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自嚴聞言,示意他坐下,眯著眼打量了他片刻,點頭道:“哦?要事?我倒要聽聽是什麽風把你吹到戶部來了。坐下說吧,別站著。”
他頓了頓,語氣中帶了幾分試探,“聽說你最近在忙些什麽新玩意兒,連陛下都對你另眼相看?”
賈琮坐下,微微一笑,低聲道:“大人消息靈通。下官近日確實在籌辦一樁差事,陛下頗為上心,兵部牛尚書已應了配合,隻是此事涉及匠人調配和銀錢開支,工部那邊還需商議,銀錢方麵卻得仰仗戶部。下官這才鬥膽前來,想請大人指點一二。”
畢自嚴聽罷,端起茶盞抿了一口,目光一閃,笑道:“既是陛下的差事,又跟兵部有關,莫不是那火器工坊的事?陛下昨日跟我提過,說你弄了個什麽燧發槍,威力不俗,若能成,可是朝廷一大助力。”
他頓了頓,語氣中帶了幾分揶揄,“你這小子,拐彎抹角的功夫不小。說吧,要多少銀子?我這戶部的家底可不厚,你得給我留點餘地。”
賈琮見他一語道破,心中微定,拱手一笑,低聲道:“大人果然慧眼,正是此事。下官算過,初辦這差事,匠人薪資、材料采購加上營地修葺,約需二十萬兩白銀。下官不敢奢求太多,隻盼戶部能撥付一筆款子,助此事早日動工。若大人覺得為難,下官再另想辦法。”
畢自嚴接過他遞來的清單,粗略一看,眉頭微皺,隨即舒展開來,點頭道:“二十萬兩,倒不算離譜。陛下既跟你提過這事,我若不幫,迴頭他問起來,我也不好交代。”
畢自嚴話鋒一轉,半開玩笑地道:“說起來,你和林如海在江南搞的那鹽政改革,真是讓我開了眼界,硬是從那些鹽商嘴裏摳出銀子來,戶部的賬麵都寬裕了不少。還有你那琉璃工坊,賺得盆滿缽滿,什麽時候也給我戶部出個賺錢的點子?”
賈琮聞言,微微一笑,低聲道:“大人若不嫌棄,下官迴頭定琢磨個法子。隻是眼下這火器工坊若是成了,大同鎮的匪患一平,朝廷開支能省不少,戶部的銀子也能更寬裕些,這不也是個長遠的賺銀子路子?”
畢自嚴聽罷,拍了拍石桌,笑道:“好個賈伯爺,果然伶牙俐齒!既是陛下的意思,又有這等好處,我還能不幫你?二十萬兩,我給你批了。”
他頓了頓,端起茶盞又抿了一口,目光悠然地看著賈琮,語氣平淡卻帶著幾分深意,“明日我就讓人走流程,三日內給你撥過去。工部那邊的事,你自己看著辦吧。”
賈琮拱手一禮,恭聲道:“多謝大人仗義相助。下官還有一事要謝,當初江南鹽政之事,若無您在朝堂上為下官說話,下官怕是沒那麽容易過關。這份恩情,下官一直記在心裏。”
畢自嚴聞言,擺了擺手,淡淡一笑,低聲道:“謝什麽?我那不是單為你說話,是你們辦的事確實有道理。鹽政那攤子,誰碰誰頭疼,你們硬是把它理順了,朝廷得了好處,我不過是順勢說了幾句罷了。”
他目光落在茶盞上,語氣中帶了幾分感慨,“說起來,我這把年紀也撐不了太久了,戶部的事總得有人接著幹。林如海沉穩又有章法,若將來有人能接手,我也能少操些心。”
賈琮聽出他話中隱意,心中微動,點頭道:“大人目光長遠,林大人若知您如此看重,定會感念在心。下官也盼著這差事能早日辦妥,不負陛下所托,也不負大人今日相助。”
畢自嚴眯著眼笑了笑,低聲道:“賈伯爺,我聽人說你做事果斷,又有頭腦,今日一見,果然不差。鹽政的事辦得漂亮,琉璃工坊也讓人刮目相看,如今又忙這差事,前途不可限量啊!去吧,把事情辦好,到時候邊境安穩些,咱們戶部也能鬆口氣。”
賈琮一笑,又與畢自嚴閑聊了幾句,便起身告辭。
出了戶部衙門,他翻身上馬,一拉韁繩,又朝工部衙門而去。
“去通報一聲。”
二牛應聲而去,不多時便迴來,低聲道:“伯爺,門房說尚書大人今日不在衙門,出去辦事了。”
賈琮聞言,眉頭微皺,心中暗道:“不在?倒是巧得很。”
正思索間,忽見一道熟悉的身影從側門走了出來。
賈政身著官袍,手裏拿著一卷文書,步履匆匆,似乎剛從衙內出來。
賈琮目光一閃,心中一動,快步上前,拱手道:“二叔,您也在此?”
賈政抬頭一看,見是賈琮,先是一愣,隨即點頭道:“琮兒,你怎麽來了?我剛處理完一樁公務,正要迴府。工部這邊有事?”
賈琮微微一笑,低聲道:“二叔來得正好。我奉陛下之命,來工部商議一樁差事,需調些匠人,怎奈門房說趙尚書不在。二叔既在此,不如帶我進去一趟,也好找人問個明白。”
賈政聞言,略一遲疑,點頭道:“既是陛下的差事,那便進去吧。我帶你去找人問問。”
說罷,他領著賈琮進了衙門,來到前堂。
不多時,一名身著青袍的工部郎中迎了出來,約莫四十來歲,麵容瘦削,眼神閃爍。
賈政忙上前,低聲道:“琮兒,這位是工部郎中李澤,我的頂頭上司,為人謹慎,平日裏管著匠人和物料的事。”
他轉頭向李澤拱手道:“李郎中,這位是我侄兒,綏遠伯賈琮,今日有事拜訪。”
李澤拱手迴禮,臉上擠出一抹笑意,低聲道:“賈伯爺,下官工部郎中李澤,見過伯爺。尚書大人今日確不在衙門,出去辦事了。不知伯爺此來有何要事?”
賈琮麵色平靜,低聲道:“李郎中,陛下命我籌辦一樁差事,需從工部調配些匠人,特來與趙尚書商議。不知尚書大人何時迴來?”
“賈伯爺,這事兒怕是有些難辦。”
李澤聞言,臉上露出為難之色,搓了搓手,低聲道、
“眼下工部的匠人都在忙著修皇陵,那是陛下親自下的旨意,工期緊得很,實在抽不出人手。”
他頓了頓,瞥了賈政一眼,語氣一轉,“賈員外也在此,他也知道這情況。伯爺若不信,不如問問他?”
他頓了頓,語氣中帶了幾分試探,“聽說你最近在忙些什麽新玩意兒,連陛下都對你另眼相看?”
賈琮坐下,微微一笑,低聲道:“大人消息靈通。下官近日確實在籌辦一樁差事,陛下頗為上心,兵部牛尚書已應了配合,隻是此事涉及匠人調配和銀錢開支,工部那邊還需商議,銀錢方麵卻得仰仗戶部。下官這才鬥膽前來,想請大人指點一二。”
畢自嚴聽罷,端起茶盞抿了一口,目光一閃,笑道:“既是陛下的差事,又跟兵部有關,莫不是那火器工坊的事?陛下昨日跟我提過,說你弄了個什麽燧發槍,威力不俗,若能成,可是朝廷一大助力。”
他頓了頓,語氣中帶了幾分揶揄,“你這小子,拐彎抹角的功夫不小。說吧,要多少銀子?我這戶部的家底可不厚,你得給我留點餘地。”
賈琮見他一語道破,心中微定,拱手一笑,低聲道:“大人果然慧眼,正是此事。下官算過,初辦這差事,匠人薪資、材料采購加上營地修葺,約需二十萬兩白銀。下官不敢奢求太多,隻盼戶部能撥付一筆款子,助此事早日動工。若大人覺得為難,下官再另想辦法。”
畢自嚴接過他遞來的清單,粗略一看,眉頭微皺,隨即舒展開來,點頭道:“二十萬兩,倒不算離譜。陛下既跟你提過這事,我若不幫,迴頭他問起來,我也不好交代。”
畢自嚴話鋒一轉,半開玩笑地道:“說起來,你和林如海在江南搞的那鹽政改革,真是讓我開了眼界,硬是從那些鹽商嘴裏摳出銀子來,戶部的賬麵都寬裕了不少。還有你那琉璃工坊,賺得盆滿缽滿,什麽時候也給我戶部出個賺錢的點子?”
賈琮聞言,微微一笑,低聲道:“大人若不嫌棄,下官迴頭定琢磨個法子。隻是眼下這火器工坊若是成了,大同鎮的匪患一平,朝廷開支能省不少,戶部的銀子也能更寬裕些,這不也是個長遠的賺銀子路子?”
畢自嚴聽罷,拍了拍石桌,笑道:“好個賈伯爺,果然伶牙俐齒!既是陛下的意思,又有這等好處,我還能不幫你?二十萬兩,我給你批了。”
他頓了頓,端起茶盞又抿了一口,目光悠然地看著賈琮,語氣平淡卻帶著幾分深意,“明日我就讓人走流程,三日內給你撥過去。工部那邊的事,你自己看著辦吧。”
賈琮拱手一禮,恭聲道:“多謝大人仗義相助。下官還有一事要謝,當初江南鹽政之事,若無您在朝堂上為下官說話,下官怕是沒那麽容易過關。這份恩情,下官一直記在心裏。”
畢自嚴聞言,擺了擺手,淡淡一笑,低聲道:“謝什麽?我那不是單為你說話,是你們辦的事確實有道理。鹽政那攤子,誰碰誰頭疼,你們硬是把它理順了,朝廷得了好處,我不過是順勢說了幾句罷了。”
他目光落在茶盞上,語氣中帶了幾分感慨,“說起來,我這把年紀也撐不了太久了,戶部的事總得有人接著幹。林如海沉穩又有章法,若將來有人能接手,我也能少操些心。”
賈琮聽出他話中隱意,心中微動,點頭道:“大人目光長遠,林大人若知您如此看重,定會感念在心。下官也盼著這差事能早日辦妥,不負陛下所托,也不負大人今日相助。”
畢自嚴眯著眼笑了笑,低聲道:“賈伯爺,我聽人說你做事果斷,又有頭腦,今日一見,果然不差。鹽政的事辦得漂亮,琉璃工坊也讓人刮目相看,如今又忙這差事,前途不可限量啊!去吧,把事情辦好,到時候邊境安穩些,咱們戶部也能鬆口氣。”
賈琮一笑,又與畢自嚴閑聊了幾句,便起身告辭。
出了戶部衙門,他翻身上馬,一拉韁繩,又朝工部衙門而去。
“去通報一聲。”
二牛應聲而去,不多時便迴來,低聲道:“伯爺,門房說尚書大人今日不在衙門,出去辦事了。”
賈琮聞言,眉頭微皺,心中暗道:“不在?倒是巧得很。”
正思索間,忽見一道熟悉的身影從側門走了出來。
賈政身著官袍,手裏拿著一卷文書,步履匆匆,似乎剛從衙內出來。
賈琮目光一閃,心中一動,快步上前,拱手道:“二叔,您也在此?”
賈政抬頭一看,見是賈琮,先是一愣,隨即點頭道:“琮兒,你怎麽來了?我剛處理完一樁公務,正要迴府。工部這邊有事?”
賈琮微微一笑,低聲道:“二叔來得正好。我奉陛下之命,來工部商議一樁差事,需調些匠人,怎奈門房說趙尚書不在。二叔既在此,不如帶我進去一趟,也好找人問個明白。”
賈政聞言,略一遲疑,點頭道:“既是陛下的差事,那便進去吧。我帶你去找人問問。”
說罷,他領著賈琮進了衙門,來到前堂。
不多時,一名身著青袍的工部郎中迎了出來,約莫四十來歲,麵容瘦削,眼神閃爍。
賈政忙上前,低聲道:“琮兒,這位是工部郎中李澤,我的頂頭上司,為人謹慎,平日裏管著匠人和物料的事。”
他轉頭向李澤拱手道:“李郎中,這位是我侄兒,綏遠伯賈琮,今日有事拜訪。”
李澤拱手迴禮,臉上擠出一抹笑意,低聲道:“賈伯爺,下官工部郎中李澤,見過伯爺。尚書大人今日確不在衙門,出去辦事了。不知伯爺此來有何要事?”
賈琮麵色平靜,低聲道:“李郎中,陛下命我籌辦一樁差事,需從工部調配些匠人,特來與趙尚書商議。不知尚書大人何時迴來?”
“賈伯爺,這事兒怕是有些難辦。”
李澤聞言,臉上露出為難之色,搓了搓手,低聲道、
“眼下工部的匠人都在忙著修皇陵,那是陛下親自下的旨意,工期緊得很,實在抽不出人手。”
他頓了頓,瞥了賈政一眼,語氣一轉,“賈員外也在此,他也知道這情況。伯爺若不信,不如問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