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活捉了東瀛人!
可笑,我走後,你連皇位都坐不穩 作者:青天挽明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時李顧玉感到非常無語,又覺得好笑。
她算是看出來了,如今武皇帝對事情的真相並不關心,他隻關心最終的結果。
那就是將李易貶為庶民,不讓他繼續做太子。
李顧玉當然很清楚,當初她這個皇叔就忌憚李易的能力,做什麽事幾乎都要防著後者。
隻是原先她覺得,武皇帝也僅限於此,不管怎麽說他們都是父子關係。
父親可能會提防著兒子,但絕對不可能坑害他吧。
今日她算是長見識了,武皇帝壓根都不顧及血肉親情。
他極度自私,僅僅為了坐穩皇位,都能夠對自己的兒子出手。
要知道,虎毒還不食子呢,他這皇叔可以說比老虎還惡毒。
一想到這,李顧玉忍不住抬頭看了一眼龍床,無奈搖了搖頭。
“果然是知人知麵不知心啊!”
之前她皇叔在自己麵前,一直都是展現出老好人的角色。
現在看來,那都是眼前這個皇帝裝出來的。
李顧玉真的為她大哥感到不值,被他親手扶起來的武皇帝和大武,最終一個想方設法將他罷黜,一個在他落魄後開始落井下石。
所以,李顧玉明白她說什麽也沒有用,自己找的證據也不用拿出來了。
因為最終一點作用也不會有,她皇叔是不會承認自己做錯了。
即便如此,那也不代表她這些事情白做了,至少知道她大哥真的是被冤枉的。
同時,李顧玉對武皇帝也是徹底失望。
能自私到這種程度,恐怕對方也是皇帝中的頭一個了。
說實話,就之前李易對大武的貢獻,對方無論再其他任何一個王朝或國家,肯定是被人給供起來的。
隻有他們大武這些人,完全都不會去知恩圖報,反而是落井下石。
不過,這些對李顧玉來說已經不重要了,既然武皇帝不願意聽自己講,那她就將這些事公之於眾,至少要還她大哥清白。
“想必等百姓知道真相後,應該會對大哥心懷愧疚!”
李顧玉這麽想著,同時她也不想在養心殿繼續多待。
她這個皇叔徹底沒救了,自己想要勸都不可能勸得住。
於是,她就開始透露最後一件事。
“陛下,還有一件事我需要向你匯報,同樣也是我來找你的原因。”
“說!”
“前些天我在查案的時候,湊巧查到了江州一帶,發現那邊災民有問題。”
反正,現在武皇帝已經知道她是去查案了,就算承認也沒什麽。
武皇帝確實沒在意這點,說實話他還以對方要主動請纓,去帶兵鎮壓那些暴亂災民。
可誰知接下來,李顧玉卻直言道。
“當時我發現他們所喝的官府發的粥,全部都是清湯寡水,筷子扔到裏麵也能漂浮起來,一鍋粥裏麵米是按粒放的。”
“之後,我打算辦完事情後,將此消息告知給陛下您。”
“誰知這才剛迴來,江州那邊災民已經發生暴亂了!”
聽到李顧玉這麽說,武皇帝就算再傻,如今也猜出了怎麽一迴事。
看來的有人貪汙了賑災糧,到時災民們吃不飽,最終鬧得直接揭竿起義。
畢竟,大武朝廷現在的糧食還不少,他讓戶部所派發下去的賑災糧也足夠,絕對能讓受災的所有災民頓頓可以吃飽。
出了這種事,武皇帝再猜不出內情的話,他這個皇帝也不用當了。
此刻他是愈發的生氣。
“這些人實在太猖狂了,難道根本不把朕放在眼裏!”
他現在沒辦法下床,所以隻能憤怒的捶著床榻。
他真沒有想到,戶部這些人在大武麵臨外敵的時候還敢如此搞事情,簡直是罪不容誅。
隨後,他立即將隱藏在暗中的暗衛喊出來,然後吩咐他。
“去召戶部尚書歸來見朕,要是半個小時還沒見到他,朕要了他的腦袋。”
“是!”
那暗衛在應了一聲後,便立即離開去照做。
李顧玉也不打算管之後的事情,於是她立即找個理由,請辭退下了。
至於來報信的原因,是因為她不想讓大武倒下。
在李顧玉看來,這個大武王朝是她大哥一手建立的,所以最終還要還給她大哥才對。
她也清楚自己這個皇叔,暫時肯定不會讓位。
但要是她用點手段呢。
等出了養心殿後,李顧玉嘴角開始呢喃道。
“皇叔不要怪我,因為隻有大哥才能帶我們大武走下去!”
……
北境,大秦帝國。
這兩天這邊都是舉國歡慶,畢竟是解決了北境曾經的大哥、二哥。
統一北境也是遲早的事,這些天不斷有勢力代表,選擇過來歸順大秦。
哪怕是這邊一些中等的勢力,照樣是遭不住了,同樣也是表示他們要歸順。
要說現在最開心的人,那就當屬身為皇帝的李易本人了。
他不僅覺得自己快要一統北境,最重要是腦海中的機械音也響個不停,全部都是統子給的獎勵。
這些獎勵,雖然說不上什麽震驚到他,但絕對是非常的豐厚,資源不要錢的給。
事實上這也無可厚非,畢竟每次都是一支勢力歸順,給點東西又怎麽了?
等到大秦的勢力不斷壯大,將來還需要大量的資源養活他們。
最主要的是,他要改變整個大周的局勢,不僅是讓他們歸順這麽簡單,而是讓他們全遷徙到自己的規劃的土地中。
這樣集中管理,更有利於大武王朝的發展。
畢竟北境實在太大,這些勢力原先太過分散,如果不弄到一起的話,人心不一定會齊。
想到這裏的李易,忍不住嘴中呢喃道。
“看來,要加快建設大秦城池的速度了。”
隻要按照他的規劃走,最終大武王朝的城池,絕對能容納北境的所有人。
另外,耕地他也是采用大規模種植,讓土地和住處變得更加合理、方便。
之所以建立那麽多的城池,不僅是提高大秦百姓的生活水平。
還有就是城池有個重要作用,那就是城防。
有城池的防禦,與沒有城池那真是兩碼事。
如果沒有城池做防禦,那敵人突破大秦邊境後,第一個遭殃的就是百姓。
哪怕現如今,沒有任何一個勢力,能夠突破大秦的邊境,但正所謂有備無患。
想著,一名錦衣衛突然從外麵跑了進來,在行了一禮後才匯報道。
“陛下,我們在城內抓到了一個東瀛人!”
她算是看出來了,如今武皇帝對事情的真相並不關心,他隻關心最終的結果。
那就是將李易貶為庶民,不讓他繼續做太子。
李顧玉當然很清楚,當初她這個皇叔就忌憚李易的能力,做什麽事幾乎都要防著後者。
隻是原先她覺得,武皇帝也僅限於此,不管怎麽說他們都是父子關係。
父親可能會提防著兒子,但絕對不可能坑害他吧。
今日她算是長見識了,武皇帝壓根都不顧及血肉親情。
他極度自私,僅僅為了坐穩皇位,都能夠對自己的兒子出手。
要知道,虎毒還不食子呢,他這皇叔可以說比老虎還惡毒。
一想到這,李顧玉忍不住抬頭看了一眼龍床,無奈搖了搖頭。
“果然是知人知麵不知心啊!”
之前她皇叔在自己麵前,一直都是展現出老好人的角色。
現在看來,那都是眼前這個皇帝裝出來的。
李顧玉真的為她大哥感到不值,被他親手扶起來的武皇帝和大武,最終一個想方設法將他罷黜,一個在他落魄後開始落井下石。
所以,李顧玉明白她說什麽也沒有用,自己找的證據也不用拿出來了。
因為最終一點作用也不會有,她皇叔是不會承認自己做錯了。
即便如此,那也不代表她這些事情白做了,至少知道她大哥真的是被冤枉的。
同時,李顧玉對武皇帝也是徹底失望。
能自私到這種程度,恐怕對方也是皇帝中的頭一個了。
說實話,就之前李易對大武的貢獻,對方無論再其他任何一個王朝或國家,肯定是被人給供起來的。
隻有他們大武這些人,完全都不會去知恩圖報,反而是落井下石。
不過,這些對李顧玉來說已經不重要了,既然武皇帝不願意聽自己講,那她就將這些事公之於眾,至少要還她大哥清白。
“想必等百姓知道真相後,應該會對大哥心懷愧疚!”
李顧玉這麽想著,同時她也不想在養心殿繼續多待。
她這個皇叔徹底沒救了,自己想要勸都不可能勸得住。
於是,她就開始透露最後一件事。
“陛下,還有一件事我需要向你匯報,同樣也是我來找你的原因。”
“說!”
“前些天我在查案的時候,湊巧查到了江州一帶,發現那邊災民有問題。”
反正,現在武皇帝已經知道她是去查案了,就算承認也沒什麽。
武皇帝確實沒在意這點,說實話他還以對方要主動請纓,去帶兵鎮壓那些暴亂災民。
可誰知接下來,李顧玉卻直言道。
“當時我發現他們所喝的官府發的粥,全部都是清湯寡水,筷子扔到裏麵也能漂浮起來,一鍋粥裏麵米是按粒放的。”
“之後,我打算辦完事情後,將此消息告知給陛下您。”
“誰知這才剛迴來,江州那邊災民已經發生暴亂了!”
聽到李顧玉這麽說,武皇帝就算再傻,如今也猜出了怎麽一迴事。
看來的有人貪汙了賑災糧,到時災民們吃不飽,最終鬧得直接揭竿起義。
畢竟,大武朝廷現在的糧食還不少,他讓戶部所派發下去的賑災糧也足夠,絕對能讓受災的所有災民頓頓可以吃飽。
出了這種事,武皇帝再猜不出內情的話,他這個皇帝也不用當了。
此刻他是愈發的生氣。
“這些人實在太猖狂了,難道根本不把朕放在眼裏!”
他現在沒辦法下床,所以隻能憤怒的捶著床榻。
他真沒有想到,戶部這些人在大武麵臨外敵的時候還敢如此搞事情,簡直是罪不容誅。
隨後,他立即將隱藏在暗中的暗衛喊出來,然後吩咐他。
“去召戶部尚書歸來見朕,要是半個小時還沒見到他,朕要了他的腦袋。”
“是!”
那暗衛在應了一聲後,便立即離開去照做。
李顧玉也不打算管之後的事情,於是她立即找個理由,請辭退下了。
至於來報信的原因,是因為她不想讓大武倒下。
在李顧玉看來,這個大武王朝是她大哥一手建立的,所以最終還要還給她大哥才對。
她也清楚自己這個皇叔,暫時肯定不會讓位。
但要是她用點手段呢。
等出了養心殿後,李顧玉嘴角開始呢喃道。
“皇叔不要怪我,因為隻有大哥才能帶我們大武走下去!”
……
北境,大秦帝國。
這兩天這邊都是舉國歡慶,畢竟是解決了北境曾經的大哥、二哥。
統一北境也是遲早的事,這些天不斷有勢力代表,選擇過來歸順大秦。
哪怕是這邊一些中等的勢力,照樣是遭不住了,同樣也是表示他們要歸順。
要說現在最開心的人,那就當屬身為皇帝的李易本人了。
他不僅覺得自己快要一統北境,最重要是腦海中的機械音也響個不停,全部都是統子給的獎勵。
這些獎勵,雖然說不上什麽震驚到他,但絕對是非常的豐厚,資源不要錢的給。
事實上這也無可厚非,畢竟每次都是一支勢力歸順,給點東西又怎麽了?
等到大秦的勢力不斷壯大,將來還需要大量的資源養活他們。
最主要的是,他要改變整個大周的局勢,不僅是讓他們歸順這麽簡單,而是讓他們全遷徙到自己的規劃的土地中。
這樣集中管理,更有利於大武王朝的發展。
畢竟北境實在太大,這些勢力原先太過分散,如果不弄到一起的話,人心不一定會齊。
想到這裏的李易,忍不住嘴中呢喃道。
“看來,要加快建設大秦城池的速度了。”
隻要按照他的規劃走,最終大武王朝的城池,絕對能容納北境的所有人。
另外,耕地他也是采用大規模種植,讓土地和住處變得更加合理、方便。
之所以建立那麽多的城池,不僅是提高大秦百姓的生活水平。
還有就是城池有個重要作用,那就是城防。
有城池的防禦,與沒有城池那真是兩碼事。
如果沒有城池做防禦,那敵人突破大秦邊境後,第一個遭殃的就是百姓。
哪怕現如今,沒有任何一個勢力,能夠突破大秦的邊境,但正所謂有備無患。
想著,一名錦衣衛突然從外麵跑了進來,在行了一禮後才匯報道。
“陛下,我們在城內抓到了一個東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