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一個皇朝的生命力密碼便是反腐
重生大明:帝王的雕刻術 作者:酸菜魚1111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討論的竟然不是大明勁敵後金,而是討論千年大劫。
“諸位愛卿,不是朕自負和狂妄。”
“後金朕從來都沒有放在眼裏,後金不過是我大明練兵的對象。”
“老奴兒成不了朕的對手。”
一眾文臣都懵逼了,他們害怕恐懼的事兒,在天子這裏竟然這般不堪一擊。
海瑞卻滿臉紅光,哈哈大笑道:“陛下聖明。”
“我大明隻要反腐成功,複興那是必然的趨勢。”
“複興後的大明,後金算個屁。”
這老家夥雖然是文人,但是脾氣暴躁得很。
如今他接任都察院,裏麵那群一直劃水的禦史們都變得亢奮起來。
作為禦史,他們都知道一點,跟著海瑞海公,那就放心大膽地去做.………
不要怕自己成為替罪羊。
海公名氣最大的原因就在於此。
隻要他吩咐和下達的命令,出問題了,海公都會承擔起一切後果。
從不把自己屬下當炮灰犧牲。
這就是海瑞的作風和人格魅力。
反腐已成了當下頭等大事,並且已經通過論證。
這是朱由校的理論,論證興衰的根源,實際上就是反腐倡廉。
保持大明吏治清明,隨後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新政推行。
任何新政推行,都離不開清明的吏治,否則中樞製定的各類新政就是空談。
一眾大臣不是不擔心熊廷弼和袁可立的實權過大,會造成軍閥格局。
不過朱由校有著極強的信心,兩人都沒有反叛之心。
他早已安插了具現複活出來的人在兩人麾下效力,掌握著兩人的兵權。
要是有哪個能力反叛,那才有鬼。
不要說軍隊,便是地方各大基層官吏,朱由校都打算用自己具現複活出來的人才擔任。
地方封疆大吏不聽話,那就直接架空,然後輕而易舉地拿捏。
不想幹滾蛋,大明不稀罕。
內政方麵的人才儲備足夠用了,至少可以解決暫時所需。
隨著時間的推移,朱由校手中掌握的人才會越來越多。
大明爆發出來的火力更加恐怖。
創造更強,其新思維,都是推動大明變革的動力。
作為土著臣子,可能會擔心,作為具現複活出來的臣子,心裏從未擔心人才不足。
以天子那神鬼莫測的手段,文官集體辭官都不會幹擾大明的新政推行。
衍聖公還沒有出手,實際上就是等朱由校全麵推行反腐。
他要發動所有被撼動的士紳利益群體,一起發動攻勢。
讓朱由校這個暴君知道,沒有他們這些文人為大明打理地方,大明就是個空架子。
殊不知,朱由校已經給他們設套了。
等著他們爆發,然後全部通過辭官,隨後天子俱現複活的人才便直接接手。
沒有了權柄,按照這些當地官吏幹的事,都是抄家滅族的結局。
活下來少之又少,已不能影響天子把土地收迴的大勢.
文官集團,打著代表士林的旗號,準備逼宮。
反腐本質上反的就是士林。
大家心裏都清楚,別看他們在地方發聲,好像他們都是為國為民的先鋒。
事實上,他們才是大明帝國複興和強大的毒瘤。
是腐蝕大明這棵大樹的根須以及根莖。
士林這塊遮羞布是天子親自撕下來的,同樣也是天子踐踏的。
在文官集團把刀子插進天子身上時,天子便沒有了退縮的可能。
從蠻夷過渡過來的孔家店,實際上已經不幹淨了。
主要是這孔家店還如此理所當然,好像過來做大明的衍聖公,是給大明麵子。
朱由校心裏一陣冷笑,如同孔家嘲笑皇家,孔家店可以長久地開著。
皇家都在更替,唯有孔家沒有更替。
這心裏到底多囂張,直接藐視皇權,覺得皇權不過是孔家效忠的對象之一。
大可以換一家繼續囂張,反正士林都是以孔家為榮為核心的。
離開孔家,皇朝可能連統治的能力都沒有。
朱由校現在就要打破這個桎梏。
文化不是隻有孔家,還有其他家啊………
以前是沒有機會實現,現在他具備重塑大明文明和文化,重塑大明官吏的核心思想基礎。
不再以儒家一家之言而統治一個國家。
日後應該換成,天子隻要喜歡,都可以換一個統治體係,並非離開某一家就活不了。
九州裏麵每一個皇朝,其實都以兵家、法家牽製儒家。
現在朱由校直接掀翻了,不以某一家治國,而是白家並舉。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隻選百家有利於帝國統治的,不利於的弊端直接踹了。
一旦大明成功,那其他皇朝都會逐漸培養自己的統治班底。
不會一味地遷就,把儒家的地位拔高了,搞得儒家一副高高在上。
好像他們說的都是真理,不聽就是歪理邪說。
現在朱由校的人才,已來自諸天萬界,怕個屁。
不存在被某一家坑了。
大明當下底蘊太薄,人才培養數量不充足,隻能徐徐圖之。
打著反腐的名義,為天子戴上一個光明正大的帽子。
不以廢除儒家為口號,等於默許了儒家的存在。 反正隻要是人才,那朱由校就沒有不用的道理。
人才,才是一個國家強大的基石,隻是人才範圍不再限製儒家這個群體,而是百家範圍。
每個行業都有每個行業的文化和體係。
以專業的人對接專業的崗位,不再是儒家前去擔任,其他專業人士隻能成為其附庸。
儒家其實是最不能給予權柄的一個學派。
搞搞文學,儒家最擅長,這點值得扶持。
這也是朱由校留給王陽明的新學派。
除非他們的新學派有大才,否則就隻能在這個領域待著。
“一個孔家店而已,大明並非離了孔家店,大明就不能治國了。”
天子當著一眾心腹大臣直言不諱地說。
可見天子是動了殺心。
出自儒家的臣子,心裏很是心痛,對衍聖公更是恨之入骨。
別說這些臣子,便是遠在江南的王陽明,對孔家店反感無比。
他尊崇的是孔聖人,而不是孔家店。
何況他覺得每一個時代有每一個時代的責任和繼承發展。
而不是一味地遵守聖人一言一行,隻要是人都有錯誤。
不存在所謂的完人。
對聖人之言,也要帶著懷疑地研讀,分析其合理性。
魏忠賢忽然急匆匆地進了大殿,在朱由校身邊低聲道:
“陛下,國子監的士子有異動,想要逼宮。”
朱由校聞言,頗為驚訝道:“理由是什麽?”
“理由是反腐。”
“說反腐就是動搖大明基石。”
大明反腐不可能反到那些底層百姓身上,隻會用在士林身上。
士林代表的是士,士來自士紳這個群體。
楊漣聽著火氣頓時上來了,罵道:“這群畜生,身正不怕影子歪。”
“怕什麽,害怕自己是貪官汙吏?”
海瑞嘿嘿笑道:“說明他們怕了,他們心裏都明白得很。”
“別看平時清高,事實上這群人最貪。”
“老夫的屠刀不可能因為他們而改變。”
“以前可能要準備棺材,現在以老夫的實力不需要了。”
朱由校道:“你們就按照原定計劃執行,明日便南下或西進。”
“不能因為一群老鼠屎而壞了朕的大事。”
瞧著一眾大臣紛紛離開,朱由校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冷意。
他不得不佩服複社的忽悠能力,可惜這群人不能為他所用,心裏有些遺憾。
機會他早已給了,但是複社的人就是裝作沒有瞧見。
可見複社要的東西更多,覺得天子給不了。
他們要通過士林和複社的力量,讓天子全麵妥協,乃至成為他們的吉祥物。
最好的吉祥物,無疑天子擺爛就是最佳方式。
大明和平了二百年,讓這些白癡有些飄了。
要是放在蠻州、荒州和金州,隻怕他們都變成了狗。
哪會像現在這樣,可以瘋狂地撕咬或狂吠。
黃立極對這群人失望了,太不懂得看大勢,都是一群中二青年。
真以為天子不敢殺人,不敢殺文人?
難道沒有看到周如磐這些大儒都已經毀滅了,頭真的這麽鐵?
真的是為了儒家未來,為了道統?
他是一百個不信,更相信是為了利益。
隻是國子監裏麵,不知有多少人才會成為明天的冤魂。
顧秉謙聽到黃立極喃喃自語,眼中閃過一絲驚訝。
這個老陰逼,竟有仁慈的一麵。
“黃大人,我們現在無能為力,切莫幹傻事。”
黃立極苦笑道:“首輔大人,黃某隻是為那些寒門弟子感到可悲。”
“被人賣了還幫著數錢啊 …. … \"”
畢自嚴同樣臉上露出一絲痛苦和惋惜。
大明培養人才的國子監,竟然成了複社利用的對象。
他們吃著陛下給的俸祿,幹的卻是在陛下背後捅刀子。
這樣的滋味,換做任何人都非常不好受,更不可饒恕。
“這是忘本啊 ………
“忘恩負義,聖賢書都讀到狗身上了。”
“大明文官流的血還不夠多,還不夠警示麽?”
孫承宗道:“他們已經瘋了,衍聖公也瘋了,東林黨也瘋了。”
深知天子底牌,他們這些大臣最不想見到的事終究爆發了。
這次處理國子監學子逼宮,沒有通過內閣,而是天子直接給東廠下達了屠殺令。
隻要明天來的,反對反腐的,不論是誰,都不可能活著,乃至人家都不能例外.
“諸位愛卿,不是朕自負和狂妄。”
“後金朕從來都沒有放在眼裏,後金不過是我大明練兵的對象。”
“老奴兒成不了朕的對手。”
一眾文臣都懵逼了,他們害怕恐懼的事兒,在天子這裏竟然這般不堪一擊。
海瑞卻滿臉紅光,哈哈大笑道:“陛下聖明。”
“我大明隻要反腐成功,複興那是必然的趨勢。”
“複興後的大明,後金算個屁。”
這老家夥雖然是文人,但是脾氣暴躁得很。
如今他接任都察院,裏麵那群一直劃水的禦史們都變得亢奮起來。
作為禦史,他們都知道一點,跟著海瑞海公,那就放心大膽地去做.………
不要怕自己成為替罪羊。
海公名氣最大的原因就在於此。
隻要他吩咐和下達的命令,出問題了,海公都會承擔起一切後果。
從不把自己屬下當炮灰犧牲。
這就是海瑞的作風和人格魅力。
反腐已成了當下頭等大事,並且已經通過論證。
這是朱由校的理論,論證興衰的根源,實際上就是反腐倡廉。
保持大明吏治清明,隨後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新政推行。
任何新政推行,都離不開清明的吏治,否則中樞製定的各類新政就是空談。
一眾大臣不是不擔心熊廷弼和袁可立的實權過大,會造成軍閥格局。
不過朱由校有著極強的信心,兩人都沒有反叛之心。
他早已安插了具現複活出來的人在兩人麾下效力,掌握著兩人的兵權。
要是有哪個能力反叛,那才有鬼。
不要說軍隊,便是地方各大基層官吏,朱由校都打算用自己具現複活出來的人才擔任。
地方封疆大吏不聽話,那就直接架空,然後輕而易舉地拿捏。
不想幹滾蛋,大明不稀罕。
內政方麵的人才儲備足夠用了,至少可以解決暫時所需。
隨著時間的推移,朱由校手中掌握的人才會越來越多。
大明爆發出來的火力更加恐怖。
創造更強,其新思維,都是推動大明變革的動力。
作為土著臣子,可能會擔心,作為具現複活出來的臣子,心裏從未擔心人才不足。
以天子那神鬼莫測的手段,文官集體辭官都不會幹擾大明的新政推行。
衍聖公還沒有出手,實際上就是等朱由校全麵推行反腐。
他要發動所有被撼動的士紳利益群體,一起發動攻勢。
讓朱由校這個暴君知道,沒有他們這些文人為大明打理地方,大明就是個空架子。
殊不知,朱由校已經給他們設套了。
等著他們爆發,然後全部通過辭官,隨後天子俱現複活的人才便直接接手。
沒有了權柄,按照這些當地官吏幹的事,都是抄家滅族的結局。
活下來少之又少,已不能影響天子把土地收迴的大勢.
文官集團,打著代表士林的旗號,準備逼宮。
反腐本質上反的就是士林。
大家心裏都清楚,別看他們在地方發聲,好像他們都是為國為民的先鋒。
事實上,他們才是大明帝國複興和強大的毒瘤。
是腐蝕大明這棵大樹的根須以及根莖。
士林這塊遮羞布是天子親自撕下來的,同樣也是天子踐踏的。
在文官集團把刀子插進天子身上時,天子便沒有了退縮的可能。
從蠻夷過渡過來的孔家店,實際上已經不幹淨了。
主要是這孔家店還如此理所當然,好像過來做大明的衍聖公,是給大明麵子。
朱由校心裏一陣冷笑,如同孔家嘲笑皇家,孔家店可以長久地開著。
皇家都在更替,唯有孔家沒有更替。
這心裏到底多囂張,直接藐視皇權,覺得皇權不過是孔家效忠的對象之一。
大可以換一家繼續囂張,反正士林都是以孔家為榮為核心的。
離開孔家,皇朝可能連統治的能力都沒有。
朱由校現在就要打破這個桎梏。
文化不是隻有孔家,還有其他家啊………
以前是沒有機會實現,現在他具備重塑大明文明和文化,重塑大明官吏的核心思想基礎。
不再以儒家一家之言而統治一個國家。
日後應該換成,天子隻要喜歡,都可以換一個統治體係,並非離開某一家就活不了。
九州裏麵每一個皇朝,其實都以兵家、法家牽製儒家。
現在朱由校直接掀翻了,不以某一家治國,而是白家並舉。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隻選百家有利於帝國統治的,不利於的弊端直接踹了。
一旦大明成功,那其他皇朝都會逐漸培養自己的統治班底。
不會一味地遷就,把儒家的地位拔高了,搞得儒家一副高高在上。
好像他們說的都是真理,不聽就是歪理邪說。
現在朱由校的人才,已來自諸天萬界,怕個屁。
不存在被某一家坑了。
大明當下底蘊太薄,人才培養數量不充足,隻能徐徐圖之。
打著反腐的名義,為天子戴上一個光明正大的帽子。
不以廢除儒家為口號,等於默許了儒家的存在。 反正隻要是人才,那朱由校就沒有不用的道理。
人才,才是一個國家強大的基石,隻是人才範圍不再限製儒家這個群體,而是百家範圍。
每個行業都有每個行業的文化和體係。
以專業的人對接專業的崗位,不再是儒家前去擔任,其他專業人士隻能成為其附庸。
儒家其實是最不能給予權柄的一個學派。
搞搞文學,儒家最擅長,這點值得扶持。
這也是朱由校留給王陽明的新學派。
除非他們的新學派有大才,否則就隻能在這個領域待著。
“一個孔家店而已,大明並非離了孔家店,大明就不能治國了。”
天子當著一眾心腹大臣直言不諱地說。
可見天子是動了殺心。
出自儒家的臣子,心裏很是心痛,對衍聖公更是恨之入骨。
別說這些臣子,便是遠在江南的王陽明,對孔家店反感無比。
他尊崇的是孔聖人,而不是孔家店。
何況他覺得每一個時代有每一個時代的責任和繼承發展。
而不是一味地遵守聖人一言一行,隻要是人都有錯誤。
不存在所謂的完人。
對聖人之言,也要帶著懷疑地研讀,分析其合理性。
魏忠賢忽然急匆匆地進了大殿,在朱由校身邊低聲道:
“陛下,國子監的士子有異動,想要逼宮。”
朱由校聞言,頗為驚訝道:“理由是什麽?”
“理由是反腐。”
“說反腐就是動搖大明基石。”
大明反腐不可能反到那些底層百姓身上,隻會用在士林身上。
士林代表的是士,士來自士紳這個群體。
楊漣聽著火氣頓時上來了,罵道:“這群畜生,身正不怕影子歪。”
“怕什麽,害怕自己是貪官汙吏?”
海瑞嘿嘿笑道:“說明他們怕了,他們心裏都明白得很。”
“別看平時清高,事實上這群人最貪。”
“老夫的屠刀不可能因為他們而改變。”
“以前可能要準備棺材,現在以老夫的實力不需要了。”
朱由校道:“你們就按照原定計劃執行,明日便南下或西進。”
“不能因為一群老鼠屎而壞了朕的大事。”
瞧著一眾大臣紛紛離開,朱由校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冷意。
他不得不佩服複社的忽悠能力,可惜這群人不能為他所用,心裏有些遺憾。
機會他早已給了,但是複社的人就是裝作沒有瞧見。
可見複社要的東西更多,覺得天子給不了。
他們要通過士林和複社的力量,讓天子全麵妥協,乃至成為他們的吉祥物。
最好的吉祥物,無疑天子擺爛就是最佳方式。
大明和平了二百年,讓這些白癡有些飄了。
要是放在蠻州、荒州和金州,隻怕他們都變成了狗。
哪會像現在這樣,可以瘋狂地撕咬或狂吠。
黃立極對這群人失望了,太不懂得看大勢,都是一群中二青年。
真以為天子不敢殺人,不敢殺文人?
難道沒有看到周如磐這些大儒都已經毀滅了,頭真的這麽鐵?
真的是為了儒家未來,為了道統?
他是一百個不信,更相信是為了利益。
隻是國子監裏麵,不知有多少人才會成為明天的冤魂。
顧秉謙聽到黃立極喃喃自語,眼中閃過一絲驚訝。
這個老陰逼,竟有仁慈的一麵。
“黃大人,我們現在無能為力,切莫幹傻事。”
黃立極苦笑道:“首輔大人,黃某隻是為那些寒門弟子感到可悲。”
“被人賣了還幫著數錢啊 …. … \"”
畢自嚴同樣臉上露出一絲痛苦和惋惜。
大明培養人才的國子監,竟然成了複社利用的對象。
他們吃著陛下給的俸祿,幹的卻是在陛下背後捅刀子。
這樣的滋味,換做任何人都非常不好受,更不可饒恕。
“這是忘本啊 ………
“忘恩負義,聖賢書都讀到狗身上了。”
“大明文官流的血還不夠多,還不夠警示麽?”
孫承宗道:“他們已經瘋了,衍聖公也瘋了,東林黨也瘋了。”
深知天子底牌,他們這些大臣最不想見到的事終究爆發了。
這次處理國子監學子逼宮,沒有通過內閣,而是天子直接給東廠下達了屠殺令。
隻要明天來的,反對反腐的,不論是誰,都不可能活著,乃至人家都不能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