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進宮
重生歸來開大,這一家子我不留了 作者:我家潑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明諾一直沒說話,是因為覺得這事無可無不可,全看皇上願不願意。但他心裏也很好奇,為什麽孟家會突然提出這麽大不韙的要求來?
皇上點名了他,他不得不說話,於是道:“孟家世代保家衛國,其功勳之大,得這樣的恩典也使得。可畢竟那是皇上的孩子,不是說給就給的。既然孟家願拿世代功勳來求這份恩典,那麽孟家的侯位也當收迴。”
孟挽弓立馬道:“老臣願撤去侯位!”
如今國中無一武將能比得過孟良逸,皇上還得再用他,功勳自然還能再掙,現在的侯位他們孟家無人在乎。
皇上本就有所動搖,再一聽明諾的話,就覺得這也是三全其美的事。既能讓孩子無緣大統,又能讓孟家撤了侯位,還能在民間得個美名。
於是皇上最終賜予了孟家這個恩典,孟貴妃繼續在宮中養胎,待孩子產下後再交給孟家。
此事一成,前朝後宮具是大喜。
孟貴妃得了消息,喜極而泣,撫摸著自己的肚子,總算這個孩子保下來了。
散朝時孟良逸特意靠近了明諾,用隻有兩人能聽到的聲音說:“剛才殿上迴話,多謝了。”
明諾連個眼鋒都沒給他,說:“我是就事論事,並沒幫你。”
孟良逸沒在意他的態度,反而笑著說:“不管怎麽樣,也是你說了話,皇上才答應的這麽容易。孟家承你這情,日後有什麽需要幫忙的,我孟家無有不應。”
“是嗎?若請你幫我追求顧小姐,你也幫?”
“這不行!對顧小姐我是半步不會退讓的,咱們公平競爭。旁的好說。”
明諾翻了個白眼:“除了求娶顧小姐,我沒旁的事需要你幫忙。”
於是兩人不歡而散,在旁人眼裏,好似這兩人不合。
孟貴妃高興,又正值宮中牡丹盛開,特辦了春日宴,邀請京中貴女入宮賞花。
一般能受宮中貴人邀請的小姐,大多出自世族公卿或是官居高位的人家,可孟貴妃卻特特命人給顧庭容也送了份請柬。
對於顧家這樣的平民來說,能受邀進宮赴宴可是大大的榮耀。顧家上下歡喜非常,同時顧青山夫婦和顧庭容也十分緊張。畢竟這可是進宮啊,宮裏規矩多,貴人多,可不是顧庭容一個平民容易應付的。
前世因著孫若謙的關係,顧庭容曾進宮赴過宴。
孫若謙本心是不想帶顧庭容進宮的,但宮中邀請都是邀請夫妻雙雙的,便是秦如煙那樣的貴妾也是不能替代正房夫人的。他又怕顧庭容出身市井,不懂宮中規矩,還特地請了個早年放出宮的嬤嬤過來,專門教顧庭容宮中的禮儀規矩。
那些禮儀規矩她現在仍是記得的,隻不過今世的身份不比前世。前世孫若謙已進了內閣,又是朝中新貴,別家高門女眷還得來討好她。孟良逸還特地給孟貴妃傳了話,讓孟貴妃看顧她些,所以前世她每迴進宮都順風順水。
可今世的身份,不免會引人詬病。
到了春日宴那日,顧庭容及玉照、聽棠幾人對裝扮上格外仔細,打扮完畢後兩個丫環還周身檢查了幾遍,確定沒有不妥才出門。
進宮的陪侍數量有限定,顧庭容隻得帶一人,她便帶了玉照同去。
饒是玉照平時穩重,這會兒也不免緊張的冒汗。
顧庭容拍拍她的手說:“別緊張,緊張才容易出錯。你隻記住我教過你的規矩,當做去了趟高門大院就是。萬事低調,安安穩穩熬到出宮就成。”
玉照也安慰自己:“那孟貴妃是孟將軍的姑姑,既是她邀請的小姐,想必也會看顧些的吧。”
正要上馬車,卻見孟府的馬車來了。
馬車簾子掀開,是寧夫人。
她笑著招手:“快過來與我同乘,咱們一道進宮。”
顧庭容不好拂了長輩好意,便上了孟家的馬車。
寧夫人拉著顧庭容的手,拍了拍道:“你頭次進宮,我想著你不熟悉,就來陪你。進宮後你就跟在我身邊,不懂的我會提點你的,放心。”
顧庭容心裏感激,謝了寧夫人。
“逸兒已經先一步進宮去了,他姑姑許久沒見他了,讓他早點進宮先去見見他姑姑。”
“不是說這春日宴隻請了京中貴女嗎?怎麽他也……”
“哪裏是隻請了京中貴女,不過賞牡丹確實是隻有夫人、小姐們去賞,後頭開宴卻會有皇上、皇子過來,不過除了皇家的男子外,確實隻請了逸兒一個外男。”
這麽看來,孟良逸是好大的麵子了。不過既然這春日宴是孟貴妃主持操辦的,請自家侄子無可厚非,這點麵子,皇上總要給孟貴妃的。
“夫人可知貴妃娘娘為何辦這場宴?”
“自然賞花是個由頭。你看娘娘邀請的都是京中還未許人的適婚小姐,另又邀請了各位成年皇子過來,你可懂了?”
顧庭容訝異:“皇上想給各位皇子後院添人不成?可從大皇子到四皇子,都是已經娶妻了的。以這些貴女的身份,就算要嫁進皇子府,不是做正妃就是做側妃,萬不可能做妾室去的。怎的突然要給皇子們選側妃了?”
“幾位皇子裏,也就大皇子子嗣充盈。其他幾位……”寧夫人搖搖頭,“尤其是二皇子,到如今還未得男丁。二皇子還沒立側妃,正好可以選一兩位側妃。五皇子雖說年少,可也可以相看起來了。現在五皇子在皇上跟前較為得臉,這才有心為他選一位王妃的。”
“既如此,怎還邀了我去?”
“娘娘想見見你。”
“……”
“其實娘娘早就想見你了,你是對我們孟家有大恩的人,娘娘想當麵感謝你。就連娘娘這一胎能保住,也虧的有你。”最主要的是逸兒求親未成,娘娘可好奇死了,見顧庭容才是重點,其他的是陪襯。
這大實話寧夫人不好說,怕嚇著孩子。
寧夫人是孟貴妃的嫂嫂,宮人侍奉一路殷勤,連帶被寧夫人愛護的顧庭容,也令宮人高看。
皇上點名了他,他不得不說話,於是道:“孟家世代保家衛國,其功勳之大,得這樣的恩典也使得。可畢竟那是皇上的孩子,不是說給就給的。既然孟家願拿世代功勳來求這份恩典,那麽孟家的侯位也當收迴。”
孟挽弓立馬道:“老臣願撤去侯位!”
如今國中無一武將能比得過孟良逸,皇上還得再用他,功勳自然還能再掙,現在的侯位他們孟家無人在乎。
皇上本就有所動搖,再一聽明諾的話,就覺得這也是三全其美的事。既能讓孩子無緣大統,又能讓孟家撤了侯位,還能在民間得個美名。
於是皇上最終賜予了孟家這個恩典,孟貴妃繼續在宮中養胎,待孩子產下後再交給孟家。
此事一成,前朝後宮具是大喜。
孟貴妃得了消息,喜極而泣,撫摸著自己的肚子,總算這個孩子保下來了。
散朝時孟良逸特意靠近了明諾,用隻有兩人能聽到的聲音說:“剛才殿上迴話,多謝了。”
明諾連個眼鋒都沒給他,說:“我是就事論事,並沒幫你。”
孟良逸沒在意他的態度,反而笑著說:“不管怎麽樣,也是你說了話,皇上才答應的這麽容易。孟家承你這情,日後有什麽需要幫忙的,我孟家無有不應。”
“是嗎?若請你幫我追求顧小姐,你也幫?”
“這不行!對顧小姐我是半步不會退讓的,咱們公平競爭。旁的好說。”
明諾翻了個白眼:“除了求娶顧小姐,我沒旁的事需要你幫忙。”
於是兩人不歡而散,在旁人眼裏,好似這兩人不合。
孟貴妃高興,又正值宮中牡丹盛開,特辦了春日宴,邀請京中貴女入宮賞花。
一般能受宮中貴人邀請的小姐,大多出自世族公卿或是官居高位的人家,可孟貴妃卻特特命人給顧庭容也送了份請柬。
對於顧家這樣的平民來說,能受邀進宮赴宴可是大大的榮耀。顧家上下歡喜非常,同時顧青山夫婦和顧庭容也十分緊張。畢竟這可是進宮啊,宮裏規矩多,貴人多,可不是顧庭容一個平民容易應付的。
前世因著孫若謙的關係,顧庭容曾進宮赴過宴。
孫若謙本心是不想帶顧庭容進宮的,但宮中邀請都是邀請夫妻雙雙的,便是秦如煙那樣的貴妾也是不能替代正房夫人的。他又怕顧庭容出身市井,不懂宮中規矩,還特地請了個早年放出宮的嬤嬤過來,專門教顧庭容宮中的禮儀規矩。
那些禮儀規矩她現在仍是記得的,隻不過今世的身份不比前世。前世孫若謙已進了內閣,又是朝中新貴,別家高門女眷還得來討好她。孟良逸還特地給孟貴妃傳了話,讓孟貴妃看顧她些,所以前世她每迴進宮都順風順水。
可今世的身份,不免會引人詬病。
到了春日宴那日,顧庭容及玉照、聽棠幾人對裝扮上格外仔細,打扮完畢後兩個丫環還周身檢查了幾遍,確定沒有不妥才出門。
進宮的陪侍數量有限定,顧庭容隻得帶一人,她便帶了玉照同去。
饒是玉照平時穩重,這會兒也不免緊張的冒汗。
顧庭容拍拍她的手說:“別緊張,緊張才容易出錯。你隻記住我教過你的規矩,當做去了趟高門大院就是。萬事低調,安安穩穩熬到出宮就成。”
玉照也安慰自己:“那孟貴妃是孟將軍的姑姑,既是她邀請的小姐,想必也會看顧些的吧。”
正要上馬車,卻見孟府的馬車來了。
馬車簾子掀開,是寧夫人。
她笑著招手:“快過來與我同乘,咱們一道進宮。”
顧庭容不好拂了長輩好意,便上了孟家的馬車。
寧夫人拉著顧庭容的手,拍了拍道:“你頭次進宮,我想著你不熟悉,就來陪你。進宮後你就跟在我身邊,不懂的我會提點你的,放心。”
顧庭容心裏感激,謝了寧夫人。
“逸兒已經先一步進宮去了,他姑姑許久沒見他了,讓他早點進宮先去見見他姑姑。”
“不是說這春日宴隻請了京中貴女嗎?怎麽他也……”
“哪裏是隻請了京中貴女,不過賞牡丹確實是隻有夫人、小姐們去賞,後頭開宴卻會有皇上、皇子過來,不過除了皇家的男子外,確實隻請了逸兒一個外男。”
這麽看來,孟良逸是好大的麵子了。不過既然這春日宴是孟貴妃主持操辦的,請自家侄子無可厚非,這點麵子,皇上總要給孟貴妃的。
“夫人可知貴妃娘娘為何辦這場宴?”
“自然賞花是個由頭。你看娘娘邀請的都是京中還未許人的適婚小姐,另又邀請了各位成年皇子過來,你可懂了?”
顧庭容訝異:“皇上想給各位皇子後院添人不成?可從大皇子到四皇子,都是已經娶妻了的。以這些貴女的身份,就算要嫁進皇子府,不是做正妃就是做側妃,萬不可能做妾室去的。怎的突然要給皇子們選側妃了?”
“幾位皇子裏,也就大皇子子嗣充盈。其他幾位……”寧夫人搖搖頭,“尤其是二皇子,到如今還未得男丁。二皇子還沒立側妃,正好可以選一兩位側妃。五皇子雖說年少,可也可以相看起來了。現在五皇子在皇上跟前較為得臉,這才有心為他選一位王妃的。”
“既如此,怎還邀了我去?”
“娘娘想見見你。”
“……”
“其實娘娘早就想見你了,你是對我們孟家有大恩的人,娘娘想當麵感謝你。就連娘娘這一胎能保住,也虧的有你。”最主要的是逸兒求親未成,娘娘可好奇死了,見顧庭容才是重點,其他的是陪襯。
這大實話寧夫人不好說,怕嚇著孩子。
寧夫人是孟貴妃的嫂嫂,宮人侍奉一路殷勤,連帶被寧夫人愛護的顧庭容,也令宮人高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