捷的消息,坐看朱由校小陰逼跳腳。
可惜等來的不是大捷,而是全軍覆沒,小奴兒和大漢奸全部栽在朱由校手中。
遼東地方割據軍閥已被朱由校連根拔起,日後遼東這塊地盤是大明說了算。
後金想要複製以往的戰績,已變成了過去。
未來能守住現有地盤,算老奴兒有本事。
一個月過後,又一個勁爆的消息傳來,完顏沒了。
被關寧鐵騎斬盡殺絕,大明一口氣奪得可用軍馬五十萬匹。
後金對大明最大的優勢便是機動兵力強悍,來去如風。
如今大明有了五十萬匹軍馬,那大明可以組建三十萬可以遠程奔襲的騎兵。
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多爾袞來到皇宮,臉色沮喪無比,如同死了爹娘似的。
“父汗,我們失敗了,原來大明早已知道祖大壽這個奴才與我們的關係。”
“不但沒有拿下大淩河堡,還讚頌了嶽托和阿濟格統帥的十萬後金勇士。”
也許當時麵臨絕境的八哥皇太極這是他現在的心態。
有點懷疑人生。
大明不可能這麽強?
偏偏大明贏了,幹脆利落地殲滅阿濟格和嶽托的十萬精銳。
後金號稱百萬,實際上也就八十萬的編製。
後金已損失過半,隻有四十萬精銳,這點規模,用於奪取遼東都懸。
尤其大明爆發出來的戰鬥力,讓多爾袞感到恐懼和害怕。
和大明的戰爭,是越來越不好打。
這是事實,是他們以前從未預料的結果。
努爾哈赤臉色陰沉,雖然很想把這個兒子暴打一頓,卻又沒有借口。
因為這個計劃是他和兒子多爾袞一起決定的,並非多爾袞自作主張。
由此可見,大明的情報係統相當恐怖,他們曾經忽略和藐視的大明情報。
現在想來就是個笑話。
以前後金能贏,並非他們強悍,而是大明內鬥,出賣了大明利益而成全他們的輝煌戰績。
現在大明黨爭已被朱由校拔除,不再受製於內部鬥爭和拖累。
大明爆發出來的力量,非常恐怖。
“我後金發動的戰爭許勝不許敗, 一旦出現敗象,便是後金末日來臨。”
哪個大臣敢嘰歪直接拉出去砍了!
嘴上罵朱由校是個暴君,其實他也想啊 ……
可惜他的意誌已被士大夫綁架了,名義上的君主而已。
趙佶對身邊的心腹太監道:“看看大明的皇帝,才是真正的皇帝啊………”
“雖然是個暴君,那是朱由校年輕,行事有些率性。”
“雖然朕善於謀段,善於求穩,但論權勢,朕不如朱由校。”
身邊太監低聲道:“陛下,這樣的皇帝容易亡國啊……….”
這是九州人對大明的看法,覺得朱由校這樣大搞一言堂,很容易把大明帶入萬丈深淵。
宋徽宗趙佶聞言,不由莞爾一笑,“看來朕的無為而治還是頗有成效的嘛!”
“陛下英明!”
聽著心腹太監都這般態度,心裏一陣難受。
“我大宋難道沒救了?”
通過士大夫綁架他的意誌譴責朱由校,就感覺到自己的權力似乎沒有想象的大。
所謂的無為而治,那是沒有權勢的人才幹的。
天子不幹預地方,還是天子麽?
在他眼裏,天子做到這般隨性的人,可能隻有贏政方能達到。
論及魄力,朱由校才是第一個。
九州中除了朱由校這個皇帝不受製於任何勢力外,其餘的皇帝都被大勢力限製了。
大家都是皇帝,憑什麽朱由校就可以,而他們就不行?
學習朱由校破罐子破摔,光腳不怕穿鞋的勇氣。
他們好像沒有,都怕玩脫了。
“朕現在覺得和楊廣都是吉祥物了。”
楊廣三征北漠都大敗而歸,被門閥聯合敵人把大隋的元氣消耗一空。
如今的大隋就是個吉祥物。
倘非周邊諸國行事和關係錯綜複雜,互相牽製互相傷害,大隋早被世家門閥取而代之。
他喜歡文藝,不等於他是個白癡,真的不知道大宋的危機。
隻是他無力扭轉大宋當前危機,所以隻能在外觀摩朱由校的各種神操作。
開始他是瞧不起,現在卻把朱由校當神人。
就是皇帝中的一朵絢麗的奇葩,傲然而獨立。
同樣是昏君一黨的隋煬帝楊廣,同樣看得目瞪口呆。
對皇後說道:“朕沒有朱由校這個家夥運氣好!”
“身邊竟然有這麽多的人願意為他效力。”
楊廣覺得自己之所以輸,是因為沒有一個真正站在大隋利益考慮的臣子。
大隋的臣子十有八九來自世家門閥,他也想提拔人才,提拔寒門弟子。
可惜成效甚微,論及遠見和前瞻性,不覺得會輸給朱由校。
楊廣覺得朱由校幹的原因,除了魄力外,最重要的就是明太祖給他留下的保龍一族。
外界一直猜測朱由校的人才來源,均推測出自保龍一族。
大明保龍一族聞名九州,並非無的放矢。
大秦有黑冰台,成為贏政一統秦州六國的佐助。
大明有保龍一族,成為朱由校掀桌子的勇氣。
大隋隻有一個靠山王,還被世家門閥壓製在旮旯裏麵動彈不得。
宗門和世家門閥聯合壓製皇朝,搞得他這個皇帝就是個表麵上的天子。
本質上,他一樣是個吉祥物。
本來九州五個帝國,大秦、大周、大隋、大宋和大明,後麵三大帝國都是昏君係列。
算是九州帝國中的昏君中的明人。
一個比一個爛。
大明的天子朱由校登基就選擇隱忍,做了木匠皇帝,幹起了木匠的活兒。
趙佶玩起了悲春傷秋的文人情懷。
楊廣倒是野心勃勃,卻發動戰爭,借此削弱世家門閥力量。
結果,楊廣失敗了,不但反抗沒有成功,反而把家底兒打沒了。
標準的敗家子,如今沒有了底牌,有也是一張無法動搖的牌,那就是靠山王楊林。
除此之外,楊廣已經沒有牽製世家門閥的力量。
他不擺爛還能怎樣?
蕭皇後知道眼前這個男人苦,卻也沒有辦法。
看著楊廣道:“陛下,臣妾覺得可以學習朱由校。”
“大不了隱忍十年,乃至二十年足以培養出忠於皇室的人才出來。”
楊廣苦笑道:“晚了,如果朕還在潛邸的時候,倒是可以選擇。”
“如今,朕就是想,世家門閥和那些宗門也不願意。”
“沒有三大征,可能朕還有底氣和信心。”
“所有帝國中的宗門,唯有大明成功了。”
“朱由校真的大才,那膽子比朕還要大。”
“敢向佛門發難,乃至禁止佛門在大明行走。”
“我大隋卻被佛門壓得快要喘不過氣來。”
“父皇當年知道危害,所以才沒有選擇大哥,而是選擇了朕。”
“可惜朕也失敗了。”
“你以為世家門閥能聯合突厥成功?那是因為慈航淨齋從中穿針引線之故。”
說罷,楊廣忽然笑了起來,“隻要朱由校把佛門的力量引過去,朕興許還能成事。”
大家是九州公認的昏君,憑什麽朱由校這般隨性而為。
做到了一言而決,不需要臣子同意,隻要按照天子的旨意做事即可。
反對天子推行的各類新政,那就推出去砍了,這才是一個帝王應有的待遇。
現在朱由校麵對外患,麵對大遼和後金的壓力,朱由校直接拍板出兵。
所有大臣屁都不敢放一個。
朱由校的操作是拉一批打一批中立一批,把帝王術玩到了極致。 真正的神操作。
雖然大家都知道,但都沒有朱由校的效果好。
他不是沒有玩,而是被世家門閥和宗門反過來玩他。
大明前幾代皇帝,看起來不作為,有點渣的感覺。
但是前幾代皇帝, 一直堅持培養煉丹師,如今成果出來了。
所以大明賭贏了,大隋卻沒有,這是祖宗好。
楊廣的話要是讓朱由校聽到,絕對會說,“老楊啊,你想多了。”
“朕能有今天的成就,全靠朕的能力和手段。”
“朕絕不是靠祖宗吃飯的人。”
倘無金手指,朱由校也不敢這樣玩,裝逼和老六絕對是王道。
九州所有皇帝都沒有他幸運,同時幸運的還是大明,誰讓他成了天啟皇帝呢?.
多爾袞第一次感受到朱由校這個皇帝的可怕,計劃過於縝密。
至今為止,隻要朱由校出手的戰爭,好像都是贏。
這一次,以為可以給朱由校送份亡國大禮包。
哪曾想,朱由校反手就一個大逗逼,把他和父汗打得天南地北亂轉。
小十萬女真精銳就這樣沒了!
關門打狗這個操作已不是第一次,皇太極就栽在這個操作裏麵。
多爾袞覺得他不可能繼續吃這樣虧,偏偏這個虧吃了。
阿濟格、嶽托等貝勒又沒了,又是一個全軍覆沒。
遼東祖大壽一係的漢奸將領全沒了,還倒貼了一半大後金人才和貝勒。
石廷柱,雖然是個漢奸,但在後金也是個人才,為後金做出了卓越貢獻。
大明現在的武器裝備不是一般強悍,尤其遠程和近程弓弩都非常優秀。
屠殺女真如同農民伯伯收割莊稼似的,一茬又一茬地割了。
後金八旗子弟,已經去了四個旗,後金貴族在今年的損失是以往幾十年之最。
努爾哈赤在家裏等著大淩河大捷的消息,坐看朱由校小陰逼跳腳。
可惜等來的不是大捷,而是全軍覆沒,小奴兒和大漢奸全部栽在朱由校手中。
遼東地方割據軍閥已被朱由校連根拔起,日後遼東這塊地盤是大明說了算。
後金想要複製以往的戰績,已變成了過去。
未來能守住現有地盤,算老奴兒有本事。
一個月過後,又一個勁爆的消息傳來,完顏沒了。
被關寧鐵騎斬盡殺絕,大明一口氣奪得可用軍馬五十萬匹。
後金對大明最大的優勢便是機動兵力強悍,來去如風。
如今大明有了五十萬匹軍馬,那大明可以組建三十萬可以遠程奔襲的騎兵。
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多爾袞來到皇宮,臉色沮喪無比,如同死了爹娘似的。
“父汗,我們失敗了,原來大明早已知道祖大壽這個奴才與我們的關係。”
“不但沒有拿下大淩河堡,還讚頌了嶽托和阿濟格統帥的十萬後金勇士。”
也許當時麵臨絕境的八哥皇太極這是他現在的心態。
有點懷疑人生。
大明不可能這麽強?
偏偏大明贏了,幹脆利落地殲滅阿濟格和嶽托的十萬精銳。
後金號稱百萬,實際上也就八十萬的編製。
後金已損失過半,隻有四十萬精銳,這點規模,用於奪取遼東都懸。
尤其大明爆發出來的戰鬥力,讓多爾袞感到恐懼和害怕。
和大明的戰爭,是越來越不好打。
這是事實,是他們以前從未預料的結果。
努爾哈赤臉色陰沉,雖然很想把這個兒子暴打一頓,卻又沒有借口。
因為這個計劃是他和兒子多爾袞一起決定的,並非多爾袞自作主張。
由此可見,大明的情報係統相當恐怖,他們曾經忽略和藐視的大明情報。
現在想來就是個笑話。
以前後金能贏,並非他們強悍,而是大明內鬥,出賣了大明利益而成全他們的輝煌戰績。
現在大明黨爭已被朱由校拔除,不再受製於內部鬥爭和拖累。
大明爆發出來的力量,非常恐怖。
“我後金發動的戰爭許勝不許敗, 一旦出現敗象,便是後金末日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