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灑落,透過高聳的青瓦,映在崇文書院的講堂上。


    書院的學子們紛紛入座,手持書卷,神色肅然,準備迎接新一日的授業解惑。


    蘇長安混在其中,雙手枕在腦後,腳微微伸直,帶著一絲漫不經心的倦怠。他已經聽了整整三天的儒學經典解析,幾乎每一堂課的開頭都圍繞著“君子之道”展開。


    他實在忍不住懷疑,自己是不是選錯了地方。


    ——如果繼續這樣下去,他怕是要在書院裏被活活講廢。


    今日授課的是書院的資深教諭——林懷章。


    此人年約五旬,儒冠方正,目光清澈,語氣沉穩有力,是整個書院最受敬重的學者之一。他站在講堂中央,緩緩開口:


    “今日所講,是《浩然篇》。”


    “人有三境,第一境為學,求知若渴;第二境為悟,知行合一;第三境為化,達至天地同流,心隨意動,不拘於形。”


    蘇長安原本昏昏欲睡,但聽到這番話,眼神微微一動。


    林懷章繼續道:“學者初習儒道,須入心;若能融會貫通,則可使浩然正氣化為聖賢之氣,入心入身,貫穿自身氣機。”


    “氣機流轉之時,天地皆可為勢,山河可為助力,浩然存心,萬法可破。”


    這句話一出,全場肅然。


    書院弟子們神色鄭重,認真聆聽。


    可蘇長安卻愣住了。


    ——天地皆可為勢?山河可為助力?萬法可破?


    ——這和封神刀法第四式的刀意意境,似乎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封神刀法,共九式,每一式皆需領悟相應的刀意,否則僅有招式,而無真正的刀之神韻,無法發揮出完整的威力。


    前三式——斬凡、裂魂、無相,皆為刀意的入門階段,各自蘊含獨特的刀之奧義:


    斬凡——破除一切雜念,摒棄花架子,將刀迴歸最本源的“殺伐”之意。唯有真正理解刀之本質,摒棄凡俗束縛,才能斬出“最純粹的一刀”。


    裂魂——刀意深入神魂層麵,不再止步於肉體上的劈砍,而是直指人的意識,使敵人在刀光未至時,便已產生靈魂震顫,甚至出現幻覺、恐懼,從精神層麵崩潰。


    無相——刀意超脫形態,不拘泥於具體的招式,而是融於天地,隨心而動,刀勢無定,敵人無法預測其軌跡,亦無法捉摸其真正的意圖。


    前三式以刀意引導技藝,講求刀速、刀勢、刀氣的運用,真正掌握後,刀法才會蛻變,達到隨心所欲、人刀合一的境界。


    但這一切,隻是入門。


    第四式——化境,才是讓刀法真正邁入更高層次的關鍵。


    所謂化境,並非單純的刀速或力量,而是刀意的升華。此境界下,刀已不僅是手中之刃,而是意誌的延伸。修行者需打破自身的桎梏,徹底將刀意融入血肉,化作本能,使出刀的刹那,已是破滅之時。


    這一式之後,封神刀法才真正跨入“神境”之門,往後的刀式,每一步都將是脫胎換骨的蛻變。


    但蘇長安一直無法參透其中的奧秘,因為他始終沒有真正理解“意”是什麽。


    而現在,林懷章的話,讓他猛然生出一絲感悟。


    ——刀意,便如儒道中的聖賢氣。


    ——聖賢氣以心境貫穿天地,而刀意,同樣需要將自身與刀融為一體,以天地為勢,以刀心相合。


    蘇長安心神震蕩,突然間,周身氣機微微一蕩。


    他雙目微閉,指尖輕輕拂過桌麵,像是無意識地描繪刀痕。


    刹那間,一股淡淡的鋒銳氣息彌漫開來。


    這氣息雖輕,卻宛如春風拂麵,帶著某種無形的力量,令人心神悸動。


    前排的學子們皺起眉頭,隱隱覺得有些異樣,卻又說不出哪裏不同。


    講台上的林懷章微微停頓,目光一閃,落在蘇長安身上。


    他察覺到了。


    這股氣機,帶著一絲淩厲的刀意,卻不屬於聖賢氣,而是一種完全不同的武道意境。


    林懷章輕叩書案,淡淡道:“蘇長青。”


    蘇長安猛然迴神,發現所有人都在看著自己,頓時心裏一緊。


    “……先生,我剛才沒睡著。”他一本正經地說道。


    學子們:“?”


    林懷章眉頭微挑,目光在蘇長安身上停留片刻,語氣不疾不徐:“你剛才……有所感悟?”


    四周頓時一靜,學子們的目光紛紛落在蘇長安身上,眼神中多了幾分探究和揣測。


    ——刀意的領悟,何其艱難?能跨入此境者,皆是武道天驕,哪怕是先天境的大宗師,也未必能徹底掌控刀意!蘇長青一個新入學的學子,竟敢說自己有所感悟?


    若非親耳聽見,誰敢相信?


    蘇長安麵對眾人的注視,神色淡然,沉吟片刻,輕輕點頭:“算是……略有所得。”


    這四個字落下,周圍不少學子露出懷疑的神色,甚至有人輕嗤一聲,暗覺蘇長青怕是故弄玄虛。


    然而,林懷章的目光卻微微一凝,眼底閃過一絲異樣的神色。


    他沉吟片刻,忽然輕輕開口:“既然如此,那便請你來講一講,‘化’字,究竟該如何理解?”


    這一問,頓時讓不少學子心頭一震。


    “竟是‘化’字?!”


    “這可是武道學堂最難參悟的概念之一,書院中不知多少習武之人卡在此處數年,甚至有些人終其一生都無法突破!”


    “蘇長青……他敢答?”


    不少人麵露戲謔,想看看蘇長安如何應對。


    蘇長安卻神色如常,仿佛根本沒有察覺到四周的目光,沉思片刻,忽然輕輕伸出手,指尖緩緩在空中描繪。


    “先生剛才所講的‘化’,我有些許不同的理解。”


    “以刀而言,所謂化境,乃是‘刀隨意動,不拘形態’。”


    “凡刀法初學者,重招式,講求刀如何揮出;高手,則講求刀勢,以勢製敵;而真正的化境者,刀未出,意已成,天地萬物皆可為刀。”


    他手指輕輕一劃,空氣中竟然隱隱浮現出一絲鋒銳之意。


    這股鋒銳,起初若有若無,仿佛隻是錯覺,可是下一瞬,連空氣都仿佛被這無形的刀意割裂,微微震顫!


    這一刻,眾人神色陡然一變!


    學子們的臉上再無戲謔之色,有的驚疑不定,有的眼神凝重,甚至有人下意識地後退了半步,仿佛感受到了一絲危險的鋒芒。


    竟已觸及“刀意”之境?!


    林懷章心中掀起驚濤駭浪。


    刀意,是武道天賦的分水嶺。


    多少成名已久的江湖宗師,都卡在“意”的門檻外,終生不得寸進。許多武者苦修數十載,最多隻能練就“刀勢”,即便是大宗師級別的高手,也未必能徹底掌握刀意。


    可眼前這個看起來不過二十年歲的年輕人,竟然已然有所悟?!


    “你所述之意,已然觸及‘意境’之層。”林懷章沉聲道,語氣比方才更為凝重,“但你可知,這一境界,並非僅靠技藝修行得來,而需磨礪心境?”


    刀意的誕生,絕非單靠招式與修煉,而是對武道的極致領悟,是血戰、殺伐、心境蛻變後的升華,是千錘百煉、生死一線間才可能悟出的東西。許多先天武者窮盡一生,也隻能觸及刀勢,至於“刀意”,那是隻有那些真正的天才,才能窺見的領域。


    林懷章目光微凝,眼底深處多了一絲罕見的震動——


    這等天賦,整個書院,甚至整個大乾武道界,都難得一見!


    蘇長安淡淡一笑,神色依舊從容,不見絲毫驕矜之色,仿佛剛才的領悟不過是信手拈來。


    “先生所言極是,弟子正是在此刻,方才有所感悟。”


    他的語氣太平靜了,仿佛這“悟刀意”隻是尋常之事,而不是足以讓無數武者夢寐以求的奇跡。


    這份從容,落在林懷章眼裏,更顯得深不可測。


    這小子,到底什麽來曆?


    林懷章看著蘇長安,沉默了片刻,目光閃爍不定,心中迅速思索著這番言論背後的分量。


    如果蘇長安真的能徹底掌握“刀意”,那絕不僅僅是一個普通學子的範疇了。他未來的武道之路,將超越大部分武者,甚至有可能……成為當世巔峰之一!


    念及此處,林懷章神色微動,心中已有計較,最終輕笑一聲,緩緩道:“既然如此,你便可入‘武道學堂’,與同窗切磋論道。”


    此言一出,四周學子嘩然!


    武道學堂,那可是書院內最頂尖的學堂之一,能夠進入其中的,皆是潛力極高的武道天驕,尋常人根本無緣涉足。而此刻,林懷章竟當眾破例,直接許諾讓蘇長安進入其中?


    這豈不是承認了——蘇長安的武道天賦,已然淩駕於眾學子之上?


    就連謝不爭的神色都微微一變,臉色沉了幾分,眼底多了一抹不甘。


    蘇長安挑眉一笑,目光淡然:“先生,入武道學堂,是否也有考核?”


    林懷章微微一怔,隨即露出一絲饒有興致的笑意:“自然。”


    “但既然你今日能在此刻有所悟,那便說明你已有踏入門檻的資格。”他頓了頓,目光深邃,“若想真正成為其中一員,你需在三日後,於‘武道講堂’中,證明你的實力。”


    蘇長安嘴角一勾,笑著拱了拱手:“那便三日後再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妖邪請自重!本官隻想摸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君尚與玉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君尚與玉卿並收藏妖邪請自重!本官隻想摸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