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賣魚,有驚無險
穿越古代小村,種田養家成奶爸 作者:潁川太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各漁家接到陶老爺的招唿,紛紛摩拳擦掌,下塘捕魚。
不到一會就捕了四十多條大魚,有青魚鯉魚還有翹嘴魚,個頭十分喜人。
主事漁家按進貨價給大年,估算了一下魚重,五十銅錢一條。
“行,那我買二兩銀子的!”
“好嘞!”
漁家才接過銀子,陶家下人就匆匆趕了過來,說是老爺的意思,這位大年兄弟的魚錢等他賣了魚再結賬,不可提前收錢。
“哎喲!可唐突了,這位買官對不起!銀子還你!”
漁家一臉慌亂,趕忙把銀子遞還給大年。
大年哪裏肯接,都是做生意的,還開後門?沒有這種規矩!
見大年堅持如此,陶家下人也是十分讚賞。
“還愣著幹什麽!快裝車,老爺吩咐了,幫這位兄弟把魚運到市場,不可耽擱!”
“是是是!”
漁家們拿魚筐裝好魚,拉出一輛灰黑色的馬車,把魚都搬了上去。
隨後陶大爺又派了兩位漁家熟手跟車一起出發。
“大年呐,這賣魚又要宰魚,宰魚是個細活,你一個人這麽多魚怕是忙不過來,這兩個夥計幫你一起打打下手,順道看看武安縣那邊行情如何!”
“好,謝謝陶大爺!”
一行人趕著馬車往武安縣走去。
因是馬車,隻能走官道。
大年幾人走走停停,有說有笑,倒也自在。
隻是到了武安縣界,官府設置了一個檢查站,正在盤查過往車輛。
路邊停了不少裝滿貨物的車,大年心裏閃過一絲不安。
“站住!哪裏來的?”
“武陵縣拉魚來賣的,差役大哥,你看!”
大年停好馬車,指著車架上的魚筐說道。
可那差役看都沒看就上前牽起馬頭,說是接到上頭公文,外縣肉類一律不許進入武安縣。
“人員關押,貨物暫扣!帶走!”
眼看幾名差役小跑過來就要動手,那陶家兩個夥計嘴角一咧,就要挽起袖子準備幹架了。
“別別別,有話好說。”
大年攔下二人,朝著差役說道:
“我是這車魚的老板,跟我夥計無關,放他們走吧!”
差役們互相看了一眼,擺了擺手,示意他們快滾。
“哼!買官你放心,我們不會丟下你不管的,走!迴去稟告老爺!”
兩夥計氣衝衝的離開,大年則被推搡著關進了一旁的小屋子。
“得嘞!又來一個!”
“哈哈!大兄弟,你賣啥來了?”
屋內已經有五個人在裏麵了,看樣子也是來送貨被關進來的。
“我拉了一車魚……”
大年搓了搓手,在屋內找了一個角落蹲下來歇歇腳。
“我看呐,肯定是那縣丞搞的鬼!”
“就是,每年這個時候都會搞點幺蛾子,這一次比一次狠了,就想著他那女婿的牧場能多掙點錢!”
“遲早要遭報應!”
幾個人在一起閑聊著,說起這些天發生的事情,無一不憤恨不滿,大年則在一旁靜靜聽著,也不插話。
而在武陵縣陶大爺家,那兩個夥計已經趕迴了,說起大年的魚被扣以及人也被關了的事。
“哼,好個王子京,老夫的魚他也敢發公文攔?立刻備轎,去武安縣衙!”
“是!”
陶大爺氣得吹胡子瞪眼,迴屋換好一身幹淨的灰色素布長衫,帶著六個隨從坐著轎子趕到武安縣。
不到兩個時辰,武安縣衙內。
王子京王知縣帶著衙門裏一眾官員,在衙門大堂參見陶大爺。
“學生王子京,見過陶公!”
陶大爺,名陶元明,為江州前任知府大人,名副其實的正四品官。
因喜田園生活,又是個愛釣魚之人,歸隱後就在家弄起了魚塘。
隻見陶大爺站在縣衙的石階之上,慢慢轉過身看了一眼王知縣:
“帶上來!”
一聲令下,曹縣丞被幾個隨從押上前。
“說說吧,最近集市上肉價暴漲之事!”
陶家雖已不問政事,但畢竟在江州根深蒂固,有些眼線啥的不在話下,不到一會功夫就查清了事情。
“下官瞎了眼,下官知錯了,不該攔陶公的魚車……”
曹縣丞一把跪了下來,趕忙認錯。
“荒唐!什麽叫老夫的車不該攔?難道那些百姓的車就該攔?朝廷三令五申,不得徇私枉法,我看你是完全拋之腦後了!”
陶大爺指著曹縣丞憤怒的說道,若隻是誤攔也就罷了,誰曾想幾乎是全縣都遭攔截,就隻為他曹縣丞的女婿的牧場……
“罷了,老夫已修書孫老弟(現任江州知府),讓他看著辦吧!”
陶大爺想著自己已經退出官場,強行插手懲治官吏不合規矩,就給遠在江州的同窗寄去書信。
隨後,曹縣丞被帶下,王大人也在陶大爺的催促下,盡快開放全縣的關卡,恢複市場正常秩序。
“還愣著幹什麽?再等下去老夫的魚都要臭了!!”
“是是是!”
……
到了下午,
大年拉著一馬車的魚趕到了武安縣的集市,
本來同為“獄友”的五個小哥也打算送貨過來,後來怕這裏又有雜七雜八的規矩,幹脆把貨留在驛站,隻身前來打探情況。
“喲!大年你來了啊!哈哈!這麽多魚呢!趕緊的,就在這賣了!”
鄭屠戶帶著肉鋪的兩個夥計早就在集市口等著大年了,這會正是鄉民們離開的時候,在集市口賣準沒錯!
“嗯……米價跌了這麽多,魚賣多少合適呢?”
大年一邊搬魚一邊思考著,想著要價格合適好賣,又要不虧本,畢竟五十一條魚,可以買兩斤好米了。
“來來來,大家來看看啊,剛撈的鮮魚,一百銅一條!先到先得!!”
“噗!!”
大年被鄭屠戶這麽一喊,差點沒噴出一口老血,還能這麽賣?
隻是大年不知道的是,鄉民們都被高價肉嚇到了,一百銅可以買兩斤肉,現在能買一條七八斤的鮮魚,二話不說紛紛圍了過來!
“不用宰了!我拿迴家自個收拾!”
“我的也是!”
“給我來兩條!”
鄭屠戶和夥計忙著裝魚,大年在一旁收錢算賬,錢袋都快裝不下啦!
不遠處的陶大爺自是喜歡這樣的場麵,挽起袖子也來幫忙,倒是把大年給驚了一下。
“大爺!你咋來了?”
“咋啦?我的魚還不錯吧,哈哈!哎?別愣著了,快算賬!”
“哎哎好嘞!”
陶李鄭三家人忙得熱火朝天,一直跟著陶大爺的王大人此時也是一臉喜色,指著大年對隨從吩咐道:
“把我屋裏的那兩盒湖筆還有那幾包秋香白露茶拿來,等陶公走後,賞給李大年。”
“是,大人!”
不到一會就捕了四十多條大魚,有青魚鯉魚還有翹嘴魚,個頭十分喜人。
主事漁家按進貨價給大年,估算了一下魚重,五十銅錢一條。
“行,那我買二兩銀子的!”
“好嘞!”
漁家才接過銀子,陶家下人就匆匆趕了過來,說是老爺的意思,這位大年兄弟的魚錢等他賣了魚再結賬,不可提前收錢。
“哎喲!可唐突了,這位買官對不起!銀子還你!”
漁家一臉慌亂,趕忙把銀子遞還給大年。
大年哪裏肯接,都是做生意的,還開後門?沒有這種規矩!
見大年堅持如此,陶家下人也是十分讚賞。
“還愣著幹什麽!快裝車,老爺吩咐了,幫這位兄弟把魚運到市場,不可耽擱!”
“是是是!”
漁家們拿魚筐裝好魚,拉出一輛灰黑色的馬車,把魚都搬了上去。
隨後陶大爺又派了兩位漁家熟手跟車一起出發。
“大年呐,這賣魚又要宰魚,宰魚是個細活,你一個人這麽多魚怕是忙不過來,這兩個夥計幫你一起打打下手,順道看看武安縣那邊行情如何!”
“好,謝謝陶大爺!”
一行人趕著馬車往武安縣走去。
因是馬車,隻能走官道。
大年幾人走走停停,有說有笑,倒也自在。
隻是到了武安縣界,官府設置了一個檢查站,正在盤查過往車輛。
路邊停了不少裝滿貨物的車,大年心裏閃過一絲不安。
“站住!哪裏來的?”
“武陵縣拉魚來賣的,差役大哥,你看!”
大年停好馬車,指著車架上的魚筐說道。
可那差役看都沒看就上前牽起馬頭,說是接到上頭公文,外縣肉類一律不許進入武安縣。
“人員關押,貨物暫扣!帶走!”
眼看幾名差役小跑過來就要動手,那陶家兩個夥計嘴角一咧,就要挽起袖子準備幹架了。
“別別別,有話好說。”
大年攔下二人,朝著差役說道:
“我是這車魚的老板,跟我夥計無關,放他們走吧!”
差役們互相看了一眼,擺了擺手,示意他們快滾。
“哼!買官你放心,我們不會丟下你不管的,走!迴去稟告老爺!”
兩夥計氣衝衝的離開,大年則被推搡著關進了一旁的小屋子。
“得嘞!又來一個!”
“哈哈!大兄弟,你賣啥來了?”
屋內已經有五個人在裏麵了,看樣子也是來送貨被關進來的。
“我拉了一車魚……”
大年搓了搓手,在屋內找了一個角落蹲下來歇歇腳。
“我看呐,肯定是那縣丞搞的鬼!”
“就是,每年這個時候都會搞點幺蛾子,這一次比一次狠了,就想著他那女婿的牧場能多掙點錢!”
“遲早要遭報應!”
幾個人在一起閑聊著,說起這些天發生的事情,無一不憤恨不滿,大年則在一旁靜靜聽著,也不插話。
而在武陵縣陶大爺家,那兩個夥計已經趕迴了,說起大年的魚被扣以及人也被關了的事。
“哼,好個王子京,老夫的魚他也敢發公文攔?立刻備轎,去武安縣衙!”
“是!”
陶大爺氣得吹胡子瞪眼,迴屋換好一身幹淨的灰色素布長衫,帶著六個隨從坐著轎子趕到武安縣。
不到兩個時辰,武安縣衙內。
王子京王知縣帶著衙門裏一眾官員,在衙門大堂參見陶大爺。
“學生王子京,見過陶公!”
陶大爺,名陶元明,為江州前任知府大人,名副其實的正四品官。
因喜田園生活,又是個愛釣魚之人,歸隱後就在家弄起了魚塘。
隻見陶大爺站在縣衙的石階之上,慢慢轉過身看了一眼王知縣:
“帶上來!”
一聲令下,曹縣丞被幾個隨從押上前。
“說說吧,最近集市上肉價暴漲之事!”
陶家雖已不問政事,但畢竟在江州根深蒂固,有些眼線啥的不在話下,不到一會功夫就查清了事情。
“下官瞎了眼,下官知錯了,不該攔陶公的魚車……”
曹縣丞一把跪了下來,趕忙認錯。
“荒唐!什麽叫老夫的車不該攔?難道那些百姓的車就該攔?朝廷三令五申,不得徇私枉法,我看你是完全拋之腦後了!”
陶大爺指著曹縣丞憤怒的說道,若隻是誤攔也就罷了,誰曾想幾乎是全縣都遭攔截,就隻為他曹縣丞的女婿的牧場……
“罷了,老夫已修書孫老弟(現任江州知府),讓他看著辦吧!”
陶大爺想著自己已經退出官場,強行插手懲治官吏不合規矩,就給遠在江州的同窗寄去書信。
隨後,曹縣丞被帶下,王大人也在陶大爺的催促下,盡快開放全縣的關卡,恢複市場正常秩序。
“還愣著幹什麽?再等下去老夫的魚都要臭了!!”
“是是是!”
……
到了下午,
大年拉著一馬車的魚趕到了武安縣的集市,
本來同為“獄友”的五個小哥也打算送貨過來,後來怕這裏又有雜七雜八的規矩,幹脆把貨留在驛站,隻身前來打探情況。
“喲!大年你來了啊!哈哈!這麽多魚呢!趕緊的,就在這賣了!”
鄭屠戶帶著肉鋪的兩個夥計早就在集市口等著大年了,這會正是鄉民們離開的時候,在集市口賣準沒錯!
“嗯……米價跌了這麽多,魚賣多少合適呢?”
大年一邊搬魚一邊思考著,想著要價格合適好賣,又要不虧本,畢竟五十一條魚,可以買兩斤好米了。
“來來來,大家來看看啊,剛撈的鮮魚,一百銅一條!先到先得!!”
“噗!!”
大年被鄭屠戶這麽一喊,差點沒噴出一口老血,還能這麽賣?
隻是大年不知道的是,鄉民們都被高價肉嚇到了,一百銅可以買兩斤肉,現在能買一條七八斤的鮮魚,二話不說紛紛圍了過來!
“不用宰了!我拿迴家自個收拾!”
“我的也是!”
“給我來兩條!”
鄭屠戶和夥計忙著裝魚,大年在一旁收錢算賬,錢袋都快裝不下啦!
不遠處的陶大爺自是喜歡這樣的場麵,挽起袖子也來幫忙,倒是把大年給驚了一下。
“大爺!你咋來了?”
“咋啦?我的魚還不錯吧,哈哈!哎?別愣著了,快算賬!”
“哎哎好嘞!”
陶李鄭三家人忙得熱火朝天,一直跟著陶大爺的王大人此時也是一臉喜色,指著大年對隨從吩咐道:
“把我屋裏的那兩盒湖筆還有那幾包秋香白露茶拿來,等陶公走後,賞給李大年。”
“是,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