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文正的指揮下,明軍如洶湧的潮水,向著逃竄的窩闊台汗國騎兵展開了疾風驟雨般的追擊。


    戈壁灘上,風沙彌漫,車輪滾滾,馬蹄聲聲,喊殺聲與槍炮聲交織迴蕩。


    追擊途中,偵察兵不斷通過對講機向朱文正匯報敵軍動向。


    朱文正根據這些情報,靈活地調整著追擊部隊的陣型。


    他命令坦克營加快速度,從側翼迂迴包抄,切斷敵軍的退路;


    裝甲車則憑借其靈活的機動性,在正麵緊追不舍,用重機槍持續掃射;


    騎兵部隊則穿插在兩者之間,隨時準備對落單的敵軍進行捕殺。


    一輛輛坦克如鋼鐵巨獸,在戈壁灘上揚起滾滾煙塵。它們的履帶碾壓著沙石,發出沉悶而有力的聲響。


    坦克手們全神貫注地盯著前方,一旦發現敵軍身影,便毫不猶豫地按下發射按鈕。


    炮彈帶著熾熱的火焰和震耳欲聾的轟鳴,精準地落在敵軍逃竄的隊伍中,掀起一片片血肉和沙塵。


    一匹被炮彈擊中的戰馬嘶鳴著,高高躍起,隨後重重地摔倒在地,將背上的騎手甩出去數米遠。


    那騎手在沙地上掙紮著,還沒來得及起身,就被飛馳而來的裝甲車用重機槍打成了篩子。


    裝甲車在追擊過程中充分發揮了其速度優勢。它們如靈動的鋼鐵猛獸,在沙地上穿梭自如。


    車載重機槍的子彈如雨點般傾瀉而出,打得敵軍騎兵人仰馬翻。


    一名窩闊台汗國的騎兵試圖轉身反擊,卻被裝甲車的重機槍瞬間擊中。


    身體如斷了線的風箏般向後飛去,重重地摔在沙地上,揚起一片塵土。


    在明軍的猛烈追擊下,窩闊台汗國的騎兵漸漸陷入了絕境。他們的隊伍被打得七零八落,士兵們四處逃竄,毫無還手之力。


    然而,朱文正並沒有絲毫放鬆警惕。他深知,敵人在絕境中往往會爆發出更強大的反抗力量。


    於是,他通過對講機不斷提醒士兵們保持警惕,注意敵軍的反撲。


    果然,就在明軍以為勝利在望時,窩闊台汗國的騎兵中突然響起了一陣急促的號角聲。


    聽到號角聲,原本四處逃竄的敵軍騎兵竟然迅速聚集起來,組成了一個緊密的防禦陣型。


    他們背靠背,手中的長刀閃爍著寒光,眼神中透露出一股決絕和瘋狂。


    朱文正看到這一幕,心中暗自一驚。他意識到,敵軍這是要做最後的垂死掙紮了。


    他迅速調整戰術,命令坦克部隊和裝甲車部隊停止追擊,在敵軍前方組成一道堅固的防線;


    步兵部隊則從兩側迂迴包抄,將敵軍徹底包圍起來。


    隨著明軍的包圍圈逐漸縮小,窩闊台汗國的騎兵們陷入了更加絕望的境地。


    他們瘋狂地揮舞著長刀,試圖衝破明軍的包圍圈,但都被明軍強大的火力擊退。


    戰場上,硝煙彌漫,喊殺聲震耳欲聾。坦克的火炮不斷轟鳴,將敵軍的防禦陣型炸得支離破碎;


    裝甲車的重機槍持續掃射,打得敵軍抬不起頭來;步兵們則端著突擊步槍,穩步向前推進,不斷壓縮著敵軍的生存空間。


    在激烈的戰鬥中,一名明軍步兵不幸被敵軍的長刀砍中。


    但他並沒有放棄,他用盡最後的力氣,舉起手中的突擊步槍,向敵軍射擊。


    他的戰友們看到這一幕,無不被他的英勇所感動。他們紛紛怒吼著,向敵軍發起了更加猛烈的攻擊。


    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窩闊台汗國的騎兵終於抵擋不住明軍的進攻。


    他們的防線徹底崩潰,士兵們紛紛放下武器,跪地投降。


    朱文正看著眼前的場景,心中充滿了勝利的喜悅。但他並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他知道,這場戰爭還沒有結束。


    他命令士兵們將俘虜集中起來,進行審訊。通過審訊,他得知窩闊台汗國在前方的城池防禦力量薄弱,且彼此之間缺乏有效的支援體係。


    這些城池雖有城牆防護,但兵力分散,裝備也遠不及明軍。


    朱文正敏銳地意識到,這是一個迅速推進、攻城略地的絕佳機會。他當機立斷,決定乘勝追擊,拿下這些城池。


    朱文正迅速召集各部隊將領,在臨時搭建的營帳中展開了一場緊張而高效的軍事會議。


    他指著地圖,詳細地闡述了自己的作戰計劃:“我們要兵分多路,同時對這些城池發動攻擊。


    坦克部隊作為先鋒,利用強大的火力摧毀敵軍的城門和防禦工事;


    裝甲車負責掩護步兵推進,同時對敵軍的有生力量進行打擊。各部隊務必緊密配合,速戰速決!”


    將領們領命而去,迅速迴到各自的部隊進行部署。很快,明軍如同一股鋼鐵洪流,向這些城池洶湧進發。


    第一座城池前,明軍的坦克一字排開,炮口對準了緊閉的城門。


    隨著朱文正一聲令下,坦克的火炮齊聲轟鳴,火光衝天,巨大的爆炸聲震得大地都在顫抖。


    城門在猛烈的炮火攻擊下,瞬間被炸開了一個巨大的缺口。


    裝甲車趁著硝煙未散,如閃電般衝向城門,車載重機槍瘋狂掃射,壓製著城牆上的敵軍。


    步兵們則端著突擊步槍,呐喊著跟在裝甲車後麵,迅速衝進了城內。


    城內的敵軍被這突如其來的猛烈攻擊打得措手不及,他們慌亂地拿起武器,試圖抵抗。


    但在明軍強大的火力和勇猛的攻擊下,他們的抵抗顯得十分微弱。


    一名明軍士兵看到一名敵軍弓箭手正在城牆上放箭,他毫不猶豫地舉起突擊步槍。


    “噠噠噠”幾聲槍響,那名敵軍弓箭手便慘叫著從城牆上跌落。


    在激烈的戰鬥中,一名年輕的明軍士兵腿部被敵軍的長槍刺傷。但他咬緊牙關,強忍著疼痛,繼續向前衝鋒。


    他的戰友們紛紛圍過來,為他提供掩護。他用一隻手撐著地麵,艱難地站起來,然後拿起手中的手榴彈,向著敵軍人群扔去。


    隨著一聲爆炸,敵軍的幾名士兵被炸倒在地。


    僅僅用了不到一個時辰,這座城池便被明軍成功攻克。


    朱文正沒有給敵軍絲毫喘息的機會,他迅速命令部隊向下一座城池進發。


    在攻打第三座城池時,遇到了一些麻煩。這座城池的城牆相對較高,敵軍在城牆上布置了大量的投石車和弓箭手。


    當明軍的坦克靠近時,敵軍的投石車便開始發動攻擊,巨大的石塊如雨點般砸向明軍。


    朱文正見狀,立刻命令坦克部隊分散開來,同時讓迫擊炮小組對城牆上的投石車進行打擊。


    迫擊炮小組迅速調整射擊角度,一枚枚迫擊炮彈帶著尖銳的唿嘯聲,飛向城牆上的投石車。


    隨著一聲聲爆炸,敵軍的投石車被紛紛摧毀。明軍的坦克趁機再次靠近城牆,用火炮對城門進行攻擊。


    在強大的火力掩護下,步兵們搭起雲梯,奮勇爬上城牆,與敵軍展開了激烈的近身肉搏。


    一名身材魁梧的明軍士兵,雙手緊握長刀,如猛虎下山般衝向敵軍。他刀光閃爍,瞬間便砍倒了兩名試圖阻攔他的敵軍。


    他一邊揮舞著長刀,一邊怒吼:“大明的勇士們,殺啊!讓這些敵人見識我們的厲害!”


    他的喊聲激勵著周圍的明軍士兵,他們士氣大振,向著敵軍更加勇猛的撲去。


    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這座城池也被明軍成功占領。


    就這樣,明軍在朱文正的指揮下,一路勢如破竹,接連攻克了一座又一座城池。


    每攻克一座城池,明軍便迅速清理戰場,救治傷員,同時將繳獲的武器裝備進行整理和分配。


    然後,他們又馬不停蹄地向下一座城池進發。


    在攻打第九座城池時,天色已經漸漸暗了下來。


    但朱文正並沒有下令停止進攻,他知道,一旦給敵軍足夠的時間,他們就可能會加強防禦,增加攻城的難度。


    於是,他命令部隊在夜色的掩護下,繼續發動攻擊。


    明軍利用坦克和裝甲車的燈光,照亮了前進的道路。他們悄悄地靠近城池,然後突然發動攻擊。


    敵軍被這突如其來的攻擊打得驚慌失措,他們在黑暗中看不清明軍的虛實,隻能盲目地進行抵抗。


    明軍則趁機發揮自己的火力優勢,迅速突破了敵軍的防線,成功占領了這座城池。


    經過一天一夜的連續奮戰,明軍終於成功攻克了十三座城池。


    在這場戰鬥中,明軍展現出了強大的戰鬥力和頑強的戰鬥意誌。


    他們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用鮮血和生命詮釋了大明軍隊的威嚴和榮耀。


    然而,朱文正並沒有因此而滿足。他知道,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麵——窩闊台汗國王城。


    這座王城是窩闊台汗國的核心所在,城牆高大堅固,防守嚴密。


    城內不僅駐紮著大量的精銳部隊,還有各種先進的防禦武器。


    朱文正率領著大軍,浩浩蕩蕩地來到了窩闊台汗國王城前。


    他望著眼前這座巍峨的城池,心中充滿了敬畏和決心。


    朱文正命令部隊在王城前紮下營寨,同時派出偵察兵對王城的防禦情況進行詳細的偵察。


    此時,窩闊台汗國王城內,氣氛壓抑得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死寂。


    太子哈散麵色陰沉,坐在大殿之上,下方眾大臣們交頭接耳,神色惶恐。


    “短短一日,十三座城池盡失!明軍的攻勢太過迅猛,如今兵臨城下,我們該如何是好?”


    一位年邁的大臣率先打破沉默,聲音顫抖,滿是焦慮。


    此言一出,大殿內頓時炸開了鍋。一位身形瘦削的大臣向前一步,急切說道:


    “太子殿下,如今明軍勢大,我們根本無法抵擋。


    依臣之見,不如投降,尚可保全國中百姓性命,也能避免王城生靈塗炭。”


    他話音剛落,便有幾位大臣附和起來,他們深知明軍的實力,在如此懸殊的差距下,抵抗似乎隻是徒勞。


    然而,此言卻激怒了一位武將打扮的大臣。他“噌”地站起身,怒目圓睜,吼道:


    “投降?我窩闊台汗國堂堂男兒,怎能不戰而降,淪為他人階下囚!


    想我先輩們縱橫沙場,打下這片江山,如今卻要我們拱手相讓,我等有何顏麵去見列祖列宗!”


    說罷,他猛地抽出腰間彎刀,狠狠地砍在身旁的柱子上,刀痕深可見骨,足見其內心的憤慨。


    太子哈散眉頭緊鎖,內心也是矛盾萬分。他深知明軍的強大,若一味抵抗,王城或許真的會被攻破。


    到那時,不僅自己的性命堪憂,整個汗國也將遭受滅頂之災,可投降又實在不甘心。


    這時,一位智謀出眾的大臣緩緩開口:“太子殿下,投降固然恥辱,但抵抗也需有萬全之策。


    我們可以先假意與明軍談判,拖延時間,同時加固王城防禦,招募更多勇士,準備與明軍決一死戰。


    若談判能爭取到有利條件,那自然是好;若談判破裂,我們也有了更充足的準備。”


    哈散微微點頭,覺得此計有幾分道理。但武將大臣卻嗤之以鼻:


    “談判?明軍豈會輕易相信我們?這不過是浪費時間,等到他們準備充分,我們更是毫無勝算!”


    就在眾人爭論不休時,又有一位大臣憂心忡忡地說:


    “聽聞明軍武器先進,坦克、火炮威力巨大,我們的城牆在他們麵前或許不堪一擊。


    即便加固城牆,又能抵擋幾時?”這一番話,讓原本激烈的爭論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眾人都意識到,明軍的武器裝備確實是他們難以逾越的一道坎。


    哈散沉思良久,終於開口:“諸位暫且安靜。投降之事,斷不可行,我窩闊台汗國絕不向任何人低頭。


    但貿然出擊,也絕非明智之舉。先按謀士所言,派人去與明軍談判,探探他們的口風。


    同時,即刻加固城牆,將城中所有兵力集中起來,日夜操練。


    把城中的投石機、強弩等武器都搬上城牆,多儲備滾石、熱油,準備迎接明軍的進攻。


    另外,派人去周邊部落,看能否招募到援軍。”


    眾人領命,各自散去準備。


    投降派的大臣雖心有不甘,但也不敢違抗太子之令,隻能暗自歎息;


    而抗爭派的大臣們則摩拳擦掌,準備與明軍決一死戰。


    王城之內,百姓們也感受到了大戰將至的緊張氛圍,街頭巷尾都在議論紛紛,有人惶恐不安,有人卻也被激發起了保衛家園的決心。


    哈散站在王宮的城樓上,望著城外明軍那密密麻麻的營帳,心中五味雜陳。


    “父汗,我該如何是好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從揍朱元璋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客老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客老張並收藏開局:從揍朱元璋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