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萬年公主出了京城後也是心中一鬆,這些天來的緊張情緒全都一掃而空,對於那桃源郡還有些隱隱的期待,畢竟王望瑾的詩詞太過出名,鮮少人不知那桃源之景,隻是未有看過又有何體悟?
不過這皇宮外的世界卻也不曾像萬年公主所期待一般,這裏沒有美麗的風景,卻是流民遍地,餓殍遍野,著實是有些出入。
望著前方的一幕,萬年公主隻覺得這世界著實是有陰陽兩麵。
那些平時對自己言聽計從的家夥看上去是那般的唯唯諾諾,如今卻也是囂張跋扈之輩,著實是讓她大跌眼鏡。
想要上去教訓這家夥,隻是走上幾步,萬年公主也是停了下來自嘲道:“我還以為我是公主呢,嗬嗬,不過卻是這孤苦伶仃之人,又有什麽可失去的呢?”
沒有了之前的思緒,轉身,向著桃源郡而去,若是此次計劃順利,自己還可能衣食無憂,否則便如那些宮女一般成為別人的玩物,終日活在痛苦的陰霾之中。
撫了撫手中的詔書,萬年公主心中思緒翻湧,跟隨著侍從繼續趕路。
而在京城的何太後母子就沒這麽幸運了,那些黑衣人被撥開麵紗之後卻也看得出一些蛛絲馬跡。
這些人都是廢人,都是身體殘缺之人,不過卻也不是四肢缺少,反而都是太監和聾啞宮女。
看到這情況,董卓自然是猜出了些許,立刻便讓李儒去著手這件事,務必要讓這皇宮傳不出絲毫消息,封鎖所有密道。
李儒應下後便繼續說道:“如今這丁原的步卒都已經歸我們所有,但是他們的統領卻都不是涼州人,或許會出什麽亂子,我們應當早做準備。”
董卓也覺得有理,便想要聽聽李儒的看法。
李儒則是接著說道:“如今那並州軍中惦念丁原仇視呂布者不知多少,可以讓呂布做他們的統帥,他不也一直眼饞嗎?”
聽到這話的董卓眼睛一轉,笑道:“如此,我便再收那呂布做義子,一來他必定心存感激,同時又因為畏懼手下還對丁原有所忠而不敢用,到頭來隻會更加緊密地依附於我。”
李儒也覺得可行,隻是一個名頭便可將一員猛將拴在他們的戰車上著實劃算,便是笑道:“還是嶽丈大人高明。“
等到兩人商議完細節後,李儒便告退向著皇宮而去,而侍候在外的呂布和李肅二人則進入帳中。
聽到董卓傳喚自己的兩人都是有些好奇,李肅思維跳脫,有些恐懼,害怕董卓會對他們卸磨殺驢來平息那些丁原舊部的怒火,便是站在呂布身後,而呂布則是沒有去想那麽多,徑直來到董卓麵前。
看著這比自己高出許多的英武將領,董卓似乎是看到了曾經的自己,也是對兩人一同誇讚,要給兩人升官進爵。
一聽這話,呂布有些坐不住,他十分期待董卓接下來的話,而在一旁的李肅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也是有些好奇自己這次的功勞又會有何封賞。
他們都對升官發財十分渴望,否則兩人便不會冒著巨大風險行事。
對此,董卓也是心知肚明,但又鑒於呂布才剛加入自己麾下,資曆尚淺,自己雖然賞識他,但卻也必須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呂布任職騎都尉,而李肅則任職虎賁中郎將。
兩人都十分滿意這個結果,而較為人精的李肅也是看出董卓有話要對呂布說,便主動請辭。
董卓微微頷首,算是同意了李肅離開的請求,轉頭看向了一旁的呂布。
而此時的呂布則是躬身道:“董公有何事相商,布若能辦到,必定肝腦塗地。”
董卓對於呂布的反應十分滿意,便笑著扶起呂布道:“奉先,你可知老夫這一生遺憾在於何?”
呂布知道董卓的野心,便是答道:“董公可是為朝廷昏庸而遺憾?”
聽到這,董卓微微點頭,而後又搖頭道:“是也不是,我的確對這漢室衰微感到惋惜,不過也隻是慨歎命運的離奇,而最讓我在意的卻是我膝下無子,卻沒有人來繼承我的意念。”
呂布此時也是明白了董卓的意思,心中十分欣喜,當即便跪拜在地道:“公若不棄,布願拜為義父,”
董卓見狀心中大喜,眼見見目的達成,也是急忙扶起呂布,麵上盡是和善溫情,似乎變了一個人一般。
等到呂布歡天喜地的離開後,丁原舊部和西涼軍中很快就傳出了呂布成為董卓義子的消息,那些想要尋仇的人也就不了了之。
他們本就對呂布的武藝心存忌憚,但卻迫於道義不肯屈服於呂布,如今呂布成為董卓義子,他們也便有了理由退出,那些意誌堅定的人雖對他們的行為十分不滿,但卻也沒有說什麽,因為他們知道僅憑他們這點人馬想要推翻呂布純屬癡心妄想,他們都不再去找呂布的麻煩,又為何還要去找其他人的不痛快,也便沒有多說。
所以這丁原還真的是死的憋屈,呂布殺掉他也頂多是因為弑父而名聲不好,但卻沒有任何為丁原報仇的人敢於動手,也就幾乎沒有什麽實際的麻煩事。
視角轉到李儒這裏。
看著麵前的小皇帝,李儒絲毫不掩飾自己的輕視,直直地望著漢少帝道:“陛下,近日宮中異變橫生,更有賊人橫行,已有萬年公主失蹤,所以切勿隨意走動,以免再次出現什麽意外,遭遇不測。”
李儒後麵的話語咬詞很重,聽得出濃濃的威脅之意。
坐在幕後的何太後也知道這同時是對自己說的,不由得攥緊了雙拳,雙眼之中滿是恨意,而在她下方的劉辯此時則是滿臉的畏懼神色,看不出絲毫的帝王威嚴。
見到這一幕的李儒很是滿意,直接走出了皇宮,沒有絲毫禮數,門外的侍衛卻還要畢恭畢敬地將他迎接出門。
等到確認李儒走遠後,劉辯這才用手擦去眼角的淚水,有些遲疑,同時又有些恐懼的轉過了頭準備接受母後的說教。
而此時的何太後卻是看都沒有看劉辯一眼,隻是盯著不遠處的陳留王沒有說話。
她有些後悔,若是早日鏟除這個禍患,他們母子二人便是這漢室正統,也就不會有這檔子事了,想到這的何太後便將矛頭盯上了已經死去的董太後和漢靈帝劉宏。
“這兩個該死的家夥,若是沒把那劉協保護起來,這漢朝也不會發生這事,真是死了都不安生。”
但是如今卻是說什麽都晚了,若是現在殺了劉協難保董卓不會一怒之下除掉他們。
想明白這些的何太後有迷茫,不知道未來該如何,真的就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不過這皇宮外的世界卻也不曾像萬年公主所期待一般,這裏沒有美麗的風景,卻是流民遍地,餓殍遍野,著實是有些出入。
望著前方的一幕,萬年公主隻覺得這世界著實是有陰陽兩麵。
那些平時對自己言聽計從的家夥看上去是那般的唯唯諾諾,如今卻也是囂張跋扈之輩,著實是讓她大跌眼鏡。
想要上去教訓這家夥,隻是走上幾步,萬年公主也是停了下來自嘲道:“我還以為我是公主呢,嗬嗬,不過卻是這孤苦伶仃之人,又有什麽可失去的呢?”
沒有了之前的思緒,轉身,向著桃源郡而去,若是此次計劃順利,自己還可能衣食無憂,否則便如那些宮女一般成為別人的玩物,終日活在痛苦的陰霾之中。
撫了撫手中的詔書,萬年公主心中思緒翻湧,跟隨著侍從繼續趕路。
而在京城的何太後母子就沒這麽幸運了,那些黑衣人被撥開麵紗之後卻也看得出一些蛛絲馬跡。
這些人都是廢人,都是身體殘缺之人,不過卻也不是四肢缺少,反而都是太監和聾啞宮女。
看到這情況,董卓自然是猜出了些許,立刻便讓李儒去著手這件事,務必要讓這皇宮傳不出絲毫消息,封鎖所有密道。
李儒應下後便繼續說道:“如今這丁原的步卒都已經歸我們所有,但是他們的統領卻都不是涼州人,或許會出什麽亂子,我們應當早做準備。”
董卓也覺得有理,便想要聽聽李儒的看法。
李儒則是接著說道:“如今那並州軍中惦念丁原仇視呂布者不知多少,可以讓呂布做他們的統帥,他不也一直眼饞嗎?”
聽到這話的董卓眼睛一轉,笑道:“如此,我便再收那呂布做義子,一來他必定心存感激,同時又因為畏懼手下還對丁原有所忠而不敢用,到頭來隻會更加緊密地依附於我。”
李儒也覺得可行,隻是一個名頭便可將一員猛將拴在他們的戰車上著實劃算,便是笑道:“還是嶽丈大人高明。“
等到兩人商議完細節後,李儒便告退向著皇宮而去,而侍候在外的呂布和李肅二人則進入帳中。
聽到董卓傳喚自己的兩人都是有些好奇,李肅思維跳脫,有些恐懼,害怕董卓會對他們卸磨殺驢來平息那些丁原舊部的怒火,便是站在呂布身後,而呂布則是沒有去想那麽多,徑直來到董卓麵前。
看著這比自己高出許多的英武將領,董卓似乎是看到了曾經的自己,也是對兩人一同誇讚,要給兩人升官進爵。
一聽這話,呂布有些坐不住,他十分期待董卓接下來的話,而在一旁的李肅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也是有些好奇自己這次的功勞又會有何封賞。
他們都對升官發財十分渴望,否則兩人便不會冒著巨大風險行事。
對此,董卓也是心知肚明,但又鑒於呂布才剛加入自己麾下,資曆尚淺,自己雖然賞識他,但卻也必須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呂布任職騎都尉,而李肅則任職虎賁中郎將。
兩人都十分滿意這個結果,而較為人精的李肅也是看出董卓有話要對呂布說,便主動請辭。
董卓微微頷首,算是同意了李肅離開的請求,轉頭看向了一旁的呂布。
而此時的呂布則是躬身道:“董公有何事相商,布若能辦到,必定肝腦塗地。”
董卓對於呂布的反應十分滿意,便笑著扶起呂布道:“奉先,你可知老夫這一生遺憾在於何?”
呂布知道董卓的野心,便是答道:“董公可是為朝廷昏庸而遺憾?”
聽到這,董卓微微點頭,而後又搖頭道:“是也不是,我的確對這漢室衰微感到惋惜,不過也隻是慨歎命運的離奇,而最讓我在意的卻是我膝下無子,卻沒有人來繼承我的意念。”
呂布此時也是明白了董卓的意思,心中十分欣喜,當即便跪拜在地道:“公若不棄,布願拜為義父,”
董卓見狀心中大喜,眼見見目的達成,也是急忙扶起呂布,麵上盡是和善溫情,似乎變了一個人一般。
等到呂布歡天喜地的離開後,丁原舊部和西涼軍中很快就傳出了呂布成為董卓義子的消息,那些想要尋仇的人也就不了了之。
他們本就對呂布的武藝心存忌憚,但卻迫於道義不肯屈服於呂布,如今呂布成為董卓義子,他們也便有了理由退出,那些意誌堅定的人雖對他們的行為十分不滿,但卻也沒有說什麽,因為他們知道僅憑他們這點人馬想要推翻呂布純屬癡心妄想,他們都不再去找呂布的麻煩,又為何還要去找其他人的不痛快,也便沒有多說。
所以這丁原還真的是死的憋屈,呂布殺掉他也頂多是因為弑父而名聲不好,但卻沒有任何為丁原報仇的人敢於動手,也就幾乎沒有什麽實際的麻煩事。
視角轉到李儒這裏。
看著麵前的小皇帝,李儒絲毫不掩飾自己的輕視,直直地望著漢少帝道:“陛下,近日宮中異變橫生,更有賊人橫行,已有萬年公主失蹤,所以切勿隨意走動,以免再次出現什麽意外,遭遇不測。”
李儒後麵的話語咬詞很重,聽得出濃濃的威脅之意。
坐在幕後的何太後也知道這同時是對自己說的,不由得攥緊了雙拳,雙眼之中滿是恨意,而在她下方的劉辯此時則是滿臉的畏懼神色,看不出絲毫的帝王威嚴。
見到這一幕的李儒很是滿意,直接走出了皇宮,沒有絲毫禮數,門外的侍衛卻還要畢恭畢敬地將他迎接出門。
等到確認李儒走遠後,劉辯這才用手擦去眼角的淚水,有些遲疑,同時又有些恐懼的轉過了頭準備接受母後的說教。
而此時的何太後卻是看都沒有看劉辯一眼,隻是盯著不遠處的陳留王沒有說話。
她有些後悔,若是早日鏟除這個禍患,他們母子二人便是這漢室正統,也就不會有這檔子事了,想到這的何太後便將矛頭盯上了已經死去的董太後和漢靈帝劉宏。
“這兩個該死的家夥,若是沒把那劉協保護起來,這漢朝也不會發生這事,真是死了都不安生。”
但是如今卻是說什麽都晚了,若是現在殺了劉協難保董卓不會一怒之下除掉他們。
想明白這些的何太後有迷茫,不知道未來該如何,真的就是走一步看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