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凱問母親,“所以,周叔是您的遺憾。您後悔了,是嗎?”
其實他心裏已經有了答案,可此時就是偏執的想要母親的一個肯定迴答,想要確認母親的真實心意。
“媽,如果再給您一次機會,您是不是就不會放棄周叔?”
張珍摸摸兒子的頭,“真是個傻孩子,如果當年我選擇了你周叔,現在哪還有你。”
“這輩子有你,媽媽真的很幸福,媽媽也很知足。”
她想了想,又緩緩地說:“如果非要說遺憾,或許有吧。”
“我也曾想過,如果當年我能再堅定一點就好了。可你外婆身體一直都不好,我不敢賭,也賭不起呀。”
“人生沒有重來,說後悔也沒有意義,不過是徒增煩惱罷了。況且誰又知道,我和他在一起,就一定會幸福呢。”
“可我沒想到的是,他會那麽傻。明明我傷他那麽深,他卻還一直在傻傻地等我。這些年他過得一定很辛苦。”
“媽這輩子對得起父母,對得起朋友,對得起丈夫,也對得起孩子,卻唯負了他一人。”
鄭凱想,母親負的又何止是周叔,更是她自己。
如果母親能幸福,有沒有自己,其實真的不重要。
母親愛他,他又何嚐不愛母親呢。
他望著母親,說“可你們現在又在一起了呀!因為什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經曆了這麽多,你們還能重新再在一起,你們心裏也都還有彼此。以後你們好好過,一定會幸福的。”
門外,半夜起床上廁所的周奶奶眼睛濕潤了。
她輕輕地走迴了房間,重重的歎了口氣。
“造孽呀!造孽呀!”
她又何曾不知張珍是個善良的孩子,而鄭凱也是個好孩子,可她的孩子難道就有錯嗎?
這就是命呀。這些年,周軼那孩子一直放不下張珍,為此受了那麽多的罪。
做母親的怎麽能不心疼,怎麽能不替他委屈。自己年紀輕輕就守寡,獨自拉扯他長大。
原以為他找到了心儀的姑娘,終於可以和和美美地過日子了。
可那丫頭的父母嫌棄自己家裏窮,硬生生的拆散了兩個孩子。
那會有多甜,後麵就有多苦。
兒子一度頹廢,要死不活。要不是顧念自己這個老母親,或許他早就廢了吧。
直到那孩子結婚了,他看似放下了。遠走他鄉,開始不要命的工作。
後來他步步高升,也成了大老板,有了自己的公司,成百上千人的生計都指望著他。
他有了很多很多的錢,住著大房子,開著好車子。
親戚朋友都羨慕自己生了個好兒子,上進又孝順。
可身為母親的自己,又怎能不懂兒子心裏的苦。
他不過是在用工作麻痹自己,證明自己。
證明給那些曾經看不起他的人看,是他們錯了,他想要他們後悔。
可張珍已經成家,並且有了孩子,他們早就沒有可能了。
而兒子卻一直都沒有結婚,也不談戀愛。
就這樣守著一份恨,等著一個不可能的人。
他一直都在關注著張珍的消息,也會忍不住偷偷去看她。
而每次看完她,迴來就把自己關在書房裏一整天,不吃也不喝。
自己一直勸他放下過去,找個合適的姑娘,結婚生子。
兒子很孝順,從不忤逆自己。可唯獨在這件事情上,他卻很異常的堅持。
直到那次,母子倆為結婚的事,爭吵得很兇。
自己哭了,兒子抱著自己,說了一些話,至今自己都不能忘記。
他說:“媽,您守了一輩子,不過是因為心裏有父親。所以當初那麽難,您都熬過來了。兒子也一樣,兒子心裏有張珍,兒子真的忘不了她,也將就不了自己呀。”
“媽,我想,您應該是最懂兒子的人呀。就算兒子求您了,別逼我了,行嗎?張珍是我唯一的念想和執念了。放下她,也並不會讓我變得快樂,反而會讓我生無可戀。”
“您強迫不了自己忘記父親,開始新生活,所以現在您也不要逼迫兒子忘記張珍,接受別人,好嗎?兒子向你保證,以後我一定會好好生活,好好照顧自己,不會再讓你為我擔心了。”
“媽,我什麽都可以答應你,可是唯獨結婚這件事,我做不到勉強自己,這次就算兒子忤逆您了。但兒子還是想請您成全我這一迴,就這一迴,行嗎?”
兒子的白發已經被染成了黑色,他收拾得也越來越成功得體,再也瞧不出曾經的憔悴模樣。
可是他眼裏化不開的愁絲,褪不盡的無奈,深深得傷了自己這個老母親的心。
她知道兒子說得都是對的,也知道自己實在沒有什麽立場去左右他的決定,更知道那種心裏藏著一個人的孤獨與幸福。
所以,從那之後,母子倆似乎達成了某種默契,誰也沒再提那天的事,但自己也再沒有勸過兒子結婚了。
家裏那些親戚朋友還是會經常上門說媒,左鄰右舍也各種變相的推銷自家孩子,但都被自己給擋迴去了。
她心疼兒子,卻更懂兒子。兒子心裏已經夠苦了,自己何必再給他添堵。
他想一個人,自己就陪著;他放不下,自己就等著。
哪怕全世界都放棄了他,但他還有自己這個老母親。隻是自己老了,不知道還能再陪他多少年。
但隻要自己活著一天,就不會讓他孤單一個人。
就像小時候一樣,隻要他需要,母親一直都在。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家裏也請了很多幫忙的人,很多事兒子都不舍得讓自己再操勞了。
可每年他生日,自己還是會親自給他煮一碗長壽麵,再窩一個荷包蛋。
因為他喜歡,他每次都會吃得幹幹淨淨,他說那是媽媽的味道。
他明明已經這麽大了,可很多時候還像個孩子一樣。
而張珍那孩子也是個可憐的人,一輩子老實本分,想不到人到中年,還遭遇了這麽大的變故。
兜兜轉轉,最後兒子和張珍還是在一起了。就不知道這是福,還是禍呀。
其實他心裏已經有了答案,可此時就是偏執的想要母親的一個肯定迴答,想要確認母親的真實心意。
“媽,如果再給您一次機會,您是不是就不會放棄周叔?”
張珍摸摸兒子的頭,“真是個傻孩子,如果當年我選擇了你周叔,現在哪還有你。”
“這輩子有你,媽媽真的很幸福,媽媽也很知足。”
她想了想,又緩緩地說:“如果非要說遺憾,或許有吧。”
“我也曾想過,如果當年我能再堅定一點就好了。可你外婆身體一直都不好,我不敢賭,也賭不起呀。”
“人生沒有重來,說後悔也沒有意義,不過是徒增煩惱罷了。況且誰又知道,我和他在一起,就一定會幸福呢。”
“可我沒想到的是,他會那麽傻。明明我傷他那麽深,他卻還一直在傻傻地等我。這些年他過得一定很辛苦。”
“媽這輩子對得起父母,對得起朋友,對得起丈夫,也對得起孩子,卻唯負了他一人。”
鄭凱想,母親負的又何止是周叔,更是她自己。
如果母親能幸福,有沒有自己,其實真的不重要。
母親愛他,他又何嚐不愛母親呢。
他望著母親,說“可你們現在又在一起了呀!因為什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經曆了這麽多,你們還能重新再在一起,你們心裏也都還有彼此。以後你們好好過,一定會幸福的。”
門外,半夜起床上廁所的周奶奶眼睛濕潤了。
她輕輕地走迴了房間,重重的歎了口氣。
“造孽呀!造孽呀!”
她又何曾不知張珍是個善良的孩子,而鄭凱也是個好孩子,可她的孩子難道就有錯嗎?
這就是命呀。這些年,周軼那孩子一直放不下張珍,為此受了那麽多的罪。
做母親的怎麽能不心疼,怎麽能不替他委屈。自己年紀輕輕就守寡,獨自拉扯他長大。
原以為他找到了心儀的姑娘,終於可以和和美美地過日子了。
可那丫頭的父母嫌棄自己家裏窮,硬生生的拆散了兩個孩子。
那會有多甜,後麵就有多苦。
兒子一度頹廢,要死不活。要不是顧念自己這個老母親,或許他早就廢了吧。
直到那孩子結婚了,他看似放下了。遠走他鄉,開始不要命的工作。
後來他步步高升,也成了大老板,有了自己的公司,成百上千人的生計都指望著他。
他有了很多很多的錢,住著大房子,開著好車子。
親戚朋友都羨慕自己生了個好兒子,上進又孝順。
可身為母親的自己,又怎能不懂兒子心裏的苦。
他不過是在用工作麻痹自己,證明自己。
證明給那些曾經看不起他的人看,是他們錯了,他想要他們後悔。
可張珍已經成家,並且有了孩子,他們早就沒有可能了。
而兒子卻一直都沒有結婚,也不談戀愛。
就這樣守著一份恨,等著一個不可能的人。
他一直都在關注著張珍的消息,也會忍不住偷偷去看她。
而每次看完她,迴來就把自己關在書房裏一整天,不吃也不喝。
自己一直勸他放下過去,找個合適的姑娘,結婚生子。
兒子很孝順,從不忤逆自己。可唯獨在這件事情上,他卻很異常的堅持。
直到那次,母子倆為結婚的事,爭吵得很兇。
自己哭了,兒子抱著自己,說了一些話,至今自己都不能忘記。
他說:“媽,您守了一輩子,不過是因為心裏有父親。所以當初那麽難,您都熬過來了。兒子也一樣,兒子心裏有張珍,兒子真的忘不了她,也將就不了自己呀。”
“媽,我想,您應該是最懂兒子的人呀。就算兒子求您了,別逼我了,行嗎?張珍是我唯一的念想和執念了。放下她,也並不會讓我變得快樂,反而會讓我生無可戀。”
“您強迫不了自己忘記父親,開始新生活,所以現在您也不要逼迫兒子忘記張珍,接受別人,好嗎?兒子向你保證,以後我一定會好好生活,好好照顧自己,不會再讓你為我擔心了。”
“媽,我什麽都可以答應你,可是唯獨結婚這件事,我做不到勉強自己,這次就算兒子忤逆您了。但兒子還是想請您成全我這一迴,就這一迴,行嗎?”
兒子的白發已經被染成了黑色,他收拾得也越來越成功得體,再也瞧不出曾經的憔悴模樣。
可是他眼裏化不開的愁絲,褪不盡的無奈,深深得傷了自己這個老母親的心。
她知道兒子說得都是對的,也知道自己實在沒有什麽立場去左右他的決定,更知道那種心裏藏著一個人的孤獨與幸福。
所以,從那之後,母子倆似乎達成了某種默契,誰也沒再提那天的事,但自己也再沒有勸過兒子結婚了。
家裏那些親戚朋友還是會經常上門說媒,左鄰右舍也各種變相的推銷自家孩子,但都被自己給擋迴去了。
她心疼兒子,卻更懂兒子。兒子心裏已經夠苦了,自己何必再給他添堵。
他想一個人,自己就陪著;他放不下,自己就等著。
哪怕全世界都放棄了他,但他還有自己這個老母親。隻是自己老了,不知道還能再陪他多少年。
但隻要自己活著一天,就不會讓他孤單一個人。
就像小時候一樣,隻要他需要,母親一直都在。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家裏也請了很多幫忙的人,很多事兒子都不舍得讓自己再操勞了。
可每年他生日,自己還是會親自給他煮一碗長壽麵,再窩一個荷包蛋。
因為他喜歡,他每次都會吃得幹幹淨淨,他說那是媽媽的味道。
他明明已經這麽大了,可很多時候還像個孩子一樣。
而張珍那孩子也是個可憐的人,一輩子老實本分,想不到人到中年,還遭遇了這麽大的變故。
兜兜轉轉,最後兒子和張珍還是在一起了。就不知道這是福,還是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