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唱戲
七零,我靠殺豬刀幹翻所有人 作者:瓶子阿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找到一批貨,俞桑放鬆了一些。
沒辦法,她的流動資金之前全砸在豫省水災裏了,後來為了安全起見沒再倒騰,手裏的活動資金都是東西沒現錢方便。
她尋思著搞這批東西迴去,至少能賺一筆,手上有些現錢。
她想找關係買幾個店鋪,為將來開店做準備。
如果真的全麵開放了,那麽店鋪肯定很難搶,她不一定搶的過別人。
如果開放程度有限,那就做些其他安排。
“小桑,你來一下。”王翠芳壓製住興奮喊她。
俞桑快步過去,看見他倆圍著一堆淺色布匹臉上壓不住的激動。
“咋了?”
謝家安靠近她,壓低聲音:“我們想拿下這批布。”
兩人讓開一些位置,俞桑上前看了一下。
不管翻了多少布,上麵都有亂七八糟的劃痕,黑色褐色一類的染料把淺色的布毀了,貫穿整塊布,剪裁不出來大塊的好布。
現在的主色調是黑藍灰,其次是軍綠色,草黃色,像淡黃色,白色,水紅色,大紅色一類的布匹十分少,有價無市。
這批布大部分是淺綠色,淡黃色,白色之類的,被黑色一染直接全毀,根本沒有迴轉的餘地。
但是兩人如此興奮,顯然是有了其他想法。
俞桑眼珠子一動,好像知道他們想幹啥了。
“行,這堆布風化嚴重不?”
她留了個心眼。
王翠芳點頭,“看的時候最先注意的就是風化問題,畢竟咱鄉下幹活布料就是要結實,好看不好看是其次。”
“那就好。”
三人又轉了一圈,連角落都沒有放過,但是再也找不到合適的。
不是黴菌爬滿就是風化太嚴重,有些一碰就有碎渣,把俞桑嚇得離遠了一點。
“那些時間有點久了,你別擔心,碎了不會讓你賠的。”嗑瓜子的女同誌看了一眼解釋道。
善解人意的關心讓俞桑一下子就紅了臉,慚愧,剛進門她還吐槽人家態度不行呢。
她真該死啊!
選好布料,他們分別把東西搬到櫃台,搬了兩三次才搬完。
俞桑目測她這些布最起碼有上百斤。
王翠芳他們那堆大概在七八十斤左右。
磕瓜子磕的有點嘴幹,女同誌起身倒了一杯白開水喝。
剛坐下就看見三人哼哧哼哧往櫃台搬東西,她揚眉,有些驚訝。
畢竟就這堆垃圾貨,送條件不好的老百姓都擔心他們黴菌中毒,或者邊穿邊掉。
等俞桑他們搬好,站在櫃台前麵,她好心提醒了一下。
“這些東西買了不退貨的哈。”
別到時候後悔,她也退不了錢的。
俞桑擺擺手,笑著道:“我大姨給我們說過這裏的規矩,我們曉得的。”
一聽他們有滬市老鄉,女同誌下意識有了一股親近感。
“是嘛?你大姨是哪的?”
俞桑麵不改色,臉不紅心不跳。
穩穩道:“就前麵供銷社大南邊那條街上,我大姨擺攤賣布料的,叫歐陽翠花。”
女同誌在這邊好幾年了,附近摸得比較清楚,一聽就知道她在說誰。
“哦,原來是她呀。”
點點頭,她走出櫃台檢查兩堆布料,發現這些布料還行,不是那些破爛貨。
“你們還挺會挑……”
矮個子裏拔高個子,竟然找到了兩批還行的。
就算亂七八糟的顏色有些醜,至少能穿。
“哎,沒辦法,我們大隊上窮,很多人穿不起衣服,都是補丁加補丁,一聽我家三口來滬市探親訪友,大隊長就拜托我們帶點布迴去。”
俞桑掏出小手絹,沾辣椒水的布直接往眼睛上抹。
慘兮兮的開始賣慘,“我們在大山裏,供銷社的布要布票價錢又貴,一家子攢一年都扯不起幾尺布,我弟八歲了,屁股蛋還露在外麵晃悠呢。”
王翠芳觸景生情,兜裏的手絹都沒用上。
眼淚汪汪就接話:“我公婆六十好幾了,自從我家那口子走了頭上的白發一年比一年多,我就想著給他們做幾件新衣裳,至少在他們進老棺之前有幾件衣服穿。”
謝家安眼睛一紅,“大隊上還有好多老人衣不蔽體,現在深秋,過不了多久就入冬了,沒有這些布他們不知道熬的過去不。”
三人輪番轟炸,賣慘賣的人心酸酸的。
女同誌還是第一次聽說這麽慘的大隊,她家是滬市本地的,工作是頂替她媽的,沒受過什麽苦,接連下鄉也是大哥去,後來結婚了夫家條件好,對她也很尊重,所以沒經曆過什麽風霜。
乍一聽這樣的事情,她感性道:“你們放心,我指定給你們爭取最大的優惠。”
說完,直接跑出去,把他們丟在了店裏。
王翠芳眼淚一滯,懵圈了。
“這是幹啥呢?”
俞桑眼睛紅紅的,被辣椒水辣的有點腫。
“應該是去打電話了,向上級申請啥的。”
謝家安沉重點點頭,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
俞桑大腦放空,瑞鳳眼裏一片飄忽。
等女同誌申請完風風火火趕迴來就看見三人恍恍惚惚的樣子。
她以為三人還在傷心,安慰道:“你們放心,我給我爸說了,給你們最大優惠!”
她爸拗不過她,鬆口給個原料費就行,雖然浪費了很多口水可是至少達到了目的,她很滿意。
走進去把櫃台裏的磅秤拖出來,俞桑見狀上前幫忙,雙手一用力就抱了起來。
磅秤至少有八九十斤,挺重的。
“你這小姑娘力氣真大!”她的眼睛瞪得老大。
俞桑害羞了,臉紅道:“家裏窮,自小就幫忙幹農活,力氣就練大了。”
懂事的小姑娘再次加分。
女同誌聲音都溫柔了很多,“那你們把布搬上去吧,我給你們稱哈。”
俞桑笑著應了一聲,麻利把她的布搬上磅秤。
女同誌把砝碼拿出來,掛上去,不斷換砝碼,推動遊標尺上的鐵塊。
等磅秤不動,她低頭仔細查看。
“一百三十八斤,算一百三十斤吧。”
反正店裏風化的布料隔一段時間要清理,有損耗指標。
“哎,謝謝姨。”
俞桑感激道。
將東西搬下來,謝家安彎腰把他們的布料搬上去,搬了兩次才全部堆上前去。
又是一番調試,“八十七斤,算八十斤。”
三人感動哭了,眼淚汪汪看著她算錢。
“顏色染毀這批是棉布,瑕疵布是六毛五一尺,淺色這批是粗布,瑕疵布是五毛五一尺。”
“但是我努力爭取了,單價可以往下少一毛五,所以分別是五毛一尺,四毛一尺。”
俞桑腦子轉動,在女同誌打轉盤的時候默默心算。
“棉布185.5塊,粗布八十塊。”
沒辦法,她的流動資金之前全砸在豫省水災裏了,後來為了安全起見沒再倒騰,手裏的活動資金都是東西沒現錢方便。
她尋思著搞這批東西迴去,至少能賺一筆,手上有些現錢。
她想找關係買幾個店鋪,為將來開店做準備。
如果真的全麵開放了,那麽店鋪肯定很難搶,她不一定搶的過別人。
如果開放程度有限,那就做些其他安排。
“小桑,你來一下。”王翠芳壓製住興奮喊她。
俞桑快步過去,看見他倆圍著一堆淺色布匹臉上壓不住的激動。
“咋了?”
謝家安靠近她,壓低聲音:“我們想拿下這批布。”
兩人讓開一些位置,俞桑上前看了一下。
不管翻了多少布,上麵都有亂七八糟的劃痕,黑色褐色一類的染料把淺色的布毀了,貫穿整塊布,剪裁不出來大塊的好布。
現在的主色調是黑藍灰,其次是軍綠色,草黃色,像淡黃色,白色,水紅色,大紅色一類的布匹十分少,有價無市。
這批布大部分是淺綠色,淡黃色,白色之類的,被黑色一染直接全毀,根本沒有迴轉的餘地。
但是兩人如此興奮,顯然是有了其他想法。
俞桑眼珠子一動,好像知道他們想幹啥了。
“行,這堆布風化嚴重不?”
她留了個心眼。
王翠芳點頭,“看的時候最先注意的就是風化問題,畢竟咱鄉下幹活布料就是要結實,好看不好看是其次。”
“那就好。”
三人又轉了一圈,連角落都沒有放過,但是再也找不到合適的。
不是黴菌爬滿就是風化太嚴重,有些一碰就有碎渣,把俞桑嚇得離遠了一點。
“那些時間有點久了,你別擔心,碎了不會讓你賠的。”嗑瓜子的女同誌看了一眼解釋道。
善解人意的關心讓俞桑一下子就紅了臉,慚愧,剛進門她還吐槽人家態度不行呢。
她真該死啊!
選好布料,他們分別把東西搬到櫃台,搬了兩三次才搬完。
俞桑目測她這些布最起碼有上百斤。
王翠芳他們那堆大概在七八十斤左右。
磕瓜子磕的有點嘴幹,女同誌起身倒了一杯白開水喝。
剛坐下就看見三人哼哧哼哧往櫃台搬東西,她揚眉,有些驚訝。
畢竟就這堆垃圾貨,送條件不好的老百姓都擔心他們黴菌中毒,或者邊穿邊掉。
等俞桑他們搬好,站在櫃台前麵,她好心提醒了一下。
“這些東西買了不退貨的哈。”
別到時候後悔,她也退不了錢的。
俞桑擺擺手,笑著道:“我大姨給我們說過這裏的規矩,我們曉得的。”
一聽他們有滬市老鄉,女同誌下意識有了一股親近感。
“是嘛?你大姨是哪的?”
俞桑麵不改色,臉不紅心不跳。
穩穩道:“就前麵供銷社大南邊那條街上,我大姨擺攤賣布料的,叫歐陽翠花。”
女同誌在這邊好幾年了,附近摸得比較清楚,一聽就知道她在說誰。
“哦,原來是她呀。”
點點頭,她走出櫃台檢查兩堆布料,發現這些布料還行,不是那些破爛貨。
“你們還挺會挑……”
矮個子裏拔高個子,竟然找到了兩批還行的。
就算亂七八糟的顏色有些醜,至少能穿。
“哎,沒辦法,我們大隊上窮,很多人穿不起衣服,都是補丁加補丁,一聽我家三口來滬市探親訪友,大隊長就拜托我們帶點布迴去。”
俞桑掏出小手絹,沾辣椒水的布直接往眼睛上抹。
慘兮兮的開始賣慘,“我們在大山裏,供銷社的布要布票價錢又貴,一家子攢一年都扯不起幾尺布,我弟八歲了,屁股蛋還露在外麵晃悠呢。”
王翠芳觸景生情,兜裏的手絹都沒用上。
眼淚汪汪就接話:“我公婆六十好幾了,自從我家那口子走了頭上的白發一年比一年多,我就想著給他們做幾件新衣裳,至少在他們進老棺之前有幾件衣服穿。”
謝家安眼睛一紅,“大隊上還有好多老人衣不蔽體,現在深秋,過不了多久就入冬了,沒有這些布他們不知道熬的過去不。”
三人輪番轟炸,賣慘賣的人心酸酸的。
女同誌還是第一次聽說這麽慘的大隊,她家是滬市本地的,工作是頂替她媽的,沒受過什麽苦,接連下鄉也是大哥去,後來結婚了夫家條件好,對她也很尊重,所以沒經曆過什麽風霜。
乍一聽這樣的事情,她感性道:“你們放心,我指定給你們爭取最大的優惠。”
說完,直接跑出去,把他們丟在了店裏。
王翠芳眼淚一滯,懵圈了。
“這是幹啥呢?”
俞桑眼睛紅紅的,被辣椒水辣的有點腫。
“應該是去打電話了,向上級申請啥的。”
謝家安沉重點點頭,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
俞桑大腦放空,瑞鳳眼裏一片飄忽。
等女同誌申請完風風火火趕迴來就看見三人恍恍惚惚的樣子。
她以為三人還在傷心,安慰道:“你們放心,我給我爸說了,給你們最大優惠!”
她爸拗不過她,鬆口給個原料費就行,雖然浪費了很多口水可是至少達到了目的,她很滿意。
走進去把櫃台裏的磅秤拖出來,俞桑見狀上前幫忙,雙手一用力就抱了起來。
磅秤至少有八九十斤,挺重的。
“你這小姑娘力氣真大!”她的眼睛瞪得老大。
俞桑害羞了,臉紅道:“家裏窮,自小就幫忙幹農活,力氣就練大了。”
懂事的小姑娘再次加分。
女同誌聲音都溫柔了很多,“那你們把布搬上去吧,我給你們稱哈。”
俞桑笑著應了一聲,麻利把她的布搬上磅秤。
女同誌把砝碼拿出來,掛上去,不斷換砝碼,推動遊標尺上的鐵塊。
等磅秤不動,她低頭仔細查看。
“一百三十八斤,算一百三十斤吧。”
反正店裏風化的布料隔一段時間要清理,有損耗指標。
“哎,謝謝姨。”
俞桑感激道。
將東西搬下來,謝家安彎腰把他們的布料搬上去,搬了兩次才全部堆上前去。
又是一番調試,“八十七斤,算八十斤。”
三人感動哭了,眼淚汪汪看著她算錢。
“顏色染毀這批是棉布,瑕疵布是六毛五一尺,淺色這批是粗布,瑕疵布是五毛五一尺。”
“但是我努力爭取了,單價可以往下少一毛五,所以分別是五毛一尺,四毛一尺。”
俞桑腦子轉動,在女同誌打轉盤的時候默默心算。
“棉布185.5塊,粗布八十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