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眾人離去,堂內燭火愈發搖曳不定,似隨時都會熄滅。
甄應嘉緩緩坐下,周身的冷峻瞬間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憂慮與一絲難以掩飾的恐慌。
他的手不自覺地微微顫抖,端起茶杯想要喝口茶壓壓驚,可茶水剛送到嘴邊,就被他重重放下,濺出的茶湯打濕了衣袖,他卻渾然不覺。
想到那堆積如山的罪證,想到錦衣衛冰冷的刀劍,他的心就像被一隻無形的大手緊緊攥住,唿吸也變得急促起來。
雖說讓眾人迴去銷毀證據,可那些證據豈是那麽容易就能徹底清除幹淨的?
而且,林如海與賈琮背後站著弘元帝,他們的調查又怎會如此輕易被阻斷?
正當他滿心焦慮之時,屏風後傳來一陣輕微的響動,甄沐瑤蓮步輕移,緩緩走了出來。
她的臉色略顯蒼白,眼中卻透著與年紀不符的鎮定與聰慧。
“父親,”
甄沐瑤輕聲喚道,聲音雖輕,卻打破了屋內壓抑的死寂,
“我都聽到了。”
甄應嘉抬起頭,看著自己的女兒,心中五味雜陳。
他本不想讓女兒卷入這黑暗的漩渦,可如今事已至此,也無法再隱瞞。
“沐瑤,”
甄應嘉歎了口氣,聲音中滿是疲憊,
“此事太過兇險,你莫要插手。”
甄沐瑤卻輕輕搖頭,走到父親身旁,眼中閃過一絲思索。
她微微俯身,語氣輕柔卻堅定:“父親,我們真的要一條道走到黑嗎?依我看,當今聖上開明賢德,未必不能放過我們。”
“沐瑤,你不知這官場的複雜。”
甄應嘉苦笑著搖頭,眼中滿是滄桑與無奈。
“這可是謀逆大罪,一旦認罪,便是滿門抄斬的大罪,哪會有什麽生機?況且,我又怎麽能把我甄家生死存亡寄托於他人之手。”
甄沐瑤咬了咬下唇,眼中閃過一絲不甘:“父親……”
“沐瑤,此事事關重大,容我再想想。”
甄應嘉擺了擺手,打斷了甄沐瑤的話語,語氣中帶著幾分疲憊與無奈,
“你先迴房休息吧,這些事,不該由你一個姑娘家操心。”
甄沐瑤還想再說些什麽,可看到父親疲憊不堪的麵容,到嘴邊的話又咽了迴去。
她輕輕點了點頭,轉身朝著屏風後走去,裙擺輕輕拂過地麵,發出細微的沙沙聲。
待女兒的身影消失,甄應嘉緩緩閉上雙眼,靠在椅背上,仿佛一瞬間蒼老了許多。
片刻後,他低聲自語,眼中閃過一絲決然:“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
他站起身,走到書案前,提筆寫下了幾封信。
筆尖在紙上劃過,發出細微的“沙沙”聲,字跡雖穩,卻透著一股壓抑的緊迫感。
“來人!”
他高聲喊道,聲音中帶著幾分冷意。
一名心腹匆匆走進來,躬身道:“老爺,有何吩咐?”
甄應嘉將信遞給他,語氣中帶著幾分冷意:“將這些信送到京城,務必親手送達。”
心腹接過信,躬身退下。
甄應嘉看著他的背影,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仿佛在權衡著什麽。
……
與此同時,京城,禦乾殿內。
“陛下,綏遠伯送來的折子。”戴權匆匆走來,雙手遞上,語氣中帶著幾分恭敬。
弘元帝接過折子,目光迅速掃過上麵的內容,眉頭漸漸舒展,嘴角浮現出一絲淡淡的笑意。
他合上折子,輕輕放在案幾上,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麵,發出“篤篤”的聲響。
“好,好一個賈琮!”
弘元帝低聲自語,語氣中帶著幾分讚許,
“短短數日,便查清了鹽務一案,還抄了孫家和周家,果然是朕看中的人。”
戴權站在一旁,見皇帝心情愉悅,連忙附和道:“陛下英明,綏遠伯確實不負聖恩,此次江南之行,可謂是大快人心。”
弘元帝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滿意:“賈琮此次立下大功,朕自當重賞。不過……”
他頓了頓,目光微凝,語氣中帶著幾分深思,
“鹽務一案牽涉甚廣,孫家和周家不過是冰山一角,背後還有更大的魚。”
戴權聞言,心中一凜,低聲道:“陛下的意思是……?”
弘元帝沒有直接迴答,而是站起身來,負手走到窗前,目光望向遠處的宮牆,語氣中帶著幾分冷意。
“鹽務一案,牽涉朝中多位大臣,甚至可能涉及皇室宗親。賈琮此次行動,雖是雷霆手段,但也打草驚蛇。接下來,那些人恐怕會有所動作。”
戴權連忙點頭,語氣中帶著幾分謹慎:“陛下英明,奴才這就去安排,加強京中戒備,以防不測。”
弘元帝擺了擺手,淡淡道:“不必太過張揚,朕自有安排。你隻需盯緊那些人,有任何異動,立刻稟報。”
戴權躬身應下:“奴才明白。”
待戴權離開後,弘元帝眉頭很快微微皺起,目光中多了一絲疑惑。
他緩步走迴案幾前,手指輕輕摩挲著折子的邊緣,低聲自語。
“這江南的錦衣衛一向隻聽太上皇的調遣,此次為何如此配合賈琮的行動?莫非……太上皇有意放權?”
他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心中暗自思忖:“這賈琮……難道,是朕的福將?”
……
大明宮內,太上皇也正低頭沉思著,他也收到了江南的消息,速度竟然比弘元帝更快。
“這小鬼頭,”
太上皇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輕聲呢喃道。
“還真有些能耐。”
他緩緩站起身,背著手在殿內踱步,腦海中浮現出賈琮那張年輕卻堅毅的臉龐。
“上皇,”
夏守忠小心翼翼地湊上前,輕聲問道,
“聽說那甄家,已經開始坐不住了……”
“甄家?”
太上皇冷哼一聲,眼中閃過一絲冷意,
“當年朕念在他們祖上的功勞和太妃的恩情,對他們多有縱容,沒想到如今竟如此無法無天。這次,若是他們還不知進退,可就別怪朕不念舊情!”
太上皇的聲音低沉卻有力,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那……咱們要不要給下麵的人透個信兒,讓他們行事注意些?”
夏守忠試探著問道。
“不必!”太上皇一擺手,神色冷峻,
“他們既然敢做,就得有承擔後果的覺悟。這次,朕要讓他們知道,這天下,還是朕說了算!”
“至於賈琮,他既然挑起了這擔子,就由他去折騰。若是他真有本事,朕不介意給他加官進爵。”
“可要是他半途而廢,或者被那些人算計了,那也隻能怪他自己沒本事。”
夏守忠連忙應道:“太上皇聖明。”
太上皇重新坐迴龍椅上,閉上眼睛,陷入了沉思。
燭火映照在他的臉上,顯得格外冷峻。
甄應嘉緩緩坐下,周身的冷峻瞬間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憂慮與一絲難以掩飾的恐慌。
他的手不自覺地微微顫抖,端起茶杯想要喝口茶壓壓驚,可茶水剛送到嘴邊,就被他重重放下,濺出的茶湯打濕了衣袖,他卻渾然不覺。
想到那堆積如山的罪證,想到錦衣衛冰冷的刀劍,他的心就像被一隻無形的大手緊緊攥住,唿吸也變得急促起來。
雖說讓眾人迴去銷毀證據,可那些證據豈是那麽容易就能徹底清除幹淨的?
而且,林如海與賈琮背後站著弘元帝,他們的調查又怎會如此輕易被阻斷?
正當他滿心焦慮之時,屏風後傳來一陣輕微的響動,甄沐瑤蓮步輕移,緩緩走了出來。
她的臉色略顯蒼白,眼中卻透著與年紀不符的鎮定與聰慧。
“父親,”
甄沐瑤輕聲喚道,聲音雖輕,卻打破了屋內壓抑的死寂,
“我都聽到了。”
甄應嘉抬起頭,看著自己的女兒,心中五味雜陳。
他本不想讓女兒卷入這黑暗的漩渦,可如今事已至此,也無法再隱瞞。
“沐瑤,”
甄應嘉歎了口氣,聲音中滿是疲憊,
“此事太過兇險,你莫要插手。”
甄沐瑤卻輕輕搖頭,走到父親身旁,眼中閃過一絲思索。
她微微俯身,語氣輕柔卻堅定:“父親,我們真的要一條道走到黑嗎?依我看,當今聖上開明賢德,未必不能放過我們。”
“沐瑤,你不知這官場的複雜。”
甄應嘉苦笑著搖頭,眼中滿是滄桑與無奈。
“這可是謀逆大罪,一旦認罪,便是滿門抄斬的大罪,哪會有什麽生機?況且,我又怎麽能把我甄家生死存亡寄托於他人之手。”
甄沐瑤咬了咬下唇,眼中閃過一絲不甘:“父親……”
“沐瑤,此事事關重大,容我再想想。”
甄應嘉擺了擺手,打斷了甄沐瑤的話語,語氣中帶著幾分疲憊與無奈,
“你先迴房休息吧,這些事,不該由你一個姑娘家操心。”
甄沐瑤還想再說些什麽,可看到父親疲憊不堪的麵容,到嘴邊的話又咽了迴去。
她輕輕點了點頭,轉身朝著屏風後走去,裙擺輕輕拂過地麵,發出細微的沙沙聲。
待女兒的身影消失,甄應嘉緩緩閉上雙眼,靠在椅背上,仿佛一瞬間蒼老了許多。
片刻後,他低聲自語,眼中閃過一絲決然:“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
他站起身,走到書案前,提筆寫下了幾封信。
筆尖在紙上劃過,發出細微的“沙沙”聲,字跡雖穩,卻透著一股壓抑的緊迫感。
“來人!”
他高聲喊道,聲音中帶著幾分冷意。
一名心腹匆匆走進來,躬身道:“老爺,有何吩咐?”
甄應嘉將信遞給他,語氣中帶著幾分冷意:“將這些信送到京城,務必親手送達。”
心腹接過信,躬身退下。
甄應嘉看著他的背影,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仿佛在權衡著什麽。
……
與此同時,京城,禦乾殿內。
“陛下,綏遠伯送來的折子。”戴權匆匆走來,雙手遞上,語氣中帶著幾分恭敬。
弘元帝接過折子,目光迅速掃過上麵的內容,眉頭漸漸舒展,嘴角浮現出一絲淡淡的笑意。
他合上折子,輕輕放在案幾上,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麵,發出“篤篤”的聲響。
“好,好一個賈琮!”
弘元帝低聲自語,語氣中帶著幾分讚許,
“短短數日,便查清了鹽務一案,還抄了孫家和周家,果然是朕看中的人。”
戴權站在一旁,見皇帝心情愉悅,連忙附和道:“陛下英明,綏遠伯確實不負聖恩,此次江南之行,可謂是大快人心。”
弘元帝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滿意:“賈琮此次立下大功,朕自當重賞。不過……”
他頓了頓,目光微凝,語氣中帶著幾分深思,
“鹽務一案牽涉甚廣,孫家和周家不過是冰山一角,背後還有更大的魚。”
戴權聞言,心中一凜,低聲道:“陛下的意思是……?”
弘元帝沒有直接迴答,而是站起身來,負手走到窗前,目光望向遠處的宮牆,語氣中帶著幾分冷意。
“鹽務一案,牽涉朝中多位大臣,甚至可能涉及皇室宗親。賈琮此次行動,雖是雷霆手段,但也打草驚蛇。接下來,那些人恐怕會有所動作。”
戴權連忙點頭,語氣中帶著幾分謹慎:“陛下英明,奴才這就去安排,加強京中戒備,以防不測。”
弘元帝擺了擺手,淡淡道:“不必太過張揚,朕自有安排。你隻需盯緊那些人,有任何異動,立刻稟報。”
戴權躬身應下:“奴才明白。”
待戴權離開後,弘元帝眉頭很快微微皺起,目光中多了一絲疑惑。
他緩步走迴案幾前,手指輕輕摩挲著折子的邊緣,低聲自語。
“這江南的錦衣衛一向隻聽太上皇的調遣,此次為何如此配合賈琮的行動?莫非……太上皇有意放權?”
他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心中暗自思忖:“這賈琮……難道,是朕的福將?”
……
大明宮內,太上皇也正低頭沉思著,他也收到了江南的消息,速度竟然比弘元帝更快。
“這小鬼頭,”
太上皇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輕聲呢喃道。
“還真有些能耐。”
他緩緩站起身,背著手在殿內踱步,腦海中浮現出賈琮那張年輕卻堅毅的臉龐。
“上皇,”
夏守忠小心翼翼地湊上前,輕聲問道,
“聽說那甄家,已經開始坐不住了……”
“甄家?”
太上皇冷哼一聲,眼中閃過一絲冷意,
“當年朕念在他們祖上的功勞和太妃的恩情,對他們多有縱容,沒想到如今竟如此無法無天。這次,若是他們還不知進退,可就別怪朕不念舊情!”
太上皇的聲音低沉卻有力,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那……咱們要不要給下麵的人透個信兒,讓他們行事注意些?”
夏守忠試探著問道。
“不必!”太上皇一擺手,神色冷峻,
“他們既然敢做,就得有承擔後果的覺悟。這次,朕要讓他們知道,這天下,還是朕說了算!”
“至於賈琮,他既然挑起了這擔子,就由他去折騰。若是他真有本事,朕不介意給他加官進爵。”
“可要是他半途而廢,或者被那些人算計了,那也隻能怪他自己沒本事。”
夏守忠連忙應道:“太上皇聖明。”
太上皇重新坐迴龍椅上,閉上眼睛,陷入了沉思。
燭火映照在他的臉上,顯得格外冷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