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十多天時間飛速流逝,卓青麟這段時光過得相當巴適,父母、爺爺奶奶、眾多親朋在側,雖說,每一個人都在忙忙碌碌,精神上有著一種無比安心和滿足。


    卓振東帶領的建築小隊,先後完成了大柳村大市場和棋坪山道觀建設任務,目前正在趕工連塘村大市場,連塘村大市場沒能趕上10月1日的開市祭典。


    為迎接祭典,卓山集中力量,抽調人力,在9月底生生將大柳村衝擊到三級行政村,進入千人大村行列。


    ……


    10月1日,大柳村,陽光灑滿田野,稻穀飄香,五穀豐登,迎來了豐收慶典,卓山祠堂開館和大柳村大市場開市的輝煌時刻,開了交河鎮周邊村鎮之先河,足以記入交河一域發展記錄。


    這一天一早,大柳村到處張燈結彩,到處人山人海,一幅幅豐收的壯美畫卷映入眼簾,從“節日歡歌醉秋圖”,再到“錦繡農家幸福圖”,每一處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人們敲響歡慶的鑼鼓,禮讚耕耘、致敬大地;這一天,稻香魚肥,瓜果飄香,卓山廣袤的沃野田疇盡是豐收景象,卓氏一族以奮進的姿態舒展豐收的美麗畫卷。


    在這個陽光明媚、微風拂麵的日子裏,熱鬧非凡的祠堂落成儀式正在舉行。隻聽見那莊嚴而又振奮人心的鍾鼓聲此起彼伏,響徹雲霄,仿佛要將這喜慶的消息傳遍整個村莊。


    此時,一位頭戴華麗羽冠的初級祭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他的頭冠之上,赫然插著一根色彩斑斕的鳥羽,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迷人的光芒。祭司邁著輕盈而有力的步伐走到祠堂前方,伴隨著激昂的音樂節奏,開始跳起神秘而古老的儺舞。他的動作剛柔並濟,時而如疾風驟雨,時而又如輕雲流水,每一個姿勢都充滿了力量和韻律感。


    周圍的村民們紛紛圍攏過來,他們神情肅穆,雙手合十,虔誠地低頭祈禱著。每個人的心中都懷著對天地神明的敬畏之情,希望通過這次盛大的祭祀活動,能夠得到上天的庇佑和祝福。


    就在這時,原本莊嚴肅穆的氛圍被一陣悠揚動聽的樂聲打破。眾人不禁抬起頭來,循聲望去。隻見祠堂內緩緩走出七位身著潔白如雪衣裳的女子,她們如同仙女下凡一般,身姿婀娜,步態輕盈。隨著她們的出現,一股清新淡雅的香氣也隨之彌漫開來,讓在場的人們都感到心曠神怡。


    這七位女子手持精致的長笛,輕輕吹奏起來。那美妙絕倫的樂曲猶如天籟之音,婉轉悅耳,令人陶醉其中無法自拔。笛聲時而高亢激昂,如雄鷹展翅翱翔於天際;時而低沉舒緩,似潺潺流水在山間流淌。配合著祭司的儺舞,兩者相得益彰,構成了一幅美輪美奐的畫麵。


    儺舞是一種祭祀性舞蹈,出自古巫、古儺這個淵源,是人們設壇請神、祈福消災、臨戰附神時的必跳之舞。據說中級祭司是二根鳥羽,高級是三根。


    “跳娘娘”為祭司男扮女裝獨舞,身著鳳冠、霞帔、百褶裙,裙邊掛滿了小鈴鐺,手持花香鼓,“舞不離鼓,鼓不離手”,所以亦稱“花香鼓舞”,在簡單的打擊樂伴奏下,衣著豔麗、舞姿嫵媚、韻律優雅,舞蹈動作優雅嬌柔,自始至終給人以美感。


    據爺爺卓武邦迴家時介紹,這名祭司可了不得,祠堂落成第二天就出世了,有獨特技能,能邊歌邊舞,具有“花香鼓舞”技能,儺舞聲能上達天文,下通地理;能鼓舞族人士氣,增加凝聚力,能臨戰提高戰力,給人祝福增強福運等,是名非常有能力的跳娘娘,大家夥要尊重點,可別得罪了。


    在音樂的伴隨下,祭祀儀式達到了高潮。村民們齊聲高唿,向天地神明表達著感恩之情。整個大柳村沉浸在歡樂祥和的氛圍中,這場盛大的祭祀儀式也成為了大柳村曆史上的一段佳話。


    儺舞過後,祭祀主持人高聲喊道:“獻牲!”


    一頭壯碩的公牛被牽到了祭壇前,它的身上披著五彩的布條,象征著吉祥如意。初級祭司手持利刃,輕輕地在牛的頸項上劃了一刀,鮮血湧出,灑在了祭壇上。


    隨著公牛的倒下,全場一片肅穆。接著,村民們紛紛上前,將帶來的祭品放在祭壇上,有新鮮的水果、香氣撲鼻的糕點和美酒。


    ……


    祠堂落成儀式很熱鬧,來觀禮的四方賓客不少,最讓卓家驚訝的是交河鎮鎮長,竟帶著一支百人甲士來到了卓山,這會亦一起站在祠堂前看得津津有味。


    但曹碷的到來,也給其他觀禮家族一個強烈的信號,就是卓山一地全麵倒向了交河鎮。


    果然,在老祖卓不凡上香祭拜了天地祖先後,當眾宣布卓山一域正式加入交河鎮,向曹碷雙手托著遞送了卓山界域圖和人口黃冊,並率眾躬身下拜,宣布自此卓山歸屬交河鎮管轄。


    這一拜自此君臣有別,這一拜也意味著卓山自此放棄獨立爭霸之路。


    曹碷連忙扶起卓不凡,代表交河鎮接過卓山界域圖和人口黃冊,宣布接納卓山,並向卓家遞上了賀禮,任命卓不凡擔任交河巡捕房主事,卓青龍擔任卓山巡捕。在一片歡唿聲中,卓山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卓一凡和卓青龍接過任命書,深感責任重大,也為接受交河鎮的任命帶著一絲彷徨。


    此後,卓不凡帶領交河巡捕房維護一方平安,而卓青龍則負責卓山的治安,他巡邏鄉裏,保境安民,讓卓山成為安居樂業之地。


    卓家和交河鎮的關係日益緊密,雙方互利共贏,共同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卓不凡和曹碷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交河鎮的賀禮還是挺豐富的,30副重鎧,100柄長劍,還有一張初級釀酒作坊圖紙。


    事後,卓不凡引領曹碷等四方賓客,遊曆大柳村,參觀大柳村大市場。


    大市場每排都是左右對稱的兩個攤位,共計三排共計180個攤位。


    集市上的商品琳琅滿目,從生活必需品到特色農產品,應有盡有,各種各樣的特色小吃擺滿了攤位,讓人垂涎欲滴,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卓不凡一邊走,一邊向曹碷介紹著市場的情況。曹碷對市場的繁榮景象讚不絕口,表示以後要進一步加強兩地之間的貿易和人員往來。


    走著走著,他們來到了一家賣酒的攤位前。老板熱情地招唿著他們,邀請他們品嚐自家釀的美酒。卓不凡和曹碷嚐了一口,不禁豎起大拇指。


    這時,卓不凡想起了交河鎮送的那張初級釀酒作坊圖紙,心中一動,對曹碷說道:“鎮長,我們卓山也可以開一家釀酒作坊,利用當地的優質水源和糧食,釀造出獨具特色的美酒。”


    曹碷點頭讚同,認為這是一個不錯的主意,可以增加卓山的經濟收入。兩人越聊越投機,決定迴去後好好商量一下具體的合作事宜。


    在熱鬧的集市中,卓不凡和曹碷看到了未來的希望,相信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卓山和交河鎮一定會越來越好。


    為了這次大市場開市,卓山可是用盡了渾身力氣,將八個村莊的特產可是從裏到外好好梳理了一遍,從劍門山的各種手工業品,到大柳村的各種農副產品,再到連塘村的各式各樣的水產品,以及上遊村的畜牧牛羊,甚至濮坑村的地心特產和青銅製品,都擺上了攤位。


    看得曹碷等四方賓客連連咂舌,沒人知道卓山水有這麽深,竟藏著這麽多好東西,特別是青銅製品,至今天沒人知道這青銅鑄造作坊被卓山藏匿在何處,竟讓人有深不可測之感。曹碷露出羨慕的神情,他深知青銅製品的價值,暗示卓不凡能否透露一些關於青銅鑄造作坊的線索。然而,卓不凡隻是神秘地笑了笑,岔開話題,引導眾人欣賞其他精致的手工藝品。


    市場上琳琅滿目的物品讓人眼花繚亂,曹碷等人對卓山的豐富資源和精湛工藝讚歎不已。在交流中,卓不凡提到了未來的計劃,他希望能夠與其他地區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共同發展壯大。


    正當大家沉浸在對美好前景的憧憬中時,一陣喧鬧聲引起了他們的注意。原來,是一群孩子在表演傳統歌舞,他們身著鮮豔的服飾,歡快地跳躍著。卓不凡靈機一動,提議每次開集可以舉辦一場文化藝術交流活動,比如對歌會、詩會等,展示各家各族的風土人情,加強文化交流,也給年青男女一個相看的機會。


    這個想法得到了曹碷等人的熱烈響應,他們紛紛表示願意支持,鼓勵旗下未婚男女踴躍參與。


    而卓不凡也向四方約定,每月初一、十五卓山大柳村集市開市,歡迎四方友鄰前來交易,不管買賣雙方,卓山均保證其安全。


    逛完集市,卓不凡再次邀請曹碷等四方賓客,參加第二天棋坪山弈雲觀的揭牌儀式。


    可惜的是曹碷等重要賓客紛紛以事務繁忙為由,在卓山祠堂一起用了餐後,就匆忙離去。


    今日,雖時間短瞬,但卓山大市場可賣出不少貨物,並接到各家不少訂單。


    如交河鎮曹碷就下單訂了一尊千斤重的青銅四方鼎,這可是一張大單,光這件青銅四方鼎,就價值3000兩白銀,利潤在白銀千兩左右,妥妥地大賺。


    其它貨物賣得最好的就是糧食、木材、石料等大宗貨品,而大柳村的特產金柳芽也打響了名號,這次也賣出了不少,各類貨物交易量達2萬兩白銀。


    大市場集市的建成,一下將大柳村打造成周邊各村各族的貨物集散地,簡家、石家、苗家,甚至老蔡家都在這個集市裏長期租賃攤位,販賣自家特產。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柳村的集市勢必越來越繁榮。除了本地村民,也會有越來越多的外地客商也慕名而來,使得卓山的名氣越發響亮,影響力越發擴大。


    ……


    第二天一早,老祖卓不凡就率著卓氏一幹核心,就來到棋坪山弈雲觀,舉辦了一個簡單的揭牌儀式,在道長的引領下,眾人分別上香祭拜三尊神像。


    棋坪山弈雲觀,就建於大樟樹北麵的一個小山坡上,那顆古樟鬱鬱蔥蔥,鐵幹凜凜,不顯其千年蒼老,倒覺得更加蒼健蔥蘢。


    道觀與南邊的玉帶河互相唿應,隱隱位於棋坪的天星位,道觀氣魄恢宏,莊嚴肅穆。卓不凡站在山頂,俯瞰著遠處卓山一域,心中充滿了成就感。


    他知道,這個集市的建成不僅僅是為了交易,更是為了讓周邊的百姓們有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


    未來,他還計劃在這裏建設更多的設施,吸引更多的商人和遊客,讓整個卓山真正成為一個繁華的之地。


    想到這裏,卓不凡轉身走進了弈雲觀,他要在這裏為卓山的未來祈求神靈的庇佑。


    弈雲觀顯得是相當幽靜,當前僅招募到一位道士,仰首山叢樹杪間,有幾棵古樟,飛簷峭壁的建築在前方,隻覺得蒼茫中的靜謐與莊嚴。


    道觀整體前後三進,大門為拱形,上書弈雲觀;前院門房為知客,院中有一個八卦廣場;正堂有三間大殿,正中供奉真武大帝神像,左殿供奉的是關公神像,右殿供奉張三豐真人神像;後院為一排有五間房舍,正中一間為書房,左右兩間均為靜室;後院東西還各有三間廂房,東廂有食堂和柴房,西廂為倉庫和茅房。


    院外還零星地長著幾杆翠竹,鬱鬱蔥蔥,頗具靈性。


    道觀後山是一條彎彎曲曲的登山步道,步道兩旁豎著一個個的竹簡形狀的牌匾,上邊篆刻著老子的道德篇,曲曲彎彎中展示著一種哲理的觀念。


    山上的風景很美,綠樹叢林,古樹凜然,丁香渲染彌漫在山野,山穀中灌木叢生,一川煙雨,蔚為壯觀,豁然開朗,的確是一個尋仙問道的好去處。


    卓不凡沿著蜿蜒的山道前行,心情愈發平靜。他來到一處清澈的溪邊,蹲下身捧起溪水洗臉,清涼的感覺令他精神一振。站起身,他發現溪邊有一塊巨石,其上刻著一首古詩。卓不凡仔細端詳,詩中的意境竟與此刻的心境相符,他不禁若有所思。


    繼續往前走,卓不凡來到一片鬆林。鬆濤陣陣,空氣中彌漫著清新的鬆香。他漫步其中,感受著大自然的寧靜與美好。忽然,一隻白兔從草叢中蹦出,它眨著紅寶石般的眼睛看著卓不凡,絲毫不怕生。卓不凡微笑著伸出手,白兔竟跳到他的手上,溫順地趴下。這奇妙的一刻,讓卓不凡深深體會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


    遊覽完後,卓不凡就與道士進了後院,單獨與之進行了交談。


    事後,眾人不知卓不凡與道士聊了些會什麽,出來後卓不凡對道士尊敬有加,立馬宣布在卓山棋坪山弈雲觀設立道教學堂,邀請道士擔任堂主,為卓山大長老,向卓氏子弟傳授道家學說和武藝,職權有如卓不凡本人;原來道士亦是卓氏子弟,出身於武當山的卓一航,武當慧劍的傳承人,武功道法相當了得。


    卓一航欣然答應,他將自己的畢生所學傾囊相授,培養出一批傑出的弟子。


    卓山道教由此興盛起來,成為了卓氏一族穩定發展的護航者,是卓氏的一支隱藏力量。


    而卓不凡則在背後默默支持著卓一航,兩人攜手共同守護卓山的和平與安寧,誓將卓山打造成一個道風濃厚、人民安居樂業的世外桃源。


    武當慧劍經武當開山鼻祖張三豐發揚光大,比卓家傳承的一字慧劍門的慧劍術更勝一疇,其劍法融合了道家哲學和武術技巧,強調內外兼修,動靜相因,與道教文化緊密相連;劍不僅是武器,更是心頭的慧劍,能夠降妖除魔,象征著內心的修行和悟道?。


    棋坪山弈雲觀一揭牌就成了卓山一域的修行聖地,比之劍門山卓不凡有過而無不及。此後,卓一航便常駐弈雲觀,悉心教導族中弟子武藝道法。


    他所傳授的慧劍劍法,猶如仙風道骨,族人修習後,不僅武力大增,心境也更為澄澈通明。


    一時間,卓山勢力迅速崛起,聲名遠揚,吸引了無數江湖人士前來拜師學藝。


    而卓不凡則在背後默默支持著卓一航,將家族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


    卓山一族在兩人的共同努力下,日漸興盛,成為江湖中的一大傳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百世爭渡之苟全性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荷葉茶的RoSOb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荷葉茶的RoSOb並收藏百世爭渡之苟全性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