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一處小縣城,眾人正要歇腳之時,王望瑾便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走過去一瞧,這不是好久不見的高順?
而正在歎息的高順此時也看到了這浩浩蕩蕩的部隊,不由得心中有些羨慕和期許。
他本就希望能夠投奔軍旅,如此才能施展抱負,建立功勳,如今卻隻得漂泊流浪,做這商賈之事,實在是讓他大失所望。
而曆史上的高順或許就是丁原號召武勇之人之時投靠的他,後來也一直在呂布手下做事,這才一直跟隨著呂布。
看著軍隊愈發靠近,高順此時也似乎注意到有人看向他。
不由得,高順的目光開始移動,和王望瑾對上了視線。
雖說上次高順碰著王望瑾時,他身旁還有許多的仆從,但是他卻對王望瑾和他旁邊的陳到印象深刻,其他人都不過爾爾。
看清王望瑾的麵容,高順心中激動,便喊道:“先生可否留步?”
聽到此話,王望瑾便知道高順必定是還記著自己,便笑著說道:“沒想到在此地還會遇見高兄。”
看著這儀表整齊,氣勢恢宏的隊伍,高順不由讚歎道:“未曾想到先生竟是如此大人。”
笑了笑,王望瑾下了馬,走到高順麵前拍著他的肩膀說道:“何不也加入軍隊?”
高順聞此言,不由得心中激蕩異常,心思活躍間也明白王望瑾的意思,再加上上次雙方也都相處的融洽,便開口道:“望公不棄,順願終身追隨。”
見高順直接投效,王望瑾便笑著扶起高順坐上馬匹。
看著身旁的趙雲等將領,王望瑾笑著給高順一一介紹。
聽著身旁將領們的武力時,高順心中大驚,實在是沒有想到這小小的萬人軍隊之中除了自己竟還有四位一流武將,而且看這氣勢,或許自己是那最弱的一個,當真是臥虎藏龍。
因為並州緊挨著的是南匈奴,雖然和這次的目標地不同,但卻也都是異族,隻是還不知道他們的進攻形式不好貿然行動,卻依舊可以去那裏去遊走一番。
商量了一番之後,眾人也便都有了主意。
現在的南匈奴的統領是右賢王劉羌渠,也就是羌渠單於,至於曆史上的劉豹此時還任職左統帥,還有幾年才來到中原劫掠。
如今的南匈奴見漢朝日漸衰弱,便也如同鮮卑一般冒出頭來。
曾經漢靈帝曾派人去攻打鮮卑檀石槐,但卻以失敗而告終,檀石槐還借機占領了匈奴以前曾居住的大部分領地。
所以現在的南匈奴也看準時機,趁著這漢朝發生動亂的時機時不時來騷擾並州,弄得民不聊生。
來到並州與南匈奴的交界地後,這裏活動的胡人也多了起來,不時就有爭吵聲傳來,想來是脾氣被引爆了,正在互撕。
看到這裏的民風如此淳樸,王望瑾也警惕起來。
為了防止那些胡人探子來打探情報,所以王望瑾也是分散了軍隊,每個小頭目都率領著幾百士卒行動。
如今自己身邊人馬不齊,若是這些家夥看他們漢人好欺負,人數也不多,起了衝突可就不好了。
十幾分鍾過去,似乎一切都按照著預定軌道進行,不會在發生什麽意外之時。
王望瑾看到不遠處的一支漢人軍隊遭到了堵截。
這一支部隊也是王望瑾的隊伍,領頭之人是一個小將領,但他們是步兵,而且他們攜帶著大量幹糧,想來是被這群胡族蠻子盯上了。
看了看身後到來的士卒,已經有千餘人,但卻都是步卒,騎兵不多隻有兩百人。
再看對麵,足足有六百騎兵,看他們那領頭之人衣著華麗,應該在南匈奴有著不低的地位。
想到這的王望瑾也立刻有了決斷。
給一個士卒傳遞消息後,那人迅速跑開。
看見這一幕的典韋有些惱火道:“這群該死的蠻子,等下就讓他們好看!”
而一旁的許褚頓時也來了興致。
或許陰謀詭計他許褚不在行,單論打架,他可就沒怕過誰了。
見到兩人已經是鼓足了架勢,王望瑾隻是笑道:“現在我們人少,追不上,等下有他們哭的時候。”
等到幾百士卒的將領將所有的財物交給這些匈奴人後,旁邊的一些匈奴商人不由得紅了眼眶,實在是這來錢太過容易,哪像自己,一天奔波勞累的做生意,還不如這些有權勢的匈奴高層的子嗣隨意的一句話。
看到這些裝載著的糧食和財物,這匈奴頭領笑著走上前去,輕拍著這名漢軍將領的臉笑道:“待我轉告你們太守,這點禮物還不夠,希望他能多送一些來。”
說完這話,這名匈奴頭目便哈哈大笑起來。
見此一幕,這漢人將領隻是心中冷笑,沒有迴應。
若是這些物資真的都是這幽州太守的財物對於這匈奴頭領來說的確實好事,可錯就錯在這裏,因為王望瑾的目的便是衝著他們來的。
這名漢人將領也是此次行動的一員。
雖然對於王望瑾的命令有些不滿,但他卻也知道他們的王使君絕不會咽下這口氣,必然會有計劃通知下來,他們安心聽從命令即可。
隨著這名匈奴頭領離開,一同離開的還有王望瑾派出去的幾十名探子。
看著那些人遠去的背影,王望瑾嘴角含著笑意。
來到一處遠離城鎮的地方,一萬人馬也集結完畢向著探子打探的地方前進。
留下五千步卒在後方慢慢行進,由趙雲統領,而王望瑾則領著另外的五千騎兵向著那六百騎兵的方向追去。
看著不遠處還在趕著牛羊移動的匈奴騎兵,又有兩千人分別被高順和張遼帶領左右包抄。
似乎是察覺到了牛羊的不安,這名匈奴頭領舉目四望,還真看到了一支騎兵追趕在他們的身後。
看到那漢軍的標識,這群匈奴騎兵的頭目十分的驚愕。
在他的意識之中,漢人就是兩腳羊,任人宰割的存在,那些家夥就是懦夫,但若是剛才他知道漢軍有這麽多人,他也絕對不會去輕易招惹,人數差距這一點他還是分得清的。
看著這些漢人距離自己越來越近,這匈奴頭領可謂是三魂丟了七魄,魂不守舍,直接大罵道:“你們是蠢貨嗎?那些奴隸和糧草都別要了,隻帶上些許財物就行,快走!”
聽到這一聲催促,那些匈奴士卒也都停下了拉運糧食的牛車,直接騎上馬匹向著前方衝去。
雖說這匈奴人很是敏銳,但卻依舊晚了,張遼和高順已經展開了兩麵夾擊,隻是他沒有注意到罷了。
話說這匈奴頭領今年二十幾歲,原本是跟隨著父親響應征召來到大漢剿滅黃巾,想來可以劫掠一番,但如今卻是被漢人追趕,即將淪為階下囚。
而這人就是劉豹,也是羌渠單於的孫子,於夫羅的兒子,日後的左賢王。
走過去一瞧,這不是好久不見的高順?
而正在歎息的高順此時也看到了這浩浩蕩蕩的部隊,不由得心中有些羨慕和期許。
他本就希望能夠投奔軍旅,如此才能施展抱負,建立功勳,如今卻隻得漂泊流浪,做這商賈之事,實在是讓他大失所望。
而曆史上的高順或許就是丁原號召武勇之人之時投靠的他,後來也一直在呂布手下做事,這才一直跟隨著呂布。
看著軍隊愈發靠近,高順此時也似乎注意到有人看向他。
不由得,高順的目光開始移動,和王望瑾對上了視線。
雖說上次高順碰著王望瑾時,他身旁還有許多的仆從,但是他卻對王望瑾和他旁邊的陳到印象深刻,其他人都不過爾爾。
看清王望瑾的麵容,高順心中激動,便喊道:“先生可否留步?”
聽到此話,王望瑾便知道高順必定是還記著自己,便笑著說道:“沒想到在此地還會遇見高兄。”
看著這儀表整齊,氣勢恢宏的隊伍,高順不由讚歎道:“未曾想到先生竟是如此大人。”
笑了笑,王望瑾下了馬,走到高順麵前拍著他的肩膀說道:“何不也加入軍隊?”
高順聞此言,不由得心中激蕩異常,心思活躍間也明白王望瑾的意思,再加上上次雙方也都相處的融洽,便開口道:“望公不棄,順願終身追隨。”
見高順直接投效,王望瑾便笑著扶起高順坐上馬匹。
看著身旁的趙雲等將領,王望瑾笑著給高順一一介紹。
聽著身旁將領們的武力時,高順心中大驚,實在是沒有想到這小小的萬人軍隊之中除了自己竟還有四位一流武將,而且看這氣勢,或許自己是那最弱的一個,當真是臥虎藏龍。
因為並州緊挨著的是南匈奴,雖然和這次的目標地不同,但卻也都是異族,隻是還不知道他們的進攻形式不好貿然行動,卻依舊可以去那裏去遊走一番。
商量了一番之後,眾人也便都有了主意。
現在的南匈奴的統領是右賢王劉羌渠,也就是羌渠單於,至於曆史上的劉豹此時還任職左統帥,還有幾年才來到中原劫掠。
如今的南匈奴見漢朝日漸衰弱,便也如同鮮卑一般冒出頭來。
曾經漢靈帝曾派人去攻打鮮卑檀石槐,但卻以失敗而告終,檀石槐還借機占領了匈奴以前曾居住的大部分領地。
所以現在的南匈奴也看準時機,趁著這漢朝發生動亂的時機時不時來騷擾並州,弄得民不聊生。
來到並州與南匈奴的交界地後,這裏活動的胡人也多了起來,不時就有爭吵聲傳來,想來是脾氣被引爆了,正在互撕。
看到這裏的民風如此淳樸,王望瑾也警惕起來。
為了防止那些胡人探子來打探情報,所以王望瑾也是分散了軍隊,每個小頭目都率領著幾百士卒行動。
如今自己身邊人馬不齊,若是這些家夥看他們漢人好欺負,人數也不多,起了衝突可就不好了。
十幾分鍾過去,似乎一切都按照著預定軌道進行,不會在發生什麽意外之時。
王望瑾看到不遠處的一支漢人軍隊遭到了堵截。
這一支部隊也是王望瑾的隊伍,領頭之人是一個小將領,但他們是步兵,而且他們攜帶著大量幹糧,想來是被這群胡族蠻子盯上了。
看了看身後到來的士卒,已經有千餘人,但卻都是步卒,騎兵不多隻有兩百人。
再看對麵,足足有六百騎兵,看他們那領頭之人衣著華麗,應該在南匈奴有著不低的地位。
想到這的王望瑾也立刻有了決斷。
給一個士卒傳遞消息後,那人迅速跑開。
看見這一幕的典韋有些惱火道:“這群該死的蠻子,等下就讓他們好看!”
而一旁的許褚頓時也來了興致。
或許陰謀詭計他許褚不在行,單論打架,他可就沒怕過誰了。
見到兩人已經是鼓足了架勢,王望瑾隻是笑道:“現在我們人少,追不上,等下有他們哭的時候。”
等到幾百士卒的將領將所有的財物交給這些匈奴人後,旁邊的一些匈奴商人不由得紅了眼眶,實在是這來錢太過容易,哪像自己,一天奔波勞累的做生意,還不如這些有權勢的匈奴高層的子嗣隨意的一句話。
看到這些裝載著的糧食和財物,這匈奴頭領笑著走上前去,輕拍著這名漢軍將領的臉笑道:“待我轉告你們太守,這點禮物還不夠,希望他能多送一些來。”
說完這話,這名匈奴頭目便哈哈大笑起來。
見此一幕,這漢人將領隻是心中冷笑,沒有迴應。
若是這些物資真的都是這幽州太守的財物對於這匈奴頭領來說的確實好事,可錯就錯在這裏,因為王望瑾的目的便是衝著他們來的。
這名漢人將領也是此次行動的一員。
雖然對於王望瑾的命令有些不滿,但他卻也知道他們的王使君絕不會咽下這口氣,必然會有計劃通知下來,他們安心聽從命令即可。
隨著這名匈奴頭領離開,一同離開的還有王望瑾派出去的幾十名探子。
看著那些人遠去的背影,王望瑾嘴角含著笑意。
來到一處遠離城鎮的地方,一萬人馬也集結完畢向著探子打探的地方前進。
留下五千步卒在後方慢慢行進,由趙雲統領,而王望瑾則領著另外的五千騎兵向著那六百騎兵的方向追去。
看著不遠處還在趕著牛羊移動的匈奴騎兵,又有兩千人分別被高順和張遼帶領左右包抄。
似乎是察覺到了牛羊的不安,這名匈奴頭領舉目四望,還真看到了一支騎兵追趕在他們的身後。
看到那漢軍的標識,這群匈奴騎兵的頭目十分的驚愕。
在他的意識之中,漢人就是兩腳羊,任人宰割的存在,那些家夥就是懦夫,但若是剛才他知道漢軍有這麽多人,他也絕對不會去輕易招惹,人數差距這一點他還是分得清的。
看著這些漢人距離自己越來越近,這匈奴頭領可謂是三魂丟了七魄,魂不守舍,直接大罵道:“你們是蠢貨嗎?那些奴隸和糧草都別要了,隻帶上些許財物就行,快走!”
聽到這一聲催促,那些匈奴士卒也都停下了拉運糧食的牛車,直接騎上馬匹向著前方衝去。
雖說這匈奴人很是敏銳,但卻依舊晚了,張遼和高順已經展開了兩麵夾擊,隻是他沒有注意到罷了。
話說這匈奴頭領今年二十幾歲,原本是跟隨著父親響應征召來到大漢剿滅黃巾,想來可以劫掠一番,但如今卻是被漢人追趕,即將淪為階下囚。
而這人就是劉豹,也是羌渠單於的孫子,於夫羅的兒子,日後的左賢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