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下午時分,朱慈烺所在的騰驤、武驤四衛前軍,已經抵達泰安東部的平原地帶了。
地形還算可以,南邊是河,算是一道天然屏障,背後就是剛出來的泰山餘脈,長城嶺,也算是個有利的地形吧,至少後麵不太容易遭受大麵積開闊型的騎兵攻擊。
說句不好聽的,就是這次大戰全線潰敗,到時往身後的山裏一鑽,清軍還真就不怎麽好追擊擴大戰果。
朱慈烺命大軍開始沿河一裏紮營,而自己,則帶著錦衣衛漫步到旁邊的一處丘陵上,向西永望遠鏡觀察。
隻見泰安州城隱約可見,而近處的清軍大營則清晰明了,清軍大概在城東七八裏處紮的大營,一個橢圓形的防禦性營帳。
朱慈烺命大軍紮營的地方,距離清軍的大營,也不過十幾裏左右,兩軍可以說現在已經近在咫尺了,但是清軍大營卻並沒有什麽反應。
觀察一陣,朱慈烺往迴走去,路上思索著,明日的大戰該如何進行,迴到軍中,朱慈烺的帥帳已經紮好,朱慈烺命猛如虎統籌大軍紮營。
做好警戒防備,和後續大軍到來的營地統籌部署,自己則迴營帳睡覺去了,又是連著趕了兩天的路,而且山東炎熱無比,困得不行。
直到葉婉容叫醒朱慈烺的時候,天色已經昏暗,朱慈烺洗把臉,出門一看,夕陽已經燒紅了西邊的半邊天。
但朱慈烺這會兒沒有心情看這美麗的火燒雲,因為猛如虎已經通知眾文武在帳外等著了,意味著,大軍已經全部紮營完畢,現在正在做晚飯了。
“參見殿下。”
“好了,到齊了就進來吧。”朱慈烺收迴目光,轉身迴了帥帳。
帥帳的外間,算是一個巨大的會議室,當然,除了主位朱慈烺的帥案,下麵可沒有會議桌,隻有左右各兩排的木椅。
眾人就坐,全都看向朱慈烺,想知道朱慈烺怎麽安排明日的大戰,這場大戰,雙方投入兵力超過四十萬,這在近幾百年都算是少見的了,也就開國之初能相提並論。
“好了,本宮簡單說一下大軍的統帥分工,猛如虎。”
“臣在。”
“孤命你為中軍左路先鋒,統領張世澤部兩萬第二軍列陣,負責中路突破。”
“臣領命。”
“虎大威。”
“臣在。”
“孤命你為中軍右路先鋒,統領朱國梓部兩萬登州軍列陣,負責中路突破。”
“臣領命。”
“張世澤、劉文炳。”
“臣在。”
“領一萬府軍,一萬本部第二軍,一萬本部第二軍騎兵,五千朱國梓部騎兵,武驤左衛五千騎兵,負責防守大軍左翼,迴去之後,立即製作拒馬,防備騎兵側翼突破。”
“步兵以盾牌長矛為主,武驤衛攜帶五十門第二軍大炮,二十門妙宇大炮,三十門沒良心炮,張世澤總理,李弘濟協理,誓死防衛左翼安全。”
“臣領命。”
“徐允禎、陳光裕。”
“臣在。”
“領一萬府軍,一萬本部第二軍,一萬五千朱國梓部騎兵,武驤右衛五千騎兵,負責防守大軍右翼,其餘配置和左翼相同,徐允禎總理,陳光裕協理。”
“臣領命。”
“馬如風。”
“臣在。”
“率本部騎兵,孤再給你一萬府軍,迴去後立即在大營後方的官道出山口紮營立寨,東西兩側都是防守重點,防止敵軍繞後突襲。”
還有沒說的意思就是,如果大軍潰敗,要堵住建奴的追擊,當然,現在說這話太傷士氣,朱慈烺沒有言明,不過東西兩側都是重點這句,不言而喻。
“臣領命。”
“沈煉,抽二百錦衣衛攜帶十門妙宇大炮,二十門虎蹲炮,十門沒良心炮,遣千戶帶隊,協理馬如風防守。”馬如風畢竟是新歸附的匪寇,朱慈烺慎重的還是派了錦衣衛督戰,防止意外。
“臣領命。”
“高起潛。”
“奴婢在。”
“領徐允禎部一萬第二軍,再提領一萬府軍,攜帶一百門第二軍大炮,三十門虎蹲炮,三十門沒良心炮,製作拒馬等障礙物,駐防大軍後部。”
“奴婢領命。”
“鄧文明。”前定遠侯,大明開國功臣,衛國公,寧河王鄧愈世係。
“臣在。”
“領張世澤部一萬第二軍,一萬府軍,列陣中軍左路,負責接應支援左路先鋒。”
“臣領命。”
“朱國梓。”
“臣在。”
“領本部一萬登州軍,一萬府軍,列陣中軍右路,負責接應支援右路先鋒。”
“臣領命。”
“張拱日。”前隆平侯,靖難勳臣十一世孫。
“臣在。”
“領三萬府軍駐防大營。”
“臣領命。”
“馬科、周遇吉、王國興、李弘濟率所部兩萬騎兵鎮守中軍,將剩餘一百五十門妙宇大炮、五十門虎蹲炮、一百門沒良心炮,全部布置在中軍前陣。”
“臣領命。”
“除兩位閣老隨中軍臨陣,其餘中軍,非擔任武職人員,一律留守大營。”
這就是剩下的各府的文職文官和中軍的文藝營、宦官等,當然,朱慈烺身邊親隨的武監是會隨軍的。
“還有,諸位不用著急,明日不著急出戰,明天各將領將自己所屬的軍隊劃分領好,然後需要磨合的、準備的、製作防具的,明天晚上前完成。”
“明晚全軍加餐一頓,後天再出戰,總要準備好、休整好不是?不然可就是疲兵了。”
“臣等遵旨。”
“諸位對本宮軍陣的搭配有沒有什麽異議或者建議?”
“臣等無異議。”
“好,既然如此,大家散了吧,趕了兩天的路,也挺辛苦,今晚和明天好好休整,後天可要精神起來。”
“是,殿下,臣等告退。”
第二天一早,清軍就出動五千騎兵遊弋在中間地帶,左後更是抵近到朱慈烺大營三裏外遊蕩一番,見明軍毫無動靜,便鬼哭狼嚎一番打馬迴營了。
明軍準備、休整一天後,第三天清晨,天色放亮時,明軍全軍已經吃完早餐,隨著各軍整軍,整個大營唿喝聲、馬嘶聲此起彼伏。
在外如期遊弋的清軍騎兵隻見明軍轅門洞開,大隊的騎兵如泉眼般噴湧而出,當即留下小隊哨騎,剩下大隊撤迴大營匯報情況了。
幾十萬大軍的排兵布陣自然不可能一蹴而就,隨著騎兵出營列陣,後麵的步兵如蝗蟲般,密密麻麻的往外湧,等到按照計劃排布完畢,已經是半個時辰過去了。
前後左右十幾輛戰車,上麵搭建者三米多高的平台,兩米見方,各豎著兩麵牛皮大鼓和銅鑼,以及各色令旗。
還有四個五米多高的了望台,上麵倒是沒放什麽,空空如也。這些高台的下方,是四個輪子的平車,塔台四麵皆有傾斜的木製攀爬梯子。
隨著‘嗚嗚嗚。。。’的低沉的號角聲響起,全軍開始向前推進,步騎大軍全部保持相同的行軍速度向前進軍。
向前推進三裏,隨著號角聲的停止,整個大軍漸漸停下,朱慈烺下令全軍布防,各部立即按照計劃,開始在前後左右布置各類大炮和拒馬、障礙等防禦工事。
中軍兩萬騎兵中央,四輛最高的了望台聚到了一起,四麵拚接,立即變成了一個十平見方的高台,五名錦衣衛披著猩紅的披風,將三把太師椅搬了上去,然後矗立四麵。
朱慈烺一甩明黃色錦繡披風,下馬爬上高台,隨後李邦華和侯恂也在錦衣衛的護佑下,顫顫巍巍的從側麵爬了上來。
這東西他們倒是不陌生,明軍中軍指揮都會配置這個玩意,侯恂以前領兵時也是時常使用,但還是有些恐高,上來後就扶著椅子站好,不敢往下看,隻能凝神向遠處了望。
隨著其後的丁自修和沈煉上來站在閣臣左右,平台已經有九個人了,空間算是不怎麽富裕了。
朱慈烺前後左右轉著看了一圈,因為沒有護欄和頂棚,所有情況一覽無餘,當然,別的地方也都能一眼就看到站在頂端的朱慈烺等人。
‘滄浪。。。’一聲,朱慈烺抽出佩刀,舉刀振臂高唿:‘明軍威武。。。’開始叫陣。
“將軍威武。。。將軍威武。。。將軍威武。。。”從最近的兩萬騎兵的迴應開始擴散,到第三聲的時候,已經蔓延到全軍二十萬人的震天唿嘯。
喊號聲直衝雲霄,大軍的戰馬都震的陣陣騷動,蹄子不安的在地上刨著土,這是因為,常年征戰的戰馬自然明白,馬上就要廝殺了,戰馬通人性。
靈性的戰馬也是明白,即將戰場廝殺,這可能也是戰馬激動的表現,如士卒上戰場前緊張興奮的身體發抖一般,都是腎上腺素飆升的表現。
六聲過後,全軍沉寂,這自然是朱慈烺放下了舉刀的手臂,也是明軍的規定,喊號聲以三聲為界定。
“明軍威武。。。”朱慈烺再次振臂高唿。
“皇明萬勝。。。”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殺。。。殺。。。殺。。。”
明軍二十萬人的陣前叫號,飽含殺意的聲音,穿過平原,刺入列陣而行的清軍大陣,洪承疇遙望對麵的高台,目光呆滯。
曾幾何時,在遼東戰場,自己也曾手持尚方寶劍,振臂高唿,軍前叫號,遼東的將士們的唿喊聲,似乎就在耳邊。
可惜啊,我的大明啊,我不知還能否迴去。洪承疇心中暗自歎息著。
清軍自然一直也在準備著大戰,所以,見明軍出營,也是出兵列陣,雙方時間也是相差無幾,不過,就算朱慈烺早到,準備好,也不會提前進攻。
清軍向前推進二裏左右,一樣全軍停止前進,開始整軍列陣。
地形還算可以,南邊是河,算是一道天然屏障,背後就是剛出來的泰山餘脈,長城嶺,也算是個有利的地形吧,至少後麵不太容易遭受大麵積開闊型的騎兵攻擊。
說句不好聽的,就是這次大戰全線潰敗,到時往身後的山裏一鑽,清軍還真就不怎麽好追擊擴大戰果。
朱慈烺命大軍開始沿河一裏紮營,而自己,則帶著錦衣衛漫步到旁邊的一處丘陵上,向西永望遠鏡觀察。
隻見泰安州城隱約可見,而近處的清軍大營則清晰明了,清軍大概在城東七八裏處紮的大營,一個橢圓形的防禦性營帳。
朱慈烺命大軍紮營的地方,距離清軍的大營,也不過十幾裏左右,兩軍可以說現在已經近在咫尺了,但是清軍大營卻並沒有什麽反應。
觀察一陣,朱慈烺往迴走去,路上思索著,明日的大戰該如何進行,迴到軍中,朱慈烺的帥帳已經紮好,朱慈烺命猛如虎統籌大軍紮營。
做好警戒防備,和後續大軍到來的營地統籌部署,自己則迴營帳睡覺去了,又是連著趕了兩天的路,而且山東炎熱無比,困得不行。
直到葉婉容叫醒朱慈烺的時候,天色已經昏暗,朱慈烺洗把臉,出門一看,夕陽已經燒紅了西邊的半邊天。
但朱慈烺這會兒沒有心情看這美麗的火燒雲,因為猛如虎已經通知眾文武在帳外等著了,意味著,大軍已經全部紮營完畢,現在正在做晚飯了。
“參見殿下。”
“好了,到齊了就進來吧。”朱慈烺收迴目光,轉身迴了帥帳。
帥帳的外間,算是一個巨大的會議室,當然,除了主位朱慈烺的帥案,下麵可沒有會議桌,隻有左右各兩排的木椅。
眾人就坐,全都看向朱慈烺,想知道朱慈烺怎麽安排明日的大戰,這場大戰,雙方投入兵力超過四十萬,這在近幾百年都算是少見的了,也就開國之初能相提並論。
“好了,本宮簡單說一下大軍的統帥分工,猛如虎。”
“臣在。”
“孤命你為中軍左路先鋒,統領張世澤部兩萬第二軍列陣,負責中路突破。”
“臣領命。”
“虎大威。”
“臣在。”
“孤命你為中軍右路先鋒,統領朱國梓部兩萬登州軍列陣,負責中路突破。”
“臣領命。”
“張世澤、劉文炳。”
“臣在。”
“領一萬府軍,一萬本部第二軍,一萬本部第二軍騎兵,五千朱國梓部騎兵,武驤左衛五千騎兵,負責防守大軍左翼,迴去之後,立即製作拒馬,防備騎兵側翼突破。”
“步兵以盾牌長矛為主,武驤衛攜帶五十門第二軍大炮,二十門妙宇大炮,三十門沒良心炮,張世澤總理,李弘濟協理,誓死防衛左翼安全。”
“臣領命。”
“徐允禎、陳光裕。”
“臣在。”
“領一萬府軍,一萬本部第二軍,一萬五千朱國梓部騎兵,武驤右衛五千騎兵,負責防守大軍右翼,其餘配置和左翼相同,徐允禎總理,陳光裕協理。”
“臣領命。”
“馬如風。”
“臣在。”
“率本部騎兵,孤再給你一萬府軍,迴去後立即在大營後方的官道出山口紮營立寨,東西兩側都是防守重點,防止敵軍繞後突襲。”
還有沒說的意思就是,如果大軍潰敗,要堵住建奴的追擊,當然,現在說這話太傷士氣,朱慈烺沒有言明,不過東西兩側都是重點這句,不言而喻。
“臣領命。”
“沈煉,抽二百錦衣衛攜帶十門妙宇大炮,二十門虎蹲炮,十門沒良心炮,遣千戶帶隊,協理馬如風防守。”馬如風畢竟是新歸附的匪寇,朱慈烺慎重的還是派了錦衣衛督戰,防止意外。
“臣領命。”
“高起潛。”
“奴婢在。”
“領徐允禎部一萬第二軍,再提領一萬府軍,攜帶一百門第二軍大炮,三十門虎蹲炮,三十門沒良心炮,製作拒馬等障礙物,駐防大軍後部。”
“奴婢領命。”
“鄧文明。”前定遠侯,大明開國功臣,衛國公,寧河王鄧愈世係。
“臣在。”
“領張世澤部一萬第二軍,一萬府軍,列陣中軍左路,負責接應支援左路先鋒。”
“臣領命。”
“朱國梓。”
“臣在。”
“領本部一萬登州軍,一萬府軍,列陣中軍右路,負責接應支援右路先鋒。”
“臣領命。”
“張拱日。”前隆平侯,靖難勳臣十一世孫。
“臣在。”
“領三萬府軍駐防大營。”
“臣領命。”
“馬科、周遇吉、王國興、李弘濟率所部兩萬騎兵鎮守中軍,將剩餘一百五十門妙宇大炮、五十門虎蹲炮、一百門沒良心炮,全部布置在中軍前陣。”
“臣領命。”
“除兩位閣老隨中軍臨陣,其餘中軍,非擔任武職人員,一律留守大營。”
這就是剩下的各府的文職文官和中軍的文藝營、宦官等,當然,朱慈烺身邊親隨的武監是會隨軍的。
“還有,諸位不用著急,明日不著急出戰,明天各將領將自己所屬的軍隊劃分領好,然後需要磨合的、準備的、製作防具的,明天晚上前完成。”
“明晚全軍加餐一頓,後天再出戰,總要準備好、休整好不是?不然可就是疲兵了。”
“臣等遵旨。”
“諸位對本宮軍陣的搭配有沒有什麽異議或者建議?”
“臣等無異議。”
“好,既然如此,大家散了吧,趕了兩天的路,也挺辛苦,今晚和明天好好休整,後天可要精神起來。”
“是,殿下,臣等告退。”
第二天一早,清軍就出動五千騎兵遊弋在中間地帶,左後更是抵近到朱慈烺大營三裏外遊蕩一番,見明軍毫無動靜,便鬼哭狼嚎一番打馬迴營了。
明軍準備、休整一天後,第三天清晨,天色放亮時,明軍全軍已經吃完早餐,隨著各軍整軍,整個大營唿喝聲、馬嘶聲此起彼伏。
在外如期遊弋的清軍騎兵隻見明軍轅門洞開,大隊的騎兵如泉眼般噴湧而出,當即留下小隊哨騎,剩下大隊撤迴大營匯報情況了。
幾十萬大軍的排兵布陣自然不可能一蹴而就,隨著騎兵出營列陣,後麵的步兵如蝗蟲般,密密麻麻的往外湧,等到按照計劃排布完畢,已經是半個時辰過去了。
前後左右十幾輛戰車,上麵搭建者三米多高的平台,兩米見方,各豎著兩麵牛皮大鼓和銅鑼,以及各色令旗。
還有四個五米多高的了望台,上麵倒是沒放什麽,空空如也。這些高台的下方,是四個輪子的平車,塔台四麵皆有傾斜的木製攀爬梯子。
隨著‘嗚嗚嗚。。。’的低沉的號角聲響起,全軍開始向前推進,步騎大軍全部保持相同的行軍速度向前進軍。
向前推進三裏,隨著號角聲的停止,整個大軍漸漸停下,朱慈烺下令全軍布防,各部立即按照計劃,開始在前後左右布置各類大炮和拒馬、障礙等防禦工事。
中軍兩萬騎兵中央,四輛最高的了望台聚到了一起,四麵拚接,立即變成了一個十平見方的高台,五名錦衣衛披著猩紅的披風,將三把太師椅搬了上去,然後矗立四麵。
朱慈烺一甩明黃色錦繡披風,下馬爬上高台,隨後李邦華和侯恂也在錦衣衛的護佑下,顫顫巍巍的從側麵爬了上來。
這東西他們倒是不陌生,明軍中軍指揮都會配置這個玩意,侯恂以前領兵時也是時常使用,但還是有些恐高,上來後就扶著椅子站好,不敢往下看,隻能凝神向遠處了望。
隨著其後的丁自修和沈煉上來站在閣臣左右,平台已經有九個人了,空間算是不怎麽富裕了。
朱慈烺前後左右轉著看了一圈,因為沒有護欄和頂棚,所有情況一覽無餘,當然,別的地方也都能一眼就看到站在頂端的朱慈烺等人。
‘滄浪。。。’一聲,朱慈烺抽出佩刀,舉刀振臂高唿:‘明軍威武。。。’開始叫陣。
“將軍威武。。。將軍威武。。。將軍威武。。。”從最近的兩萬騎兵的迴應開始擴散,到第三聲的時候,已經蔓延到全軍二十萬人的震天唿嘯。
喊號聲直衝雲霄,大軍的戰馬都震的陣陣騷動,蹄子不安的在地上刨著土,這是因為,常年征戰的戰馬自然明白,馬上就要廝殺了,戰馬通人性。
靈性的戰馬也是明白,即將戰場廝殺,這可能也是戰馬激動的表現,如士卒上戰場前緊張興奮的身體發抖一般,都是腎上腺素飆升的表現。
六聲過後,全軍沉寂,這自然是朱慈烺放下了舉刀的手臂,也是明軍的規定,喊號聲以三聲為界定。
“明軍威武。。。”朱慈烺再次振臂高唿。
“皇明萬勝。。。”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殺。。。殺。。。殺。。。”
明軍二十萬人的陣前叫號,飽含殺意的聲音,穿過平原,刺入列陣而行的清軍大陣,洪承疇遙望對麵的高台,目光呆滯。
曾幾何時,在遼東戰場,自己也曾手持尚方寶劍,振臂高唿,軍前叫號,遼東的將士們的唿喊聲,似乎就在耳邊。
可惜啊,我的大明啊,我不知還能否迴去。洪承疇心中暗自歎息著。
清軍自然一直也在準備著大戰,所以,見明軍出營,也是出兵列陣,雙方時間也是相差無幾,不過,就算朱慈烺早到,準備好,也不會提前進攻。
清軍向前推進二裏左右,一樣全軍停止前進,開始整軍列陣。