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還有年齡較小的公主,並未完全聽懂趙慧所言,但其中也有幾人猜到了幾分。
風塵,指的難道不是風塵女子?
淑妃當年,竟是個風塵女子?
此等宮廷秘聞,她們可是從未聽說過。
若真如趙慧所言,那個叫陳落雁的女人,還真的不配成為父皇的妃子。
非凡不配,還丟盡了皇家的顏麵。
想到這裏,幾位年紀不大的公主,不由偷偷看了一眼趙宏。
自己的這位弟弟,從布山縣歸來時,不也是帶迴了兩個風塵女子?
可真是令人難以啟齒。
“趙慧,我念你是姐姐,已給足你尊重,但你若再信口雌黃,信不信我撕爛你的嘴!”
趙月兒眸若寒冰,臉頰因怒氣染上一層緋紅,就連聲音也變得顫抖起來,渾身被怒火所包圍。
她自幼冰雪聰明,隻是被心智近妖的趙宏掩蓋了不少光芒。
她當然明白,風塵女子究竟是什麽意思。
她絕不容許任何人出言侮辱自己已故的娘親!
聽到自己的妹妹要撕爛自己的嘴,趙慧也來了幾分火氣,不顧賢妃的勸阻,迴懟道:“你信也好,不信也罷,反正我說的都是事實,你大可以去問問當年的那些老人,陳落雁當年可是一手好琴藝,不僅以此取悅那些達官貴人,為了碎銀幾兩,還不知廉恥的給平民百姓彈琴。”
“那些平頭百姓哪裏見過這種陣仗,再加上她自己又頗有幾分姿色,被迷得神魂顛倒之下,全家的積蓄隻怕都得被騙光。”
“當年也不知道多少窮苦百姓因此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陳落雁,就是一個禍國殃民的妖精,理應受人唾棄,人所不齒!”
隨時處在爆發邊緣的趙月兒於此刻反而冷靜下來。
她深吸一口氣平定自己的情緒。
“趙慧,你所說的這些,難道不覺得可笑?”
“不說拯救天下蒼生,我娘親當年怎麽說也算是一位懸壺濟世的醫者,你對她那高超的醫術又了解多少,你又可知,她每次救死扶傷都不曾留下姓名,隻願這天下,像她這般仁心仁術的醫者能夠多一些,怎麽到了你這裏,就變成了騙人錢財?”
“你又可知,我娘親用她那一床孿箏,淨化了多少人,救過多少窮苦百姓的命?”
“你沒聽錯,在娘親的那一雙妙手之下,鸞箏也可以用來治病救人!”
趙月兒所言,並非毫無實據,而是外公和大姐趙芸都如此說,甚至她的外公還用母親的那床鸞箏替她療過傷。
然,此番言論聽在大多數人耳中,皆是感到幾分愕然。
趙慧更是隻覺荒謬,嘴角勾出幾分譏諷的笑。
“鸞箏治病救人?你還能說得再離譜一些,看大家信不信你就完了。”
“既然她的醫術這麽高明,自己為何還死於產後大出血,接受現實吧,我的好妹妹,陳落雁原本就是個下賤的風塵女子,”
趙慧後麵那句質問,顯然觸動了趙月兒內心深處那一條最為敏感的神經,徹底激發出本就壓製已久的怒火。
她之怒火化為一道無形氣流,趙慧剛看清那一道無形的氣流化為掌印時,自己的右臉便傳來一陣火辣的疼痛,使得她當場一愣。
“趙月兒,我可是你姐,你居然敢對我動手?”
趙慧摸著發燙的臉頰,又驚又羞又怒。
但周圍眾人顯然更驚訝於趙月兒那隔空一掌。
靈力化形!
這就足以說明,趙月兒的修為,至少在氣海境。
但,趙慧本身氣海六重境的修為,並非什麽秘密,竟也躲不過趙月兒那一道無形掌印。
莫非趙月兒的真實修為已達氣海境後期?
十一歲就步入氣海境後期,豈不是說明,其有望在十五六歲時突破至天人宗師境,無限接近於趙離所創下的成就,令天下震動。
當然,這得先排除掉八歲入天人的趙宏。
趙宏天資太過妖孽,幾乎不可能複刻。
對趙月兒所展露出的天賦實力,趙宏並未感到意外。
有陳老這位仙台境大能親力親為的指點,再加上他留在雲水謠的諸多靈植,若說趙月兒達不到現今的成就,那才會讓他感到意外。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慧姐當年是八月早產兒,當年生的賢妃娘娘,也差點因羊水破裂,大出血而死。”
趙宏麵色平靜,喜怒不形於色,淡淡開口說道。
趙慧臉色微變,麵露幾分疑惑之色。
“宏弟,這跟今日之事有何關係?”
“慧姐何不問問你身邊的賢妃娘娘?”說完,趙宏便不再多言,轉身柔聲安撫趙月兒,並讚同她出手教訓趙慧的做法。
趙月兒顧及自己妹妹的身份,實則已相當克製。
趙慧想到了某種可能,臉色變得很難看,眼神有些躲閃的看著自己的母親,聲音好似被卡在喉嚨,嚐試了幾次都不敢問出口。
她怕,怕從母親嘴裏聽到她所猜測的答案,她最不願意聽到的答案。
賢妃也並未明言,而是神色有些複雜的點了點頭,似是在肯定趙慧心中的猜想。
仿佛有一根尖銳無比的細針瞬間刺穿了腦袋一般,那種刺痛感讓她不由自主地渾身一顫,就連說話的聲音也跟著顫抖起來。
隻見她嘴唇輕顫著,用極其細微的聲音悄聲問道:“既然如此……娘為何還要將那些事情告知於我呢?”這話語之中充滿了疑惑和不解,讓人聽了都不禁心生憐憫。
而站在一旁的賢妃則依舊神色自若,沒有絲毫波瀾。
她隻是淡淡地看了一眼眼前的女子,然後不動聲色地迴應道:“此事暫且不提,待我們迴去之後再從長計議。”說完便不再多言,似乎並不想在此刻過多解釋什麽。
這時,趙慧再次將目光投向了不遠處的趙月兒。
當兩人的視線交匯時,趙慧的眼底深處頓時湧現出一股複雜的情緒——既有內心的掙紮,又有深深的羞愧之意。
她張了張嘴,想要向對方誠懇地道個歉,但一想到此刻周圍還有眾多人在場,那到嘴邊的話卻又如鯁在喉般難以說出口來。
風塵,指的難道不是風塵女子?
淑妃當年,竟是個風塵女子?
此等宮廷秘聞,她們可是從未聽說過。
若真如趙慧所言,那個叫陳落雁的女人,還真的不配成為父皇的妃子。
非凡不配,還丟盡了皇家的顏麵。
想到這裏,幾位年紀不大的公主,不由偷偷看了一眼趙宏。
自己的這位弟弟,從布山縣歸來時,不也是帶迴了兩個風塵女子?
可真是令人難以啟齒。
“趙慧,我念你是姐姐,已給足你尊重,但你若再信口雌黃,信不信我撕爛你的嘴!”
趙月兒眸若寒冰,臉頰因怒氣染上一層緋紅,就連聲音也變得顫抖起來,渾身被怒火所包圍。
她自幼冰雪聰明,隻是被心智近妖的趙宏掩蓋了不少光芒。
她當然明白,風塵女子究竟是什麽意思。
她絕不容許任何人出言侮辱自己已故的娘親!
聽到自己的妹妹要撕爛自己的嘴,趙慧也來了幾分火氣,不顧賢妃的勸阻,迴懟道:“你信也好,不信也罷,反正我說的都是事實,你大可以去問問當年的那些老人,陳落雁當年可是一手好琴藝,不僅以此取悅那些達官貴人,為了碎銀幾兩,還不知廉恥的給平民百姓彈琴。”
“那些平頭百姓哪裏見過這種陣仗,再加上她自己又頗有幾分姿色,被迷得神魂顛倒之下,全家的積蓄隻怕都得被騙光。”
“當年也不知道多少窮苦百姓因此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陳落雁,就是一個禍國殃民的妖精,理應受人唾棄,人所不齒!”
隨時處在爆發邊緣的趙月兒於此刻反而冷靜下來。
她深吸一口氣平定自己的情緒。
“趙慧,你所說的這些,難道不覺得可笑?”
“不說拯救天下蒼生,我娘親當年怎麽說也算是一位懸壺濟世的醫者,你對她那高超的醫術又了解多少,你又可知,她每次救死扶傷都不曾留下姓名,隻願這天下,像她這般仁心仁術的醫者能夠多一些,怎麽到了你這裏,就變成了騙人錢財?”
“你又可知,我娘親用她那一床孿箏,淨化了多少人,救過多少窮苦百姓的命?”
“你沒聽錯,在娘親的那一雙妙手之下,鸞箏也可以用來治病救人!”
趙月兒所言,並非毫無實據,而是外公和大姐趙芸都如此說,甚至她的外公還用母親的那床鸞箏替她療過傷。
然,此番言論聽在大多數人耳中,皆是感到幾分愕然。
趙慧更是隻覺荒謬,嘴角勾出幾分譏諷的笑。
“鸞箏治病救人?你還能說得再離譜一些,看大家信不信你就完了。”
“既然她的醫術這麽高明,自己為何還死於產後大出血,接受現實吧,我的好妹妹,陳落雁原本就是個下賤的風塵女子,”
趙慧後麵那句質問,顯然觸動了趙月兒內心深處那一條最為敏感的神經,徹底激發出本就壓製已久的怒火。
她之怒火化為一道無形氣流,趙慧剛看清那一道無形的氣流化為掌印時,自己的右臉便傳來一陣火辣的疼痛,使得她當場一愣。
“趙月兒,我可是你姐,你居然敢對我動手?”
趙慧摸著發燙的臉頰,又驚又羞又怒。
但周圍眾人顯然更驚訝於趙月兒那隔空一掌。
靈力化形!
這就足以說明,趙月兒的修為,至少在氣海境。
但,趙慧本身氣海六重境的修為,並非什麽秘密,竟也躲不過趙月兒那一道無形掌印。
莫非趙月兒的真實修為已達氣海境後期?
十一歲就步入氣海境後期,豈不是說明,其有望在十五六歲時突破至天人宗師境,無限接近於趙離所創下的成就,令天下震動。
當然,這得先排除掉八歲入天人的趙宏。
趙宏天資太過妖孽,幾乎不可能複刻。
對趙月兒所展露出的天賦實力,趙宏並未感到意外。
有陳老這位仙台境大能親力親為的指點,再加上他留在雲水謠的諸多靈植,若說趙月兒達不到現今的成就,那才會讓他感到意外。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慧姐當年是八月早產兒,當年生的賢妃娘娘,也差點因羊水破裂,大出血而死。”
趙宏麵色平靜,喜怒不形於色,淡淡開口說道。
趙慧臉色微變,麵露幾分疑惑之色。
“宏弟,這跟今日之事有何關係?”
“慧姐何不問問你身邊的賢妃娘娘?”說完,趙宏便不再多言,轉身柔聲安撫趙月兒,並讚同她出手教訓趙慧的做法。
趙月兒顧及自己妹妹的身份,實則已相當克製。
趙慧想到了某種可能,臉色變得很難看,眼神有些躲閃的看著自己的母親,聲音好似被卡在喉嚨,嚐試了幾次都不敢問出口。
她怕,怕從母親嘴裏聽到她所猜測的答案,她最不願意聽到的答案。
賢妃也並未明言,而是神色有些複雜的點了點頭,似是在肯定趙慧心中的猜想。
仿佛有一根尖銳無比的細針瞬間刺穿了腦袋一般,那種刺痛感讓她不由自主地渾身一顫,就連說話的聲音也跟著顫抖起來。
隻見她嘴唇輕顫著,用極其細微的聲音悄聲問道:“既然如此……娘為何還要將那些事情告知於我呢?”這話語之中充滿了疑惑和不解,讓人聽了都不禁心生憐憫。
而站在一旁的賢妃則依舊神色自若,沒有絲毫波瀾。
她隻是淡淡地看了一眼眼前的女子,然後不動聲色地迴應道:“此事暫且不提,待我們迴去之後再從長計議。”說完便不再多言,似乎並不想在此刻過多解釋什麽。
這時,趙慧再次將目光投向了不遠處的趙月兒。
當兩人的視線交匯時,趙慧的眼底深處頓時湧現出一股複雜的情緒——既有內心的掙紮,又有深深的羞愧之意。
她張了張嘴,想要向對方誠懇地道個歉,但一想到此刻周圍還有眾多人在場,那到嘴邊的話卻又如鯁在喉般難以說出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