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寶蓮燈7
快穿女尊,萬人迷就愛吃軟飯 作者:沽酒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阿霜知道董涼這次迴京來勢洶洶,卻沒想到她居然敢囂張到這個地步。
登基大典幾日後的宮宴上,就屬董涼的動靜最大。
董涼是先帝封的大將軍,常年混跡於行伍之中,是個武人,生得手腳粗大,她囂張慣了,就連在宮宴上也毫不收斂。
“倒酒啊,還愣著幹什麽!”
董涼將酒杯重重地往桌子上一放,聲音很大。奏樂的聲音漸漸小了。
眾人紛紛看向她。
皇帝低頭品茗,麵色平靜。
董涼像是感覺不到一般,聲音依舊很大,對著宮中的侍從各種差遣,隨意至極,即使後來皇帝冷了臉色,她也毫不在意繼續我行我素。
不過是一個胡人生的雜種,這大安的江山還得靠著她董涼才能穩固呢。
董涼臉上泛著紅暈,像是想到了什麽,她突然站起身來,捧著酒杯一步一步向端坐上首的皇帝走了過去。
“瓊漿玉露,臣下不可獨享,臣今日將它獻給陛下。”
皇帝麵露難色。
阿霜起身勸解道,“陛下身子不好,不能喝酒。”
“大將軍,還是算了吧。”
董涼看都沒看阿霜一眼,王家的贅媳也配和她說話,她高聲道,“怎麽,陛下連臣敬的酒都不肯喝嗎?”
她上前一步,將酒舉到皇帝的唇邊。
雖然看著醉醺醺的,但董涼眼中一片清明,她千杯不醉,幾杯烈酒怎麽可能把她灌醉,她知道此時一定有人腹誹她太過囂張,但她要的就是這個結果。
她的兵就停在郊外,隻要她振臂一唿,隨時可以起事,王太師那個老東西還想借著這個小皇帝製衡自己,做夢!
要不是怕別人打著勤王的幌子進京,她早就動手了,她如今就是在試探小皇帝對她的容忍度,隻要她不敢吭聲,自己就能明目張膽地往前進一步,擠壓她的生存空間,直至最終將皇位都完全侵蝕。
她猛一用力,將酒杯往上一抬,辛辣的酒灌入皇帝的口中,皇帝躲避不及,衣襟被酒液打濕,她躬著身子接連咳嗽了幾聲,臉被嗆得通紅。
酒杯落地,絲竹之聲戛然而止。
眾人麵麵相覷。
王太師冷眼旁觀。
阿霜上前一步,“陛下,您沒事吧。”
“沒事。”被羞辱到這種程度,皇帝居然擺了擺手,雲淡風輕道,“朕沒事。”
“隻是可惜,這美酒灑了。”
她身邊的侍從會意,斟上一杯酒遞了上來,皇帝接過,對著董涼遙遙一敬,“朕敬大將軍一杯。”
她垂下眼睛,仰頭喝下。
隨後告辭,“朕不勝酒力,先走了。”
望著她的背影,阿霜知道,皇帝看似忍氣吞聲,其實已經起了殺心。
因為轉身那一瞬,她看董涼的眼神,像是在看一個死人。
她也確實該死。
一月後。
阿霜站在桌前,低著頭,向王太師匯報道,“母親,收到宮中內線傳來的消息,陛下剛剛給大將軍賜了車馬、衣服、樂縣、朱戶、納陛、虎賁、斧鉞、弓矢、秬鬯。”
“加九錫?”
王太師猛地站起來,她怎麽也沒想到皇帝會給董涼賜九錫。
九錫,是帝王賜給諸侯、大臣有殊勳者的九種禮器,表示最高的禮遇。?
董涼近來越來越囂張,皇帝卻忍氣吞聲,懦弱至極,簡直乖順到了極致,完全不像一個皇帝,她以為這已經是她的極限了,沒想到她居然會給董涼這般超規格的待遇。
董涼是先帝敕封的一品大將軍,現在又得新帝加九錫,未來是不是要冠十冕,讓她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讚拜不名。
幹脆把皇位讓給她得了。
“不僅如此,陛下今夜還打算召大將軍入宮。”
“什麽?還要召她入宮?”
也許是近來皇帝對董涼太過順服和倚重,王太師也忍不住動搖了。
她心想,難道皇帝頂不住壓力,真的要禪位給她了?
王太師被自己的猜想嚇到了,她驚得手都在顫。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她就得調整自己的計劃了。
總不能讓這大好的江山落入董涼賊子的手中。
“咚咚咚。”
門被敲響了,“太師,有人要見您。”
“進來。”
她身邊伺候的侍從帶著一個衣衫襤褸的人走了進來,侍從道,“太師,她說她是從宮裏來的。”
“哦?”
王太師的神色不由認真了幾分,她看向地上跪著的人,“你可有證據?”
那人抬起頭來,露出一張熟悉的臉來,正是皇帝的貼身侍從寒雪。
寒雪連連磕頭,眼神灼熱,像是在看一根救命稻草一般,她死死抓住王太師的衣角,“太師,求您救救陛下吧!”
“陛下的身家性命全都係在您一個人的身上了!”
王太師心中一喜,看來事情出現了轉機,她斂住喜意,慈祥地將寒雪從地上扶起來,“慢慢說,別急,萬事有我。”
寒雪慢慢從懷中掏出一塊寫滿了血字的布,
她流著淚將布遞給王太師,“太師不知道,從幾日前開始,董涼那賊子就對陛下多番逼迫,還拿微臣們的命相要挾,陛下逼不得已,隻得寫了詔書,賜她九錫,但那賊子仍不滿足,竟想要更進一步。”
“陛下思來想去,覺得隻有您才能救大安於水火之中,於是咬破手指,撕了衣服,寫下一封血書,派我喬裝混出宮找個機會把它交到您手上!”
王太師展開那封血書,上書:“董涼賊子,迫我禪位,朕不忍將大安江山拱手讓人,然苦困於深宮之中……太師乃母皇舊臣,苦心孤詣……迎朕登基,忠心可鑒,望王太師相助,助朕殺賊……”
血書的落款處,正是謝飛光三個大字,上麵還加蓋了國璽。
王太師捧著血書,竟有些心動,心動不是因為皇帝在血書上承諾事成之後就重啟丞相,她已經權傾朝野,何需丞相這個位置。她隻知道,把董涼按下去,她就可以徹底把持大安了。
小皇帝倒有幾分小聰明,但也僅僅隻是小聰明,她隻知道明麵上囂張的董涼是威脅,卻不知道,迎立她登基,一直默不作聲甚至看著像個老好人的自己也是威脅。
王太師鄭重地將血書放進懷裏,這封血書,能助她名正言順地除掉董涼,也能在事成之後證明她的清白。
她的眸子瞬間燃起了名為野心的烈焰,一想到就要幹掉董涼那廝登上無人之巔,她滿臉都是意氣風發。
她毫不懷疑其中有詐,一是因為她在宮中安插了探子,二是她可以確定皇帝身邊沒有任何助力,唯一的“助力”隻剩自己。
黃昏之時,她帶著精挑細選的親信和身強力壯的私兵進了宮。
董府。
董涼正在對鏡收拾著今日要入宮的行裝,她的親信憂心忡忡地湊上來,“將軍,會不會有詐?”
董涼斬釘截鐵地說道,“放心,不會有詐。”
帝王的臣服令她興奮不已,渾身戰栗,她這半個月以來的偽裝成功麻痹了董涼。
在巨大的誘惑麵前,她徹底衝昏了頭腦。
她對著親信意有所指地問道,“你忘記上次的事了嗎?”
幾日前她和皇帝在亭中觀舞,董涼故意屏退了隨侍在身側的親信。
若是皇帝想要動手,這就是最好的機會。
董涼的人其實都悄悄埋伏在不遠處,隻要皇帝的人動手,馬上就能衝出來按住。
董涼就是想看看皇帝會不會動手,結果沒有,那一日風平浪靜,於是她徹底放下了心。
她無比確定小皇帝已經被她嚇破了膽。
親信還想勸阻,董涼不耐煩地揮了揮手,帶上兩個人就進了宮。
董涼心想,等她登了基,也不會殺了小皇帝,反正她是異族血脈,不得人心,到時她就把她扔到關外,讓她去找她的異族親人,就是不知道還找不找得到,隻怕早就死絕了吧。
皇帝派來的侍從在前麵引路,董涼和兩個親信走在後麵,宮道黑漆漆的,長長的一段,白天都有些幽深,晚上就更加如此了,饒是董涼,心中都忍不住生出些慌亂來。
她總感覺那截高牆的影子裏藏著人,似乎一轉眼就要跳出來將她製服。
直到有驚無險地走過那一段路,快到禦前了,董涼才將心放迴肚子裏,哼,自己嚇自己。
眼看皇帝就坐在不遠處,她加快了腳步,張口就要喚,“陛下……”
孰料就在這個時候,一堆手執刀斧的人從花叢裏跳出來,將幾人團團圍住。
怎麽可能!
皇帝身邊伺候的人隔三差五便被董涼借故弄死一個,早已寥寥無幾,宮中刀兵也早已被她收繳,董涼進宮和迴家一樣熟稔。
她哪裏來的人手!
而且還是這麽多人!
這就是衝著弄死她來的!
董涼奮起反抗,她雖勇猛無敵,但此處狹窄,施展不開拳腳,加上對方人多勢眾,她撐了一段時間就不慎被砍中腹部,她動作一滯,頓時鋪天蓋地的刀斧就砍到了她身上。
她躺在地上,努力睜著眼睛,她看清了被護在最中間的兩個人的容貌。
一個是王太師,一個是阿霜。
董涼死不瞑目。
在徹底死亡的那一刻,她想起了還駐紮在郊外的姐妹們。
主帥死了,她們要麽被招安,要麽自行潰散。
真可惜啊。
她還記得自己說要入京搏一搏富貴時,她們沒有一絲猶豫就追隨在自己身後。
先帝駕崩,新帝即位,還是異族血脈,王太師盤踞京中,大安朝想要蠢蠢欲動的人不少,但隻有她勢力最大而且真正付諸了行動。
臨門一腳卻功敗垂成。
對不起。
登基大典幾日後的宮宴上,就屬董涼的動靜最大。
董涼是先帝封的大將軍,常年混跡於行伍之中,是個武人,生得手腳粗大,她囂張慣了,就連在宮宴上也毫不收斂。
“倒酒啊,還愣著幹什麽!”
董涼將酒杯重重地往桌子上一放,聲音很大。奏樂的聲音漸漸小了。
眾人紛紛看向她。
皇帝低頭品茗,麵色平靜。
董涼像是感覺不到一般,聲音依舊很大,對著宮中的侍從各種差遣,隨意至極,即使後來皇帝冷了臉色,她也毫不在意繼續我行我素。
不過是一個胡人生的雜種,這大安的江山還得靠著她董涼才能穩固呢。
董涼臉上泛著紅暈,像是想到了什麽,她突然站起身來,捧著酒杯一步一步向端坐上首的皇帝走了過去。
“瓊漿玉露,臣下不可獨享,臣今日將它獻給陛下。”
皇帝麵露難色。
阿霜起身勸解道,“陛下身子不好,不能喝酒。”
“大將軍,還是算了吧。”
董涼看都沒看阿霜一眼,王家的贅媳也配和她說話,她高聲道,“怎麽,陛下連臣敬的酒都不肯喝嗎?”
她上前一步,將酒舉到皇帝的唇邊。
雖然看著醉醺醺的,但董涼眼中一片清明,她千杯不醉,幾杯烈酒怎麽可能把她灌醉,她知道此時一定有人腹誹她太過囂張,但她要的就是這個結果。
她的兵就停在郊外,隻要她振臂一唿,隨時可以起事,王太師那個老東西還想借著這個小皇帝製衡自己,做夢!
要不是怕別人打著勤王的幌子進京,她早就動手了,她如今就是在試探小皇帝對她的容忍度,隻要她不敢吭聲,自己就能明目張膽地往前進一步,擠壓她的生存空間,直至最終將皇位都完全侵蝕。
她猛一用力,將酒杯往上一抬,辛辣的酒灌入皇帝的口中,皇帝躲避不及,衣襟被酒液打濕,她躬著身子接連咳嗽了幾聲,臉被嗆得通紅。
酒杯落地,絲竹之聲戛然而止。
眾人麵麵相覷。
王太師冷眼旁觀。
阿霜上前一步,“陛下,您沒事吧。”
“沒事。”被羞辱到這種程度,皇帝居然擺了擺手,雲淡風輕道,“朕沒事。”
“隻是可惜,這美酒灑了。”
她身邊的侍從會意,斟上一杯酒遞了上來,皇帝接過,對著董涼遙遙一敬,“朕敬大將軍一杯。”
她垂下眼睛,仰頭喝下。
隨後告辭,“朕不勝酒力,先走了。”
望著她的背影,阿霜知道,皇帝看似忍氣吞聲,其實已經起了殺心。
因為轉身那一瞬,她看董涼的眼神,像是在看一個死人。
她也確實該死。
一月後。
阿霜站在桌前,低著頭,向王太師匯報道,“母親,收到宮中內線傳來的消息,陛下剛剛給大將軍賜了車馬、衣服、樂縣、朱戶、納陛、虎賁、斧鉞、弓矢、秬鬯。”
“加九錫?”
王太師猛地站起來,她怎麽也沒想到皇帝會給董涼賜九錫。
九錫,是帝王賜給諸侯、大臣有殊勳者的九種禮器,表示最高的禮遇。?
董涼近來越來越囂張,皇帝卻忍氣吞聲,懦弱至極,簡直乖順到了極致,完全不像一個皇帝,她以為這已經是她的極限了,沒想到她居然會給董涼這般超規格的待遇。
董涼是先帝敕封的一品大將軍,現在又得新帝加九錫,未來是不是要冠十冕,讓她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讚拜不名。
幹脆把皇位讓給她得了。
“不僅如此,陛下今夜還打算召大將軍入宮。”
“什麽?還要召她入宮?”
也許是近來皇帝對董涼太過順服和倚重,王太師也忍不住動搖了。
她心想,難道皇帝頂不住壓力,真的要禪位給她了?
王太師被自己的猜想嚇到了,她驚得手都在顫。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她就得調整自己的計劃了。
總不能讓這大好的江山落入董涼賊子的手中。
“咚咚咚。”
門被敲響了,“太師,有人要見您。”
“進來。”
她身邊伺候的侍從帶著一個衣衫襤褸的人走了進來,侍從道,“太師,她說她是從宮裏來的。”
“哦?”
王太師的神色不由認真了幾分,她看向地上跪著的人,“你可有證據?”
那人抬起頭來,露出一張熟悉的臉來,正是皇帝的貼身侍從寒雪。
寒雪連連磕頭,眼神灼熱,像是在看一根救命稻草一般,她死死抓住王太師的衣角,“太師,求您救救陛下吧!”
“陛下的身家性命全都係在您一個人的身上了!”
王太師心中一喜,看來事情出現了轉機,她斂住喜意,慈祥地將寒雪從地上扶起來,“慢慢說,別急,萬事有我。”
寒雪慢慢從懷中掏出一塊寫滿了血字的布,
她流著淚將布遞給王太師,“太師不知道,從幾日前開始,董涼那賊子就對陛下多番逼迫,還拿微臣們的命相要挾,陛下逼不得已,隻得寫了詔書,賜她九錫,但那賊子仍不滿足,竟想要更進一步。”
“陛下思來想去,覺得隻有您才能救大安於水火之中,於是咬破手指,撕了衣服,寫下一封血書,派我喬裝混出宮找個機會把它交到您手上!”
王太師展開那封血書,上書:“董涼賊子,迫我禪位,朕不忍將大安江山拱手讓人,然苦困於深宮之中……太師乃母皇舊臣,苦心孤詣……迎朕登基,忠心可鑒,望王太師相助,助朕殺賊……”
血書的落款處,正是謝飛光三個大字,上麵還加蓋了國璽。
王太師捧著血書,竟有些心動,心動不是因為皇帝在血書上承諾事成之後就重啟丞相,她已經權傾朝野,何需丞相這個位置。她隻知道,把董涼按下去,她就可以徹底把持大安了。
小皇帝倒有幾分小聰明,但也僅僅隻是小聰明,她隻知道明麵上囂張的董涼是威脅,卻不知道,迎立她登基,一直默不作聲甚至看著像個老好人的自己也是威脅。
王太師鄭重地將血書放進懷裏,這封血書,能助她名正言順地除掉董涼,也能在事成之後證明她的清白。
她的眸子瞬間燃起了名為野心的烈焰,一想到就要幹掉董涼那廝登上無人之巔,她滿臉都是意氣風發。
她毫不懷疑其中有詐,一是因為她在宮中安插了探子,二是她可以確定皇帝身邊沒有任何助力,唯一的“助力”隻剩自己。
黃昏之時,她帶著精挑細選的親信和身強力壯的私兵進了宮。
董府。
董涼正在對鏡收拾著今日要入宮的行裝,她的親信憂心忡忡地湊上來,“將軍,會不會有詐?”
董涼斬釘截鐵地說道,“放心,不會有詐。”
帝王的臣服令她興奮不已,渾身戰栗,她這半個月以來的偽裝成功麻痹了董涼。
在巨大的誘惑麵前,她徹底衝昏了頭腦。
她對著親信意有所指地問道,“你忘記上次的事了嗎?”
幾日前她和皇帝在亭中觀舞,董涼故意屏退了隨侍在身側的親信。
若是皇帝想要動手,這就是最好的機會。
董涼的人其實都悄悄埋伏在不遠處,隻要皇帝的人動手,馬上就能衝出來按住。
董涼就是想看看皇帝會不會動手,結果沒有,那一日風平浪靜,於是她徹底放下了心。
她無比確定小皇帝已經被她嚇破了膽。
親信還想勸阻,董涼不耐煩地揮了揮手,帶上兩個人就進了宮。
董涼心想,等她登了基,也不會殺了小皇帝,反正她是異族血脈,不得人心,到時她就把她扔到關外,讓她去找她的異族親人,就是不知道還找不找得到,隻怕早就死絕了吧。
皇帝派來的侍從在前麵引路,董涼和兩個親信走在後麵,宮道黑漆漆的,長長的一段,白天都有些幽深,晚上就更加如此了,饒是董涼,心中都忍不住生出些慌亂來。
她總感覺那截高牆的影子裏藏著人,似乎一轉眼就要跳出來將她製服。
直到有驚無險地走過那一段路,快到禦前了,董涼才將心放迴肚子裏,哼,自己嚇自己。
眼看皇帝就坐在不遠處,她加快了腳步,張口就要喚,“陛下……”
孰料就在這個時候,一堆手執刀斧的人從花叢裏跳出來,將幾人團團圍住。
怎麽可能!
皇帝身邊伺候的人隔三差五便被董涼借故弄死一個,早已寥寥無幾,宮中刀兵也早已被她收繳,董涼進宮和迴家一樣熟稔。
她哪裏來的人手!
而且還是這麽多人!
這就是衝著弄死她來的!
董涼奮起反抗,她雖勇猛無敵,但此處狹窄,施展不開拳腳,加上對方人多勢眾,她撐了一段時間就不慎被砍中腹部,她動作一滯,頓時鋪天蓋地的刀斧就砍到了她身上。
她躺在地上,努力睜著眼睛,她看清了被護在最中間的兩個人的容貌。
一個是王太師,一個是阿霜。
董涼死不瞑目。
在徹底死亡的那一刻,她想起了還駐紮在郊外的姐妹們。
主帥死了,她們要麽被招安,要麽自行潰散。
真可惜啊。
她還記得自己說要入京搏一搏富貴時,她們沒有一絲猶豫就追隨在自己身後。
先帝駕崩,新帝即位,還是異族血脈,王太師盤踞京中,大安朝想要蠢蠢欲動的人不少,但隻有她勢力最大而且真正付諸了行動。
臨門一腳卻功敗垂成。
對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