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去了個把月,命運的齒輪終究轉到了這裏,公元190年來了。
曹操在自己勢力的扶持下逐漸站穩了腳跟,人數也壯大起來,在陳留矯詔發布了討賊檄文,號召天下有誌之士聚攏在自己身邊共同抗擊董卓。
曹洪、曹仁等曹氏族人自然是來到此處與曹操共謀大業。
而其他諸侯知道這是揚名天下的好時機,又如何會錯過,便紛紛響應號召,聚攏兵馬前來。
袁紹知道兵力才是本錢,便是帶來了三萬的士卒,聲勢驚人。
對於這次號召,他自然是欣然前往。
這不僅是揚名立萬的好機會,更是展現抱負的絕佳時機。
在古代,若是你沒有大一統的決心,那你便會被其他人瞧不起,也便不會有人投靠。
如今既然下定決心改變這東漢末年,王望瑾又如何不在這世間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帶上兩萬精銳士卒,王望瑾浩浩蕩蕩的向著陳留而去。
而在京師之中的董卓此時是真的十分窩火。
沒有想到當初的校尉竟如此可惡,早知道便一刀斬了他們,永絕後患。
看了跪在地上的牛輔一眼,便讓他離開了。
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牛輔也稍鬆了一口氣,對於王望瑾更加怨恨。
叫來李儒,咬著牙問道:“這弘農王實在是廢了都還要給我找麻煩,你去殺了他吧。”
聽到這話的李儒沒有絲毫遲疑,接過毒藥便向著廢帝的寢宮而去。
看著麵前的瓶子,生存的本能促使劉辯抗拒,左右躲閃。
見這情況,李儒便要令手下控住,自己親自喂藥。
深知自己這一劫是躲不過去了,劉辯也是長歎一聲。
小時生來便寄居他人屋中,早知入了這皇家也必然有劫數,學道多年卻絲毫未有寸進,如今想來便是自己的命吧。
“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
長歎一聲,劉辯看向了一旁呆立在一旁,已經淚眼婆娑的唐姬勉強笑道:“愛妃不必如此,這命數無常,又有誰能夠理會清楚?“
迴首自己這一生,曾經的漢少帝也是悲從心起,有些瘋癲,卻又有些自嘲的大笑道:“天道何其不公!”
“庸碌一生,最終卻落得如此淒涼!”
“平凡一世,終究隻是一片妄想!”
“如今也快要死了,這塵世之間隻有你還值得我留戀,可以再為曾經的我舞一曲嗎?”
隨著宮人的歌曲響起,唐姬也舞動起她飄逸出塵的舞姿。
雖是美景,但這一切卻與掛著的那幅畫多麽地相似。
看著牆上霸王別姬圖,虞姬給霸王起舞,霸王予虞姬唱歌,場麵悲戚悵然好似現在,但這卻是給了劉辯一股莫名的勇氣。
“我自詡不量力與楚霸王相比,平生唯唯諾諾,如今到了訣別的時候,也該有所選擇了。“
心中所想盡化為了臉上的不舍和留戀。
“唐姬,即使我走了,你也是曾經的皇後,莫要丟失了你的尊容。“
說完此話,劉辯將桌上毒酒一飲而盡,大笑著與世長辭。
看見這一幕的人無不痛哭流涕,一旁的李儒卻是轉身離去。
如今弘農王死了,他也該去交差了。
劉辯沒有楚霸王的氣力和武勇,唐姬也沒有虞姬的果決和深情,但兩人最終都與命運抗爭了最後一次,也算是不枉這一世。
而在另一邊,為了阻止這些王公大臣離開,董卓也是封鎖了京城,並且派了大量人手堅守和搜查,這也導致一些手段被識破,本來要執行的計劃全部泡湯。
這些公卿們這才慌亂起來。
一旦開戰,雙方士兵可能還沒有交手,他們便會慘死在牢獄之中。
卻說在陳留之中,各路諸侯齊聚,好不熱鬧。
到來的諸侯有十九路,來自四麵八方,卻是都有著一個共同的“目標“。
可惜的是,他們心中所想為何,又有誰會真正清楚。
對於王望瑾的到來,袁紹等人雖有些瞧不起,但對方手中有著如此多的精兵強將,未來可能還需要仰仗一番,如今自然也是笑臉相迎。
他們也都是心中羨慕不已。
“若我也有如此精銳之師,何愁大事不成?“
等到眾人進入大帳之中,卻隻見其中最中央一把交椅立著,赫然便是盟主之位。
對於盟主這位置,王望瑾一點都不在意。
雖說這盟主似乎的確實高人一等,但是其中麻煩也是顯而易見。
再者,這袁紹乃是四世三公,威望遠不是現在的自己所能比擬的,也可以結個善緣不是嗎。
想明白這些後,王望瑾也是心中舒暢,對於眾人的商議和爭論沒有反對。
但是處於邊緣化的一個人卻是歎息不已。
看到這,曹操知道其心思,卻是故意說道:“你不會是羨慕了吧?”
此人便是一心想要複辟漢室輝煌的劉備。
若不是曹操現在還對漢朝有一點期許,期待著有一天能成為肱骨之臣,他可能不會和劉備走在一起。
當然,劉備是否真的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又有誰能說得準呢?
如今看到自己這漢室宗親卻不能被推上高位,心中有些抑鬱,也深感自己實力薄弱。
望著眾星捧月的袁紹,劉備緊咬牙關,也是擠出了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迴道:“怎麽會呢,我身為漢室宗親,自當是身負重任,都是為了漢室危亡而努力,何談此話?”
聽到這套說辭,曹操也隻是笑笑,並沒有放在心上。
說笑之間,大軍的事宜便是交接完畢。
翌日,大軍開拔向著汜水關趕來,而作為先鋒軍的孫堅卻是與董卓軍隊交上了手。
不消一日,眾人便是來到了這座雄關麵前。
華雄便是此關守將,先前殺了孫堅手下祖茂,如今勢頭正盛,正來到聯軍前搦戰。
不過,還不等袁紹說話,孫堅卻是紅著眼走了過來叫嚷道:“這先鋒你們誰愛當誰當?老子不奉陪了。”
聽著這話,袁紹看向了一旁的袁術。
他知道,又是自己這個弟弟搗鬼了。
袁術因為妒才,所以故意不給孫堅發放糧草,導致了孫堅敗於華雄,愛將被殺。
但是他也是隻是表麵安撫幾句。
作為盟主,更兼四世三公的家族子弟,袁紹自然不可能讓袁術給孫堅賠罪。
這一點孫堅也知道,隻得咽進肚子裏,希望攻破洛陽時能夠迴本。
也是在袁紹詢問誰人可以出戰之時,一員驍將從袁術身後站了出來。
“小將願往!”
曹操在自己勢力的扶持下逐漸站穩了腳跟,人數也壯大起來,在陳留矯詔發布了討賊檄文,號召天下有誌之士聚攏在自己身邊共同抗擊董卓。
曹洪、曹仁等曹氏族人自然是來到此處與曹操共謀大業。
而其他諸侯知道這是揚名天下的好時機,又如何會錯過,便紛紛響應號召,聚攏兵馬前來。
袁紹知道兵力才是本錢,便是帶來了三萬的士卒,聲勢驚人。
對於這次號召,他自然是欣然前往。
這不僅是揚名立萬的好機會,更是展現抱負的絕佳時機。
在古代,若是你沒有大一統的決心,那你便會被其他人瞧不起,也便不會有人投靠。
如今既然下定決心改變這東漢末年,王望瑾又如何不在這世間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帶上兩萬精銳士卒,王望瑾浩浩蕩蕩的向著陳留而去。
而在京師之中的董卓此時是真的十分窩火。
沒有想到當初的校尉竟如此可惡,早知道便一刀斬了他們,永絕後患。
看了跪在地上的牛輔一眼,便讓他離開了。
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牛輔也稍鬆了一口氣,對於王望瑾更加怨恨。
叫來李儒,咬著牙問道:“這弘農王實在是廢了都還要給我找麻煩,你去殺了他吧。”
聽到這話的李儒沒有絲毫遲疑,接過毒藥便向著廢帝的寢宮而去。
看著麵前的瓶子,生存的本能促使劉辯抗拒,左右躲閃。
見這情況,李儒便要令手下控住,自己親自喂藥。
深知自己這一劫是躲不過去了,劉辯也是長歎一聲。
小時生來便寄居他人屋中,早知入了這皇家也必然有劫數,學道多年卻絲毫未有寸進,如今想來便是自己的命吧。
“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
長歎一聲,劉辯看向了一旁呆立在一旁,已經淚眼婆娑的唐姬勉強笑道:“愛妃不必如此,這命數無常,又有誰能夠理會清楚?“
迴首自己這一生,曾經的漢少帝也是悲從心起,有些瘋癲,卻又有些自嘲的大笑道:“天道何其不公!”
“庸碌一生,最終卻落得如此淒涼!”
“平凡一世,終究隻是一片妄想!”
“如今也快要死了,這塵世之間隻有你還值得我留戀,可以再為曾經的我舞一曲嗎?”
隨著宮人的歌曲響起,唐姬也舞動起她飄逸出塵的舞姿。
雖是美景,但這一切卻與掛著的那幅畫多麽地相似。
看著牆上霸王別姬圖,虞姬給霸王起舞,霸王予虞姬唱歌,場麵悲戚悵然好似現在,但這卻是給了劉辯一股莫名的勇氣。
“我自詡不量力與楚霸王相比,平生唯唯諾諾,如今到了訣別的時候,也該有所選擇了。“
心中所想盡化為了臉上的不舍和留戀。
“唐姬,即使我走了,你也是曾經的皇後,莫要丟失了你的尊容。“
說完此話,劉辯將桌上毒酒一飲而盡,大笑著與世長辭。
看見這一幕的人無不痛哭流涕,一旁的李儒卻是轉身離去。
如今弘農王死了,他也該去交差了。
劉辯沒有楚霸王的氣力和武勇,唐姬也沒有虞姬的果決和深情,但兩人最終都與命運抗爭了最後一次,也算是不枉這一世。
而在另一邊,為了阻止這些王公大臣離開,董卓也是封鎖了京城,並且派了大量人手堅守和搜查,這也導致一些手段被識破,本來要執行的計劃全部泡湯。
這些公卿們這才慌亂起來。
一旦開戰,雙方士兵可能還沒有交手,他們便會慘死在牢獄之中。
卻說在陳留之中,各路諸侯齊聚,好不熱鬧。
到來的諸侯有十九路,來自四麵八方,卻是都有著一個共同的“目標“。
可惜的是,他們心中所想為何,又有誰會真正清楚。
對於王望瑾的到來,袁紹等人雖有些瞧不起,但對方手中有著如此多的精兵強將,未來可能還需要仰仗一番,如今自然也是笑臉相迎。
他們也都是心中羨慕不已。
“若我也有如此精銳之師,何愁大事不成?“
等到眾人進入大帳之中,卻隻見其中最中央一把交椅立著,赫然便是盟主之位。
對於盟主這位置,王望瑾一點都不在意。
雖說這盟主似乎的確實高人一等,但是其中麻煩也是顯而易見。
再者,這袁紹乃是四世三公,威望遠不是現在的自己所能比擬的,也可以結個善緣不是嗎。
想明白這些後,王望瑾也是心中舒暢,對於眾人的商議和爭論沒有反對。
但是處於邊緣化的一個人卻是歎息不已。
看到這,曹操知道其心思,卻是故意說道:“你不會是羨慕了吧?”
此人便是一心想要複辟漢室輝煌的劉備。
若不是曹操現在還對漢朝有一點期許,期待著有一天能成為肱骨之臣,他可能不會和劉備走在一起。
當然,劉備是否真的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又有誰能說得準呢?
如今看到自己這漢室宗親卻不能被推上高位,心中有些抑鬱,也深感自己實力薄弱。
望著眾星捧月的袁紹,劉備緊咬牙關,也是擠出了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迴道:“怎麽會呢,我身為漢室宗親,自當是身負重任,都是為了漢室危亡而努力,何談此話?”
聽到這套說辭,曹操也隻是笑笑,並沒有放在心上。
說笑之間,大軍的事宜便是交接完畢。
翌日,大軍開拔向著汜水關趕來,而作為先鋒軍的孫堅卻是與董卓軍隊交上了手。
不消一日,眾人便是來到了這座雄關麵前。
華雄便是此關守將,先前殺了孫堅手下祖茂,如今勢頭正盛,正來到聯軍前搦戰。
不過,還不等袁紹說話,孫堅卻是紅著眼走了過來叫嚷道:“這先鋒你們誰愛當誰當?老子不奉陪了。”
聽著這話,袁紹看向了一旁的袁術。
他知道,又是自己這個弟弟搗鬼了。
袁術因為妒才,所以故意不給孫堅發放糧草,導致了孫堅敗於華雄,愛將被殺。
但是他也是隻是表麵安撫幾句。
作為盟主,更兼四世三公的家族子弟,袁紹自然不可能讓袁術給孫堅賠罪。
這一點孫堅也知道,隻得咽進肚子裏,希望攻破洛陽時能夠迴本。
也是在袁紹詢問誰人可以出戰之時,一員驍將從袁術身後站了出來。
“小將願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