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大軍開拔
既然重生了,這個皇位必須我來坐 作者:關前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副將一直把李儒安全護送出去,這才迴來複命。
副將道:“將軍,人已經送出去了。”
韓遂看著副將問道:“嗯,送出去就好,路上沒有遇到什麽事情吧。”
副將搖了搖頭道:“將軍放心,雖然遇到幾波巡邏的士兵,都被我打發了,並無意外。”
韓遂點了點頭道:“嗯,沒出意外就好。”
副將心中疑惑,於是問道:“將軍,將軍真的要考慮那李儒之言?要與董賊一起,除掉馬騰首領嗎?”
韓遂聞言,沉思片刻後道:“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想好,若真要這麽做,也要必須想好萬全之策。”
“不然,以我們現在的實力,若是貿然行事,必將萬劫不複。”
“還是等我們的暗探把情況探查清楚以後,再做決定,倘若那李儒之言為真,即便與他們聯手,又有何不可。”
“若是此事為假,隻為騙我等除掉馬騰,那等李儒幾日之後歸來,那就秘密的把他斬殺就是。”
與此同時,征北軍在占領三處之地後,立馬分兵一萬大軍。
前往函穀關駐守,函穀關乃是重要的關隘。
接著又集結八萬大軍,駐守陳倉,一副對董卓僅剩的兩處郡城發起進攻的樣子。
董卓得知征北軍的圖謀之後,頓時大驚,沒想到征北軍的速度這麽快。
然而,李儒卻根據現在關中征北軍的布置,心中猜想。
這個時候,曹,袁,聯軍,勢必還沒有對並州采取進攻。
不然關中之地的征北軍,不可能還會做出此等布置。
恐怕早就率領大軍迴防並州了。
李儒可謂是心急如焚,若是曹操與袁紹還不對並州發起進攻。
那麽他的計劃可就要落空了,不僅計策無法實施。
恐怕董卓軍僅剩的兩個郡城,隴西郡與天水郡。
恐怕都要易主,到時候,董卓軍可真的就是要被消滅掉了。
就在此時,探子來報,曹操與袁紹的大軍終於有所行動。
原本一直遲遲不為動身起兵的袁紹大軍。
這日,忽然大軍開拔,而且袁紹親自作為四十萬大軍的統帥。
副將淳於瓊,審配作為大軍的軍師。
顏良,高覽,作為大軍的先鋒。
這次袁紹率領四十萬大軍,從洛陽出發,行動路線。
乃是前往關羽駐守的箕關,就在袁紹率領大軍前往箕關之時。
在洛陽征北軍的暗探,就已經把消息傳達給了,身在並州的劉茫。
劉茫得到袁紹大軍開拔的消息,也是大吃一驚。
袁紹大軍開拔,是劉茫萬萬沒想到的,前段時間。
劉茫就已經派遣使者前往洛陽,麵見許攸。
這些日子,袁紹的大軍一直在洛陽,沒有開拔的跡象。
劉茫原本以為,憑借著賄賂許攸,許攸收了錢,已經把袁紹說服了。
沒想到,袁紹突然就令大軍開拔,朝著關羽駐守的箕關而去。
不過現在劉茫已經沒有心思去想其中的緣由了。
現在要想想接下來的對策。
原本以為袁紹會放棄攻打並州,現在看來已經避無可避了。
劉茫與謀士魯肅商議以後決定,加強壹關和箕關的防守。
目前壹關駐守四萬大軍,箕關駐守五萬大軍。
劉茫把張飛派到壹關當主帥,統領四萬大軍駐守。
而箕關統帥為關羽,率領五萬大軍駐守。
劉茫知道張飛的火爆脾氣,所以把謀士田豐,也一並派往壹關。
目前並州城的預備兵力隻有七萬人馬,麵對七十萬的敵軍。
劉茫不得不把身在雲中的五萬蒼狼騎兵調迴。
另外還有河西軍團的兩萬步卒。
至於箕關的關羽,劉茫並沒有給他派遣謀士。
劉茫相信,以關羽的智謀,相信關羽可以做到智勇雙全。
劉茫則與謀士坐鎮並州,運籌帷幄,調度兵馬。
曹操的三十萬兵馬,目標是壹關,壹關有張飛率領的四萬大軍駐守。
還有田豐這個謀士在,一時半會可以抵擋。
而袁紹率領四十萬大軍目標乃是關羽所在的箕關。
箕關有關羽以及五萬大軍駐守,另外還有許多劉茫研發的許多新式武器。
相信袁紹想要打下箕關,也沒那麽容易。
另一邊,袁紹率領大軍開拔之後,許攸依然被袁紹安排下來,留守洛陽。
這天在洛陽許攸的府邸。
一人焦急的詢問許攸道:“許大人,敢問你家主公為何突然起兵?”
許攸聞言,臉色略帶遺憾道:“這你有所不知,原本主公已然被我說動,可奈何,審配巧言令色,鼓動主公起兵討伐並州,我也是無能為力啊。”
那人不甘心的問道:“許大人,可有什麽方法,讓你家主公取消此次進攻,原路返迴?”
許攸則搖了搖頭道:“目前四十萬大軍已經開拔,就目前而言,已不可逆轉我家主公的心意。”
之後兩人也是久久不語。
相比他倆的鬱悶,作為中原的許多氏族則興奮不已。
用他們的話來說,苦劉茫政策久矣!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氏族都是如此,那些與劉茫走的近的。
他們卻覺得,在劉茫的政策之下,乃是對大漢所有人。
都是有好處的。
這些人中,就有蔡邕。
在得知曹操與袁紹率領七十萬大軍討伐並州的消息後。
蔡邕也是很擔心劉茫的,蔡邕認為劉茫在並州的一些政策。
都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他也認為劉茫是不可多得的賢臣能主。
蔡邕擔憂道:“如今天下大亂,他們不去討伐董卓,救迴天子,反而去進攻並州,唉,苦了並州百姓。”
蔡母則無奈的勸解道:“老爺,我們操心又有什麽用,我們也左右不了局勢。”
蔡邕無奈的歎了口氣,不再說話。
一旁的蔡文姬則擔心的問道:“父親,這次曹操與袁紹聯軍,起兵七十萬,你說劉茫能抵擋的住嗎?”
蔡邕道:“這可不好說啊,世事難料,戰場上的事情,都是變幻莫測,不好說。”
蔡文姬聞言,滿臉愁容道:“父親,母親,女兒先迴房了。”
待到蔡文姬離開後,蔡母道:“老爺,你可知,文姬一直在擔心劉茫?”
蔡邕聞言愣了一下道:“難道,文姬她?”
蔡邕不可置信,他怎麽就沒有察覺出來。
蔡母問道:“老爺,若真是這樣,老爺你會如何?”
蔡邕歎了口氣道:“以目前的局勢,七十多萬大軍壓境,劉茫能不能挺過此戰都很難說,最壞的消息就是他身死,並州易主。”
“這個時候文姬動了心思,真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
蔡母擔憂道:“那,豈不是害了她自己嗎?”
蔡邕搖了搖頭道:“以後的事,誰也說不準,隻希望劉將軍能順利抵擋住大軍吧。”
副將道:“將軍,人已經送出去了。”
韓遂看著副將問道:“嗯,送出去就好,路上沒有遇到什麽事情吧。”
副將搖了搖頭道:“將軍放心,雖然遇到幾波巡邏的士兵,都被我打發了,並無意外。”
韓遂點了點頭道:“嗯,沒出意外就好。”
副將心中疑惑,於是問道:“將軍,將軍真的要考慮那李儒之言?要與董賊一起,除掉馬騰首領嗎?”
韓遂聞言,沉思片刻後道:“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想好,若真要這麽做,也要必須想好萬全之策。”
“不然,以我們現在的實力,若是貿然行事,必將萬劫不複。”
“還是等我們的暗探把情況探查清楚以後,再做決定,倘若那李儒之言為真,即便與他們聯手,又有何不可。”
“若是此事為假,隻為騙我等除掉馬騰,那等李儒幾日之後歸來,那就秘密的把他斬殺就是。”
與此同時,征北軍在占領三處之地後,立馬分兵一萬大軍。
前往函穀關駐守,函穀關乃是重要的關隘。
接著又集結八萬大軍,駐守陳倉,一副對董卓僅剩的兩處郡城發起進攻的樣子。
董卓得知征北軍的圖謀之後,頓時大驚,沒想到征北軍的速度這麽快。
然而,李儒卻根據現在關中征北軍的布置,心中猜想。
這個時候,曹,袁,聯軍,勢必還沒有對並州采取進攻。
不然關中之地的征北軍,不可能還會做出此等布置。
恐怕早就率領大軍迴防並州了。
李儒可謂是心急如焚,若是曹操與袁紹還不對並州發起進攻。
那麽他的計劃可就要落空了,不僅計策無法實施。
恐怕董卓軍僅剩的兩個郡城,隴西郡與天水郡。
恐怕都要易主,到時候,董卓軍可真的就是要被消滅掉了。
就在此時,探子來報,曹操與袁紹的大軍終於有所行動。
原本一直遲遲不為動身起兵的袁紹大軍。
這日,忽然大軍開拔,而且袁紹親自作為四十萬大軍的統帥。
副將淳於瓊,審配作為大軍的軍師。
顏良,高覽,作為大軍的先鋒。
這次袁紹率領四十萬大軍,從洛陽出發,行動路線。
乃是前往關羽駐守的箕關,就在袁紹率領大軍前往箕關之時。
在洛陽征北軍的暗探,就已經把消息傳達給了,身在並州的劉茫。
劉茫得到袁紹大軍開拔的消息,也是大吃一驚。
袁紹大軍開拔,是劉茫萬萬沒想到的,前段時間。
劉茫就已經派遣使者前往洛陽,麵見許攸。
這些日子,袁紹的大軍一直在洛陽,沒有開拔的跡象。
劉茫原本以為,憑借著賄賂許攸,許攸收了錢,已經把袁紹說服了。
沒想到,袁紹突然就令大軍開拔,朝著關羽駐守的箕關而去。
不過現在劉茫已經沒有心思去想其中的緣由了。
現在要想想接下來的對策。
原本以為袁紹會放棄攻打並州,現在看來已經避無可避了。
劉茫與謀士魯肅商議以後決定,加強壹關和箕關的防守。
目前壹關駐守四萬大軍,箕關駐守五萬大軍。
劉茫把張飛派到壹關當主帥,統領四萬大軍駐守。
而箕關統帥為關羽,率領五萬大軍駐守。
劉茫知道張飛的火爆脾氣,所以把謀士田豐,也一並派往壹關。
目前並州城的預備兵力隻有七萬人馬,麵對七十萬的敵軍。
劉茫不得不把身在雲中的五萬蒼狼騎兵調迴。
另外還有河西軍團的兩萬步卒。
至於箕關的關羽,劉茫並沒有給他派遣謀士。
劉茫相信,以關羽的智謀,相信關羽可以做到智勇雙全。
劉茫則與謀士坐鎮並州,運籌帷幄,調度兵馬。
曹操的三十萬兵馬,目標是壹關,壹關有張飛率領的四萬大軍駐守。
還有田豐這個謀士在,一時半會可以抵擋。
而袁紹率領四十萬大軍目標乃是關羽所在的箕關。
箕關有關羽以及五萬大軍駐守,另外還有許多劉茫研發的許多新式武器。
相信袁紹想要打下箕關,也沒那麽容易。
另一邊,袁紹率領大軍開拔之後,許攸依然被袁紹安排下來,留守洛陽。
這天在洛陽許攸的府邸。
一人焦急的詢問許攸道:“許大人,敢問你家主公為何突然起兵?”
許攸聞言,臉色略帶遺憾道:“這你有所不知,原本主公已然被我說動,可奈何,審配巧言令色,鼓動主公起兵討伐並州,我也是無能為力啊。”
那人不甘心的問道:“許大人,可有什麽方法,讓你家主公取消此次進攻,原路返迴?”
許攸則搖了搖頭道:“目前四十萬大軍已經開拔,就目前而言,已不可逆轉我家主公的心意。”
之後兩人也是久久不語。
相比他倆的鬱悶,作為中原的許多氏族則興奮不已。
用他們的話來說,苦劉茫政策久矣!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氏族都是如此,那些與劉茫走的近的。
他們卻覺得,在劉茫的政策之下,乃是對大漢所有人。
都是有好處的。
這些人中,就有蔡邕。
在得知曹操與袁紹率領七十萬大軍討伐並州的消息後。
蔡邕也是很擔心劉茫的,蔡邕認為劉茫在並州的一些政策。
都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他也認為劉茫是不可多得的賢臣能主。
蔡邕擔憂道:“如今天下大亂,他們不去討伐董卓,救迴天子,反而去進攻並州,唉,苦了並州百姓。”
蔡母則無奈的勸解道:“老爺,我們操心又有什麽用,我們也左右不了局勢。”
蔡邕無奈的歎了口氣,不再說話。
一旁的蔡文姬則擔心的問道:“父親,這次曹操與袁紹聯軍,起兵七十萬,你說劉茫能抵擋的住嗎?”
蔡邕道:“這可不好說啊,世事難料,戰場上的事情,都是變幻莫測,不好說。”
蔡文姬聞言,滿臉愁容道:“父親,母親,女兒先迴房了。”
待到蔡文姬離開後,蔡母道:“老爺,你可知,文姬一直在擔心劉茫?”
蔡邕聞言愣了一下道:“難道,文姬她?”
蔡邕不可置信,他怎麽就沒有察覺出來。
蔡母問道:“老爺,若真是這樣,老爺你會如何?”
蔡邕歎了口氣道:“以目前的局勢,七十多萬大軍壓境,劉茫能不能挺過此戰都很難說,最壞的消息就是他身死,並州易主。”
“這個時候文姬動了心思,真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
蔡母擔憂道:“那,豈不是害了她自己嗎?”
蔡邕搖了搖頭道:“以後的事,誰也說不準,隻希望劉將軍能順利抵擋住大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