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那鄧金娥自從與她的丈夫一同從迴龍灣鄧氏迴門探親歸來,抵達交河鎮之後,便如同隱居一般,終日將自己封閉起來,對窗外之事全然不理會。她一門心思地投入到七葫館的工作當中,專心致誌地跟隨著師傅們學習有關婦幼保健方麵的各類知識和技能。


    要知道,這鄧金娥可是有著四十餘年從醫經曆的資深人士啊!在過去漫長的歲月裏,她積累了極為豐富的臨床經驗。然而此次在七葫館的跟班學習卻讓她感覺猶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


    憑借著紮實的醫學功底以及以往的實踐經驗,再加上係統而全麵的學習方式,使得她在短短不到二十天的時間內,就已經能夠熟練掌握那些原本複雜深奧的知識和技巧。


    在這段時間裏,鄧金娥緊緊跟隨七葫館的大師傅們,虛心求教、勤奮刻苦。在他們的悉心指導之下,鄧金娥得以重新審視並梳理自己過往所學到的一切。不僅如此,通過這種係統性的學習,她還成功地發現並彌補了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


    就這樣,經過一番努力拚搏,鄧金娥終於覺得時機已然成熟,於是毅然決然地向館內提出了申請——參加中級醫師婦幼類別的考核。


    此次考核所涉及到的內容可謂是極其全麵且詳盡,廣泛地涵蓋了諸如《基礎護理》、《內科護理》、《外科護理》、《婦產科護理》、《兒科護理》以及《婦科要旨》和《女科良方》等等一係列與之緊密相關的專業知識領域。


    這些知識不僅要求考生們對各個學科的基本理論有著深入而紮實的理解與掌握,同時還需要他們能夠將所學靈活運用到實際的醫療場景之中。


    至於具體的考核方式,則被細致地劃分成了書麵答題和臨床考校這兩個重要方麵。


    經過一番緊張激烈的角逐之後,鄧金娥已經成功地通過了前期的書麵考試部分,但此刻她正站在一個新的挑戰麵前——那就是至關重要的臨床考校環節。這個階段將會全方位檢驗她在真實醫療環境中的應對能力、操作技巧以及對於患者病情的準確判斷和處理水平。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一環節簡直就是檢驗一名醫護人員綜合素質的決定性時刻!這個至關重要的臨床考校環節被特意安排在了七葫館中的一間與眾不同的特殊病房之內。


    當人們踏入這間病房時,會看到裏麵橫七豎八地躺著眾多身患各種病症的婦女和天真可愛的兒童患者們。他們有的麵色蒼白,有的眉頭緊蹙,看上去都急需得到有效的救治。


    而就在這些患者的四周,數位表情嚴肅且目光犀利的考官正襟危坐,嚴陣以待。他們手中拿著記錄板和筆,準備隨時對參加考試的醫護人員的表現做出精準的評價。


    在這樣緊張壓抑的氛圍之下,鄧金娥卻沒有絲毫怯場。隻見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然後邁著堅定的步伐緩緩走進了病房。首先映入她眼簾的,是一位因產後惡露不盡而飽受折磨的婦人。


    鄧金娥毫不猶豫地走到這位婦人的病床前,輕輕地伸出右手搭在了對方的脈搏之上。此時此刻,她那原本就十分美麗的雙眸變得愈發專注起來,仿佛要透過手指下微弱的脈象洞察出所有隱藏的病情信息一般。


    接著,鄧金娥又仔細地查看了婦人的舌苔狀況,並輕聲向其詢問起有關症狀的每一個細微之處。從發病時間到疼痛程度,再到日常飲食起居等等,無一遺漏。整個詢問過程中,鄧金娥始終麵帶微笑,語氣輕柔溫和,讓那位婦人感到無比安心。


    完成了初步的診斷之後,鄧金娥迅速拿起一旁的紙筆開始書寫藥方。她運筆如飛,眨眼間一張字跡工整、條理清晰的藥方便躍然紙上。


    緊接著,她馬不停蹄地按照藥方親自挑選所需的藥材,並熟練地將它們放入藥罐之中進行熬製。在熬藥的過程中,鄧金娥全神貫注地控製著火候與攪拌頻率,確保每一劑湯藥都能發揮出最佳的藥效。


    對於那些可愛而又脆弱的兒童病患,鄧金娥展現出了超乎尋常的溫柔與細心。當她麵對那個因高燒而滿臉通紅、啼哭不止的幼兒時,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母愛之情。


    隻見她輕輕地伸出雙手,運用自己獨特且嫻熟的推拿手法,輕柔地在幼兒的身上按摩著。那一雙溫暖的手仿佛擁有神奇的魔力,每一次推動都帶著恰到好處的力度和節奏。與此同時,她的目光始終緊緊地盯著幼兒的表情變化,仔細觀察他的每一個細微反應,試圖從中捕捉到病情的根源所在。


    經過一番精心的推拿之後,幼兒的體溫逐漸下降,哭聲也漸漸停歇下來。然而,鄧金娥並沒有因此而放鬆警惕,她緊接著開始認真地詢問孩子家長關於發病前後的各種細節情況,並結合自己的觀察做出進一步的判斷。最終,在深思熟慮之後,她開出了一份既精準又安全有效的藥方。


    就這樣,一個又一個的病患在鄧金娥的悉心照料下得到了妥善的診斷和治療。她專業的醫術以及耐心細致的態度讓在場的考官們紛紛為之側目,不時地點頭表示讚賞。


    當最後一位病患被診治完畢後,鄧金娥略顯緊張地站在一旁,靜靜地等待著考試的最終結果。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整個考場內彌漫著一種令人屏息凝神的氛圍。


    終於,主考官緩緩站起身來,他的臉上掛著一抹淡淡的微笑。看著眼前這位優秀的考生,主考官用清晰而洪亮的聲音鄭重宣布道:“鄧金娥女士,你在本次臨床考校中的表現堪稱完美!無論是對病症的準確判斷,還是治療方案的製定,都顯示出了你紮實的醫學功底和卓越的實踐能力。在此,我代表全體考官向你表示祝賀——恭喜你成功通過了中級醫師婦幼類的考核!”


    聽到這個期盼已久的好消息,鄧金娥的臉上瞬間綻放出如春花般燦爛的欣慰笑容。這些天以來所付出的辛勤努力總算沒有白費,所有的汗水和艱辛此刻都化作了滿滿的幸福與成就感。


    鄧金娥雙手微微顫抖著,激動萬分地從頒獎人手中接過那本象征著榮譽與成就的證書。她緊緊地將其握在胸前,眼眶中早已盈滿了晶瑩的淚花,那淚水仿佛隨時都會奪眶而出。


    就在此時,原本喧鬧的人群突然安靜下來,人們自動向兩邊分開,讓出一條通道。隻見一位身著青色道袍、白發蒼蒼的老道步伐穩健地從人群中走了出來。這位老者麵容慈祥,嘴角掛著一抹淡淡的微笑,但他那雙深邃而明亮的眼眸裏,卻透露出一股令人無法忽視的不凡之氣。


    “姑娘,老夫方才一直在觀察你,見你在醫術方麵展現出的精湛技藝以及那顆始終心懷慈悲的心腸,實在是難能可貴啊!”老者緩緩開口,聲音雖然不大,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的耳中。


    鄧金娥聞言,心中不禁一動,連忙恭敬地向老者行禮,並急切地問道:“老先生,多謝您的誇讚。隻是不知您剛才所言的更高深的醫法究竟是什麽呢?小女子願聞其詳。”


    老者微微一笑,捋了捋下巴處雪白的胡須,然後不緊不慢地迴答道:“小姑娘,我所說的乃是道醫之法。這種醫法可不單單隻能治療身體表麵的疾病哦,它更能夠深入人體內部,調理經脈氣血,治愈那些難以察覺的內傷;甚至對於人的精神損傷也有著獨特的療效。隻不過嘛……”說到這裏,老者稍稍停頓了一下,神色變得凝重起來。


    “不過什麽呀,老先生,請您快些告訴晚輩吧!”鄧金娥焦急地催促道。


    老者看著她那充滿渴望的眼神,輕輕歎了口氣,接著說:“這道醫之法的修煉之路可謂是崎嶇坎坷、布滿荊棘啊。其中需要經曆無數次的磨練與考驗,稍有不慎便可能前功盡棄。所以,想要學好這門醫法並非易事。但是,如果姑娘你有足夠的決心和毅力,老夫倒是願意傾囊相授。”


    鄧金娥的眼神逐漸變得堅定無比,仿佛燃燒著一團熾熱的火焰,她毫不猶豫地說道:“隻要能夠救助更多處於病痛折磨中的患者,哪怕前路充滿艱難險阻,我也絕不會有絲毫退縮和懼怕!”那位老者微微頷首,表示出滿意之情,他緩聲言道:“甚好,明日清晨時分,你務必前往鎮西苦竹林深處的道觀尋我,切記,過時不候。”言罷,老者身形一轉,便頭也不迴地朝著遠方漸行漸遠。


    鄧金娥雙手緊緊地握住那份象征著希望與責任的證書,目光癡癡地凝視著老者遠去的背影,直至其完全消失於視線之中。此時此刻,她的內心已然被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所填滿。她深深地明白,從這一刻開始,自己即將踏上一段嶄新的征程,而這條道路的前方或許隱藏著數不清的未知挑戰與重重困難。然而,麵對這些可能存在的阻礙,她毫無畏懼之意,因為拯救那些飽受疾病摧殘的生命早已成為她此生矢誌不渝、永恆不變的崇高追求。


    次日,天際尚未泛起一絲魚肚白之際,鄧金娥就已經在丈夫卓振東的陪伴之下,依照前一日與老者的約定,匆匆趕到了位於鎮西苦竹林內的那座神秘道觀。遠遠望去,這座道觀顯得格外古樸典雅且簡潔大方,整座建築竟然全部都是由青翠欲滴的竹子精心搭建而成,四周還隱隱飄散著一縷縷沁人心脾的淡淡藥香。


    鄧金娥懷著滿心的敬畏與期待,輕輕地抬起手,用指尖輕叩那扇略顯陳舊的大門。沒過多久,隻聽得一陣輕微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傳來,緊接著,一名身著道袍、麵容慈祥的老道出現在眼前,並緩緩將大門敞開。


    “道長在上,請受弟子攜夫君一拜!”隻見那身姿婀娜、麵容姣好的鄧金娥快步上前,緊緊拉住身旁氣宇軒昂的丈夫卓振東,一同向著眼前仙風道骨的老道深深地躬身下拜。


    那老道微微一笑,輕輕一揮手中的拂塵,緩聲道:“快快請起,不必如此多禮。貧道林素靈雲遊四方,途經此地,不想竟與你們夫婦二人相遇,實乃緣分。我這裏恰好有三卷珍貴的醫書,觀你二人頗具慧根,想來與此書頗為有緣,但貧道並無收徒之意,隻盼你日後能夠堅守本心,以醫術救死扶傷,造福蒼生。”


    鄧金娥眼中滿是感激之色,鄭重地說道:“道師今日傳藝之恩,弟子沒齒難忘。正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此等大恩大德,弟子定當銘記於心,不敢有絲毫忘卻。”說完,她不顧老道阻攔,再次拉著卓振東一同跪倒在地,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響頭。


    眼見這對夫妻如此執著,老道不禁搖頭苦笑,歎道:“你這小丫頭,倒是頑皮得很呐!也罷,既然你們執意要行此大禮,那貧道便受了你這三拜之禮。從今往後,就賜予你一個記名弟子的名分吧,也算是一段難得的緣法。”言罷,他伸手扶起了地上的鄧金娥和卓振東。


    踏入道觀那扇古樸而又青翠的竹門之後,鄧金娥懷著滿心的期待與敬畏之情跟隨著老道緩緩前行。隻見道觀內青竹悠悠,香煙嫋嫋,透著一股肅穆清幽之氣。


    終於來到一間清靜謐的廂房之中,老道從一個陳舊的木箱裏小心翼翼地取出三本泛黃的書卷,鄭重其事地遞到鄧金娥手中。他緩聲道:“這第一本乃是道醫入門之法——《道素論》,你需得靜下心來,逐字逐句地仔細研讀,切不可急躁冒進。”鄧金娥雙手接過此書,輕輕翻開書頁,一股淡淡的墨香撲鼻而來。然而,書中的文字卻如天書般晦澀難懂,讓她不禁微微皺眉。


    但老道緊接著又拿起另一本書卷,繼續說道:“這第二本名為《鬼門十三針》,其中所記載的針法精妙絕倫,威力非凡。你定要勤加練習,好生研習,日後必能有所成就。”鄧金娥聽言,心中一喜,趕忙將這本書也接了過來。


    最後,老道再次取出一本更為厚實的書卷,眼中閃過一絲自豪之色,道:“這本《長春功》乃是中級木係功法,堪稱我道醫一脈的寶典。若能將它與這本《金針渡穴》之法相互配合運用,對於診治絕大多數的疑難雜症都將會有著極大的幫助。”說罷,他伸出手指在鄧金娥的額心輕輕一點,瞬間,整套《長春功》的內功心法便如同潮水一般湧入了她的腦海之中。


    鄧金娥隻覺得一陣清涼之感傳遍全身,腦海中的信息源源不斷地湧現出來。她連忙雙膝跪地,恭恭敬敬地向老道叩頭致謝:“多謝師傅傳授大法!弟子一定不負師恩,刻苦修煉!”


    此時,一直陪在一旁未曾言語的卓振東見妻子如此幸運地得到了老道的真傳,心中也是歡喜不已。


    就在這時,老道忽然轉頭看向跪在地上尚未起身的卓振東,微笑著說道:“既然你們夫妻二人今日一同前來,也算與我有緣。這套《摘星手》便贈予你吧,迴去之後好生修習,待熟練掌握之後再傳給丫頭,也好助她在修行之路護持自身。”說著,老道同樣伸手在卓振東的額前輕輕撫過,刹那間,一套完整的功法秘籍就毫無保留地傳入了他的腦海之中。


    卓振東簡直不敢相信眼前發生的一切,他原本隻是陪同妻子前來拜師學藝,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竟然也能夠獲得這般珍貴的賞賜。他激動萬分,趕忙磕頭拜謝:“多謝師傅賜法!弟子定當竭盡全力,不辜負師傅的厚愛!”


    “你若有要事纏身,盡可先行離去。丫頭就暫且留於這道觀之中,好生修習一番道法。待得七日之後,你再來此將其接走即可。”卓振東環顧四周,隻見這道觀清幽寧靜,周遭也未見絲毫兇險之象,心中稍安,便恭恭敬敬地跪地拜別。他暗自思忖著,七日之後前來接人,如此安排恰好能夠與一同返迴卓山的行程相契合。


    時光匆匆流逝,數日之後,那鄧金娥便安心留在了這青竹觀內。


    每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落在庭院時,她便會起身跟隨那位白發蒼蒼、仙風道骨的老道長,以及觀中的兩位師兄一同忙碌起來。他們或是穿梭於鬱鬱蔥蔥的藥圃之間,悉心照料那些形態各異、散發著陣陣清香的草藥;或是圍坐在古色古香的木桌旁,仔細分辨各類藥材的特性和功效,探討如何合理地搭配用藥以發揮最佳藥效。


    日複一日,鄧金娥全身心地投入到對道醫知識的鑽研當中。從最初隻能辨識幾種常見草藥,到漸漸地熟悉數十種乃至上百種草藥的性味歸經;從對藥物配伍一知半解,到能夠熟練掌握君臣佐使的精妙組合。


    在這個過程中,她不僅積累了豐富的醫學經驗,更深刻領悟到了道家養生治病之道所蘊含的深邃哲理。


    隨著時間的悄然推移,鄧金娥在道醫這條道路上漸行漸穩,逐步登堂入室。而她對於道醫的熱愛與執著,也如同燎原之火一般愈燃愈烈,驅使著她不斷向前邁進,向著更高深的醫術境界奮力攀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百世爭渡之苟全性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荷葉茶的RoSOb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荷葉茶的RoSOb並收藏百世爭渡之苟全性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