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兵不血刃
既然重生了,這個皇位必須我來坐 作者:關前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次可是並州以及數十萬征北軍的生死存亡之際。
徐庶,魯肅兩人都看出了這次,曹操與袁紹的圖謀。
無數首先開口道:“主公,這次七十萬大軍,來勢洶洶,主公還是讓張頜將軍,率領兵馬撤迴來的好。”
“現在我們首要的目標,就是要應對這次的危機,南下進攻關中之舉,可延緩。”
魯肅聞言道:“主公,元直先生說的對啊,七十大軍來襲,若是再加上董卓,他們這是要滅了我等,還請主公撤迴大軍。”
麵對兩位謀士的勸解,劉茫沉默不語。
這次南下是最好的機會,隴西有馬騰,韓遂率領的十萬鐵騎牽製。
若是這次放棄南下,以後想要再次進攻關中。
可就沒有這麽簡單了。
正所謂,風險越大,收益越大,有時候不得不冒險。
若是大軍迅速拿下北地郡,然後正麵再抵擋住曹操與袁紹的七十萬聯軍。
那麽以後逐鹿中原,還有誰能抵擋。
沉思良久之後,劉茫並沒有聽取兩位先生之言。
進攻北地郡的大軍,繼續按照計劃行事。
最好是快速拿下北地郡,另外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危機。
命令身在雲中的趙雲,率領五萬蒼狼騎兵,快速返迴,支援並州。
劉茫這樣做,也是有自己的考量,雖然目前防守並州的大軍隻有二十一萬。
憑借並州的地理優勢,抵擋曹,袁,七十萬大軍,還是可以抵擋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其實這次,不光是徐庶與魯肅在劉茫決定的時候勸解。
就連防守在別的郡城的謀士,田豐,沮授,同樣如此。
但是劉茫麵對眾多謀士的勸解,依舊堅持自己的決定。
但是有一人的想法卻與劉茫吻合,那就是陳宮。
雖然此次的風險巨大,但是收益同樣巨大。
既然劉茫已經決定了,那他們也就不好再勸諫了。
既如此,接下來,隻能商量如何抵禦七十萬大軍了。
接下來一連好幾天,劉茫與徐庶,魯肅都在商議。
魯肅建議道:“主公,難道忘了我們也有交好的諸侯嗎,就比如公孫瓚,上次主公就提議讓他幫助袁紹。”
“而在上一次的出兵相助下,其實公孫瓚已經得到諸多好處,這次主公不妨再,修書一封。”
“讓公孫瓚再次出兵,上次是幫助袁紹,這次乃是攻打袁紹。”
劉茫覺得魯肅說的有道理。
徐庶聞言道:“子敬兄,公孫瓚的為人你也清楚,曹,袁聯軍以七十萬來襲,若是我軍不敵,隻怕公孫瓚不會出兵。”
魯肅點了點頭,徐庶說的有理,若是劉茫處於劣勢。
公孫瓚必然不會起兵相助,所以寄希望於公孫瓚,還是異想天開了。
劉茫當然也清楚,不管如何反正對他而言,都不吃虧。
於是劉茫道:“雖然希望不大,也要試試才知,所以子敬派出使者,前往公孫瓚處,與他說明利弊。”
魯肅抱拳稱是,於是接下來,幾人又在繼續商討退敵之策。
忽然魯肅抱拳道:“主公,肅以為,還要派人前往洛陽,麵見許攸,許攸此人貪財,不妨讓人攜帶重金。”
“去遊說許攸,或許這樣,可以讓許攸在袁紹麵前煽風點火,也許可以阻撓袁紹與曹操之間的聯合之舉。”
劉茫點了點頭道:“嗯,就依子敬所言,這件事也由子敬去辦。”
魯肅抱拳稱是,然後退出了大廳,下去安排相關事宜去了。
這時徐庶有些猶豫的抱拳道:“主公,庶有一法,可讓袁紹撤軍。”
劉茫聞言,頓時大喜,迫不及待的詢問道:“元直先生盡管直言。”
徐庶起身,首先朝著劉茫施禮,然後走到劉茫身旁。
輕聲細語在劉茫耳邊說了一遍。
然後直起身,靜靜地等待劉茫做出決定。
劉茫聽聞久久不語,在沉思許久之後,像是下定某種決心,認真道:“先生此言,不可謂不是一條奇謀,那就這麽辦。”
“立馬傳信與在琢郡駐守的張遼將軍,讓張遼迅速出兵,不可延誤。”
徐庶聞言,抱拳道:“諾!”
與此同時,身在長安的董卓還在為了抵禦馬騰,韓遂的事情忙碌著。
並不清楚,現在正有十五萬大軍朝著北地郡殺來了。
十五萬大軍的統帥為呂布,副將張頜與高順,陳宮則繼續駐守上郡。
雖然呂布第一次統帥這麽多的大軍,不過若論智謀還得是張頜。
所以劉茫任命呂布的同時,還在信中明言,任命張頜為監軍。
所有的調動大軍事項,必須要通過張頜,因為劉茫覺得。
若是無人監管呂布,怕是以呂布的性格,會鬧出什麽事情來。
畢竟這一次沒有讓陳宮隨軍同行,若是讓陳宮同行。
有陳宮在,劉茫也不會如此安排了。
十五萬大軍為急行軍,短短幾日,便來到了北地郡的長城下。
白天並不是突襲的最佳時機,所以幾人商量一番。
覺得等到天黑再下手,這裏常年無人,所以董卓軍的哨崗都荒廢了。
所以也就隻有幾個人在哨崗處閑聊,也難怪如此。
因為相隔北地郡的就是上郡,而上郡董卓以為,已經被張濟所掌控。
試想這樣的情況下,他們才會如此放鬆警惕。
就算征北大軍想要進攻北地郡,那首先要經過上郡。
就在幾名董卓軍閑聊時,突然黑夜中出現數十名人影。
這幾名董卓士兵,根本來不及反抗,就已經被殺。
在北地郡,許多地方都在上演著和這裏一樣的一幕。
一個多小時之後,在北地郡外圍所有的董卓哨崗的士兵。
全部被斬殺殆盡。
隨後呂布命令大軍,全軍出擊。
正在董卓軍睡得正香之時,營帳之外,傳來了砍殺之聲。
此時的董卓軍亂作一團,倉促迎戰,呂布則大顯神威。
一馬當先,衝進董卓大軍之中,接連斬殺兩員董卓守城大將。
董卓士兵見到自家將軍接連被斬殺,他們已然無心抵抗。
紛紛放下武器投降,此戰征北大軍就是打的一個出其不意。
征北軍幾乎沒有損失。
董卓軍一共在北地郡防守的才五萬,三萬駐守北地郡。
而這裏長城沿線的兩萬人馬,現在已經全部投降了。
目前來說,可謂是兵不血刃,就輕而易舉的拿下外圍。
徐庶,魯肅兩人都看出了這次,曹操與袁紹的圖謀。
無數首先開口道:“主公,這次七十萬大軍,來勢洶洶,主公還是讓張頜將軍,率領兵馬撤迴來的好。”
“現在我們首要的目標,就是要應對這次的危機,南下進攻關中之舉,可延緩。”
魯肅聞言道:“主公,元直先生說的對啊,七十大軍來襲,若是再加上董卓,他們這是要滅了我等,還請主公撤迴大軍。”
麵對兩位謀士的勸解,劉茫沉默不語。
這次南下是最好的機會,隴西有馬騰,韓遂率領的十萬鐵騎牽製。
若是這次放棄南下,以後想要再次進攻關中。
可就沒有這麽簡單了。
正所謂,風險越大,收益越大,有時候不得不冒險。
若是大軍迅速拿下北地郡,然後正麵再抵擋住曹操與袁紹的七十萬聯軍。
那麽以後逐鹿中原,還有誰能抵擋。
沉思良久之後,劉茫並沒有聽取兩位先生之言。
進攻北地郡的大軍,繼續按照計劃行事。
最好是快速拿下北地郡,另外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危機。
命令身在雲中的趙雲,率領五萬蒼狼騎兵,快速返迴,支援並州。
劉茫這樣做,也是有自己的考量,雖然目前防守並州的大軍隻有二十一萬。
憑借並州的地理優勢,抵擋曹,袁,七十萬大軍,還是可以抵擋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其實這次,不光是徐庶與魯肅在劉茫決定的時候勸解。
就連防守在別的郡城的謀士,田豐,沮授,同樣如此。
但是劉茫麵對眾多謀士的勸解,依舊堅持自己的決定。
但是有一人的想法卻與劉茫吻合,那就是陳宮。
雖然此次的風險巨大,但是收益同樣巨大。
既然劉茫已經決定了,那他們也就不好再勸諫了。
既如此,接下來,隻能商量如何抵禦七十萬大軍了。
接下來一連好幾天,劉茫與徐庶,魯肅都在商議。
魯肅建議道:“主公,難道忘了我們也有交好的諸侯嗎,就比如公孫瓚,上次主公就提議讓他幫助袁紹。”
“而在上一次的出兵相助下,其實公孫瓚已經得到諸多好處,這次主公不妨再,修書一封。”
“讓公孫瓚再次出兵,上次是幫助袁紹,這次乃是攻打袁紹。”
劉茫覺得魯肅說的有道理。
徐庶聞言道:“子敬兄,公孫瓚的為人你也清楚,曹,袁聯軍以七十萬來襲,若是我軍不敵,隻怕公孫瓚不會出兵。”
魯肅點了點頭,徐庶說的有理,若是劉茫處於劣勢。
公孫瓚必然不會起兵相助,所以寄希望於公孫瓚,還是異想天開了。
劉茫當然也清楚,不管如何反正對他而言,都不吃虧。
於是劉茫道:“雖然希望不大,也要試試才知,所以子敬派出使者,前往公孫瓚處,與他說明利弊。”
魯肅抱拳稱是,於是接下來,幾人又在繼續商討退敵之策。
忽然魯肅抱拳道:“主公,肅以為,還要派人前往洛陽,麵見許攸,許攸此人貪財,不妨讓人攜帶重金。”
“去遊說許攸,或許這樣,可以讓許攸在袁紹麵前煽風點火,也許可以阻撓袁紹與曹操之間的聯合之舉。”
劉茫點了點頭道:“嗯,就依子敬所言,這件事也由子敬去辦。”
魯肅抱拳稱是,然後退出了大廳,下去安排相關事宜去了。
這時徐庶有些猶豫的抱拳道:“主公,庶有一法,可讓袁紹撤軍。”
劉茫聞言,頓時大喜,迫不及待的詢問道:“元直先生盡管直言。”
徐庶起身,首先朝著劉茫施禮,然後走到劉茫身旁。
輕聲細語在劉茫耳邊說了一遍。
然後直起身,靜靜地等待劉茫做出決定。
劉茫聽聞久久不語,在沉思許久之後,像是下定某種決心,認真道:“先生此言,不可謂不是一條奇謀,那就這麽辦。”
“立馬傳信與在琢郡駐守的張遼將軍,讓張遼迅速出兵,不可延誤。”
徐庶聞言,抱拳道:“諾!”
與此同時,身在長安的董卓還在為了抵禦馬騰,韓遂的事情忙碌著。
並不清楚,現在正有十五萬大軍朝著北地郡殺來了。
十五萬大軍的統帥為呂布,副將張頜與高順,陳宮則繼續駐守上郡。
雖然呂布第一次統帥這麽多的大軍,不過若論智謀還得是張頜。
所以劉茫任命呂布的同時,還在信中明言,任命張頜為監軍。
所有的調動大軍事項,必須要通過張頜,因為劉茫覺得。
若是無人監管呂布,怕是以呂布的性格,會鬧出什麽事情來。
畢竟這一次沒有讓陳宮隨軍同行,若是讓陳宮同行。
有陳宮在,劉茫也不會如此安排了。
十五萬大軍為急行軍,短短幾日,便來到了北地郡的長城下。
白天並不是突襲的最佳時機,所以幾人商量一番。
覺得等到天黑再下手,這裏常年無人,所以董卓軍的哨崗都荒廢了。
所以也就隻有幾個人在哨崗處閑聊,也難怪如此。
因為相隔北地郡的就是上郡,而上郡董卓以為,已經被張濟所掌控。
試想這樣的情況下,他們才會如此放鬆警惕。
就算征北大軍想要進攻北地郡,那首先要經過上郡。
就在幾名董卓軍閑聊時,突然黑夜中出現數十名人影。
這幾名董卓士兵,根本來不及反抗,就已經被殺。
在北地郡,許多地方都在上演著和這裏一樣的一幕。
一個多小時之後,在北地郡外圍所有的董卓哨崗的士兵。
全部被斬殺殆盡。
隨後呂布命令大軍,全軍出擊。
正在董卓軍睡得正香之時,營帳之外,傳來了砍殺之聲。
此時的董卓軍亂作一團,倉促迎戰,呂布則大顯神威。
一馬當先,衝進董卓大軍之中,接連斬殺兩員董卓守城大將。
董卓士兵見到自家將軍接連被斬殺,他們已然無心抵抗。
紛紛放下武器投降,此戰征北大軍就是打的一個出其不意。
征北軍幾乎沒有損失。
董卓軍一共在北地郡防守的才五萬,三萬駐守北地郡。
而這裏長城沿線的兩萬人馬,現在已經全部投降了。
目前來說,可謂是兵不血刃,就輕而易舉的拿下外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