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壓力給到孫老夫人
重生歸來開大,這一家子我不留了 作者:我家潑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要同母親商量的事與你並不相關,你沒必要……”
“怎麽就和我無關了?不就是你納妾的事嗎?如果哥哥隻是弄個女人進府來,與我是沒多大相關。可若是為了弄個妾室進門卻要花光府裏的錢,那就和我大大相關了!”
秦家人在府門前鬧的太大,下人們知道的多,免不了傳進孫如珠耳中。那秦本利本就在外頭嚷嚷著要納妾財,進府後雖然和孫老夫人、孫若謙是關起門來商量的,但那嗓門,細細碎碎地也傳了隻言片語出來。
聽說商量了好一陣才把人送走的呢,定然是敲了好大一筆竹杠才罷手的。最近孫如珠因著府裏缺衣少食,出了不少自己的私房錢給自己買衣服,買好吃的,對銀錢之事格外敏感。一聽說了此事,忙上萬鬆院來問孫老夫人。
孫老夫人也是被秦家氣著了,和自己女兒並無避諱,把秦家要五百兩納妾財的事說了出來。
這下徹底把孫如珠的火點著了!
納個妾竟然要五百兩!這獅子大開口比她想象的還要大!
而母親和哥哥竟然原先是給秦家準備了一百兩納妾財的,一百兩!普通納個妾何至於一百兩,更別說現在還要出五百兩了!
她的嫁妝都還沒著落呢,卻要先緊著一個妾室用,她如何忍的了!
孫若謙正愁著呢,此時被孫如珠胡攪蠻纏,也來了氣:“你一個未出閣的姑娘家,怎麽說話如此粗俗不堪?被人聽了去,就算你不要臉麵,我們孫家還要臉麵呢!還有你說我花府裏的錢,又與你有什麽相關?我是當家人,我想怎麽花府裏的錢,輪得到你來置喙?”
當家人……
顧氏說的果然沒錯,這府裏當家的是哥哥,全憑哥哥說了算。如今她還沒出嫁呢,哥哥就可以不顧她的死活,日後她出嫁了,若有手頭緊的時候找娘家要錢,哥哥還會給?
“謙兒!怎麽能這麽說你妹妹!都是一家人,家裏的事你妹妹關心一下不是很正常嗎?你妹妹說的也沒錯,日後她是要嫁人做當家主母的,家中庶務自然要學會管。像你這種納妾的事,說不得以後她也要遇上,現在學著點,又不是壞事。”見不得兩兄妹鬧開,孫老夫人出來打圓場。
“是啊,我是家裏的一份子,家裏的錢怎麽能緊著你一個人花?你花完了,我花什麽去?”孫如珠心裏不滿母親說她日後也會遇上納妾的事,就這麽看不起她嗎?她還沒嫁人呢,就料定她丈夫會納妾了?
“如今是沒給你吃穿了嗎?你一沒為家裏賺錢,二沒給家裏幫忙,還好意思和我爭銀子?”
“父親留下的財產本來就有我一份的。再說了,我沒給家裏賺錢,難道你給家裏賺過錢?還不是靠一個女人養著的!”
“你!你說什麽?!”孫若謙氣的兩眼瞪圓,疾步上前就差要動手了。
孫老夫人忙給攔住了,孫如珠從沒見過孫若謙發怒的樣子,此時也有些懼怕地躲在孫老夫人身後。
靠顧庭容出嫁妝銀子養著,這是事實,但孫若謙一直以這個事實為恥。如今還被自家妹妹挑明了出來,更是臉麵無光!
“自家人鬧什麽鬧!眼下這麽多事,都不分個輕重緩急嗎?如珠不可再任性,謙兒有事也快說,自家妹妹聽了也無妨。”
孫如珠被嚇一嚇,總算壓了氣焰。而孫若謙心頭有更急的事,又有孫老夫人勸阻著,便不再同妹妹計較,說起正事來。
“顧氏那邊拿不出銀子了,可我們已經答應了秦家明日得給出五百兩聘妾財,所以母親,兒子想同您商量,餘下的四百兩先從您這兒出。”
孫老夫人瞬間懵了,壓力全給到她了?
“那顧氏怎麽可能拿不出錢來?她不是還有一個陪嫁鋪子嗎?再從鋪子裏支四百兩出來就是了,少做幾個月生意又何妨?還有她的陪嫁之物,私庫裏定然還有不少,四百兩還能湊不出來?謙兒,你說你迷上秦氏也就算了,怎麽連顧氏那邊你都說不上話了?”
“母親!難道你真要讓顧氏那唯一的一個鋪子關門嗎?那可是我們家最多的收入來源,把錢全抽走了,日後家裏哪來的收入生活?還有她的陪嫁之物,確實還有,顧氏她也想到用這些東西了,所以派了人出去典當。可我們堂堂孫家,父親曾官拜翰林,我又是風頭正盛,卻要淪落到典當妻子的陪嫁之物納妾,傳出去我還怎麽見人?”
孫老夫人沉默了,他們一大家子都在用顧庭容的嫁妝銀子,內裏她覺得這是應該的。可對外,他們怎能讓人知道?而且到了要典當物品的地步,被人知曉,隻當他們孫家有多落魄!
“不能再讓顧氏典當嫁妝了,我思來想去,母親你那邊管著的田莊和鋪子總還有些進項,先拿了出來給我應急吧。”
“謙兒,那田莊和鋪子……剛剛夠維持,實在沒進項可用,有時還要顧氏出錢貼補呢。最近府裏開銷花的,也是我平日積攢下來的銀子,你一下子要四百兩,我……”孫老夫人左右為難,她不是沒錢,隻是一下子出血四百兩,她舍不得啊……
孫若謙心裏歎氣,母親不善經營,自從父親去世後,家裏的鋪子和田產就每況愈下,以至於他不得不娶一房有錢的妻子來支撐門麵。還不如將鋪子交給顧氏打理呢,她是個會經營的。
“想必母親當年嫁給父親時,也是帶來嫁妝的……”
“你要用我的陪嫁銀子?”孫老夫人驚愕地看著孫若謙,“孽子”二字差點說出口。
“你不是也說事情分個輕重緩急嗎?先給兒子用用,等皇上賞了我官做,就有俸祿了,定然補給母親。”
要不是這是自己唯一的兒子,孫老夫人真要氣的七竅冒煙了!
她娘家隻是個普通人家,哪有那麽多陪嫁銀子給她?別說四百兩,就是一百兩都沒。如今自己的兒子竟然打起她嫁妝的主意……
“怎麽就和我無關了?不就是你納妾的事嗎?如果哥哥隻是弄個女人進府來,與我是沒多大相關。可若是為了弄個妾室進門卻要花光府裏的錢,那就和我大大相關了!”
秦家人在府門前鬧的太大,下人們知道的多,免不了傳進孫如珠耳中。那秦本利本就在外頭嚷嚷著要納妾財,進府後雖然和孫老夫人、孫若謙是關起門來商量的,但那嗓門,細細碎碎地也傳了隻言片語出來。
聽說商量了好一陣才把人送走的呢,定然是敲了好大一筆竹杠才罷手的。最近孫如珠因著府裏缺衣少食,出了不少自己的私房錢給自己買衣服,買好吃的,對銀錢之事格外敏感。一聽說了此事,忙上萬鬆院來問孫老夫人。
孫老夫人也是被秦家氣著了,和自己女兒並無避諱,把秦家要五百兩納妾財的事說了出來。
這下徹底把孫如珠的火點著了!
納個妾竟然要五百兩!這獅子大開口比她想象的還要大!
而母親和哥哥竟然原先是給秦家準備了一百兩納妾財的,一百兩!普通納個妾何至於一百兩,更別說現在還要出五百兩了!
她的嫁妝都還沒著落呢,卻要先緊著一個妾室用,她如何忍的了!
孫若謙正愁著呢,此時被孫如珠胡攪蠻纏,也來了氣:“你一個未出閣的姑娘家,怎麽說話如此粗俗不堪?被人聽了去,就算你不要臉麵,我們孫家還要臉麵呢!還有你說我花府裏的錢,又與你有什麽相關?我是當家人,我想怎麽花府裏的錢,輪得到你來置喙?”
當家人……
顧氏說的果然沒錯,這府裏當家的是哥哥,全憑哥哥說了算。如今她還沒出嫁呢,哥哥就可以不顧她的死活,日後她出嫁了,若有手頭緊的時候找娘家要錢,哥哥還會給?
“謙兒!怎麽能這麽說你妹妹!都是一家人,家裏的事你妹妹關心一下不是很正常嗎?你妹妹說的也沒錯,日後她是要嫁人做當家主母的,家中庶務自然要學會管。像你這種納妾的事,說不得以後她也要遇上,現在學著點,又不是壞事。”見不得兩兄妹鬧開,孫老夫人出來打圓場。
“是啊,我是家裏的一份子,家裏的錢怎麽能緊著你一個人花?你花完了,我花什麽去?”孫如珠心裏不滿母親說她日後也會遇上納妾的事,就這麽看不起她嗎?她還沒嫁人呢,就料定她丈夫會納妾了?
“如今是沒給你吃穿了嗎?你一沒為家裏賺錢,二沒給家裏幫忙,還好意思和我爭銀子?”
“父親留下的財產本來就有我一份的。再說了,我沒給家裏賺錢,難道你給家裏賺過錢?還不是靠一個女人養著的!”
“你!你說什麽?!”孫若謙氣的兩眼瞪圓,疾步上前就差要動手了。
孫老夫人忙給攔住了,孫如珠從沒見過孫若謙發怒的樣子,此時也有些懼怕地躲在孫老夫人身後。
靠顧庭容出嫁妝銀子養著,這是事實,但孫若謙一直以這個事實為恥。如今還被自家妹妹挑明了出來,更是臉麵無光!
“自家人鬧什麽鬧!眼下這麽多事,都不分個輕重緩急嗎?如珠不可再任性,謙兒有事也快說,自家妹妹聽了也無妨。”
孫如珠被嚇一嚇,總算壓了氣焰。而孫若謙心頭有更急的事,又有孫老夫人勸阻著,便不再同妹妹計較,說起正事來。
“顧氏那邊拿不出銀子了,可我們已經答應了秦家明日得給出五百兩聘妾財,所以母親,兒子想同您商量,餘下的四百兩先從您這兒出。”
孫老夫人瞬間懵了,壓力全給到她了?
“那顧氏怎麽可能拿不出錢來?她不是還有一個陪嫁鋪子嗎?再從鋪子裏支四百兩出來就是了,少做幾個月生意又何妨?還有她的陪嫁之物,私庫裏定然還有不少,四百兩還能湊不出來?謙兒,你說你迷上秦氏也就算了,怎麽連顧氏那邊你都說不上話了?”
“母親!難道你真要讓顧氏那唯一的一個鋪子關門嗎?那可是我們家最多的收入來源,把錢全抽走了,日後家裏哪來的收入生活?還有她的陪嫁之物,確實還有,顧氏她也想到用這些東西了,所以派了人出去典當。可我們堂堂孫家,父親曾官拜翰林,我又是風頭正盛,卻要淪落到典當妻子的陪嫁之物納妾,傳出去我還怎麽見人?”
孫老夫人沉默了,他們一大家子都在用顧庭容的嫁妝銀子,內裏她覺得這是應該的。可對外,他們怎能讓人知道?而且到了要典當物品的地步,被人知曉,隻當他們孫家有多落魄!
“不能再讓顧氏典當嫁妝了,我思來想去,母親你那邊管著的田莊和鋪子總還有些進項,先拿了出來給我應急吧。”
“謙兒,那田莊和鋪子……剛剛夠維持,實在沒進項可用,有時還要顧氏出錢貼補呢。最近府裏開銷花的,也是我平日積攢下來的銀子,你一下子要四百兩,我……”孫老夫人左右為難,她不是沒錢,隻是一下子出血四百兩,她舍不得啊……
孫若謙心裏歎氣,母親不善經營,自從父親去世後,家裏的鋪子和田產就每況愈下,以至於他不得不娶一房有錢的妻子來支撐門麵。還不如將鋪子交給顧氏打理呢,她是個會經營的。
“想必母親當年嫁給父親時,也是帶來嫁妝的……”
“你要用我的陪嫁銀子?”孫老夫人驚愕地看著孫若謙,“孽子”二字差點說出口。
“你不是也說事情分個輕重緩急嗎?先給兒子用用,等皇上賞了我官做,就有俸祿了,定然補給母親。”
要不是這是自己唯一的兒子,孫老夫人真要氣的七竅冒煙了!
她娘家隻是個普通人家,哪有那麽多陪嫁銀子給她?別說四百兩,就是一百兩都沒。如今自己的兒子竟然打起她嫁妝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