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夢紅樓
牡丹緣之異世飛來個神仙妃 作者:櫻花雪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小貴子一路小跑迴到臥龍殿,把《紅樓夢》原稿拿給了沐影軒,沐影軒接過稿子,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沐言寫的三個字:紅樓夢。字體雋秀而不失大氣,別有一番風味,旁邊還有沐言用水彩顏料畫上的幾朵姿態各異的花,隱隱約約,似隱似現,看著封麵就讓人對文章產生了莫大興趣。翻開第二頁,小巧娟秀的字體便出現在眼前,美輪美奐,看起來讓人覺得很舒服。
沐影軒一頁頁地翻著,內容他已經看過,隻是想看看這本書的原來麵目,翻到黛玉之死那一迴,他卻看見了段落下麵的一段腳注:
黛玉,一個如煙的女子,冰清玉潔,有著傾國傾城貌、絕世絕代才,清高孤傲。或許,她隻是曆史長卷中的匆匆一筆,或許,她隻是曾經存在於人們的記憶,存在於《紅樓夢》。她本是靈河岸邊三生石旁一顆默默無聞的絳珠草,隻因欲報沃水之恩,便跟隨神瑛侍者下界為人。從始至終,她的眼裏、心裏都隻有一個寶玉。從此,瀟湘館裏,青燈照壁,門前的那叢斑竹上,是否曾留下你的淚痕?顰兒啊顰兒,你總是受到世俗的誤解,在世人眼中,你哭哭啼啼、孤傲自大、生性多疑,但世間有幾人能解你淚中味?花塚泣殘紅,你為落花而哭,為寶玉而哭,你的悲泣令花鳥動容,不忍再聽。你不顧他人的眼光,自在編織著自己的夢。可一個“金玉姻緣”卻將你的夢摔得粉碎,當寶玉懵懵懂懂與寶釵成親之時,便是你淚盡而亡的那一刻。你以一生的淚,赴了一次木石之盟,還了一場沃水之恩。三生石旁,依舊是你,冰肌玉骨的絳珠草。雖舉案齊眉,到底意難平。你可知,滾滾紅塵中,仍有人思念著你?
這一小段文字卻令沐影軒有不小的震驚,董沐言,這是一個怎樣的女子?這一小段文字比起《紅樓夢》又是別有一番韻味。如果說《紅樓夢》是纏綿大氣,令人惋惜,那麽這一段腳注卻又是清新雅致,但又夾了些許憂愁,讀起來卻更令人歎惋。也許,自己真的有必要去會會這個董沐言了,也許,她並不像映如所說的那樣狠毒。隻是,自己卻要好好想個方法來整整她……沐影軒合上了書,遞給身旁困得打哈欠的小貴子,“把這個送迴去,不要告訴她朕拿來過。”小貴子沒辦法,又諾諾地去了。
小貴子果然做的神不知鬼不覺,第二天沐言起來,稿子已被放迴了原處。沐言隨便將頭發用發繩鬆鬆紮起了一束,搭在身後,沒有任何發飾,卻顯得清新宜人。一陣清風吹了進來,將稿子吹起,麵上的幾張緩緩飄落在地上,沐言起身輕輕拾起,正在要放迴去的時候,她看見了最上麵的一張,那是葬花吟,黛玉那個柔柔弱弱的身影又浮現在了沐言眼前,沐言輕歎了一口氣,輕輕將稿子疊好,坐在了古琴邊。
沒有經過什麽精心譜曲,也沒有深思熟慮講究調子,隻是輕輕將纖纖玉指放在了琴弦上,腦海裏想著葬花吟,心中為黛玉悲傷,不經意地撥動琴弦,仿佛從遙遠的天際,隱隱傳來幾聲叮咚、幾聲鳴囀,悠長的琴音從手中輕輕瀉出,像舒卷的輕紗,像幽咽的泉流,像春蠶傾吐著纏綿不盡的絲絲縷縷……
顰兒啊顰兒,寶玉雖負了你,可他畢竟還是心心念念著你,最終還是出家,願與你相約下一輩子,這就已經足夠了。可今天他負我,是將我全然忘記,形同陌路,“對麵不相識”,這是怎樣的悲哀……為何失憶的不是我,而是他?為何要讓我一個人來承擔所有苦楚?
想著想著,一滴淚悄然滑落,滴在琴弦上,像是為這首曲子畫上了終止符,圓上了句號。
“別哭了,再哭你也成林黛玉了。”一個聲音在身後響起……
*********************************************************************************************
中秋節要到咯。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祝各位親們中秋快樂!合家幸福哦!
沐影軒一頁頁地翻著,內容他已經看過,隻是想看看這本書的原來麵目,翻到黛玉之死那一迴,他卻看見了段落下麵的一段腳注:
黛玉,一個如煙的女子,冰清玉潔,有著傾國傾城貌、絕世絕代才,清高孤傲。或許,她隻是曆史長卷中的匆匆一筆,或許,她隻是曾經存在於人們的記憶,存在於《紅樓夢》。她本是靈河岸邊三生石旁一顆默默無聞的絳珠草,隻因欲報沃水之恩,便跟隨神瑛侍者下界為人。從始至終,她的眼裏、心裏都隻有一個寶玉。從此,瀟湘館裏,青燈照壁,門前的那叢斑竹上,是否曾留下你的淚痕?顰兒啊顰兒,你總是受到世俗的誤解,在世人眼中,你哭哭啼啼、孤傲自大、生性多疑,但世間有幾人能解你淚中味?花塚泣殘紅,你為落花而哭,為寶玉而哭,你的悲泣令花鳥動容,不忍再聽。你不顧他人的眼光,自在編織著自己的夢。可一個“金玉姻緣”卻將你的夢摔得粉碎,當寶玉懵懵懂懂與寶釵成親之時,便是你淚盡而亡的那一刻。你以一生的淚,赴了一次木石之盟,還了一場沃水之恩。三生石旁,依舊是你,冰肌玉骨的絳珠草。雖舉案齊眉,到底意難平。你可知,滾滾紅塵中,仍有人思念著你?
這一小段文字卻令沐影軒有不小的震驚,董沐言,這是一個怎樣的女子?這一小段文字比起《紅樓夢》又是別有一番韻味。如果說《紅樓夢》是纏綿大氣,令人惋惜,那麽這一段腳注卻又是清新雅致,但又夾了些許憂愁,讀起來卻更令人歎惋。也許,自己真的有必要去會會這個董沐言了,也許,她並不像映如所說的那樣狠毒。隻是,自己卻要好好想個方法來整整她……沐影軒合上了書,遞給身旁困得打哈欠的小貴子,“把這個送迴去,不要告訴她朕拿來過。”小貴子沒辦法,又諾諾地去了。
小貴子果然做的神不知鬼不覺,第二天沐言起來,稿子已被放迴了原處。沐言隨便將頭發用發繩鬆鬆紮起了一束,搭在身後,沒有任何發飾,卻顯得清新宜人。一陣清風吹了進來,將稿子吹起,麵上的幾張緩緩飄落在地上,沐言起身輕輕拾起,正在要放迴去的時候,她看見了最上麵的一張,那是葬花吟,黛玉那個柔柔弱弱的身影又浮現在了沐言眼前,沐言輕歎了一口氣,輕輕將稿子疊好,坐在了古琴邊。
沒有經過什麽精心譜曲,也沒有深思熟慮講究調子,隻是輕輕將纖纖玉指放在了琴弦上,腦海裏想著葬花吟,心中為黛玉悲傷,不經意地撥動琴弦,仿佛從遙遠的天際,隱隱傳來幾聲叮咚、幾聲鳴囀,悠長的琴音從手中輕輕瀉出,像舒卷的輕紗,像幽咽的泉流,像春蠶傾吐著纏綿不盡的絲絲縷縷……
顰兒啊顰兒,寶玉雖負了你,可他畢竟還是心心念念著你,最終還是出家,願與你相約下一輩子,這就已經足夠了。可今天他負我,是將我全然忘記,形同陌路,“對麵不相識”,這是怎樣的悲哀……為何失憶的不是我,而是他?為何要讓我一個人來承擔所有苦楚?
想著想著,一滴淚悄然滑落,滴在琴弦上,像是為這首曲子畫上了終止符,圓上了句號。
“別哭了,再哭你也成林黛玉了。”一個聲音在身後響起……
*********************************************************************************************
中秋節要到咯。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祝各位親們中秋快樂!合家幸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