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過生辰,吃地鍋雞
穿越古代小村,種田養家成奶爸 作者:潁川太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老四摸了摸大丫的頭發,點了點頭。
“行吧,剛好晚上我要去一趟西門村,你跟我去一趟吧!幫忙挑貨兒!”
西門村離桃源村大約有四十裏路,上次老劉家買花家山參的時候大年記得一點。
大年應下差事,在院中閑聊一會,買了一小盒花生糖就迴家了。
迴到家,大丫把手中大黃梨給了二丫,二丫自是愛不釋手,自個啃了幾口還不忘給娘和外婆也咬一口。
眼下村裏鮮桃在賣,小月娘的竹筐買賣也是正在接單中。
隻是今年各家都在嶂河渡口邊上直接買賣,對竹筐的需求也是減少了許多,還不及往年的一半兒。
“這人老咯哦,不中用了!”
小月娘一邊扭著竹子,一邊自嘲著。
大年搬來小凳子,在一旁幫忙,村口不遠處民夫喊號子的聲音讓他心裏有了盤算:
“如今官道修的這麽快,得提前把小攤子支棱起來了,反正現在閑錢尚足,把廚房那邊打通,再蓋間小房應該不成問題的!”
開間鋪子的想法就在大年心裏定下了,晚上吃過晚飯,大年跟小月在廚房說了這事,小月也沒啥意見,都聽大年的。
“哎?天都黑了你去哪?”
見大年摸著發型拎著腰帶,一副要出門的樣子,小月抹布都沒擰幹就湊過來問道。
“不行,晚上你不能出去了,誰知道你又去幹什麽事兒,到時候又惹上官司!”
在得知大年是去跟周老四出門,小月是一百個不願意,渡口命案的餘悸尚在心口,她可再也不放心大年夜裏出門了。
好在大年軟磨硬泡,又許諾今晚迴來交“公糧”,小月才勉強答應下來。
“我不管,晚上我點著油燈等你,你不迴來我不睡!”
“好好好,聽你的!”
……
到了二月二十五這天,
時值上午,暖陽高照。
大年在利用廚房跟院牆的直角區域,在院子裏搭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竹棚子,坐北朝南,冬暖夏涼。
公雞鐵鍋還有調料都已“到賬”了,大年在竹棚下用土磚搭了一個小土灶,準備搞地鍋雞給小月娘慶生辰。
小月也在一旁搭把手,準備燒水泡雞拔雞毛。
隻是大年殺雞的時候正巧在湯圓狗屋前不遠,可憐的湯圓哪裏見過這種場麵,被嚇得躲在狗屋裏哆哆嗦嗦的,直到大丫二丫從院外迴才竄出來。
“哈哈,你看你這膽子,還指望你看家護院呢!”
大年接過小月的一盆熱開水,一邊泡雞毛一邊讓二丫把湯圓抱過來練練膽!
“嚶嚶嚶!”
二丫從背後拎著湯圓的兩隻前腳,不停往大年邊上湊,湯圓小腳亂滑,狗頭亂扭,後腳差點把地上蹭出印子來,怕的不要不要的。
“哈哈哈,別鬧了,放了它吧!”
小月見湯圓如此狼狽樣,趕忙從二丫手中把它解救下來。
拔完雞毛,大年把雞放到案板上切塊剁開,趁著小月燒水的鍋裏還有開水,將雞塊倒入其中再燙一遍去除血水,然後用清水衝洗幹淨。
備好調料,周老四挑貨走南闖北,給了些花椒八角,蔥薑蒜和紅辣椒。
隻是沒有料酒,大年打算用生薑來祛除雞的腥味兒。
廚房裏大年忙得乒乒乓乓的,還讓小月打了兩大碗香米,中午煮香米飯吃。
“大年,這些多了吧,娘說這米好,得省著點吃呢!”
小月摸著米盆中細膩圓潤的米粒,嘴角不自覺的笑了起來。
“沒事,吃不完啊,晚上拿蛋炒飯吃!對了,灶裏先別塞柴了,這雞等些時候再燒!”
大年把地鍋雞的食材全部準備好,接過小月手中的米盆,幫忙下鍋煮飯。
早上家裏已經接了不少生辰禮了,有雞蛋,臘肉,還有桃子啥的,聽小月說,小月娘今年五十五壽,是個半整歲,送禮的人也是很多。
大年聽著心裏很不是滋味,五十五歲的人,外表看上去像是六十五般,定是長期操勞,憂心過度。
“等茶攤支起來了,你跟娘就賣茶水掙點錢,地裏還有山上的活兒就交給我,要是有人訂做籃子籮筐啥的,咱有空就做,沒空就推辭。”
大年把新鐵鍋放在竹棚下的土灶上,一邊固定一邊跟小月閑聊著。
小月在廚房門口整理蔬菜,聽了大年的話點點頭,擇菜的雙手也不禁靈快起來。
很快日上三竿,
大年揮著鍋鏟在廚房做大菜,
倒油,微熱後放入花椒和八角爆香,待倒鍋中油煙四起,再下洗淨的雞塊,使勁翻炒。
雞塊變至金黃,下蔥薑蒜繼續炒香。
最後則是加醬油上色,加開水沒過食材,蓋上鍋蓋。
廚房內早就彌漫著雞肉的紅燒香味,大丫和二丫一人一邊靠在廚房門上,都快流哈喇子了,湯圓則蹲坐在她們後麵,搖著尾巴,眨著狗眼,似乎很開心的樣子。
過了不到半個時辰,菜好飯熟。
大年在屋外土灶點上柴火,把雞盛在鐵鍋中放在上麵。
土灶的形狀就是一個小灶台一樣,可以放碗碟,小月擇了不少青菜蘿卜,聽大年說,待會雞吃完了剩下雞湯可以燙菜吃。
一家人捏著碗筷圍坐在灶邊,拿著碗準備開吃。
“娘,今天您生辰,祝您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
大年不好酒,但也從周老四那邊買了一壺米酒今天喝喝,隻為敬老人家一杯。
“好好好!給我也倒一點。”
小月娘抿了一口,點點頭。
隻可惜鄉間習俗不同,或是社會觀念如此,小月娘的生辰,外人隻管送禮,不吃宴。
兩個丫頭等到小月娘夾了第一塊雞才開始吃,大年怕鐵鍋燙到她們倆,特地一次夾好幾塊給她們。
沒有什麽比聽丫頭吃飯的砸嘴聲更讓大年滿足了。
灶下火苗跳動,鐵鍋中雞湯燒開了,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
大年燙著青菜葉兒沾著辣醬吃,小月見狀,也是給他夾了一個雞塊。
美中不足的是家裏麵粉沒了,不然貼點麵餅蘸雞湯吃更有滋味。
二丫把竹碗放在灶邊,雙手扯著雞翅吃,吹涼了表皮,可裏麵還是燙的,一個沒咬住雞翅掉地上了。
湯圓眼急嘴快,一個探頭就在半空接下雞翅,吧嗒兩口就沒了。
“哈哈哈!”
看著二丫一臉茫然又氣又急,大年他們不禁笑了起來。
“好了好了,湯圓也不是故意的嘛,手別摸它頭啊,吃完再擦嘴擦手。”
“行吧,剛好晚上我要去一趟西門村,你跟我去一趟吧!幫忙挑貨兒!”
西門村離桃源村大約有四十裏路,上次老劉家買花家山參的時候大年記得一點。
大年應下差事,在院中閑聊一會,買了一小盒花生糖就迴家了。
迴到家,大丫把手中大黃梨給了二丫,二丫自是愛不釋手,自個啃了幾口還不忘給娘和外婆也咬一口。
眼下村裏鮮桃在賣,小月娘的竹筐買賣也是正在接單中。
隻是今年各家都在嶂河渡口邊上直接買賣,對竹筐的需求也是減少了許多,還不及往年的一半兒。
“這人老咯哦,不中用了!”
小月娘一邊扭著竹子,一邊自嘲著。
大年搬來小凳子,在一旁幫忙,村口不遠處民夫喊號子的聲音讓他心裏有了盤算:
“如今官道修的這麽快,得提前把小攤子支棱起來了,反正現在閑錢尚足,把廚房那邊打通,再蓋間小房應該不成問題的!”
開間鋪子的想法就在大年心裏定下了,晚上吃過晚飯,大年跟小月在廚房說了這事,小月也沒啥意見,都聽大年的。
“哎?天都黑了你去哪?”
見大年摸著發型拎著腰帶,一副要出門的樣子,小月抹布都沒擰幹就湊過來問道。
“不行,晚上你不能出去了,誰知道你又去幹什麽事兒,到時候又惹上官司!”
在得知大年是去跟周老四出門,小月是一百個不願意,渡口命案的餘悸尚在心口,她可再也不放心大年夜裏出門了。
好在大年軟磨硬泡,又許諾今晚迴來交“公糧”,小月才勉強答應下來。
“我不管,晚上我點著油燈等你,你不迴來我不睡!”
“好好好,聽你的!”
……
到了二月二十五這天,
時值上午,暖陽高照。
大年在利用廚房跟院牆的直角區域,在院子裏搭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竹棚子,坐北朝南,冬暖夏涼。
公雞鐵鍋還有調料都已“到賬”了,大年在竹棚下用土磚搭了一個小土灶,準備搞地鍋雞給小月娘慶生辰。
小月也在一旁搭把手,準備燒水泡雞拔雞毛。
隻是大年殺雞的時候正巧在湯圓狗屋前不遠,可憐的湯圓哪裏見過這種場麵,被嚇得躲在狗屋裏哆哆嗦嗦的,直到大丫二丫從院外迴才竄出來。
“哈哈,你看你這膽子,還指望你看家護院呢!”
大年接過小月的一盆熱開水,一邊泡雞毛一邊讓二丫把湯圓抱過來練練膽!
“嚶嚶嚶!”
二丫從背後拎著湯圓的兩隻前腳,不停往大年邊上湊,湯圓小腳亂滑,狗頭亂扭,後腳差點把地上蹭出印子來,怕的不要不要的。
“哈哈哈,別鬧了,放了它吧!”
小月見湯圓如此狼狽樣,趕忙從二丫手中把它解救下來。
拔完雞毛,大年把雞放到案板上切塊剁開,趁著小月燒水的鍋裏還有開水,將雞塊倒入其中再燙一遍去除血水,然後用清水衝洗幹淨。
備好調料,周老四挑貨走南闖北,給了些花椒八角,蔥薑蒜和紅辣椒。
隻是沒有料酒,大年打算用生薑來祛除雞的腥味兒。
廚房裏大年忙得乒乒乓乓的,還讓小月打了兩大碗香米,中午煮香米飯吃。
“大年,這些多了吧,娘說這米好,得省著點吃呢!”
小月摸著米盆中細膩圓潤的米粒,嘴角不自覺的笑了起來。
“沒事,吃不完啊,晚上拿蛋炒飯吃!對了,灶裏先別塞柴了,這雞等些時候再燒!”
大年把地鍋雞的食材全部準備好,接過小月手中的米盆,幫忙下鍋煮飯。
早上家裏已經接了不少生辰禮了,有雞蛋,臘肉,還有桃子啥的,聽小月說,小月娘今年五十五壽,是個半整歲,送禮的人也是很多。
大年聽著心裏很不是滋味,五十五歲的人,外表看上去像是六十五般,定是長期操勞,憂心過度。
“等茶攤支起來了,你跟娘就賣茶水掙點錢,地裏還有山上的活兒就交給我,要是有人訂做籃子籮筐啥的,咱有空就做,沒空就推辭。”
大年把新鐵鍋放在竹棚下的土灶上,一邊固定一邊跟小月閑聊著。
小月在廚房門口整理蔬菜,聽了大年的話點點頭,擇菜的雙手也不禁靈快起來。
很快日上三竿,
大年揮著鍋鏟在廚房做大菜,
倒油,微熱後放入花椒和八角爆香,待倒鍋中油煙四起,再下洗淨的雞塊,使勁翻炒。
雞塊變至金黃,下蔥薑蒜繼續炒香。
最後則是加醬油上色,加開水沒過食材,蓋上鍋蓋。
廚房內早就彌漫著雞肉的紅燒香味,大丫和二丫一人一邊靠在廚房門上,都快流哈喇子了,湯圓則蹲坐在她們後麵,搖著尾巴,眨著狗眼,似乎很開心的樣子。
過了不到半個時辰,菜好飯熟。
大年在屋外土灶點上柴火,把雞盛在鐵鍋中放在上麵。
土灶的形狀就是一個小灶台一樣,可以放碗碟,小月擇了不少青菜蘿卜,聽大年說,待會雞吃完了剩下雞湯可以燙菜吃。
一家人捏著碗筷圍坐在灶邊,拿著碗準備開吃。
“娘,今天您生辰,祝您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
大年不好酒,但也從周老四那邊買了一壺米酒今天喝喝,隻為敬老人家一杯。
“好好好!給我也倒一點。”
小月娘抿了一口,點點頭。
隻可惜鄉間習俗不同,或是社會觀念如此,小月娘的生辰,外人隻管送禮,不吃宴。
兩個丫頭等到小月娘夾了第一塊雞才開始吃,大年怕鐵鍋燙到她們倆,特地一次夾好幾塊給她們。
沒有什麽比聽丫頭吃飯的砸嘴聲更讓大年滿足了。
灶下火苗跳動,鐵鍋中雞湯燒開了,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
大年燙著青菜葉兒沾著辣醬吃,小月見狀,也是給他夾了一個雞塊。
美中不足的是家裏麵粉沒了,不然貼點麵餅蘸雞湯吃更有滋味。
二丫把竹碗放在灶邊,雙手扯著雞翅吃,吹涼了表皮,可裏麵還是燙的,一個沒咬住雞翅掉地上了。
湯圓眼急嘴快,一個探頭就在半空接下雞翅,吧嗒兩口就沒了。
“哈哈哈!”
看著二丫一臉茫然又氣又急,大年他們不禁笑了起來。
“好了好了,湯圓也不是故意的嘛,手別摸它頭啊,吃完再擦嘴擦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